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黎

拿得起,放得下。
個人資料
BeijingGirl1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回中國想享受便利, 憑什麽呀?

(2023-10-19 06:45:06) 下一個

這段時間經常有人分享回國的種種。 其中微信支付是一重點。 要有智能手機中國號碼,要設定可以支付的賬戶,有這兩點才能工作。 綁定出錢的賬戶, 當然需要認證, 不很正常嗎? 你在美國或者其它的發達國家銀行辦事, 不也得實名認證。

中國公民有身份證的就很容易。國外回去的大多數人自己了解信息,在各種幫助下都辦得順順當當的。 但也有個別大肆抱怨的。 您已經自願放棄了中國國籍,拿本護照, 當然要認證啊。 花了錢占了便宜,跑了找誰去呀?

看到有網友文中說,“能力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生活質量、快樂和幸福程度。 沒有能力的人,總是怨聲載道,覺得什麽都不稱心,覺得看什麽都不順眼,覺得別人應當這樣那樣...”。 “...沒有人會為你準備好條件讓你生活得順風順水,憑什麽呀?...沒有道理。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這話說得很厲害,雖然泛泛。 讓我想起流行的另一句話, “人窮不能怪政府, 點兒背不要賴社會” 。 過日子是你自己的事, 誰讓你沒能力呢。 寫博也一樣, 別怪小編怪別人,別找茬。

中國公民都要驗證,人家憑什麽不驗證你啊?外國公民比中國公民了不起嗎? 憑什麽呀? 心態要放端正。 不順心的事肯定有,該辦什麽就辦什麽, 抱怨沒用。 要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麽多人都辦了, 你怎麽就不行呢?

我疫情前從中國回來之後, 除了給中國手機號充值, 還有一個以前借我錢的人,還了幾次錢, 都是微信上轉賬。 微信錢包裏錢多了, 為安全我就轉到銀行賬戶裏一些。 這種轉賬要收很少的費。 上一次又轉款, 出來提示讓我驗證。 我看了看, 還沒驗呢。 下次回去前在說。 不知有沒讀者在海外驗證的。 

  

  

有人說在歐洲我就不用驗證啊。 在歐洲你首先也得有個當地能用的智能手機, 然後綁定你的信用卡。 你的信用卡申請的時候, 需要各種驗證。 很多事情你也是辦不了的。 做公交車你就要買特殊的卡, 否則就用現金,不找零。 我去年和今年兩次在英倫, 看到人家到處都有共享電動自行車甚至汽車,可隨地取/停那種。

光有APP 和信用卡是不行的, 你要設立賬戶, 人家當然要調查你的資產, 旅遊的外國人美國人,沒門兒。 這不很正常嗎? 你要有能力, 就在人家當地買房,開銀行賬戶。 那才可以刷卡/手機隨時隨地用車了, 還不用交停車費。

有人說,中國為什麽不像其它國家接受外國的信用卡; 是啊, 美國也不接受中國的微信呢。 中國很多城市裏的旅館商店飯館,買高鐵飛機票什麽的都接受國外(至少美國)信用卡。  但是中國自己的微信支付確實更普遍更方便。 特別是花小錢的地方。  

你沒有微信支付, 在中國肯定是可以生活的。 就像網友說的, 有能力就行。 用現金啊。比如看病,你想不和人擠就多花錢,中國那些私人診所條件比你在美國看病的診所條件還好呢。 所以,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在美國其實也一樣。 那些阿拉伯王室或大富豪來美國開刀,包下醫院一層樓。 當然除了錢也要守規則。 你在中國進不去名校參觀, 說你爸是李剛是沒用的。 校友還要登記呢。 我去複旦, 要請裏麵的當教授的同學出來接才行。 憑什麽你就不用守規則? 怎麽好好意思吐槽呢。

中國不是20年前的中國了,雖然還有很多不夠開放, 不夠先進的地方。 回中國的人,別用老眼光看待那個社會,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 你以為你移了民, 就比你國內的同胞高一等了? 為美國/其它國工作,交稅做貢獻,享受美國/其它國的福利便利是應當應分的。 你沒為中國做什麽貢獻,憑什麽你要享受一切便利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9)
評論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反正美國的商務代表啊, 官員還是去。 估計他們不用微信支付。 :) @朝陽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分享。 有人說不去了。 真逗, 他不去是他的損失, 誰會care 呢。 搞不懂有人的自我感覺怎麽那麽好。 以為他不去中國, 中國就要崩潰啦似的。
==“18年回國,那時移動支付興起時間不長,但在北京已經很普遍了。那時招手還能打到車,打車去機場接人,付款時見我沒微信付款,師傅很詫異,怎麽可能?大哥您是韓國人?我說你聽口音咱哥倆誰更像韓國人?他說不能夠啊,您是老北京啊!可是。。。難道您是從爾塞俄比亞或什麽地方過來的?
當年自我感覺特好的美籍華人,現在回去可能會遇到某些尷尬,有挫敗感麽?我當時有,但不抱怨更不會惱怒,想辦法應對就是了。公開表態以後再也不回去了有必要麽?沒必要,以後自己默默的不回中國就是了。心態很重要。”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美籍華人到外國旅行,如果去的是第三國,那一定是提前做作業準備,各種攻略,麵對各種不如意不方便,充分理解,誰讓自己出國了呢?去中國,20幾年前美籍華人的身份那是有光環的,手裏有票子,動不動還可以亮亮手裏的洋信用卡;現在一到中國傻眼了,中國已經基本進入無現金社會,而且還真沒多少人拿你的洋信用卡當回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 你講的對哦。 自己傻眼了, 還要說“中國應該給我們便利”, 一個個的, 都是誰呀, 搞笑。 其實20年前, 大陸人就評論美國華裔是“說話洋氣(因為經常帶個英文詞), 穿衣土氣, 花錢小氣”了。 還以為自己是天之驕子呢。 搞笑。 @朝陽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朝陽門' 的評論 : 謝謝朝陽門臨帖留言。 你的網名是是多麽熟悉的地方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彩煙遊士' 的評論 : 哈哈, 他不夠牛。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不記得' 的評論 : 何必那麽極端呢? 不是中國太先進, 可能是您落後了。 :) 中國至少我去過的機場, 出站的地方都有 ATM 機和銀行, 可以換外匯。 您有多少年沒回國了? 忒 OUT 了。 :) 沒有微信和支付寶, 中中國完全可以生活。
不記得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現在太先進了,外國遊客在中國旅遊確實不易。通常到任何一個國家旅行,下飛機換點現金,身上裝張信用卡,手機有International roaming, 就可以了。但在中國不行,沒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就是一個寸步難行。大概這也是現在很少看到老外遊客的一個因素吧。
彩煙遊士 回複 悄悄話 你認識的人都很牛!你認識老習嗎?:)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這文章好!博文和跟帖折射華人對中國發展變化與社會進步的心態。疫情後回國麵對中國社會發展變化而造成的一些不便,華人中有人積極想辦法應對;有人抱怨,有人抱怨轉為惱怒,有人根本一直就是仇恨,通過抱怨,貶損中國的社會進步和發展比如噴移動支付,噴高鐵。。。

美籍華人到外國旅行,如果去的是第三國,那一定是提前做作業準備,各種攻略,麵對各種不如意不方便,充分理解,誰讓自己出國了呢?去中國,20幾年前美籍華人的身份那是有光環的,手裏有票子,動不動還可以亮亮手裏的洋信用卡;現在一到中國傻眼了,中國已經基本進入無現金社會,而且還真沒多少人拿你的洋信用卡當回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
18年回國,那時移動支付興起時間不長,但在北京已經很普遍了。那時招手還能打到車,打車去機場接人,付款時見我沒微信付款,師傅很詫異,怎麽可能?大哥您是韓國人?我說你聽口音咱哥倆誰更像韓國人?他說不能夠啊,您是老北京啊!可是。。。難道您是從爾塞俄比亞或什麽地方過來的?
當年自我感覺特好的美籍華人,現在回去可能會遇到某些尷尬,有挫敗感麽?我當時有,但不抱怨更不會惱怒,想辦法應對就是了。公開表態以後再也不回去了有必要麽?沒必要,以後自己默默的不回中國就是了。心態很重要。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唐西' 的評論 : 問好唐西。 是啊, 像電視劇裏說的,“賤人就是矯情”。 :) 還說在歐洲手機可以漫遊, 就不需要買電話卡。 廢話, 手機漫遊, 中國也不需要買電話卡。
==“其實讀了半天的博文,就是覺得有些人矯情而已。看來還得要多去周遊世界,把眼界更開闊一點,就更能體驗入鄉隨俗,隨遇而安的長樂狀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謝謝京京這個信息。 我以前在攜程網買國內機票/車票。 這次希望能買國際的, 想花掉一些手中的人民幣。 我們這樣回國住自己房子的, 開銷不大。 隻能旅遊什麽的。 吃很便宜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天壇、景山、北海公園”都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京京會玩兒。 @京京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謝謝京京的信息。 你去了那麽多地方呢。 “現在公園景點的票沒去都可以在一定日期內無理由退票。”, 這個做法挺好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thmaella' 的評論 : smith 大爺您說笑了, 應該等不到那天。 再說中國搞什麽跟咱們沒關啊。 問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ladys' 的評論 : 嗬嗬, 要不向聯合國申訴?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請留言就是論事, 不要離題千裏, 扣大帽子。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udan2purdue' 的評論 : 你已經開始盲目地以你之心度人了。 這樣的留言隻能刪了。
gladys 回複 悄悄話 加入第二個國籍,就被剝奪出身地的國籍,這本來就不對。
smithmaella 回複 悄悄話 京妞兒又火氣衝天,貶損咱們這種“沒能力”、在英倫買不起房的。等中國下一輪的土地革命、公私合營,我們這些窮人首先找你。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等下再來。 謝謝大家。 抱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Nosohard1' 的評論 : 謝謝你的支持。 個別人確實是雙重標準。 挺沒意思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哪有幸災樂禍哦。 不過講實話, 而已。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ip' 的評論 : 哈哈哈, 其實不用微信支付也可以再中國生活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ip' 的評論 : 這兩點都是很正的原因。
== “說句實話吧,你們遇到的這些困難不是有人故意為難你,是因為2個原因
1. 國內移動支付走的太快了,其他國家有點落後(主客觀原因都有。。。)
2. 你上年紀了,新的東西學不會或者學的太慢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ip' 的評論 : 大學不讓進, 因為中國人太多了。 都要進去照相。 沒有辦法。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cip' 的評論 : 問好 cip。 謝謝臨帖分享觀點。 信用卡收費太高了。 小本經營受不了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oodmum' 的評論 : 問好 goodmum. 謝謝臨帖留言。 是的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top-loss' 的評論 : 嗬嗬。 你不去, 大家都樂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新林院' 的評論 : 問好新林院。 是的, 很明白簡單的道理。 人類對地表的破環和改變是太厲害了。 想起你的能源文。 寫得很好。
==“我雖然有點遺憾,但也完全理解。畢竟在外地火車站有過恐怖分子用刀捅死無辜民眾的前例。
隻好在外麵看看,驚歎這些年人類對地貌的改變。記憶裏的天然地貌,溝壑裏各種各樣的野生樹木,都被推土機推平了。”
唐西 回複 悄悄話 其實讀了半天的博文,就是覺得有些人矯情而已。看來還得要多去周遊世界,把眼界更開闊一點,就更能體驗入鄉隨俗,隨遇而安的長樂狀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泉' 的評論 : 謝謝老泉的補充解釋。 我去看看攜程網。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文中可有說“不允許”三個字? 你亂扣帽子還不承認, 倒打一耙。 @backhill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ckhill' 的評論 : 你既然知道, 就應該看看你自己說別人“不允許”是什麽意思啊。 不要對人對己雙重標準。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攜程買往返美國的票通常比priceline, Expedia便宜,很多留學生在美國旅遊去南美玩兒都在攜程上買票買票,攜程上對於轉機行李是否直達過境要求等寫的都很清楚,很多美國購票網標識不清誤導乘客。我女兒乘UA經東京轉機去北海道在Newark登機時被告知在東京不用取行李行李直達北海道,結果在東京登機被拒非讓取行李再check in錯過了飛機,我在Expedia上一查上麵確實沒有提示但攜程網上標明行李不直掛需要取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太愛北京了' 的評論 : 先給京京上茶問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ckhill' 的評論 : 我寫博還說別搞文革別扣帽子呢。 你看你這個帽子扣的。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網友說的。
backhill 回複 悄悄話 問題是你寫博不允許別人抱怨。

==回複 'backhill' 的評論 : 哦呦, 誰不不允許你啦。 你可以抱怨, 我也可以寫博, 對不對?
太愛北京了 回複 悄悄話 回我今年去了天壇、景山、北海公園和一些免費的公園,在門口買票和入門不需要證件但網上買就需要提供證件要填證件信息,現在公園景點的票沒去都可以在一定日期內無理由退票。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往的西' 的評論 : 問好西。 謝謝臨帖留言。 在美國也有一些地方不可以刷信用卡, 各種農貿市場市場等就是如此。 必須用現金。 除非時比較大額的錢的攤販。 而在中國, 就可以用微信, 方便很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ackhill' 的評論 : 哦呦, 誰不不允許你啦。 你可以抱怨, 我也可以寫博, 對不對? 隻不過看見有人說,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其實現在很多地方都有政府的便民電話, 你完全可以打電話去抱怨, 那才有用啊。
==“普通老百姓,人微言輕,回趟國,抱怨一下,也不允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沒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的, 別自動對號唄。 @複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在銀行取錢, 可以要零票的。 菜場也可以找零。 很多地方可以用信用卡。 既然你知道你自己比較小人,我就不再多說了。 小人常戚戚。 理解了。 :) @'Fudan2purdue' 的評論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udan2purdue' 的評論 : 心理陰暗的人, 試圖誇大自己沒有中國身份證帶來的不同。 有什麽不方便的呢? 你到歐洲可以試試,就知道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ujing' 的評論 : 總是有人喜歡給別人扣大帽子。 祝你的女在英國生活愉快。
==“發這個帖子會不會挨罵?肯定的。會被扣大帽子。”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沒有思考能力的人, 確實是有奴才的思維。 倒哪兒都是奴才。 @球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球迷早上好。 你說得非常正確。 有些人就是雙重標準。 驗證哪裏不驗呢。 信用卡造假現在也很多。 文去年在倫敦, 花旗的卡, 一到超過60鎊就被鎖死, 隻好幾次打電話回美國“驗證”。 開始居然跟我說, 你每次刷超過60 就要驗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wenxuejobs' 的評論 : 有人說飛天神女。 神神叨叨, 弄神弄鬼的女。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Parkbrooke' 的評論 : 欠抽
Nosohard1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Girl1-- 支持!
特別討厭一些平時黑中的那些ID, 有顏麵你就不要回中國去.回去又要佔盡各種便宜, 掉價!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我已經講過,的確有不少人不能一回去就從親友處得到立刻的幫助。一兩天功夫要有。這種幸災落禍的調子不可接受。
cip 回複 悄悄話 如果說外國人在中國遇到這些困難不知道怎麽解決,你們聽說讀寫溜溜的,國內親朋好友那麽多。。這點生活上的小事情都解決不了,隻能說明你自己老了。。
cip 回複 悄悄話 說句實話吧,你們遇到的這些困難不是有人故意為難你,是因為2個原因
1. 國內移動支付走的太快了,其他國家有點落後(主客觀原因都有。。。)
2. 你上年紀了,新的東西學不會或者學的太慢了。
cip 回複 悄悄話 中小學不讓人隨便進這個應該。孩子安全要保證。

不過現在大學也不讓人進了,這個確實不應該。 其實也就是清華和北大老百姓都想代孩子去看看,暑假確實人有點多,影響學校秩序。其他的大學純粹是自做多情,主要是大學這些管理者認為大學是他們自己的,不想讓老百姓進去看看。。。
cip 回複 悄悄話 至於談啥銀行,手機,微信等認證的隱私和安全的事,那你可是想多了。
咱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真沒人關心你那點破事。全中國老百姓都在用電話卡,微信和支付寶,也沒聽說過誰的錢被這幾個機構和公司給轉走了。
你要警惕的事騙子電話,短信。。。之類的。
cip 回複 悄悄話 信用卡這是,其實也不怪政府。中國自己銀行的信用卡老百姓也是越來越少用了。
國外的信用卡,估計是需要和騰訊和阿裏來談分肥,不知道visa和master他們願不願意讓阿裏和騰訊分成。
大家在國內都有至親,用他們的名字辦個手機卡,微信錢包裏放幾千塊錢,分分鍾搞定。。。至於你們千難萬難地抱怨麽?
goodmum 回複 悄悄話 美國如能實名登記電話號碼,就不會這麽多騷擾電話,每天接到幾十個。實名登記是好事,隻要心懷叵測的會反對。
stop-loss 回複 悄悄話 所以寧願去其他任何國家旅遊,都不去中國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我去複旦, 要請裏麵的當教授的同學出來接才行。 】
西方人說“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中國人也說“客隨主便”。都是一個意思。
我從小在一所大學校園裏長大。所以後來進出大學校門也沒問題。
隻不過有一次想去附屬小學看看我曾經度過童年的教室,發現附小大門鐵柵欄關著。
問門衛,他說校友也不能進。
我雖然有點遺憾,但也完全理解。畢竟在外地火車站有過恐怖分子用刀捅死無辜民眾的前例。
隻好在外麵看看,驚歎這些年人類對地貌的改變。記憶裏的天然地貌,溝壑裏各種各樣的野生樹木,都被推土機推平了。
老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第一次公差,美國到中國之間機票公司買的。中國國內機票自己在攜程上辦理,第二自己回國辦事,攜程上買機票經台北到香港(及買香港到內地高鐵票)。剛剛查了一下,攜程現有美國到上海等地的機票。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然後還整天噴, 罵咧咧的。 @羽音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古樹羽音' 的評論 : 問好羽音。 謝謝鼓勵。 像羽音這樣, 靠著自己的才學出國的人, 走南闖北, 見多識廣, 不會認為自己是新特權的。 就那種靠著什麽婚姻,靠著注冊一個語言學校之類的混出來的, 特以為出國多了不起的人, 會有這種想法, 覺得回國就高人一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其實美國也有很多地方實名製的,我最近給國內來的朋友買飛機票,買火車票,預定參觀國會也都是實名製的,要用朋友的護照號的. 美國住酒店外國人也是需要出示護照的.”, 美國這些也是新加的, 國會山以前是隨便進的, 隻要別打攪開會舉行。 我爸媽來美國時, 參觀白宮, 先排隊領票, 根本什麽證件都不用。 我一大早去排隊, 說領幾張就領幾張。 現在好了。 巴以打仗, 恐怖分子又來了。 @Chef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特同意你說的, “地區對上麵下達的要求理解有問題。”。 進公園就沒必要那麽嚴格。 大學前些年就開始管了, 疫情更嚴了。 據說參觀讓教學收影響。 中國就是人太多了。 沒轍。 中小學更嚴, 因為安全問題。 我20年前回國, 想去我以前的中學看看, 不讓進。
==“底下看有人不喜歡中國的實名製. 到處實名製的確不方便。但是我覺得是地區對上麵下達的要求理解有問題。在蘇州我實名製買了公園票結果還是不讓我進. 在北京圓明園買票就不需要實名製不需要看護照. 我們同行的主動出示護照因為60以上免費,外籍也同樣享受. 在上海除了大學不讓我進,除了住酒店要護照,其他地方也沒有問我要護照.”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中美目前的區別是,美國商家當然可以拒收信用卡,一般前提是你牛;中國普通商家和小販拒收信用卡,他們不牛,但他們有微信和支付寶刷二維碼支付選擇。這是中國老百姓包括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不是政府的選擇。”, 點讚。 金句。 前頭我還說, 路邊小販賣烤白薯, 一個汽油桶做的的爐子, 都可以微信支付。 沒額外費用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不否認,美國應該有不收信用卡隻收現金的餐館。不排除一些大牛地方隻要現金。就像我下邊說的,Costco就讓MasterCard滾了,因為Costco牛啊。我還見過大牛醫生不收任何保險,隻接受病人刷卡,給病人一收據,回去自己跟你的保險公司扯去吧。”, 確實我也見過這樣的醫生。 這是小概率事件。 信用卡是牢牢壟斷了各行各業。 Costco turndown MasterCard, 還不是又用 visa。 逃不出信用卡的坑。 @球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哈哈哈, 球迷啊, 他可能穿越了。 哪有數據, 一拍腦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變化是逐漸的, 慢慢熬著吧。 希望越來越好。
==“這也是我這次回國感受到好的一麵。”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邊走邊看66' 的評論 : 邊邊寫得客觀公正。 都這樣了, 嘖嘖。 要回母校看看老師同學, 估計也得折騰半天了。 支付係統, 確實是兩套, 你講得沒錯。 中國的金融沒有放開。 控製加強了, 我本來有個北京電話卡, 一直充值,停機保號。 今年5月, 就晚了幾天, 就給停了。 要是以前,趕緊充值就可以了, 可是現在就說,非得有人去營業廳幫我充值才能恢複那個號了, 去的人有個證件就行。 這啥意思? 人家不相信這號後麵有個真人。 真搞。 :)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我最近才回過去。一出車站,就有親人遞上手機,所以沒有焦慮(我在廣州)。但有不少同胞是在北上廣之外的,需要高鐵或巴士,可能要一兩天時間,這個時間沒有微信支付,恐懼是可以理解的。同胞應該多介紹經驗,而不是落井下石。從本壇來看,心理陰暗者占相當比例。
替補球迷 回複 悄悄話 @BeijingGirl1
看來一些人對微信不能綁境外信用卡頗有怨氣。我不知道能不能綁,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我就假設它不能,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麽現在不能。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麽沒有人問微信有權力隨意綁任何信用卡麽?我認為它沒有這個權力。當今世界,隻有美國想綁誰就綁誰,微信真的不夠格。微信隻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涉及買賣雙方交易和結算。所以微信綁定一個銀行卡,必定要得到銀行同意,並談妥刷二維碼付款交割手續及費用和利益分配。微信支付寶把中國銀行幾乎一網打盡那是由於跟銀聯係統談妥了deal,銀聯係統幾乎涵蓋了中國絕大多數銀行。
現在的問題是,假設微信想綁Visa,Visa讓它綁麽?我猜最大可能是不讓,deal不好談。以美國目前的政治氣氛,美國信用卡巨頭去支持中國移動支付?想什麽那?前總統川普任上是要禁微信並任何機構跟微信有商業活動是要吃官司的。雖然最後沒搞成但影響在那了,現在大方向是脫鉤和去風險而不是合作。Visa,MasterCard等被人刷一刷就每年幾千億賺著,幹嘛淌這雷呢?沒需求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泉' 的評論 : 問好老泉。 確實, 微信的好處就是細微小錢都可以支付。接受。 我現在想用人民幣買飛機票回國, 你的攜程網可以買美國到中國的機票麽? 我以前從那裏訂過到東南亞的旅遊。 謝謝臨帖留評。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岸沚汀蘭' 的評論 : 問好汀蘭, 好久未見了。 我去複旦, 是2020年1月。 北大我知道疫情中, 是需要“預約登記”的, 有人帶(或來接)也不行。 現在還是如此啊? :) 問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比如說, 以前你路邊買塊烤白薯, 不能刷信用卡, 必須用現金, 現在你可以刷手機了。 :) @Dshem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DShem' 的評論 : 謝謝DShem臨帖留言。 現在也可以用信用卡啊。 隻不過現在有了微信支付更方便了。
過往的西 回複 悄悄話 使用信用卡會帶來商家成本的上升,最後刷卡機被快捷支付打敗了

這是一個市場行為,並不是被政府操縱的

因為政府主導的銀聯係統一樣被打敗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用apple pay的

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08539
看起來是可以用的。
backhill 回複 悄悄話 普通老百姓,人微言輕,回趟國,抱怨一下,也不允許?
總之,不要給黨/國家/政府添麻煩,有問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是你自己能力不行。憑良心說,這裏就沒有國家/政府一點事嗎?
有能力,有路子的人在哪都吃得開,大家都懂。但是一個國家/社會的進步程度,主要體現在對普通人,和弱勢群體的照顧上麵。中國在這方麵,已經做到最好了?
Fudan2purdue 回複 悄悄話 我的意思是,不見得什麽事情都需要扯到優越感或者心理陰暗之類的,我自己的確比較小人,但周圍接觸的朋友們,好像都沒有那麽多的失落仇恨和憤怒,不方便是事實,抱怨兩句,我覺得應該允許,最多也隻是人民內部矛盾,不至於誅心到凡是提意見的群眾都一定是自覺高人一等,我覺得是不至於的。有一點是可能的,有一部分同誌,是覺得改革開放應該是一項長期的國策,現在有收的跡象,就把花錢不方便這件事聯係到一起去了,有點怨氣,我覺得應該允許。其實你看美國人罵美國法國人罵法國,都是不留情麵的,我們就在這裏聊著,不要動不動就上綱上線,容易傷感情,我說的不要樹立對立麵,隻要是這個意思。至於建議,我真的是沒辦法,看了這裏所說的,也沒有看到一個辦法。比較多的好像是麻煩親友。我手機就直接漫遊了,所以回國不需要另外買電話卡,然後用Schwab卡從ATM拿錢,那是沒問題的,但起板就是一百塊,到哪哪都找不出,總是給人添麻煩。疫情前回去,滴滴打車就是用不了。明年回去,真的是希望外卡可以用,哪怕多收3%我也認了。再說題外話,三十年前是沒有信用卡,在美國付個申請費都不方便,後來中國銀行可以開卡,500美金限額,其實是借記卡,但總算是解了燃眉之急。那個賬號應該還在,可我也沒有那個精力去找回來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花似鹿蔥' 的評論 : 蔥蔥你講的真好。 前麵也有網友提到這個。 這確實是一個雙邊關係問題。 可能和國際形勢也有關係吧? :)
pujing 回複 悄悄話 發這個帖子會不會挨罵?肯定的。會被扣大帽子。所以佩服你敢說。中國也確實應該提供合理的方便,來的都是客。女兒去英國讀書,我們就做了好多工作,怎麽支付是主要工作。如果出國也要考慮怎麽支付。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北美大一叔' 的評論 : 問好大一叔, 謝謝鼓勵。 想起你的紅跑鞋。 嘻嘻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西山樵夫' 的評論 : 問好樵夫。 跟體育老師學的中文吧。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豪' 的評論 : 如果遊客帶來的麻煩要花更多的錢呢?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可以分析一下, 為什麽這樣。 :) @Gilgen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這裏的海外華人, 已經過了生存階段了。 20年前, 比較多。 但是與中國有關的話題, 長久不衰。
替補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hhh' 的評論 :
讓你認證就是讓你當奴才?你在美國申請信用卡不實名認證麽?不但實名,而且把你所有信息查個底掉。前些天討論過這個現象,現在申信用卡,查個底掉後,給你一個電話號碼讓你打過去,不打就reject你,打過去,讓你電話裏真人人聲把你網上已經提供的所有身份信息再過一遍。然後發個code給你注冊時的Email,再發個text code給你注冊時的電話號碼。這叫認證你首先是個人,不是機器,然後認證你是你。
為什麽這麽繁瑣?為了保護你,不明白麽?你感覺這樣就是一直當奴才?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無塵2023' 的評論 : 問好無塵, 你講的太對了。 快到讓一些人自卑和害怕了。
==“很多海外的華人不適應,就是因為最近10多年,中國發展太快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嗯, 你的展現。
wenxuejobs 回複 悄悄話 這篇似乎是和飛天女神唱對台戲。LOL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當然,我們首先對他人以禮相待。對他人的幫助,哪怕是最微小的也心存感激。”。 這句話很重要。 我相信整天對中國罵咧咧的人, 對海外TA 生活的國家城市, 也做不到這一點。 有人就是喜歡抱怨, 怪別人, 找茬, 哈哈, 引用網友的話 @周遊世界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可能個別人, 看到國內的情況, 完全喪失了曾經有的出國優越感, 心裏的失落, 轉化為仇恨和憤怒了。 他們盯住陰暗麵, 才能安慰自己的心。 我曾經在台灣見到一個大陸富裕起來前,嫁到台灣去的女子, 她倒沒有仇恨, 但是知道以前村裏小姐妹的情況後, 心裏有非常大的落差, 對她的老丈夫也有怨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每年回國(疫情這三年除外),我和老公都能感受到這種變化:生活更方便、設施更現代化、環境更舒適、人們的素質更高,尤其是年輕人,文明禮貌、友善(至少我們遇到的都是如此)。當然,我們首先對他人以禮相待。對他人的幫助,哪怕是最微小的也心存感激。”, 謝謝你的分享。 我也這樣感覺。 握手!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周遊世界' 的評論 : 謝謝世界的留評。 問好。 產生優越感的人, 實質心裏是看不起自己的, 自卑的。 我也特別不喜歡那種“嘲諷、盛氣淩人的口氣”, 特別是, 說這種話的人, 常常是在國外混的不怎麽樣的盧瑟。
==“好文,深有同感。有些國人在國外定居,尤其是入籍後,會產生一種優越感。他(她)們的文章在提到自己的母國和同胞時,經常帶著一種嘲諷、盛氣淩人的口氣,讓我感到很不舒服。的確,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國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但中國改開後,特別是近二十年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目共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6ba6' 的評論 : 中國可不是第二富的國家。 小額鈔票就不要要的啦。 不要找零對方肯定樂意,你還不用拿髒鈔票。這說明鈔票在市場上的流通很厲害, 是經濟學上的好現象。 :) 謝謝你的留言。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leymoon' 的評論 : 請注意言辭。 不要在這裏攻擊別的網友。 事實是美國的信用卡公司的壟斷厲害, 因為深入到各行各業。
Parkbrooke 回複 悄悄話 欠練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6ba6' 的評論 : 這樣的人有智能手機嗎? 他們可以提款, 然後使用現金。 :)
==“當然,還在用存折,習慣去櫃台提款的,連銀行卡,ATM都沒碰過的唐人街阿伯阿姆也不少,回國跳去用手機支付,就會有很大的報怨,嗬嗬”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hhh' 的評論 : 別歪曲別人的意思。 有的地方/APP你可以綁定信用卡啊。 不要求認證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udan2purdue' 的評論 : 我覺得您在樹立對立麵啊。 你完全沒有提出任何一個對外國人在中國可以花錢方便的有用建議。 批評是容易的, 但好的方法才是需要的。 就像這貼裏很多留言, 就比您更有建設性。 不是嗎? 但是, 還是歡迎中肯的討論。
==“麵對批評和建議,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是什麽事情先樹立一個對立麵。我們過去這麽幹過,結果實在是不盡入人意。”
古樹羽音 回複 悄悄話 問好,京妞妞!看到標題了,就忍不住大讚特讚了。
有事外出,回來看!
對,太對了!歪果仁不是新特權!!!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對真正的外國人來說,不方便是更加真切和困難的。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憑什麽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要拒人於千裏之外?我覺得應該不是,但是從打車到簽證,處處都不方便不容易的話,對國內國外的交流肯定是會有影響的。”。 外國人打車可以綁定信用卡, 也可以使用cash。 簽證的情況我目前不知道, 很困難麽? 機票很貴, 我知道的。 @複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坦白說, 我覺得沒什麽可自豪的。 至少我不自豪。 如果有一天, 大陸真的強壯富強到, 台灣人民願意和我們統一了, 倒可以自豪一下了。 “問題在於,這種反思和自豪,是不是意味著隻要內循環,不要外循環了?”, 當然不是啊,但外循環,是需要條件的。 這個條件, 不是中國自己可以說了算的。 有什麽辦法呢。而且在這個問題上, 一味底批評中國, 我認為是不公平的。 @複旦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udan2purdue' 的評論 : 謝謝你的長留言。 謝謝臨帖。 寫得很好呀。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在過去的四十年裏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剛把門窗打開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和國內的宣傳是天壤之別,震驚之餘,是以學習和借鑒的心態為主;隨著了解的深入,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看法也在不斷地發展,對西方的反思越來越深刻,我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這些都是好事情,社會的多元化是活力與自由思想的反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6ba6' 的評論 : 問好 6ba6。 沒有鄙視不跟風的人啊。 主要是有一些人抱怨, 還罵咧咧的。 用ATM 取cash 挺好的。 為以前回國也那樣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女' 的評論 : “而事實上綁定沒有那麽麻煩。有些美國的信用卡是可以的。”。 這個信息很有用。 謝謝。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女' 的評論 : 這種辦法我以前從沒用過, 覺得會不會很貴? 因為我的手機都是老公負責, 他選計劃, 繳費等等。 漫遊的好處就是可以打美國長途。 我這些年, 如果有事就需要 和美國message/Skype, 要找有Wi-Fi的地方, 或者回家, 不方便。 謝謝你的分享!
==“其他就用我自己的美國手機。辦了漫遊。。。”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底下看有人不喜歡中國的實名製. 到處實名製的確不方便。但是我覺得是地區對上麵下達的要求理解有問題。在蘇州我實名製買了公園票結果還是不讓我進. 在北京圓明園買票就不需要實名製不需要看護照. 我們同行的主動出示護照因為60以上免費,外籍也同樣享受. 在上海除了大學不讓我進,除了住酒店要護照,其他地方也沒有問我要護照.

其實美國也有很多地方實名製的,我最近給國內來的朋友買飛機票,買火車票,預定參觀國會也都是實名製的,要用朋友的護照號的. 美國住酒店外國人也是需要出示護照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雨女' 的評論 : 親愛的雨女好,特別理解你說的這個原因。 確實中國政府應該考慮給華橋一些特殊的待遇。 台灣人有台胞證, 香港人有特殊通行證, 我們現在有了10年簽證, 但是有些事還是很麻煩。 比如,我們沒法去圖書館借書, 因為辦不了借書證。 曾經又說可以給華僑發類似身份證的證, 但至今也沒下文。 2020 疫情, 有些華僑做的也特別不好, 隱瞞病情急忙回國, 利用國內的免費醫療。 還有其他的事情。。。
==“有一個原因:雖然很多人都入了外國籍,但心理並沒認為自己就不是中國人了。回中國就象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覺得應該受到熱烈歡迎才對。我上次回去到銀行換人民幣。服務員小姑娘要我出示證件。我就拿了護照。她就回頭對另一個人說:這裏有一位美國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你這些信息可以幫到很多人呢。 希望你寫寫看病的經曆。 一些細節, 比如, 你需要等到 authorization 送醫院了, 才能看病嗎? 不過應該可以電傳所以回很快。 謝謝你!
==“和睦家是我醫保指定醫院,所以我隻要付copay,費用醫院直接和醫保公司聯係。但是看病之前要打對方付款電話讓醫保把authorization直接送醫院. 我用過幾次非常滿意,配的藥都是美國的藥都是我曾經用過的. 下回有空寫寫我在國內看病的經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謝謝你的回複和解釋。 so nice of you。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eijingGirl1' 的評論 : 和睦家是我醫保指定醫院,所以我隻要付copay,費用醫院直接和醫保公司聯係。但是看病之前要打對方付款電話讓醫保把authorization直接送醫院. 我用過幾次非常滿意,配的藥都是美國的藥都是我曾經用過的. 下回有空寫寫我在國內看病的經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共勉, 越來越強 ! @ylyq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肯定是不會亂抱怨的, 你是堅強智慧勇敢有能力的人! 你知道每次我打出你名字的四個字母, 就會出現越來越強 四個字, :) @ylyq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ylyq_007' 的評論 : 問好ylyq. 謝謝臨帖留言。 謝謝鼓勵! 你是一個好公民! 理直氣壯誌的讚!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這個題外話有意思, 以前不知道。 信用卡公司做大了, 就是這樣的。 連政府都拿他們沒辦法。 很多政府收費不是嘛? 收私人支票/轉賬之類的, 如果信用卡就多加 3-4%, 甚至5%。
==“其實美國商業方方麵麵都是極端壟斷的,零售業付款結算這攤就被這幾家信用卡巨頭壟斷了,商家隻能跪,除非你是大牛。比如美國Costco,跟Master Card談掰了,那你給老子滾,老子隻收Visa。加拿大Costco正相反,跟Master Card談好了,隻收Master Card,讓Visa滾了。這是題外話。”。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比如美國,如果哪個小商家,小到比如街角的一間雜貨鋪拒收信用卡,那它除了倒閉基本沒其它出路。”, 是的, 為這次去加拿大, 市場裏很多小商販, 就不是收信用卡啊 。cash @球迷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信用卡這一段寫出了實情。 很讚。 不實用這種跨國壟斷公司的信用卡, 對買方和賣方都有好處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問好球迷。 很對哦。 可能罵人, 讓這樣的老海華心理舒服點。 他們在西方世界, 根本融不進主流社會, 英文講的差, 英文媒體不看。 至今的思想都停留在好幾十年以前。 :)
==“根源是一些海華,特別是一些老海華,搞得自己心態越來越扭曲了,無緣無故抱怨,越報怨越憤怒,長此以往,會在負性情緒體驗中度過餘生。”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陽光下的遐思' 的評論 : 問好遐思。 謝謝臨帖留言。 你真問對人了。 :)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艾瑪, 你太謙虛了。 你就屬於有能力, 所以有好待遇的階層啊。 國內現在的人是, 隻要你有錢, 什麽人間奇跡都捧到你麵前那種。 :)
==“我中文太差,看病不會用中文交流,人家醫院特地安排講英文的護士和美國醫生。 多好啊!國內有好多福利我們不知道而已,知道了就可以盡情享受”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替補球迷' 的評論 : 先問個好! 那人挺搞笑的。 激動啥呀。 個別人的雙重標準太嚴重了。 一排腦袋胡說。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你看病去外資的私人醫院, 哈哈, 有錢人。 把你的經曆記下來了, 為回國做準備。 @Chef
替補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mileymoon' 的評論 :
哈哈,別激動。平和討論一個話題有不同意見正常,激動個啥?激動才讓人看著笑話。
我既不捧也不踩,我隻談事實。兩桶油哪冒出來了?思維奔逸啊?

我還真不知道美國隻收現金的餐館和商鋪不是鳳毛麟角。你的"不是鳳毛麟角"是多少?5%?10%,30%,還是60%?有數據麽?有數據拿上來讓大夥瞧瞧。

我不否認,美國應該有不收信用卡隻收現金的餐館。不排除一些大牛地方隻要現金。就像我下邊說的,Costco就讓MasterCard滾了,因為Costco牛啊。我還見過大牛醫生不收任何保險,隻接受病人刷卡,給病人一收據,回去自己跟你的保險公司扯去吧。

中美目前的區別是,美國商家當然可以拒收信用卡,一般前提是你牛;中國普通商家和小販拒收信用卡,他們不牛,但他們有微信和支付寶刷二維碼支付選擇。這是中國老百姓包括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不是政府的選擇。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業餘廚子' 的評論 : 問好 Chef。 謝謝你的一手信息。 現在用現金的一個問題時商家不給找零。 還記得人家給你橄欖等食物支付。 笑死。
==“沒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在中國不方便但是沒有也能survive,我就是一張銀行卡,到處可以取現金。看病去和睦家,不用排隊不用預付定金,人家把我當成“特殊人物”,還給我家人喝果汁吃三明治,那些吃的也沒有收我的錢,醫藥費基本醫保全付了,我大概出了一百多人民幣。我覺得挺好的。”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不喜歡別人寫的東西, 可以自己寫啊。 人身攻擊時很沒品的。 @johnifanx98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我和老公都能感受到這種變化:生活更方便、設施更現代化、環境更舒適、人們的素質更高,尤其是年輕人,文明禮貌、友善” + 1 這也是我這次回國感受到好的一麵。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johnifanx98' 的評論 : 你違反了文城的規則, 出言不遜。 刪了。 下次刷完牙再開口。
邊走邊看66 回複 悄悄話 中國和國外基本走的兩套不同的支付體係,但互不兼容,雖然中國那套對國內百姓更方便更有效率,但對外國人難度就大了。 我去國外旅遊基本都能用信用卡,有些要現金,但中國現在用現金也不方便,好在海華一般在國內都有親戚,送個親情卡,幫著辦個手機就方便多了。
美國開個戶要社安號,中國辦個新手機號不但要身份證號還要有專人跑一趟來麵對麵地核實是你本人,住個酒店要拍照,連去個景點都要登記證件號碼,從這點上不得不說政府掌控地太嚴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Gilgen' 的評論 : 你看看文學城的熱點新聞, 就知道中國的事情占多少了。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ahhhh' 的評論 : 天, 看看你的語言。 是你在噴啊。 一棍子打倒一國人。
老泉 回複 悄悄話 今年回國兩次,都是用一部手機,解決大部分問題。有攜程帳號,隨時訂隨時改機票,酒店包括有些民宿,高鐵票。參觀旅遊景點,找酒店幫忙,用現金解決交通問題。一日三餐或者有些地方隻能用人民幣,差幾塊零錢,都不會計較。遇到公事公辦(比如高鐵上買東西),非要找錢,可用微信小錢包收。
岸沚汀蘭 回複 悄悄話 問好妞兒,你博文的題目吸引我。。。恰巧,我十天前到訪北京大學,聽海歸到北大當教授的學生說,他的朋友到北大看他需要他提前2-3天幫她申請,用她的身分證或護照,他出去接她不行,根本進不了學校大門。不知複旦現在是否教授出來接就行?
DShem 回複 悄悄話 前幾年回國還可以用國外的信用卡,現在就不行了。是不是與國家是否強大有關呢?
花似鹿蔥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問題提得好!是的,憑什麽抱怨不方便?為什麽到別的國家不抱怨?我也反思因為我也抱怨。思來想去,因為那是我的故土,是生我養我的故鄉。我天生有親切感,是割不斷的血緣,也希望得到家人般的接待而不是冷冰冰的原則
北美大一叔 回複 悄悄話 有理有據有節。在哪裏都應入鄉隨俗,守當地的規矩
西山樵夫 回複 悄悄話 去中國開什麽航班, 你門自己遊泳或者走路自駕去得了,愛去不去,憑什麽呀。
回複 悄悄話 哪個國家不想掙外國遊客的錢?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有人就是很喜歡製造分裂的話題。海外華人的主要話題應該是在海外怎樣生存。中國的事情占1%即可。
無塵2023 回複 悄悄話 很多海外的華人不適應,就是因為最近10多年,中國發展太快了。
Gilgen 回複 悄悄話 分裂時代的分裂人格。
周遊世界 回複 悄悄話 好文,深有同感。有些國人在國外定居,尤其是入籍後,會產生一種優越感。他(她)們的文章在提到自己的母國和同胞時,經常帶著一種嘲諷、盛氣淩人的口氣,讓我感到很不舒服。的確,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國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但中國改開後,特別是近二十年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目共睹。每年回國(疫情這三年除外),我和老公都能感受到這種變化:生活更方便、設施更現代化、環境更舒適、人們的素質更高,尤其是年輕人,文明禮貌、友善(至少我們遇到的都是如此)。當然,我們首先對他人以禮相待。對他人的幫助,哪怕是最微小的也心存感激。
6ba6 回複 悄悄話 中國的小額現金實在是髒兮兮皺巴巴,拿在手裏都覺得髒,第二富的國家,用好點紙張印鈔都不舍得,哈哈
Smileymoon 回複 悄悄話 替補球迷,你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在美國隻收現金的餐館,商鋪不是鳳毛麟角吧?若論壟斷,有誰比得上兩桶油?用不著為了捧而踩吧?叫人看著笑話!
6ba6 回複 悄悄話 當然,還在用存折,習慣去櫃台提款的,連銀行卡,ATM都沒碰過的唐人街阿伯阿姆也不少,回國跳去用手機支付,就會有很大的報怨,嗬嗬
ahhhh 回複 悄悄話 這個倒打一耙了。遊客去中國,沒有要求特價服務,就按公示價格付錢,為啥要認證?我綁一個信用卡,有信用卡公司作保啊?認證啥?中國公民當慣了奴才,為啥你要噴不願屈膝自由人呢?如果這就是高人一等的話,那高的部分不是我們加的,是你們自己跪矮的。
Fudan2purdue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在過去的四十年裏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剛把門窗打開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和國內的宣傳是天壤之別,震驚之餘,是以學習和借鑒的心態為主;隨著了解的深入,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看法也在不斷地發展,對西方的反思越來越深刻,我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這些都是好事情,社會的多元化是活力與自由思想的反應。
問題在於,這種反思和自豪,是不是意味著隻要內循環,不要外循環了?是不是一定要把這兩條線剝離和對立起來?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在宣傳和操作的過程中,如果隻注意強調我們自己係統的獨立性,這不是一個辯證的做法,對我們的長期發展來說,可能帶來風險。
以支付手段來說,其實對海外華僑造成的不便是可控的,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親朋好友可以幫忙,再不濟,我們中文都溜溜的,沒有什麽不能應付的。對真正的外國人來說,不方便是更加真切和困難的。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憑什麽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要拒人於千裏之外?我覺得應該不是,但是從打車到簽證,處處都不方便不容易的話,對國內國外的交流肯定是會有影響的。
好在我們有市場有世界上最好的勞動力,資本家們肯定會繼續絡繹不絕。我們有美食美景和親情的牽掛,遊客們也會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但所有這些,是despite of,不是because of.
我們繼續相信,文化和經濟上的對外交流,對我們來說是重要和必需的,所以最近才會有對簽證手續的簡化,和對允許境外卡綁定微信和支付寶的探索。
麵對批評和建議,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是什麽事情先樹立一個對立麵。我們過去這麽幹過,結果實在是不盡入人意。
6ba6 回複 悄悄話 去旅遊探親,時間緊,環境陌生,盡量減少麻煩,也是人之常情吧?隻要能用外國的銀行卡提到現金,就能暢通無阻啦! 老海華沒必要去趕那個時髦,弄什麽微信支付銀行開戶啥的。
中國的文化有個奇葩的特點,什麽都喜歡隨大流跟風,還鄙視不跟風的人。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我得等一下再來了。 下麵大家的留言很讚啊。 謝謝謝謝。 鞠躬! 抱歉。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小樹親, 講得真好。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多倫多橄欖樹' 的評論 : 給小樹上茶。
雨女 回複 悄悄話 有一個原因:雖然很多人都入了外國籍,但心理並沒認為自己就不是中國人了。回中國就象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覺得應該受到熱烈歡迎才對。我上次回去到銀行換人民幣。服務員小姑娘要我出示證件。我就拿了護照。她就回頭對另一個人說:這裏有一位美國人。我就聽著特別別扭。因為這些年,除了護照是美國的,無論走到哪裏,我都是個中國人。也就是通常大家說的華人。我工作的地方,很多人都是來自於其他國家。有一次,年輕人聊天。他們分別說自己在,6歲還是8歲跟著父母來到美國。有從芬蘭來的,也有從俄羅斯來,是有從巴基斯坦來的。突然有一個女孩很開心的說:我是媽媽來美國六個月以後生的。她父母是俄羅斯人。當年來美國做博後。所以我們有時候會用my country 來表達自己祖國的文化差異和生活習慣。

我經常在參加活動的時候,有人會問我是亞洲的哪國人。我就說Chinese. 就是中國人。而事實上綁定沒有那麽麻煩。有些美國的信用卡是可以的。我沒辦理國內賬戶是我自己覺得弄太多了麻煩。除了叫車用姐姐的手機以外,其他就用我自己的美國手機。辦了漫遊。到北京機場就自動轉換成了中國聯通。也不用再單獨買個新的卡什麽的。我用這部手機可以處理所有美國的業務。微信,電話,付賬,炒股,上文學城。。。。我有其他族裔的朋友不相信我在中國,還電話求證我老公。現在通訊很發達。就是一部手機走天下了。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陽光下的遐思' 的評論 : 美國的醫保大多數都可以在國外看急診。打電話問問你的保險公司那些醫院可以用就可以了
ylyq_007 回複 悄悄話 舒暢文!
我就是因為沒有放棄國內的手機號/銀行賬戶/信用卡,我為那個國家繳納了多年的稅,足以cover我所有接受的教育的費用,因而回去幹什麽都特別便利,遇到看不慣的事,也可以批評得理直氣壯。:)
替補球迷 回複 悄悄話 同意BeijingGirl看法,問好!
根源是一些海華,特別是一些老海華,搞得自己心態越來越扭曲了,無緣無故抱怨,越報怨越憤怒,長此以往,會在負性情緒體驗中度過餘生。
比如看到有人抱怨,我的VISA卡在全世界都能刷,為什麽在中國不能刷?當然能刷啊,特別是一些4,5星級旅館,購物中心,高端一些的餐飲等,一直都能刷。Visa,Master Card,American Express這類信用卡巨頭90年代就進入中國了。中國政府從來沒有任何法規要求商家不能刷這些信用卡,所以這真不能怨政府。問題是這些信用卡巨頭向商家索取高額費用,比如2.5%甚至高達3.5%,小本經營的商家利潤很薄真用不起啊。你總不能指望買菜的大姐,賣油餅豆漿的大叔收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American Express吧?辛虧中國商家有選擇,他們有微信支付寶移動支付,方便快捷,費用很低。在洋人國度就不一樣了,比如美國,如果哪個小商家,小到比如街角的一間雜貨鋪拒收信用卡,那它除了倒閉基本沒其它出路。
其實美國商業方方麵麵都是極端壟斷的,零售業付款結算這攤就被這幾家信用卡巨頭壟斷了,商家隻能跪,除非你是大牛。比如美國Costco,跟Master Card談掰了,那你給老子滾,老子隻收Visa。加拿大Costco正相反,跟Master Card談好了,隻收Master Card,讓Visa滾了。這是題外話。
陽光下的遐思 回複 悄悄話 外國人可以在中國買醫保嗎?到哪裏買?@業餘廚子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補充一下:我中文太差,看病不會用中文交流,人家醫院特地安排講英文的護士和美國醫生。 多好啊!國內有好多福利我們不知道而已,知道了就可以盡情享受
業餘廚子 回複 悄悄話 沒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在中國不方便但是沒有也能survive,我就是一張銀行卡,到處可以取現金。看病去和睦家,不用排隊不用預付定金,人家把我當成“特殊人物”,還給我家人喝果汁吃三明治,那些吃的也沒有收我的錢,醫藥費基本醫保全付了,我大概出了一百多人民幣。我覺得挺好的。
多倫多橄欖樹 回複 悄悄話 適者生存,隻要結果是合理的,什麽方法都可以~~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等下來再改。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點兒背”是個北京詞, 意思是幹什麽事不順。 這個應該放進博文注釋中。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今早7:30就有會。 寫博文的時間倉促。 本來還想多放一些中國照片的。
[1]
[2]
[3]
[4]
[5]
[>>]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