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毛澤東不是一個容易滿足的凡夫俗子,其的思想境界、曆史視野、抱負事業竟不止於稱孤道寡、麵南而王。他還要改變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國勢的規模與速度“有計劃按比例增長”也不耐煩。渴望移風易俗,“一萬年太久、隻爭朝夕”。達此目的,非繼續革命不辦。曆經多年鋪墊經營,毛孚眾到全黨全國追著請他獨斷乾綱的程度。其發動文化大革命的多重目的,無一不在朝野一呼百應。“史無前例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怎能不轟轟烈烈、“自下而上地”開展起來”?
依照那個時期的行為方式,毛澤東的做法符合邏輯,人民大眾也沒有理由不推波助瀾。並非複興心切“慌不擇路”,實乃曆史局限“效不更方”。然而,革命徹底失敗,毛不顧而去一死了之。身不由己的人們,隻能以“參與了一次社會改造試驗”,聊以自慰了。計劃經濟的國策、集體主義的理想,階級分析的思路、暴力鬥爭的方法……,毛澤東不用,別人也會用;效力有多大、值與不值得,如同紙上不能談兵,用過才知道。曾經竊喜恭逢其盛、誰人料到不堪回首,就算為警示後人不再誤入誤途,自殘了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