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閑人

幾方田畝,耕耘不輟,樂在其中
個人資料
樂閑人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家國七十年 —— 記亦泣亦歌的人生旅途(8)

(2024-07-18 12:25:53) 下一個

第三節 三個姐姐的機遇(2)

回到園宅集的大姐,寂寞的時間不長。碰到有媒人上門,說皇廟鄉蘇台子有一個解放軍從四川回來娶親。 此人年齡比大姐大三歲,個頭很高,高中肄業,是在1949年在家鄉參軍,隨二野進軍大西南,曾在西藏的亞東駐紮一段時間,後來被分配在四川崇慶縣兵役局,1955年被授予少尉軍銜。大姐和父母對這個年輕人都很滿意。大姐就這樣在1957年夏季跟著蘇良恩走了。大姐走出園宅集也是乘借了時代之風,蘇良恩家是地主成分,在他17歲高中即將畢業時,解放軍解放了他的家鄉,參加解放軍借以擺脫地主家庭的桎梏是他唯一的出路,由此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由於他有文化且性格溫順,在部隊被提拔為軍官,後來轉業到地方縣委辦公室當秘書。如果不是國家政權更迭,生長於富裕家庭的蘇良恩也不會參軍,也不會到荒無人煙的西藏,由此耽擱到25歲才回故鄉娶親。

大姐是幸運的,但是,她的火爆脾氣使她的人生路走得坎坷不平。這在後麵詳述。

    現在說三姐。三姐是三姊妹中唯一的具有內向性格的人。用她自己的話說:“我是人縫中長大的,哪個眼裏會有我。”也就是這句話,把她自卑、多疑、自尊心強烈的性格完全展現出來。她說得沒錯,在我們這個大家庭裏,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弟弟,父母的注意力不會放在她身上,加之她很少出去玩耍,因此,村裏少有人知道老徐家還有這麽一個女兒。三姐的學業也和兩個姐姐一樣,讀完六年級畢業就終止了。上麵之所以說三姐很少出去玩耍,當有客觀原因。大姐風風火火,一直忙於公家的事,比如合作化、巡回法庭,自然占去很多時間,二姐生性懶散,家務活能躲就躲,加上母親也偏向她,因此她很少做事。這樣一來,許多家務活自然而然地落在老實巴交的三姐身上,她性格內向,有苦就往肚裏咽,長此以往,她對母親自然而然地生出許多不滿。

    我雖然是兄弟姊妹五人,但真正了解和親近的隻有三姐。大哥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出去工作了,一直到1964年才第一次見麵,才知道大哥長得什麽摸樣;大姐和我年齡相差十二歲,這幾乎是代差,姐弟之間自然沒什麽心談,據母親說我從小幾乎就是在大姐的肩膀上長大的,帶我、抱我是大姐無法推卻的負擔,因此,印象裏大姐對我並非真心關愛。她1957年結婚離家,也是直到1967年她送孩子回六安,才算知道她長得啥模樣;二姐走得更早,因為她工作的地方離家近,加之母親帶我去了懷遠縣幾趟,所以和二姐不算生分,但也不算十分親近,因為二姐隻顧自己,而且吝嗇,丟給他人的念想不多。自上麵的三個哥哥姐姐離家後不久,園宅集也成立了人民公社,嗣後接著就是大躍進,除去下雨天無法出工外,父母所有的時間都奉獻給了大躍進。家裏的一切都是三姐主持,我也成為三姐的得力助手。我記得很清楚,屋後的坡地都是我挖出來的,種上了時鮮蔬菜。抬水澆菜是我們姐弟倆共同的活,從香澗湖裏抬水往坡地上澆菜是個力氣活,一隻木桶40來斤水,每天都要抬十幾趟,兩人累得哼次哼次的。三姐照顧我,盡量把繩頭往她身邊扒,以此減輕我承受的重量。我還記得家裏養了幾隻雞,平均每天差不多能收5枚雞蛋。印象裏,我們很少吃雞蛋,每隔二三天三姐就把雞蛋用葫蘆瓢裝著,拿到東廟的供銷社去賣,賣得的錢,供家中零用。

    我和三姐在困苦中相依為命了一年多,三姐對我是真正的好,從內心裏疼我,無論吃什麽東西,她都不會落下我,甚至是一隻螞蚱腿。如果說如今我念及什麽人的恩情,那麽隻有母親和三姐了。可是,這相依為命的生活隨著一次突然來臨的機遇驟然而止。

    1958年上半年,記得是春節過完不久,蚌埠農業科學研究所到園宅集招工。村裏的年輕人蜂擁而聚在鄉政府辦公室,圍在鄉政府的一個負責登記的辦事人員的桌子旁。記得當時的條件是年齡十八歲——二十歲,小學畢業以上文化程度。三姐好不容易擠到桌子前,可那位辦事員不給她登記,說沒見過這個人,有人說這是徐家榮的妹妹,那辦事員堅持說不認識這個人。三姐急哭了,情急之下,我和她一道跑到老嬸家,請老嬸出麵幫忙。老嬸叫吳萬英,是一個誠實忠厚的人,這時她擔任生產隊長,在園宅集的交際場麵上小有地位,這個地位也和三叔在中央機關工作有關係,一個在中央部委工作的人的妻子,在偏避的農村應當是很有臉麵。當老嬸帶著我們再次來到鄉政府,這時已不像先前那樣擁擠。老嬸把三姐介紹給負責登記的人,那人說還沒聽說徐家榮有這麽個妹妹,他指指裏屋,讓老嬸和副鄉長說一說。大約五分鍾後,副鄉長出來吩咐辦事員將三姐的名字登記上。直到這時,我們心中的一塊石頭才算落地。據老嬸後來說,那辦事員聽說她是徐家榮的妹妹,馬上就聯想到父親的頑幹身份,也就是說政審不合格,他不敢承擔讓一個壞分子的女兒招工進城的風險,所以讓老嬸去找副鄉長。副鄉長也是看在老嬸的份上,才同意招工三姐。這也從一個側麵反映,當時階級鬥爭的弦比建國初期稍微繃緊了點,但沒達到1964年以後的程度,副鄉長之所以能同意,肯定是此事於他而言不存在風險。這要是在1964年以後,副鄉長絕對不會同意,因為弄不好會別人當小辮子抓,說他階級立場不穩,有丟官的可能。

    導致我的三個姐姐相繼離開農村進入城市的時代之風,就是始於建國初期的婦女翻身解放運動,以及在農村大麵積推廣掃盲識字和普及新式學校的教育。翻身的婦女如果沒有文化,等於沒有翅膀,想飛也飛不起來,從鍋台到田畝仍然是她們終其一生的不二選擇。可見父母還是有眼光的,三個姐姐上學時,正是家庭生活極度貧困的時候,有時都揭不開鍋,吃了上頓不知下頓在哪兒。他們不因女孩會嫁人而放棄對她們的文化培養,特別是母親,在女兒已經能承擔家務和農活的時候,沒有像多數家庭那樣,為了減輕自己的勞累而把女孩栓在灶台上或者趕進農田裏做莊稼活,使她們得以完成學業。小學畢業文憑的價值,現在已微不足道,可在建國初期的農村,能夠小學畢業的還是少數。有一萬多人口的園宅集鄉,每年僅僅有三十幾個人小學畢業。那時候,有小學畢業的文化程度,進城找一份像樣的工作不是難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樂閑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前句不敢苟同:後句說得正確。
樂閑人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桔子熟了' 的評論 : 謝謝關注!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婦女解放、掃盲識字是時代進步的必然,和那群人當政關係不大。而把人按出生分類、剝奪他們的生活、工作、上學的權利和機會,這是導致家庭受苦受難的根源。
桔子熟了 回複 悄悄話 生在那樣的一個年代,人生的故事便也多了很多轉折和機遇。跟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