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三高”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成為熱門話題。高脂血症是人體內脂質代謝紊亂,導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種病症,它與脂肪肝、動脈粥樣硬化、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關係。所以,及時有效地控製血脂就顯得尤為重要。盡管目前有很多降血脂的西藥,但都存在一定的毒副作用。中醫藥在控製血脂方麵則有著獨特的優勢。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目前已被證實能降血脂、降血壓、降膽固醇等的中藥材有15味。
1、柴胡
2、靈芝
藥用其子實體,性溫,味甘淡,具益精氣、強筋骨、抗衰老、抗腫瘤等功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靈芝可降低血清膽固醇、三酰甘油和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同時,還能降低全血粘度和血漿粘度,改善血液流變學障礙。靈芝的保肝作用可防止或減輕化學合成調節血脂藥引起的肝損傷。
3、人參
藥用其幹燥根,味甘微苦性微溫,歸脾、肺經。人參含有多種藥用元素,人參中的人參甙能抑製動物高膽固醇血症的發生,當高膽固醇血症發生時,能使膽固醇降低。需要注意的是,人參為補虛證之要藥,實證慎用,發熱時不用,防其助火,可佐以涼潤藥麥冬、天冬等。小劑量對中樞有興奮作用,大劑量則起麻痹作用,一般人參不與藜蘆同用。此外,在補益藥類中淫羊藿、骨碎補、黃精、冬蟲夏草、山藥、玉竹、沙苑子、龍眼肉也有降血脂和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
4、山楂
藥用其幹燥成熟果實。味酸甘,性微溫。山楂果實含含山楂酸、酒石酸等物質,具有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降低膽固醇、增加胃液消化酶等用,與菊花、丹參、元胡、銀花、紅花、麥芽等配伍,可用於治療高脂血症、高血壓、冠心病所致之胸悶隱痛。患者平時也可用鮮山楂果 50克或山楂幹6克,水煎後代茶飲;需要注意的是,平素胃酸過多的患者不宜多服。
5、大黃
藥用其幹燥的根莖,其性味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五經,具有瀉熱通便、破積行瘀、清濕熱等功效。藥理研究證實,大黃具有降低血壓和膽固醇的作用。臨床上治療高脂血症的病人,可口服大黃粉每次 0.25克,每日4次,1個月為1療程,降低膽固醇有效率84%,甘油三脂也有一定程度下降。因生大黃具有攻積通便,活血化瘀作用。所以尤適用於偏實證及大便幹結的高血脂病人。
6、澤瀉
藥用部分為幹燥塊莖,味甘鹹性寒,歸腎、膀胱經,具有利尿、清熱等效用。現代醫學認為,澤瀉是一種清除人體內血液及組織中汙濁物質的良藥。其通過幹擾膽固醇的吸收、分解和排泄,即抑製食物中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吸收,影響體內膽固醇的代謝,加速甘油三脂的水解或抑製肝髒對其的合成,而發揮降低血清膽固醇、甘油三脂的作用。此外,澤瀉尚具有一定抗心肌缺血、降壓、降血糖和抗脂肪肝等作用。因此,國內外學者認為,澤瀉是一種廣譜降血脂藥,對防治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有顯著療效。
7、虎杖
藥用其根,性微溫,具活血通經,利濕功能,傳統用於治療風濕、痹痛、黃疸、閉經、痛經等。據現代藥理研究證明,虎杖含蒽醌類化合物和黃酮類多種成分,從其根莖中可提取具有降血脂成分的白藜蘆醇苷等。有關實驗證明,虎杖有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8、丹參
丹參為活血化瘀藥,有活血養血作用,現代藥理研究具有抗血小板、抗凝、改善心腦供血,降壓、降脂、降尿酸作用。有學者給患有動脈粥樣硬化的大白鼠和家兔口服丹參煎劑並沒有起到明顯的降血脂作用,但卻可以降低大白鼠和家兔肝髒中脂類的水平,特別是可降低甘油三酯的水平,這可能與丹參有促進脂肪在肝髒內氧化的作用有關。
9、絞股藍
有人曾用絞股藍總甙治療高脂血症病人102例,結果發現,絞股藍總甙能明顯地降低人體內血清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其降低率分別為23.2%和59.6%。有人曾用絞股藍衝劑治療高脂血症病人42例,結果發現,其降低膽固醇的總有效率為6817%,降低甘油三酯的總有效率為68.97名,使高密度膽固醇升高的總有效率為63.33%。
10、薑黃
藥用其根莖,味苦辛,性溫,歸肝、脾二經。主要成分含揮發油,如薑黃精、去氫薑黃精、薑烯等。薑黃能宣通血中之氣,使氣行而血不壅滯,且有通經止痛之功效。薑黃能增加膽汁形成和分泌,使糞便中排泄的膽酸和膽固醇增加。雖然薑黃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較弱,但較持久。薑黃還能增加纖維蛋白的溶解活性,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注意:據藥理研究發現,薑黃有興奮子宮的作用,能使子宮收縮,懷孕婦女慎用
11、決明子
藥用其幹燥成熟的種子,又叫草決明
,味甘苦性微寒,歸肝、膽、腎三經,具清熱、明目、潤腸之功效。其含有植物固醇及蒽醌類物質,具有抑製血清膽固醇升高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有實驗證明,其降血壓、降血脂、抗菌等效果顯著。據報道,取草決明 50克,加水適量,煎後分2次服用,連服1月,可使膽固醇逐漸降至正常水平。注意:有泄瀉與低血壓者慎用決明子製劑。
12、首烏
藥用其幹燥塊根。味苦、甘、澀,性溫,歸肝、腎二經。首烏含豐富的卵磷脂、澱粉等成分,有助於脂肪的運轉。首烏含蒽酯衍生物,能使腸蠕動增強和抑製膽固醇吸收;首烏還能阻止膽固醇在肝內沉積、在血清中滯留或滲透到動脈內膜中,以減緩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首烏有補肝腎、益精血、通便瀉下等功效,所以特別適用於老年高血脂症兼有肝腎陰虛、大便秘結的病人。但要注意:其對個別病人有腹瀉的副作用,浸出液可能含有腎上腺皮質激素類似物
13、銀杏葉
銀杏葉為銀杏科落葉喬木植物銀杏樹的幹燥葉,含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成分。有學者實驗研究和臨床試驗證明,銀杏葉有降血清膽固醇、擴張冠狀動脈的作用,對治療高血壓、高脂血症及冠心病有一定作用,可單用或配川芎、紅花等藥物。
14、蒲黃
蒲黃味甘性平,具有止血、化瘀、通淋效用,常用於吐血、衄血、咯血、崩漏、外傷出血、經閉、痛經、脘腹刺痛、跌打腫痛、血淋濕痛等症。含有穀甾醇、豆甾醇、菜油甾醇等植物甾醇,能抑製腸道吸收外源性膽固醇,從而起到降低血脂的作用。但隻有生蒲黃有此作用。臨床上,每日生蒲黃30克,1~2個月為1個療程,有一定的降膽固醇作用。
15、荷葉
荷葉為睡蓮科植物蓮的葉子,其性味苦、澀,平。入心、肝、脾經,能清熱解暑,散瘀止血,並有降低血脂和降低血壓的作用。前人有“荷葉服之,令人瘦劣”的記載,足見其具有良好的降脂減肥功效。現代研究證明,荷葉煎劑或浸膏,具有降低血膽固醇、甘油三酯及β-脂蛋白的作用。臨床可以荷葉代茶飲用,或烹調時加入菜品食用。
溫馨提示: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中藥雖然與西藥比具有很多優勢,但是必須辯證用藥,不能盲目使用這些中藥來降血脂,在用藥期間要注意身體的各種反應,同時更要按照醫生的要求和建議合理的服用。同時應該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積極鍛煉身體,平時應該多飲水,因為多飲水有利於衝淡血液,緩解血液黏稠的程度,保持體內血液循環順暢。
1,蘋果:吸收多餘膽固醇
蘋果是人們容易忽視的“降脂果”,它的降脂作用源於其有豐富的果膠,這是一種水溶性膳食纖維,能與膽汁酸結合,像海綿一樣吸收多餘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幫助其排出體外。果膠還能與其它降膽固醇的物質,如維生素C、果糖等結合在一起,從而增強降血脂功效。此外,蘋果分解的乙酸也有利於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謝。
2,綠豆芽:將膽固醇排出去
綠豆本身就是一種很好的降膽固醇食物,而在它發芽過程中,維生素C可達到綠豆原含量的六七倍之多。大量維生素(維生素食品)C可促進膽固醇排泄,防止其在動脈內壁沉積;綠豆芽的膳食纖維,則能幫助清除體內垃圾,還可以與食物中的膽固醇相結合,並將其轉化為膽酸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膽固醇水平。綠豆芽性味甘涼,富含水分,還可以解膩生津,是不可多得的減肥調脂小菜。
3,洋蔥:升高好膽固醇
洋蔥是極少數含有前列腺素A的蔬菜,前列腺素A是一種較強的血管擴張劑,能夠軟化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促進引起血壓升高的鈉鹽等物質的排泄,因此既能調節血脂,還有降壓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更難能可貴的是,洋蔥中含有一種洋蔥精油,不僅可降低膽固醇,改善動脈粥樣硬化,還能升高“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