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秦無衣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隨筆】板橋雜記

(2009-01-18 16:13:09) 下一個

讀餘懷《板橋雜記》


  近日看到有人在網上寫

了餘懷的《板橋雜記》的文章。因現在手頭正在經手明末的南京妓女現象,就留意了。餘懷(1617~1696) ,“清初文學家”,字澹心,一字無懷,號曼翁,又號曼持老人。福建莆田人,僑居南京。晚年退隱吳門。《板橋雜記》就是他在隱居吳門的時候寫的宿娼回憶錄。
   
  這裏,我在“清初文學家”上加了引號,是對他的生存質量表示懷疑。其實餘懷一輩子過的最開心的日子,當在南京淪陷之前。清朝人編文學史,很多是一廂情願的把遺民們給拉到朝譜中的。倘若把明末遺民們的著作刪去,那麽清朝文學有分量的就不多了。這個話題比較敏感,這裏不想多說了。
   
  那時餘懷青春年少,在秦淮河畔過著錦衣玉食,花天酒地的日子。而這裏提到的莆田,宋、明時屬興化府,隻是他的籍貫而已。蘇北也有個興化,就是那個鄭板橋的老家,但是福建的這個興化府更有名,出的進士在全國可以排在五名之內。還有興化粉,也是名小吃。清時的康爵先生引《雪鴻堂詩話》說: 
 
 “蘇門餘澹心曰:‘餘閩人,而生長金陵。生平以未遊開夷,未食荔支為恨。’”
  
  據此推證,餘懷是生於南京、長於南京、祖籍福建莆田而已。餘懷出身,可能是書香門第。曹溶《送餘澹心遠金陵歌》言:“餘子閩中名士族,幾年移住長幹曲。”看來這個推斷是可信的。
   
  為什麽這樣說呢?因為莆田是荔枝之鄉,像郭沫若當年遊莆田,就寫了“荔城無處不荔枝”的打油詩。既然餘懷連荔枝都沒嚐過,顯然就不該是生長於故鄉了。荔枝產地,東至福州,西至涪陵,再往北就不能生長了。土性使然,所謂的“橘逾淮則為枳”,入娘賊,酸呀。莆田在福州的南麵,那裏的人以勤奮,聰明,節儉著稱於世。荔枝是他們的品牌。莆田人口眾多,有無興化不成中國之說。
   
  福州人叫莆田人“阿鄉”,意思是大哥的意思,實際上是一種蔑稱,謂他們出手保守,一文錢恨不得掰成兩半花,就像東方的猶太人。不過前些時看到台灣的辜老去世,他弟弟痛哭流涕,喊著“阿鄉,阿鄉啊,”卻讓我覺得有幾分親切了。
    
  我想,大抵能在秦淮河畔板橋一帶與名妓鬼混的,絕對不會是縮頭縮腦的吝嗇鬼。古書中妓女贈金送才子進京應試的故事,那是屁話,是才子們的意淫。而鴇母們的臉色,更是隨著嫖客的荷包忽紅忽黃忽綠的。你看,明末的四大公子,跟太子黨差不多。像冒襄,廣陵以東的田地,他家占了一半,富甲江南,所以董小宛才會跟他。侯方域在河南也是廣有貲財的,所以他吃定了李香。陳定生的父親曾經擔任過都禦史,所以他跟顧眉才有一腿。方以智在桐城一帶的家產,不下於四處撒錢的阮大铖。所以他們這些人呢,才能在板橋一帶包二奶,做著讓南京小杆子們可望而不可即的風流之事。馮夢龍指望李甲能把杜十娘帶回家,李甲最後卻陽痿了。為什麽?因為畫餅充饑可以,但是你如果指鹿為馬,老爺子們是放不過你的。
   
  餘懷與江南四大公子是同時代人,但是人家都名花有主了,他隻能在一邊打打牙祭,挑幾個姿色一般的高職稱女知識分子,共度良宵而已。溫柔鄉是個無底洞啊,OK,幾年下去,他終於囊空如洗了。好在這時天下大亂了,他加進了落魄書生的行列,做遺民,唱道情,玩清高。而那時有些英雄本色的讀書人,差不多不是自殺,就是戰死,不然就是躲進了深山,或去了日本。或雲:明代是個內向的朝代。你想,一個內向的朝代,會有這麽多不要命的遺民嗎?
   
  這叫絕望。
   
  餘懷日暮途窮。秦淮河邊上的美女們一哄而散,他連寄情的地方都沒了。滿洲人最喜歡的就是像他這樣的文人,意誌消沉,不思進取,不像黃宗羲,朱之瑜,陳維崧,張肯堂,張煌言,王夫之,顧亭林等人還想著鬧事。餘懷此時阮囊羞澀,看著春花秋月了猶未了,一江春水向東流,於是感慨之下,就有了《板橋雜記》。雜記者,炸雞也。
   
  《雜記》可與冒襄的《影梅庵憶語》共讀。後來冒襄入清,屢試不第,可謂玩色喪誌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ongfangshaoer 回複 悄悄話 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