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經常有人分享回國的種種。 其中微信支付是一重點。 要有智能手機中國號碼,要設定可以支付的賬戶,有這兩點才能工作。 綁定出錢的賬戶, 當然需要認證, 不很正常嗎? 你在美國或者其它的發達國家銀行辦事, 不也得實名認證。
中國公民有身份證的就很容易。國外回去的大多數人自己了解信息,在各種幫助下都辦得順順當當的。 但也有個別大肆抱怨的。 您已經自願放棄了中國國籍,拿本護照, 當然要認證啊。 花了錢占了便宜,跑了找誰去呀?
看到有網友文中說,“能力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生活質量、快樂和幸福程度。 沒有能力的人,總是怨聲載道,覺得什麽都不稱心,覺得看什麽都不順眼,覺得別人應當這樣那樣...”。 “...沒有人會為你準備好條件讓你生活得順風順水,憑什麽呀?...沒有道理。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這話說得很厲害,雖然泛泛。 讓我想起流行的另一句話, “人窮不能怪政府, 點兒背不要賴社會” 。 過日子是你自己的事, 誰讓你沒能力呢。 寫博也一樣, 別怪小編怪別人,別找茬。
中國公民都要驗證,人家憑什麽不驗證你啊?外國公民比中國公民了不起嗎? 憑什麽呀? 心態要放端正。 不順心的事肯定有,該辦什麽就辦什麽, 抱怨沒用。 要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麽多人都辦了, 你怎麽就不行呢?
我疫情前從中國回來之後, 除了給中國手機號充值, 還有一個以前借我錢的人,還了幾次錢, 都是微信上轉賬。 微信錢包裏錢多了, 為安全我就轉到銀行賬戶裏一些。 這種轉賬要收很少的費。 上一次又轉款, 出來提示讓我驗證。 我看了看, 還沒驗呢。 下次回去前在說。 不知有沒讀者在海外驗證的。
有人說在歐洲我就不用驗證啊。 在歐洲你首先也得有個當地能用的智能手機, 然後綁定你的信用卡。 你的信用卡申請的時候, 需要各種驗證。 很多事情你也是辦不了的。 做公交車你就要買特殊的卡, 否則就用現金,不找零。 我去年和今年兩次在英倫, 看到人家到處都有共享電動自行車甚至汽車,可隨地取/停那種。
光有APP 和信用卡是不行的, 你要設立賬戶, 人家當然要調查你的資產, 旅遊的外國人美國人,沒門兒。 這不很正常嗎? 你要有能力, 就在人家當地買房,開銀行賬戶。 那才可以刷卡/手機隨時隨地用車了, 還不用交停車費。
有人說,中國為什麽不像其它國家接受外國的信用卡; 是啊, 美國也不接受中國的微信呢。 中國很多城市裏的旅館商店飯館,買高鐵飛機票什麽的都接受國外(至少美國)信用卡。 但是中國自己的微信支付確實更普遍更方便。 特別是花小錢的地方。
你沒有微信支付, 在中國肯定是可以生活的。 就像網友說的, 有能力就行。 用現金啊。比如看病,你想不和人擠就多花錢,中國那些私人診所條件比你在美國看病的診所條件還好呢。 所以,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在美國其實也一樣。 那些阿拉伯王室或大富豪來美國開刀,包下醫院一層樓。 當然除了錢也要守規則。 你在中國進不去名校參觀, 說你爸是李剛是沒用的。 校友還要登記呢。 我去複旦, 要請裏麵的當教授的同學出來接才行。 憑什麽你就不用守規則? 怎麽好好意思吐槽呢。
中國不是20年前的中國了,雖然還有很多不夠開放, 不夠先進的地方。 回中國的人,別用老眼光看待那個社會,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 你以為你移了民, 就比你國內的同胞高一等了? 為美國/其它國工作,交稅做貢獻,享受美國/其它國的福利便利是應當應分的。 你沒為中國做什麽貢獻,憑什麽你要享受一切便利呢?
==“18年回國,那時移動支付興起時間不長,但在北京已經很普遍了。那時招手還能打到車,打車去機場接人,付款時見我沒微信付款,師傅很詫異,怎麽可能?大哥您是韓國人?我說你聽口音咱哥倆誰更像韓國人?他說不能夠啊,您是老北京啊!可是。。。難道您是從爾塞俄比亞或什麽地方過來的?
當年自我感覺特好的美籍華人,現在回去可能會遇到某些尷尬,有挫敗感麽?我當時有,但不抱怨更不會惱怒,想辦法應對就是了。公開表態以後再也不回去了有必要麽?沒必要,以後自己默默的不回中國就是了。心態很重要。”
美籍華人到外國旅行,如果去的是第三國,那一定是提前做作業準備,各種攻略,麵對各種不如意不方便,充分理解,誰讓自己出國了呢?去中國,20幾年前美籍華人的身份那是有光環的,手裏有票子,動不動還可以亮亮手裏的洋信用卡;現在一到中國傻眼了,中國已經基本進入無現金社會,而且還真沒多少人拿你的洋信用卡當回事,尤其是日常生活中。
18年回國,那時移動支付興起時間不長,但在北京已經很普遍了。那時招手還能打到車,打車去機場接人,付款時見我沒微信付款,師傅很詫異,怎麽可能?大哥您是韓國人?我說你聽口音咱哥倆誰更像韓國人?他說不能夠啊,您是老北京啊!可是。。。難道您是從爾塞俄比亞或什麽地方過來的?
當年自我感覺特好的美籍華人,現在回去可能會遇到某些尷尬,有挫敗感麽?我當時有,但不抱怨更不會惱怒,想辦法應對就是了。公開表態以後再也不回去了有必要麽?沒必要,以後自己默默的不回中國就是了。心態很重要。
==“其實讀了半天的博文,就是覺得有些人矯情而已。看來還得要多去周遊世界,把眼界更開闊一點,就更能體驗入鄉隨俗,隨遇而安的長樂狀態。”
== “說句實話吧,你們遇到的這些困難不是有人故意為難你,是因為2個原因
1. 國內移動支付走的太快了,其他國家有點落後(主客觀原因都有。。。)
2. 你上年紀了,新的東西學不會或者學的太慢了。
==“我雖然有點遺憾,但也完全理解。畢竟在外地火車站有過恐怖分子用刀捅死無辜民眾的前例。
隻好在外麵看看,驚歎這些年人類對地貌的改變。記憶裏的天然地貌,溝壑裏各種各樣的野生樹木,都被推土機推平了。”
==回複 'backhill' 的評論 : 哦呦, 誰不不允許你啦。 你可以抱怨, 我也可以寫博, 對不對?
==“普通老百姓,人微言輕,回趟國,抱怨一下,也不允許?”
==“發這個帖子會不會挨罵?肯定的。會被扣大帽子。”
特別討厭一些平時黑中的那些ID, 有顏麵你就不要回中國去.回去又要佔盡各種便宜, 掉價!
1. 國內移動支付走的太快了,其他國家有點落後(主客觀原因都有。。。)
2. 你上年紀了,新的東西學不會或者學的太慢了。
不過現在大學也不讓人進了,這個確實不應該。 其實也就是清華和北大老百姓都想代孩子去看看,暑假確實人有點多,影響學校秩序。其他的大學純粹是自做多情,主要是大學這些管理者認為大學是他們自己的,不想讓老百姓進去看看。。。
咱就是一個普通老百姓,真沒人關心你那點破事。全中國老百姓都在用電話卡,微信和支付寶,也沒聽說過誰的錢被這幾個機構和公司給轉走了。
你要警惕的事騙子電話,短信。。。之類的。
國外的信用卡,估計是需要和騰訊和阿裏來談分肥,不知道visa和master他們願不願意讓阿裏和騰訊分成。
大家在國內都有至親,用他們的名字辦個手機卡,微信錢包裏放幾千塊錢,分分鍾搞定。。。至於你們千難萬難地抱怨麽?
西方人說“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
中國人也說“客隨主便”。都是一個意思。
我從小在一所大學校園裏長大。所以後來進出大學校門也沒問題。
隻不過有一次想去附屬小學看看我曾經度過童年的教室,發現附小大門鐵柵欄關著。
問門衛,他說校友也不能進。
我雖然有點遺憾,但也完全理解。畢竟在外地火車站有過恐怖分子用刀捅死無辜民眾的前例。
隻好在外麵看看,驚歎這些年人類對地貌的改變。記憶裏的天然地貌,溝壑裏各種各樣的野生樹木,都被推土機推平了。
==“底下看有人不喜歡中國的實名製. 到處實名製的確不方便。但是我覺得是地區對上麵下達的要求理解有問題。在蘇州我實名製買了公園票結果還是不讓我進. 在北京圓明園買票就不需要實名製不需要看護照. 我們同行的主動出示護照因為60以上免費,外籍也同樣享受. 在上海除了大學不讓我進,除了住酒店要護照,其他地方也沒有問我要護照.”
==“這也是我這次回國感受到好的一麵。”
看來一些人對微信不能綁境外信用卡頗有怨氣。我不知道能不能綁,有人說能有人說不能。我就假設它不能,試著解釋一下為什麽現在不能。
我一直很納悶,為什麽沒有人問微信有權力隨意綁任何信用卡麽?我認為它沒有這個權力。當今世界,隻有美國想綁誰就綁誰,微信真的不夠格。微信隻是一個第三方支付平台,不涉及買賣雙方交易和結算。所以微信綁定一個銀行卡,必定要得到銀行同意,並談妥刷二維碼付款交割手續及費用和利益分配。微信支付寶把中國銀行幾乎一網打盡那是由於跟銀聯係統談妥了deal,銀聯係統幾乎涵蓋了中國絕大多數銀行。
現在的問題是,假設微信想綁Visa,Visa讓它綁麽?我猜最大可能是不讓,deal不好談。以美國目前的政治氣氛,美國信用卡巨頭去支持中國移動支付?想什麽那?前總統川普任上是要禁微信並任何機構跟微信有商業活動是要吃官司的。雖然最後沒搞成但影響在那了,現在大方向是脫鉤和去風險而不是合作。Visa,MasterCard等被人刷一刷就每年幾千億賺著,幹嘛淌這雷呢?沒需求啊。
這是一個市場行為,並不是被政府操縱的
因為政府主導的銀聯係統一樣被打敗了。
不知道有沒有人試過用apple pay的
https://support.apple.com/zh-tw/HT208539
看起來是可以用的。
總之,不要給黨/國家/政府添麻煩,有問題自己解決,解決不了是你自己能力不行。憑良心說,這裏就沒有國家/政府一點事嗎?
有能力,有路子的人在哪都吃得開,大家都懂。但是一個國家/社會的進步程度,主要體現在對普通人,和弱勢群體的照顧上麵。中國在這方麵,已經做到最好了?
讓你認證就是讓你當奴才?你在美國申請信用卡不實名認證麽?不但實名,而且把你所有信息查個底掉。前些天討論過這個現象,現在申信用卡,查個底掉後,給你一個電話號碼讓你打過去,不打就reject你,打過去,讓你電話裏真人人聲把你網上已經提供的所有身份信息再過一遍。然後發個code給你注冊時的Email,再發個text code給你注冊時的電話號碼。這叫認證你首先是個人,不是機器,然後認證你是你。
為什麽這麽繁瑣?為了保護你,不明白麽?你感覺這樣就是一直當奴才?
==“很多海外的華人不適應,就是因為最近10多年,中國發展太快了。”。
==“好文,深有同感。有些國人在國外定居,尤其是入籍後,會產生一種優越感。他(她)們的文章在提到自己的母國和同胞時,經常帶著一種嘲諷、盛氣淩人的口氣,讓我感到很不舒服。的確,和西方國家相比,中國還有不少差距,一些國人的素質還有待提高。但中國改開後,特別是近二十年發生的天翻地覆的變化有目共睹。”
==“當然,還在用存折,習慣去櫃台提款的,連銀行卡,ATM都沒碰過的唐人街阿伯阿姆也不少,回國跳去用手機支付,就會有很大的報怨,嗬嗬”
==“麵對批評和建議,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是什麽事情先樹立一個對立麵。我們過去這麽幹過,結果實在是不盡入人意。”
有事外出,回來看!
對,太對了!歪果仁不是新特權!!!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憑什麽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要拒人於千裏之外?我覺得應該不是,但是從打車到簽證,處處都不方便不容易的話,對國內國外的交流肯定是會有影響的。”。 外國人打車可以綁定信用卡, 也可以使用cash。 簽證的情況我目前不知道, 很困難麽? 機票很貴, 我知道的。 @複旦
==“我們對世界的認識,在過去的四十年裏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的,剛把門窗打開的時候,看到的聽到的和國內的宣傳是天壤之別,震驚之餘,是以學習和借鑒的心態為主;隨著了解的深入,國內經濟的發展,我們的看法也在不斷地發展,對西方的反思越來越深刻,我們自己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強,這些都是好事情,社會的多元化是活力與自由思想的反應。”
==“其他就用我自己的美國手機。辦了漫遊。。。”
其實美國也有很多地方實名製的,我最近給國內來的朋友買飛機票,買火車票,預定參觀國會也都是實名製的,要用朋友的護照號的. 美國住酒店外國人也是需要出示護照的.
==“有一個原因:雖然很多人都入了外國籍,但心理並沒認為自己就不是中國人了。回中國就象出嫁的姑娘回娘家。覺得應該受到熱烈歡迎才對。我上次回去到銀行換人民幣。服務員小姑娘要我出示證件。我就拿了護照。她就回頭對另一個人說:這裏有一位美國人。”
==“和睦家是我醫保指定醫院,所以我隻要付copay,費用醫院直接和醫保公司聯係。但是看病之前要打對方付款電話讓醫保把authorization直接送醫院. 我用過幾次非常滿意,配的藥都是美國的藥都是我曾經用過的. 下回有空寫寫我在國內看病的經曆.”。
==“其實美國商業方方麵麵都是極端壟斷的,零售業付款結算這攤就被這幾家信用卡巨頭壟斷了,商家隻能跪,除非你是大牛。比如美國Costco,跟Master Card談掰了,那你給老子滾,老子隻收Visa。加拿大Costco正相反,跟Master Card談好了,隻收Master Card,讓Visa滾了。這是題外話。”。
==“根源是一些海華,特別是一些老海華,搞得自己心態越來越扭曲了,無緣無故抱怨,越報怨越憤怒,長此以往,會在負性情緒體驗中度過餘生。”
==“我中文太差,看病不會用中文交流,人家醫院特地安排講英文的護士和美國醫生。 多好啊!國內有好多福利我們不知道而已,知道了就可以盡情享受”
哈哈,別激動。平和討論一個話題有不同意見正常,激動個啥?激動才讓人看著笑話。
我既不捧也不踩,我隻談事實。兩桶油哪冒出來了?思維奔逸啊?
我還真不知道美國隻收現金的餐館和商鋪不是鳳毛麟角。你的"不是鳳毛麟角"是多少?5%?10%,30%,還是60%?有數據麽?有數據拿上來讓大夥瞧瞧。
我不否認,美國應該有不收信用卡隻收現金的餐館。不排除一些大牛地方隻要現金。就像我下邊說的,Costco就讓MasterCard滾了,因為Costco牛啊。我還見過大牛醫生不收任何保險,隻接受病人刷卡,給病人一收據,回去自己跟你的保險公司扯去吧。
中美目前的區別是,美國商家當然可以拒收信用卡,一般前提是你牛;中國普通商家和小販拒收信用卡,他們不牛,但他們有微信和支付寶刷二維碼支付選擇。這是中國老百姓包括商家和消費者的選擇,不是政府的選擇。
==“沒有微信支付或者支付寶在中國不方便但是沒有也能survive,我就是一張銀行卡,到處可以取現金。看病去和睦家,不用排隊不用預付定金,人家把我當成“特殊人物”,還給我家人喝果汁吃三明治,那些吃的也沒有收我的錢,醫藥費基本醫保全付了,我大概出了一百多人民幣。我覺得挺好的。”
美國開個戶要社安號,中國辦個新手機號不但要身份證號還要有專人跑一趟來麵對麵地核實是你本人,住個酒店要拍照,連去個景點都要登記證件號碼,從這點上不得不說政府掌控地太嚴了。
問題在於,這種反思和自豪,是不是意味著隻要內循環,不要外循環了?是不是一定要把這兩條線剝離和對立起來?我想很多人的回答都是否定的,但是在宣傳和操作的過程中,如果隻注意強調我們自己係統的獨立性,這不是一個辯證的做法,對我們的長期發展來說,可能帶來風險。
以支付手段來說,其實對海外華僑造成的不便是可控的,大家多多少少都有親朋好友可以幫忙,再不濟,我們中文都溜溜的,沒有什麽不能應付的。對真正的外國人來說,不方便是更加真切和困難的。
所以說,這不是一個憑什麽的問題,而是我們是不是真的要拒人於千裏之外?我覺得應該不是,但是從打車到簽證,處處都不方便不容易的話,對國內國外的交流肯定是會有影響的。
好在我們有市場有世界上最好的勞動力,資本家們肯定會繼續絡繹不絕。我們有美食美景和親情的牽掛,遊客們也會想方設法克服困難。但所有這些,是despite of,不是because of.
我們繼續相信,文化和經濟上的對外交流,對我們來說是重要和必需的,所以最近才會有對簽證手續的簡化,和對允許境外卡綁定微信和支付寶的探索。
麵對批評和建議,我們應該有這個自信,擇其善者而從之。而不是什麽事情先樹立一個對立麵。我們過去這麽幹過,結果實在是不盡入人意。
中國的文化有個奇葩的特點,什麽都喜歡隨大流跟風,還鄙視不跟風的人。
我經常在參加活動的時候,有人會問我是亞洲的哪國人。我就說Chinese. 就是中國人。而事實上綁定沒有那麽麻煩。有些美國的信用卡是可以的。我沒辦理國內賬戶是我自己覺得弄太多了麻煩。除了叫車用姐姐的手機以外,其他就用我自己的美國手機。辦了漫遊。到北京機場就自動轉換成了中國聯通。也不用再單獨買個新的卡什麽的。我用這部手機可以處理所有美國的業務。微信,電話,付賬,炒股,上文學城。。。。我有其他族裔的朋友不相信我在中國,還電話求證我老公。現在通訊很發達。就是一部手機走天下了。
我就是因為沒有放棄國內的手機號/銀行賬戶/信用卡,我為那個國家繳納了多年的稅,足以cover我所有接受的教育的費用,因而回去幹什麽都特別便利,遇到看不慣的事,也可以批評得理直氣壯。:)
根源是一些海華,特別是一些老海華,搞得自己心態越來越扭曲了,無緣無故抱怨,越報怨越憤怒,長此以往,會在負性情緒體驗中度過餘生。
比如看到有人抱怨,我的VISA卡在全世界都能刷,為什麽在中國不能刷?當然能刷啊,特別是一些4,5星級旅館,購物中心,高端一些的餐飲等,一直都能刷。Visa,Master Card,American Express這類信用卡巨頭90年代就進入中國了。中國政府從來沒有任何法規要求商家不能刷這些信用卡,所以這真不能怨政府。問題是這些信用卡巨頭向商家索取高額費用,比如2.5%甚至高達3.5%,小本經營的商家利潤很薄真用不起啊。你總不能指望買菜的大姐,賣油餅豆漿的大叔收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American Express吧?辛虧中國商家有選擇,他們有微信支付寶移動支付,方便快捷,費用很低。在洋人國度就不一樣了,比如美國,如果哪個小商家,小到比如街角的一間雜貨鋪拒收信用卡,那它除了倒閉基本沒其它出路。
其實美國商業方方麵麵都是極端壟斷的,零售業付款結算這攤就被這幾家信用卡巨頭壟斷了,商家隻能跪,除非你是大牛。比如美國Costco,跟Master Card談掰了,那你給老子滾,老子隻收Visa。加拿大Costco正相反,跟Master Card談好了,隻收Master Card,讓Visa滾了。這是題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