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青天白日滿地紅

(2011-12-07 17:40:49) 下一個
                                        青天白日滿地紅
                                              ——南京,慘澹的1937

在戰爭中,進攻意識比任何具體的戰術性的操作更為重要。沒有進攻意識和犧牲精神的軍隊,是注定要失敗的。
1937年11月初,日軍攻克上海。很快的,國民政府軍分兩路分別撤退向杭州和南京方向。此時,由德國普魯士軍官團組成的國民政府軍的顧問團,對迅速攻擊前進的日軍一籌莫展。在淞滬會戰中,由於老蔣一廂情願地幻想到上海的失陷,將導致國際輿論的幹涉,因此並沒有慎重地在京滬線一帶布置戰略縱深,更沒有組織強有力的戰略預備隊,導致了戰場局勢的失控。
而日軍參謀本部下達了“大陸指第5號(第二統製線)”進攻令。日軍第10軍(不久前在金山衛登陸)司令柳川平助命令:
“全軍獨斷敢行,全力向南京方向追擊!”
因此,經過大換血後的日軍優勢的軍隊,很快就沿著太湖一帶,分成多路,浩浩蕩蕩地向南京進擊。
此時,日軍在上海戰場上遭受重大損失的部隊,大都已經退出戰場進行修整。新投入作戰的部隊,共有第十軍的第6師團(甲種類),又稱熊本師團,第16師團(甲種類),又稱京都師團,第9師團(甲種類),又稱金澤師團。這三個師團,都是南調的關東軍。此外還有從日本本土派來的第13師團(甲種類),又稱仙台師團,以及第十八師團(甲種類),又稱久留米師團。共有五個滿員的師團(日軍共有17個裝備精良的滿員甲種師團)。此外,還有從北邊迂回南下的日軍唯一的摩托化部隊第5師團(即日軍中最強悍的廣島師團,師團長板垣征四郎)之一部。在戰時,日軍的一個滿員甲種師團師團兵員的數量,一般都在3萬人以上,約相當於國民革命軍的一個集團軍。也就是說,在12月初的時候,日軍到達南京城下的精銳部隊,包括一些零散的部隊,共有超過二十萬人。
也就是說,日軍中三分之一的精銳,都集中於南京城外!為了攻占國民政府首都,日軍投入了巨大血本。
而此時,滯留在南京城內的國軍,還有從淞滬會戰中撤下來的部隊,包括教導總隊,103師,112師,第2軍團之41,48師,第66軍之159,160師,第71軍之88師(德械裝備,國軍中最精銳部隊),72軍之87師(德械裝備,國軍精銳),第78軍之36師,第74軍之51師,58師,第83軍之154師,156師,157師,以及憲兵部隊,再加上軍校學生,戰地護士,機關人員等。南京城裏守軍共15個師,加上相關的軍事人員,達到了二十多萬人。這個數字,跟後來的南京大屠殺的人員規模是相等的。
  日軍大本營想在攻占南京後,結束這場慘烈程度超出預料的戰爭。直到此時,日本內閣對國民政府的和談意向仍然抱有希望。日本人不想過深地陷入中國戰場的泥沼中。
在這時候,麵對強勢的敵軍,做為一個理智的拱衛首都的一線戰場指揮官,他必須做出三種選擇: 
  一,宣布南京為不設防城市,讓日軍進程,管理城市。所有官方,軍方人員,放下武器,向日軍投降。後來德軍進入巴黎,就是選用這種模式。 
  二,布置有效的防禦計劃,決一死戰。這是最理想的戰略,因為國軍倘若能夠在南京給予日軍大量的殺傷力,那麽,將近一年之後,日軍根本就不可能攻占武漢的。這是列寧格勒模式。南京的地域條件,完全可以支持一場短期的戰爭。然而,唐生智選擇了放棄。 
  三,有組織的撤退。但是,日軍早就研究好南京的方位地圖了,六個集群包圍了南京,隻留下長江讓國軍撤退。既然主帥已無戰鬥決心,下麵的國軍自然一盤散沙了。15萬作戰經驗豐富的國軍,在日軍還沒破城前就棄城了。這場笑話,可能在戰爭開始的時候,就在日軍的策劃中了:看著中國軍隊雜亂、瘋狂地擠向長江,那是多麽賞心悅目的壯舉?!
但是問題出現了。
12月5日拂曉,第66軍派駐在句容占領前沿陣地的兩個團,與日軍的先頭部隊接觸,苦戰後方始突圍,損失很大。12月7日淩晨,福特號座機從明故宮機場起飛,由三架飛機護送。此前曾經宣稱“餘能多留京一日,則國家與人民及前方軍隊多一日之益,總理與陣亡將士亦多得一日之安”的蔣介石,悻悻地離開了南京。
此時,日軍與守衛南京城外圍的國軍,開始接觸。12月10日,日軍從東北南三麵攻擊南京,隻留下西邊的長江。
日軍的坦克跟大炮部隊,在攻陷南京時,並沒有發揮出重大的威力。要想堅守首都,我們的武器不如人,根本就不是個主要問題。用日軍的大炮來轟擊世界上最雄厚的城牆,顯得很可笑。說句實話,南京如果有個得力的軍官指揮,軍民們頑強地堅守,日軍到次年2月前,都不可能攻占南京。南京的城牆周長達四十裏,日軍的爆破專家對中華門都束手無策。到12日晚上,二十多萬日軍仍然不能撼動南京城,他們隻能望著城牆興歎不已。  
  遠在武漢的統帥部,對南京的戰役進展茫然無措。當蔣介石發現撤至南京部隊的戰鬥力及士氣不如淞滬作戰,為避免南京守軍被敵圍殲,蔣介石考慮令南京守軍撤退,遂令時在江北的顧祝同以電話轉告南京衛戍司令唐生智。顧要唐當晚渡江北上,令守軍相機突圍。
此時,曾經拍著胸脯信誓旦旦地說要跟南京共存亡的唐生智,對於城外的二十萬敵軍更是一籌莫展。本來,他可能以為,經過淞滬會戰的打擊,進攻南京的日軍,頂多隻有兩個完整的師團,沒想到到達城外的日軍,突然間猛增到二十萬人。這使他喪失了堅守的信心。最後關頭,12日晚7時,唐生智突然下令突圍撤退,南京守軍頃刻瓦解,大規模的、無秩序的撤退開始了。大部分部隊向下關潰退,在挹江門與36師發生激烈衝突,最終擊破城門逃至下關。 由於渡船已經銷毀,許多難民與士兵僅試圖依靠木板渡江,最終大多凍溺江中。其他人見渡江無望,返回城內。許多士兵脫下軍裝,躲入國際安全區。 
  就這樣,二十來萬日軍沒經過像樣的抵抗,就像潮水一樣湧入了南京城。“南京保衛戰”成了一個空洞和意淫的曆史名詞。民國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降臨了!統帥部不將軍人們的生命當回事,而軍人們則不將軍人的榮譽和百姓生命當回事。這是南京大屠殺中,中方最慘澹和不可饒恕之處!
朝香宮鳩彥親王於1937年12月2日被任命為上海派遣軍司令。12月7日,朝香宮鳩彥趕到南京前線,幾天後,他簽署了一道“機密,閱後銷毀”的密令:
“殺掉全部俘虜!”
可見,日本最高統帥部在攻陷南京之前,就已經製定好策略,即通過殘酷地打擊南京,來瓦解中國人民抗日鬥誌,迫蔣投降。朝香宮鳩彥忠實地傳達並實施了這一策略精神。於是,一場長達一個月的、慘絕人寰的大屠殺開始了。
在這些殺紅了眼的野獸中,估計有將近五分之一的士卒,其實都有著南方中國人的血統,他們很多是在明末的時候移居到九州的明遺民的後裔。其中,由北九州的礦工組成的第18師團,還有在大屠殺中犯下血債最多的第6師團(師團長穀壽夫),就組建於日本南部九州島的熊本地區。該地貧困而且民風嗜鬥,男子往往以從軍做為出路。在戰前,日本曾經流行著有一句廣為人知的話:“天下日本兵第一,日本九州兵第一”。可見其斑斑劣跡!
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京城城陷之後,教導總隊隊長桂永清(後來的海軍司令),曾經敦促中央教導總隊參謀長邱清泉(後來在淮海戰役中戰死)同行前往下關渡江。當時,紫金山主陣地和光華門的守軍,都在奮勇抵抗。邱清泉要求暫時留下,以便和各團營研究一下撤退的辦法。和大部隊一起撤退,無疑能夠全身而退,但是一旦留下來,誰都知道這將意味著什麽!可是,邱清泉還是做出了留下來的選擇!那時選擇和邱清泉一起留下來的,還有中央教導總隊第2旅參謀主任廖耀湘。
值得一提的是,當時的南京市長兼憲兵副司令蕭山令,在撤退時受傷,當即拔槍以最後一彈自戕,壯烈殉國。這是一個真正的軍人所應有的壯舉!
設想一下,如果當初所有二十萬守城將士都選擇留下來,與日軍血戰到底,而不是慌不擇路地四處潰逃,那麽南京會那麽輕易地丟失嗎?!其實,任何犧牲都是有謂的,世界上沒有無謂的犧牲。所以,曆史的真相是,根本就沒有發生過所謂的“南京保衛戰”,它隻是史學家杜撰出來的一塊遮羞布!

日軍進入南京之後,因為中日之間並沒有宣戰,所以就涉及到了敏感的國際法問題。國軍農民式的思維,導致數以萬計的來不及撤走的將士,明目張膽地將化裝逃匿,做為自我最後的庇護方式,從而引發了將戰火擴大到平民身上的災難。讓人難堪的是,從大屠殺的資料照片中,我們很難看到穿著軍服的國軍軍人!就像一加二那麽簡單,殘暴的日軍見到剔平頭的年輕人就抓起來殺掉。這就是戰爭的獸性,毫無正義性可言!
南京淪陷,中日雙方的死亡比是,3000000:3000。也就是說,戰死一個日本兵,就得搭上100個中國人性命!.這意味著什麽?我想我不必多做解釋了。
痛定思痛。在反思南京大屠殺的時候,我們更多的是追究侵略者的暴行,而對自身的可能發揮的強勢行為,卻沒有進行檢討。““十四萬軍齊卸甲,竟無一人是男兒”。這就是我們軍人在大敵當前時的素質!那些冤死長眠於南京城下的被冤殺的將近十幾萬軍爺們,沒有戰死在戰場上,而是白白地任由日軍屠殺,這是多麽可悲而又難以想象的事啊!

12/2011
秦無衣 於
Santa Monica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無衣兄客氣了。下次有機會一定來寒舍坐坐。孩子們在一起玩一定開心的很。
LA有機會一定的。
秦無衣 回複 悄悄話 回複joulewang的評論:
啊啊,多謝了!上次去波士頓,因為LP和小孩隨行,不能去找兄台暢敘,十分遺憾!什麽時候來LA?
joulewang 回複 悄悄話 無衣兄好,
近來新釀了一壇青紅酒,想起老兄。有空來波城做客。
秦劍 回複 悄悄話 拜讀大作!教導總隊在保衛南京時為師的建製,下轄3個旅及直屬隊,沒有師的番號。另,教導總隊和第78軍之36師亦為德械裝備。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