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家暴說不

普及關於家暴的心理以及法律知識,澄清家暴的心理與法律誤區,幫助受家暴荼毒的姐妹,推動國內關於家暴的立法。
個人資料
正文

放下你的鞭子

(2011-07-27 21:36:55) 下一個

--對家暴說不的倫理學,法律及曆史根據

作者:禦樹林楓

千百年前,家庭暴力最初在法律上是得到肯定的。我國秦朝法律中規定:“妻悍,夫毆之”。法律明確授權丈夫對可以毆打懲罰凶暴的妻子。古羅馬法中也規定:妻子是自奴人,丈夫可以對她行使監護權。這裏的監護權包含有暴力體罰之意。然而即使在古羅馬時代,家庭暴力已為人們所不齒。古羅馬人強調,婚姻是一種合意。這種合意不應當是起始的,而應當是持續不斷的。合意就是夫妻之間應該你恩我愛,排斥暴力。蓋尤斯曾說:“監護人所關心的隻是不讓婦人的財產落入他人之手,是一種利己主義權力。” 隨著世界文明的推進,絕大多數國家已在法律上明確規定男女平等,禁止家庭暴力。

  家庭關係不僅受道德、宗教和習慣的調整,更受法律的調整,無論是西方的自然家庭還是中國古代的家國一體,統治者重視用法律來穩定關係。因為家和萬事興,而家庭暴力是對家和的衝擊,也是對萬事興的阻礙。中國古代在夫妻關係上一直強調婚姻是合兩性之好,夫妻間舉案齊眉,相敬如賓一直是受到人們稱讚的,這也是間接的反對家庭暴力。《詩經•小雅•常棣》上說:“妻子好合,如鼓琴瑟”。夫妻應如琴瑟一樣相互和諧,共同演奏生活的樂章。清初大儒李顒說:“夫妻相敬如賓,則夫妻盡道,處夫妻而能盡道,則處父子兄弟君臣上下,斯能盡道”。強調夫妻之間慶該相敬如賓,就能處理好家庭關係和各種社會關係。其中《潛書•內倫》特別反對對妻子作威作福,把妻子作為出氣筒。“今人多暴其妻,屈於外而威於內,忍於仆而逞於內,以妻為遷怒之地。不祥如是,何以為家”。從倫理上看,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反對家庭暴力。

1914-1917年間的《民國民律草案》賦予了妻子與丈夫同等的離婚權利,同時禁止夫妻之間的虐待行為,無論任何一方實施暴力,另一方均可以此為由向法院提出離婚請求。妻子“受彼方不堪同居之虐待或重大之汙辱者”,或“受夫直係尊屬之虐待或重大汙辱者”,同樣得以提出離婚之訴。“七出之罪”、“妻背夫而逃” 犯這兩項之妻,在清代及以前需承擔法律責任。然而這些規定已被民初時期的法律所取消。據此看來,中華民族立法反對家庭暴力已經近百年曆史了。

1998年中國台灣地區立法通過的《家庭暴力防治法》、2008年香港特區《2008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明確了實施細則、警察機關、法院、檢察機關等辦理家庭暴力案件注意事項、未成年子女保護措施等等相關法令,包涵了司法、警察、社政、教育等相關體係的整體運作係統,從民事、刑事、家事及防治服務等方麵全麵整治家庭暴力問題。2010 年中國修訂後的《婚姻法》也明確將家庭暴力列入法律調整範疇。

讀過西方哲學的人,大多知道尼采(1844-1900)的一句名言:“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這條給男人世界帶來無限風光的鞭子,同時也給無數的婦女兒童帶來一片淒風苦雨。中華立法順應時代文明之潮流,規定大量條文保護婦女、兒童、老人的合法權益,對家庭暴力說“不”。放下你的鞭子!

參考書目

男人:放下你的鞭子
http://www.xlzl.com/xlhx/lhjb/2008-10-26/597.html

民國初期法律製度與社會意識中的家庭虐待 ——基於1914-1917《京話日報》所載虐待案件
http://www.sinoss.net/qikan/uploadfile/2011/0523/20110523111339439.pdf

台灣《家庭暴力防治法》及其對我國反家暴立法的啟示
http://www.hjmlawyer.com/title5/5_20081216_2.htm

香港特區《2008年家庭暴力(修訂)條例》8月1日生效
http://www.lawbook.com.cn/fzdt/newshtml/fzjd/20080804082202.htm


“對家暴說不”群組鏈接【遭遇家暴的姐妹們,以及反家暴自願人士,例如社會工作者(SOCIAL WORKERS),律師,婦聯幹部、人大代表或者你們認識這樣的人,請自薦或者向她們推薦我們的群組和博客,期待你們加入此組,與我們一起並肩工作。請點擊此處申請入組。】請認準原創防偽圖標(如下圖紅色底板黑色字體的“對家暴說不”題圖),以及查對核實此群組管理員名單(漢代蜜瓜,尋ME,老姐,花雨101,Youshijie,隨意了,piao11,小泥山......等)。謝謝

          點擊圖標即可申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禦樹林楓 回複 悄悄話 回複piao11的評論:
家庭暴力是一個曆史性、世界性的問題。在古老的英國普通法采用“拇指法則”--允許丈夫使用不超過拇指粗厚的棍子懲戒妻子。但無論西方社會還是東方文明都認識到家庭暴力是家庭癌症,並且相繼立法將反家庭暴力納入法製範疇。

有些人認為家庭暴力更像社會學、論理學等領域的問題。家庭暴力事件發生後,人們往往試圖通過“道德法庭”解決問題。然而,道德法庭對人及其行為舉止的約束隻能是“軟”約束,不可能解決家庭暴力問題。而且道德法庭的主觀因素很多,不能象司法機構那樣公平有效地保護受害者.
piao11 回複 悄悄話 他的那句“你要到女人那裏去嗎?別忘了你的鞭子!”被很多的“男權”奉為經典名言,我想,是男權們錯誤理解尼采“本意”(在此權當尼采對愛的誓言和表示)的前提之下,拿來當做“救命的稻草”。。。
在我看同樣是一副麵具而已。
拿這句名言當“鞭子向著自己的女人舉起來”的男人,不可否認,是個身心都卑鄙小人。一旦遇到這樣的男人(如果還算是人的話),姐妹們,時代不同了,人的生存價值和體現更是不同,請你尊重自己相信法律,拿起自衛武器去奮起反抗,對這樣的暴徒大聲喊“放下你手裏的鞭子”!

反家暴義士義工們永遠支持你,永遠和你在一起。

飄一一
piao11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對這位名人有一點了解,那麽對他的所謂:“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就會有一種深一層的理解和感受。有人將這句名言理解為尼采對愛的執著和表現形式。
我則理解為
那隻不過是尼采的一具麵具。。。而已。

piao11 回複 悄悄話 尼采(1844-1900)的一句名言:“你到女人那裏去嗎?別忘了,帶上你的鞭子!”

這是尼采骨子裏一種軟弱和自卑的表現。也是性格缺陷的一個表現。

一個人骨子裏帶有疲弱基因,大多有自卑感強烈、性格缺陷等毛病,尼采就是典型的例子。這樣的人一旦遭受打擊,無論大小(有時不排除自己給與了無限的擴大~)言行大多偏向極端,還一如既往義無反顧(言語尤其刻薄般凶殘~)喋喋不休。。。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