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浮世繪”與中國宋元明繪畫的淵源
“浮世繪”,是日本平安年代至近代大正年間的一種特殊的繪畫藝術。它是從日本“大和繪”的屏障畫,描寫閨情與尋常世態的繪卷,以及古典小說的木刻插圖等基礎上形成的。是描寫民間的日常生活、包括性愛在內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諸如花街柳巷的愛情,歌舞伎演員的倩影和社交活動,花前月下的吟詠,冶遊、歡宴,旅途漂泊等,都是“浮世繪”的素材。而嬌媚的名妓,舞女以及 “湯女”等,都是“浮世繪”的主要角色。
“浮世”一詞,源自於佛教用語。15世紀以後,它被解釋為塵世、俗世的意思,後來則專門意意指妓院,歌舞伎等所有的享樂世界。“浮世繪”由日本著名畫家菱川師宣,始創於1681年前後。當時他本來要繪製諸如《吉原枕》 、《吉原鑒》這類插圖的,後來為了適應當時的平民階層對青樓妓女生活和閨房秘事的嗜好,於是便在傳統的“大和繪”的基礎上,從新的視角出發,繪製了吉原的好色版畫,以此表現現世的享樂生活,並逐漸開始以性愛為主要內容。
於是,世人就用“浮世繪” 這個詞,來稱呼這一類的畫作了。所以浮世繪中,對青樓的描繪,是江戶時代享樂主義的真實寫照。在日本藝術史上,它第一次赤裸裸地鼓吹和追求享樂主義,官能主義,而肆無忌憚的性內容,在浮世繪中,占著很大的成分。
由於“浮世繪”中有很多的性內容,因此高雅的京都人就卑稱之“江戶繪”,它表明了素有優秀傳統和文化教養的京都人,明目張膽地對它的鄙夷和不屑。也正因如此,浮世繪一度曾被官府查禁。然而,曆史證明了浮世繪真正的文化價值。日本文學家永井荷風寫過一篇專談浮世繪的散文,膾炙人口。它描述了諸多日本婦女和畫中風景所包容的文化、生活習俗的秘密,浮世繪傳遞的,始終是綿綿的情話。它的生命,和日本的風土同在。
浮世繪作為一門獨特的繪畫藝術,在日本乃至世界上都影響深遠。19世紀時,西方著名的畫家馬奈,莫奈,塞尚,凡高,高更等人之成為“藝術叛徒”的勇氣和靈感,很多都是來自浮世繪的。另外,“浮世繪” 所包含的意義,不隻局限於繪畫藝術,它還有著文學,哲學,是曆史等的意蘊。
浮世繪受到中國古代繪畫,尤其是明代的春宮畫的影響很深。“浮世繪”的技法與創意,最初則來源於中國南宋與元代的一些繪畫,因此有人又稱它是“日本式的中國春宮畫”。日本近代的文獻中,對“浮世繪”的來源與特質,有著真實的描述:
“元々は中國に起源があり、日本には平安時代の頃に渡來してきたと言われており、當初は、偃息図(おそくず)と言って醫術のための説明図だったようですが、日本では性器を誇大に描かれたり、意味も獨自にアレンジされました……
“日本において、性器は、生命力信仰の シンボル であり、生命力信仰 が 呪術的な魔除けによる浄化作用として伝えられていたことから、【浮世絵春畫】は‘魔除’け’になると重寶されることになり、戦國の時代には 武將の刀簞笥や鎧櫃 に、‘勝絵’として入れられました。
“後には、商人が火事を避ける願いを込めて‘火災除け’として蔵に置いたり、米屋が‘蟲除け’に、嫁入する娘に‘嫁入枕‘として嫁入道具の中などに攜えられたりするようになりました。”
浮世繪的興起,和中國明代春宮畫有著緊密的淵源,不少浮世繪的風格,和中國明代的春宮畫,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浮世繪興起於17世紀初,那時正是中國明末春宮畫廣為流傳,甚至達到頂峰的時代。
日本早期浮世繪大師菱川師宣(1618-1694)的《繪本風流絕暢圖》,就是由於看到了中國明代春宮畫《風流絕暢圖》後心領神會,從而加以大膽的模模仿的,它們連名稱都相近似。菱川利用了當時最新的印刷技術來推廣浮世繪,使之聞名於世。
和明代的春宮畫相比,浮世繪發展了不少自己的特色。為了迎合市民的趣味,浮世繪畫家們拋棄了人物眾多的大畫麵,而更多地描繪一些生活的瑣細情景,將組合的人群分解為單獨的美人圖,加以特寫。明代春宮畫的特點,是溫柔、優雅、內含,而西方古代性愛圖畫的特點,則是注重寫實。而日本浮世繪的特點,是誇張(尤其是誇大性器),其力度強,甚至往往使人感到了粗野不堪。
不過,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中日兩個民族不同的民族性格:中國人崇尚優雅,從容,溫柔,情意綿綿。而日本的民族性格,則是沉穩,忍耐,一旦暴發開來,就一瀉千裏,宣泄無遺。中國的春宮畫,好像是初春的細雨,潤物細無聲。而浮世繪則像是疾風暴雨;中國的春宮畫,是情人之間的喁喁細語,而浮世繪則是大聲的吼叫,盡情的宣泄。
從中國的春宮畫跟日本的浮世繪的對比,可以看到兩個國家密切的文化淵源。同時,也可以看到兩個民族藝術風格的分野。
無衣不來YC了,太可惜了。你發這篇去那裏,才好和你探討這其中的分別。
喜歡浮世繪,喜歡宋人花鳥。兩個都喜歡。
回來YC吧!!那裏缺了你,缺了這份風雅,和文字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