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國想享受便利, 憑什麽呀?
文章來源: BeijingGirl12023-10-19 06:45:06

這段時間經常有人分享回國的種種。 其中微信支付是一重點。 要有智能手機中國號碼,要設定可以支付的賬戶,有這兩點才能工作。 綁定出錢的賬戶, 當然需要認證, 不很正常嗎? 你在美國或者其它的發達國家銀行辦事, 不也得實名認證。

中國公民有身份證的就很容易。國外回去的大多數人自己了解信息,在各種幫助下都辦得順順當當的。 但也有個別大肆抱怨的。 您已經自願放棄了中國國籍,拿本護照, 當然要認證啊。 花了錢占了便宜,跑了找誰去呀?

看到有網友文中說,“能力決定著一個人一生的生活質量、快樂和幸福程度。 沒有能力的人,總是怨聲載道,覺得什麽都不稱心,覺得看什麽都不順眼,覺得別人應當這樣那樣...”。 “...沒有人會為你準備好條件讓你生活得順風順水,憑什麽呀?...沒有道理。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這話說得很厲害,雖然泛泛。 讓我想起流行的另一句話, “人窮不能怪政府, 點兒背不要賴社會” 。 過日子是你自己的事, 誰讓你沒能力呢。 寫博也一樣, 別怪小編怪別人,別找茬。

中國公民都要驗證,人家憑什麽不驗證你啊?外國公民比中國公民了不起嗎? 憑什麽呀? 心態要放端正。 不順心的事肯定有,該辦什麽就辦什麽, 抱怨沒用。 要培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麽多人都辦了, 你怎麽就不行呢?

我疫情前從中國回來之後, 除了給中國手機號充值, 還有一個以前借我錢的人,還了幾次錢, 都是微信上轉賬。 微信錢包裏錢多了, 為安全我就轉到銀行賬戶裏一些。 這種轉賬要收很少的費。 上一次又轉款, 出來提示讓我驗證。 我看了看, 還沒驗呢。 下次回去前在說。 不知有沒讀者在海外驗證的。 

  

  

有人說在歐洲我就不用驗證啊。 在歐洲你首先也得有個當地能用的智能手機, 然後綁定你的信用卡。 你的信用卡申請的時候, 需要各種驗證。 很多事情你也是辦不了的。 做公交車你就要買特殊的卡, 否則就用現金,不找零。 我去年和今年兩次在英倫, 看到人家到處都有共享電動自行車甚至汽車,可隨地取/停那種。

光有APP 和信用卡是不行的, 你要設立賬戶, 人家當然要調查你的資產, 旅遊的外國人美國人,沒門兒。 這不很正常嗎? 你要有能力, 就在人家當地買房,開銀行賬戶。 那才可以刷卡/手機隨時隨地用車了, 還不用交停車費。

有人說,中國為什麽不像其它國家接受外國的信用卡; 是啊, 美國也不接受中國的微信呢。 中國很多城市裏的旅館商店飯館,買高鐵飛機票什麽的都接受國外(至少美國)信用卡。  但是中國自己的微信支付確實更普遍更方便。 特別是花小錢的地方。  

你沒有微信支付, 在中國肯定是可以生活的。 就像網友說的, 有能力就行。 用現金啊。比如看病,你想不和人擠就多花錢,中國那些私人診所條件比你在美國看病的診所條件還好呢。 所以, “凡是因為自己不行怪別人的,都是找茬。”。 

在美國其實也一樣。 那些阿拉伯王室或大富豪來美國開刀,包下醫院一層樓。 當然除了錢也要守規則。 你在中國進不去名校參觀, 說你爸是李剛是沒用的。 校友還要登記呢。 我去複旦, 要請裏麵的當教授的同學出來接才行。 憑什麽你就不用守規則? 怎麽好好意思吐槽呢。

中國不是20年前的中國了,雖然還有很多不夠開放, 不夠先進的地方。 回中國的人,別用老眼光看待那個社會,要有與時俱進的能力。 你以為你移了民, 就比你國內的同胞高一等了? 為美國/其它國工作,交稅做貢獻,享受美國/其它國的福利便利是應當應分的。 你沒為中國做什麽貢獻,憑什麽你要享受一切便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