正文

毛澤東散論:輕信莫如毛澤東

(2012-02-26 07:16:29) 下一個

毛澤東的精神導師馬克思,填寫過一份問卷《自白》,其中一條是“你最容易原諒的缺點:輕信”。此議頗堪玩味。有時,“輕信”與其說是缺點,不如說是一種美德。善良、單純才會輕信。無產階級的革命導師卡爾·馬克思真的因為這樣才不在乎人們的輕信嗎?不得而知。但是,政治領袖需要信徒輕信,古今則一。毛澤東時代,人民和他自己都呈“輕信”狀。
 
西諺:世界上的成功有兩種:一種靠的是自己的勤奮;一種靠的是別人的愚蠢。毛澤東兩者兼備。他那個時代,中國和國人,貧窮落後、智識低下又閉關鎖國。革命隊伍內外大多數人,徒具一顆向善之心、空有一股獻身精神;曆史屈辱感強、改變現狀心切;而又知識經曆缺乏、獨立分析能力差。他自己卻手不釋卷、好學深思、見多識廣。更兼人情參透、權術嫻熟。其所製定的統馭方式,非常適合那時的中國。

 

如:自己的文韜武略充分宣傳、不惜誇大;其他人士、黨派的救國方略,竭力貶低抹殺。以其一家之言統一全國意誌,控製篩選資訊,推行愚民政策。正值革命事業有成,建設成就矚目。對見賢而不思齊,隻顧自愧不如的芸芸眾生來說,毛澤東怎能不成“偉大的導師、領袖、統帥和舵手”。中國文化的忠孝節義,早已教會人們盲目信奉、敬者不疑。在那樣完整而嚴密的崇敬氛圍中,人們幾乎無從發現毛澤東的缺陷與謬誤。隻能“輕信”毛澤東思想。

 

毛澤東喜歡引經據典、論古談今。這招非常好使,讓他在讀書人寥寥、而又喜歡附庸風雅的革命隊伍中樹立威望。有一個“毛澤東解壽張縣名”的段子:19516月,山東聊城地委一幹人等,因江青調查《武訓傳》的事來到菊香書屋,與毛澤東、彭真、羅瑞卿等共進晚餐。席間,毛澤東先問山東來人:壽張縣歸不歸聊城管;然後又問:“知道你們這個縣為什麽叫壽張嗎?”在場中央和地方大員都搖著頭說“不知道”。老毛見狀龍顏大悅道:“唐朝女皇帝武則天,手下的宰相叫張九齡,張九齡原來不叫這個名字,隻因活到九十歲,人們才叫他九齡。在他九十壽辰時,武則天送給他一片土地做壽禮,這片地就在那個地方,因此稱為壽張。”如此信手拈來,眾皆歎服。座中有人後來問過很多壽張、聊城一帶的老人、讀書人,沒人知道毛澤東講的這個故事。省誌、縣誌也沒有相關記載。其實,《舊唐書》和《新唐書》上明白寫著:張九齡隻活了68歲,武則天去世時張27歲,他59歲當尚書右丞相時,武則天已經死去三十多年了。但在很長時間裏,人們到處翻閱俾官野史,想證明毛之言呢。

 

要人輕信並非毫無道理。中國革命千頭萬緒、民族複興任重道遠。中國本來人多,一人一個主意,若是真的民主協商、百花齊放,怕是議而不決、決而不行,時間精力大半浪費在扯皮上了。而毛澤東以正義和真理的代表自期,個性又“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統一意誌、執簡馭繁、步調一致,便於集中資源、多快好省、綱舉目張。平心而論,在建國和建設的過程中,確曾過關斬將、一路凱歌。

 

為了招徠信眾,毛澤東把黨內國內的資訊采集、表述方式、匯報機製,都設計成便於加強和利用民眾的“輕信”。時間一長,事情開始異化。雖然毛澤東注重調查研究,因其慣以先入為主的意識解讀所有資訊,從中央到地方,為免動機、立場受到懷疑,無人敢將與毛澤東的判斷和預言不匹配的資訊報上來。毛澤東隻能看到其偉大戰略部署戰無不勝、高歌猛進。尊貴如毛澤東者,其實也是凡人,站在天安門城樓,下麵百萬軍民山呼萬歲、熱淚滾滾,神仙降臨也會動心。

 

經年累月、事無巨細,都有毛澤東思想在各條戰線上取得偉大勝利連篇累牘的報導;好不容易檢討了幾句大躍進的失誤,還被林彪等一本正經地拒絕了他“偉大的謙虛”:“毛主席最突出的優點是實際。他總比人家實際一些,總是八九不離十的。他總是在實際的周圍,圍繞著實際,不脫離實際。……我深深感覺到,我們的工作搞得好一些的時候,是毛主席的思想能夠順利貫徹的時候,毛主席思想不受幹擾的時候。如果毛主席的意見受到很大的幹擾的時候,事情就要出毛病。我們黨幾十年來的曆史,就是這麽一個曆史。”

 

於是,毛澤東不免被“其人之道”還治了自家之身,輕信起自己來。以為他個人真有那麽大本事,扭轉了曆史進程、社會規律;並且又發現和發明了新的社會規律:反修防修、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以為全國人民都已經被他教化、一切都順理成章。晚年的毛澤東,在中南海深居簡出,哪裏知道“外麵的世界多無奈”。投其所好的兩報一刊、廣播電台和往返於其駐地與政治局之間的聯絡員,給他提供的信息,就像袁世凱稱帝前閱讀的那份為他特別編印、勸進的《順天時報》。

 

其實,以往他所取得的成就,是因勢利導、順應潮流。如果以億萬民眾付出的慘重代價計算,值得與否還有待計議呢。如果他知道文革之倒行逆施之,已經透支了人民群眾的革命意誌,恐怕不會勞而無益、自廢武功地今天“一打三反”、明天“抓五一六”;如果他意識到林彪事件已經宣告了文革破產,也許不會一會兒“批林批孔”、一會兒“鬥私批修”……,最終得罪了全黨全國,從而斷送了社會主義事業、加速了資本主義複辟。

 

其實,輕信離失望並不遙遠,輕信還是有條件的:你得真的能把我們帶到繁榮和富裕;創造曆史是你的政治愛好,我們的興趣隻限提高生活水平----吃虧上當就這一回哦。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老馬識途2013 回複 悄悄話 d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