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當樂兒!

世上的事兒,敘不完。世上的友兒,結不盡。世上的情兒,理不清。今朝有樂共分享,他日紅塵誰識君?四腳並用打哈哈,呼呼大睡到天明。
個人資料
xiaolai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2014 燦爛緬甸行(3)-邂逅蒲甘

(2015-09-01 21:38:07) 下一個

蒲甘是每個行者的夢想,來緬甸萬萬不能錯過的地方。這座“萬塔之城”位於伊洛瓦底江西岸的平原上,曾是緬甸第一個王朝的古都,於公元11世紀中期達到頂峰,大興佛教,在接下來的250年裏,建了1萬多座金碧輝煌的佛塔,寫下了緬甸曆史上最輝煌的一頁。王朝毀於13世紀蒙古人的入侵,好在蒙古人也是信佛的,對佛塔破壞不大,但蒲甘卻人口急劇外移,最後淪為一個小村落 。保存至今的佛塔仍有2000多座,它與柬埔寨的吳哥窟、印尼的婆羅浮屠塔並稱為“世界三大佛教建築群”。雖然蒲甘名氣沒有吳哥窟大,也沒有那世界教科文寶藏的華蓋,但俺覺得從人文到景觀它都比吳哥更加真摯動人。

12/19是俺們邂逅蒲甘的日子,天還沒亮就爬起來啦,櫃台值班的小弟蒙了衣物睡在收發間的長椅上,前台大哥推他起來,送俺們上車,不好意思擾人好夢。車子已經在外麵等候了,路上還點著燈,靜逸的仰光在朦朧的燈影裏,有點略帶陰鬱的沉靜,司機拉下車窗,微涼的徐風送來絲絲清甜的茉莉花香,仰光就這樣慢慢的消失在我的視野裏。

早就聽說緬甸機場很原生態,check in 後每人身上打個記號——貼個sticker,跟去中國超市賣菜似的,大包/箱付款後都貼個簽兒,也對啊,俺們當然得算大個物件哈。進了候機廳,各航班魚龍混雜,都在等一個登機口,也沒有牌子出示信息。要蹬機時,一個大個就象下圖這樣舉了牌子滿大廳遊走,大聲用緬語招呼一番,牌子也都是緬語的。更好笑的時,這大哥每次一舉牌子招呼,就引了一堆手端大炮的遊客追尾拍照。看著大哥走了幾遭,俺們的起飛時間也到了,生怕錯過了,也站起來跟著轉悠,飛機有點小誤點,一眾同機遊客都在摸不著頭腦的亂尋思。最後發現一個當地人也貼了和俺們一樣的簽子,這才鬆口氣,跟著他就行了。

登機啦,仰光機場的晨色:

螺旋槳的飛機給力哈,在俺低頭玩照片的當兒,老爺興高采烈的在俺耳邊報告“我發現一個問題,這螺旋槳,一快,一慢。”俺伸頭一看,還真是“沒事,沒啥大不了的,也就是飛上一個小時還在仰光。”正說著慢的那個也瞬間飛轉了起來。老爺“嗯,看來駕駛員師傅也發現了這個問題“

飛機上的空姐都身著曼妙的緬裙,老爺好開心,有個空姐妹妹飄過,老爺小聲:“這兒天熱,小姑娘容易長痘,擦了粉都蓋不住,抹不平”。咱趕快睜大眼左右學摸,問”哪有啊”(咱家近視)。空姐沒看見發現鄰座的iPad都摔成這樣了,膠布粘粘照樣使,蘋果質量就是讚啊! 剛說著一空姐走過來,老爺:“咦。。。不是這個,瞧人家服務真好,剛說臉上有痘,就給換了一個。”, 別看老爺帶著雙光,近的字看不清,得捏了眼鏡微調,看遠的眼神可好著那:)。

別了仰光,

40分鍾就到蒲甘上空了,這下麵一塊塊的可不是貧瘠的黃土地,是收割後的花生田,蒲甘盛產花生。

我們在蒲甘有兩整天,第一天早上8點多就到蒲甘了,因為反正要打車去舊蒲甘旅館的,所以就包了一天的車和導遊,從烏娘鎮機場接機,就開始帶俺們順蒲甘的三個鎮子一路掃過去:烏娘,舊蒲甘,新蒲甘。著重把離舊蒲甘遠的主要佛塔都看了,下午送回舊蒲甘的旅館。 第二天俺們自己租自行車逛。這三個鎮子,很多出名的大佛塔都在舊蒲甘附近,但為保護古跡,舊蒲甘的住宿餐飲都很少,旅館大多是河邊的restore,景色宜人,價錢也貴些,經濟實惠的住宿都在新蒲甘和烏娘。俺們選這裏主要是近景點,便於任何時間徒步/踏單車古刹探秘。

蒲甘的佛塔上千,閉上眼隨手點指皆是佛。這塔並不一定是帝王家的,尋常人家隻要有這個財力均可鑄塔祈福,於是便造就了蒲甘原野裏的萬千古刹。當然此塔非彼塔,有的外觀雄偉,但卻腹內空空,有的塔低門矮,貌不驚人,裏麵卻是驚喜無限。其實在在蒲甘實在是不必遵循什麽list,盡在原野裏漫漫踱去,輕觸那一座座寂聊的佛塔,讓不經意間的欣喜撥動你的心鉉。話隨如此但俺還是把做功課時從網上收集的主要佛塔列一下,給時間有限的同學做個參考。俺們第一天包車走的大都是這個list上的塔。第二天自由行,就跟著感覺走,體驗蒲甘真諦了。:

瑞西光塔(Shwezigon)仰光大金塔的翻版
阿南達塔(Ananda)以獨特的建築風格和內部裝飾出名。是蒲甘最精典的佛塔
達賓瑜塔(Thatbyinayu) 最高的佛塔。以壯觀的外貌著稱,裏麵啥也沒有。
蘇拉瑪尼塔(Sulamani)以精美壁畫著稱。但它的壁畫遠不如後來俺們自己亂走撞到的一個非常瘦小不起眼的佛塔精美絕倫。
瑪努哈塔(Manuha)以Manuha王的傳奇著稱
瑞山陀塔(Shwesandaw)最出名的看日出/日落佛塔。
悉隆米羅塔(Htilominlo)最後一個純緬甸風格的佛塔,
達瑪央吉塔(Dammayangyi)最大的佛塔,但內部未完工。也是個看日出日落的塔,沒有瑞山陀塔名氣大,人會少些。
瑪哈菩提塔(Mahabodhi)山寨大名鼎鼎的印度Mahabodhi佛塔
帕亞塔(Buphaya Paya )最早的佛塔,建於公元300年。

這裏是蒲甘三鎮和一些佛塔分布圖,圖上所列的隻是冰山一角,給個大概感覺而已:

好了閑話少說,看看俺們的蒲甘行吧。機場交過買路錢(進蒲甘,都要交個遊覽費),導遊早已在外麵舉牌接機了。第一站是離烏娘最近的瑞西光塔(Shwezigon)。緬甸很多廟外麵都會看到這種偉岸的神獸,一直以為是獅子之類的,導遊講這是海鷗(左圖),真是很要些想象力呢。

瑞西光塔是仰光大金塔的翻版,雖然金燦燦的晃得人睜不開眼,但比了仰光大金塔還是很小兒科的。

這裏的鎮塔之寶是左圖裏的菩薩,12世紀留下來的珍品,可以看到早期的造型不是現在這種體態豐滿和耳垂及肩的樣子。佛祖一手無畏印(no fear),一手與願印(wish granting)。右圖裏的才是獅子,有沒有看出不同涅,一個頭兩個身子喲。

這間小廟,導遊特意帶俺們看的,裏麵壁畫精美,但不能照相,隻好無圖無真相了。

斑駁歲月中的故事。

悉隆米羅塔(Htilominlo)是最後一個純緬甸風格的佛塔。

塔內有四個菩薩麵向四方。可以在左圖看到,這時的造型已經是麵如滿月,大耳垂肩了。問及導遊緬甸的小成佛教,信徒是可以吃肉,這如何解說呢。導遊指了供桌上的貢品,看看這一盤子美食,有蝦有肉啊。佛祖當年化緣時,是人家給啥吃啥的,沒有挑食,吃什麽隻是形式,重要的心中所念。如果你很開心食素,自然很好,如果你嘴裏吃著素,但卻心存不滿,就大可不必了。很人性化的釋義呢。

此廟的經典其實在外麵,以外牆上保存完好的雕刻著稱。

廟外現場做沙畫的一對孿生兄弟。畫的真是栩栩如生呢。

阿南達塔(Ananda),這是蒲甘一座非常精典的大佛塔,有"Westminster Abbey of Burma"的美譽。建築上有非常濃厚的印度風格,以至於史家稱其為印度廟。這個重點文物,時常會被精心維護。

走過滄桑,牆上的壁畫被新換的大王們下令,塗了一層又一層。右圖可以看到剝了4層衣服才看到廬山真麵目。

裏麵的回廊,通風極佳,酷熱中的清涼:

牆上無數的佛龕,千萬佛眼看著你:

和大多緬甸廟一樣,每個方向都有一尊佛祖守望,這裏南,北方向的據說都是12世紀的珍品。南麵的這尊又別有蹊蹺,看官您可看仔細了(左圖是近照,右圖是遠觀):

拉近看看,近觀是個哭喪臉,遠觀是個笑臉:

瑪努哈塔(Manuha),是蒲甘最早期的佛塔之一,外觀不慎雄偉。裏麵很擁擠的供了三尊巨大的佛像,寓意當年的Manuha 王,國破山河在,被俘於Anawrahta王朝的窘境。他設計修建了此廟,在菩薩腳下祈禱“我無論身在何處,永遠不會被征服”。('Whithersoever I migrate in sams?ra, may I never be conquered by another!') 昂山素季出獄後,曾到這裏祭拜以慰籍Manuha 王不屈的信念,那也是她今生的執著。

巨大的臥佛被這樣擠在幽暗的通道裏,好似遊龍困鬥:

無奈的的歎息。:

逛到此時已是中午了,導遊征求俺們意見,在新蒲甘看了個漆器作坊,然後去吃飯,如何。漆器作坊雖然是旅遊秀,但導遊並不強加於人,感念緬人的質樸,看看也無妨,於是欣然允諾。這小哥用腳夾著竹子,嫻熟地劈成十來道竹條。

看看是不是紙一樣薄呢!

竹條在他手上三轉五轉,就給俺變魔術般的做了個鐲子:

當然圖中這些講究的大件,可是要幾天功夫才編的出的。知道那黑白相嵌的黑絲是啥嗎?是馬尾,很環保吧!

接下來就要上漆,刻畫,扣漆,洗漆。一件漆器居然要經過如此繁瑣的工序,真是個技術活呢!

刻畫的藝人居然沒有任何圖祥,一切都了然於胸,全憑一雙巧手啊:

最後洗漆,一件精美的漆器就此誕生了。

河邊的飯店不要太明媚:

清風襲來,如此賞心悅目的午餐:

看看都是啥:茄子沙拉,魚湯,番茄飯都美美的,色香味巨佳:

蛋包泰式炒粉。:

飯後接著上路,蘇拉瑪尼塔(Sulamani)以精美壁畫著稱,右圖中這塊斷碑可是寶貝,記錄了蘇拉瑪尼塔的前世。

其實很多廟裏都曾有壁畫,但經過日頭的洗禮,大多都褪色的如一紙白壁了。隻有陽光完全照不到,漆黑一團的角落才得以經千百年保存下來。這些精美的壁畫真真是要有導遊才看的到,導遊會帶了特殊的照明燈,打亮給你看。

遠古的訴說。大多都是佛經裏的故事。

這是俺很鍾愛的一個廟不僅裏麵有貨,外麵亦是風光的緊

外牆上的雕飾也是如此古樸:

跟心儀的古刹和個影。不小心坐佛龕裏了,罪過啊!

達瑪央吉塔(Dammayangyi),是蒲甘最大的塔,但沒有完工,國王就被暗殺了。

裏麵沒有什麽特別,外觀很雄偉的說。有比較才知道有多大哈。是個看日出/日落的塔。

瑞山陀塔(Shwesandaw),這是最出名的日出日落塔,看看這天梯:

豔陽高照之下的蒲甘平原:

其實看日出,完全不用爬到最高那一層,導遊講第三層最好,看出去的景觀更有層次感。但一般大夥都喜歡擁到頂層,以為站得高看得遠,其實不然,最上麵一層人多不說,景觀也沒啥差別。這是俺在第三層照的。背景裏那個碩大壯觀的白塔就是蒲甘最高的達賓瑜塔(Thatbyinayu),幾乎在蒲甘平原任何一個塔上眺望都會看到它偉岸的雄姿。

遠山佛塔相映成輝:

這張是塔頂照的,當然角度光線有點不一樣,但景色並沒有比第三層更驚豔哈:

佛塔list上剩下的,就都在舊蒲甘了,俺們自己騎車玩更接地氣。屆時也下午4點了。於是叫導遊載俺們去“Thande Hotel Bagan”. 俺們的蒲甘小屋。旅館非常可愛,裏麵花草複蘇,蒼天巨樹,臨江而建,江邊餐廳觀日落絲毫不遜於蒲甘佛塔上的日落。俺們今日無暇享受,立刻放下行李,租了腳踏車跑出去耍。

高達帕林塔(Gawdawpalin),蒲甘第二高的佛塔。這個佛塔近的真真是俺們徒步5分鍾可及。也是俺們第二天跑來演戲玩的地方。

瑪哈菩提塔(Mahabodhi),它出名是靠了山寨遠在印度的Mahabodhi廟,那可是個世界教科文的文化遺產。在此遇到一位非常熱心的擺攤的大媽,時至下午5點,廟裏已沒了遊人,她一路跟俺們熱心的用不太流利的英語介紹。指了門上的鎖一個勁兒的說“British”,也不知英國人咋了,是把廟鎖了,還是把鎖換了,鎖上倒是刻了“倫敦”二字。

廟堂裏的緬甸生肖:

轉到後麵,大媽又搶著給俺們指點照全景的最佳位置。當然也給俺們沒少照合影。

最後還拉著俺進她已經關門的小攤棚子,給俺上美容課。看見大媽臉上擦的這個緬甸麵膜嗎。是這樣在石磨上,到點水磨出來的。

知道是什麽磨的嗎?就是這個樹棍子:

塗到臉上涼涼的。濕的時候照不太出來。等下幹了,再給看官獻醜。看到背景裏牆上貼的昂山素季照片嗎!她在緬甸真是非常受到人民的愛戴。這麽淳樸可愛的大媽,總是笑嘻嘻的,勤勞善良的人是該有好報的,老爺主動翻看她已經打包的貨,買了一條緬甸男人穿的longyi。

時間差不多了,大媽推薦俺們就近去了邊上的ShweGuGyi塔看日落。塔下的小攤販,就這樣放心的把寶寶往廟牆邊上一放,自己在另一邊做起生意來。這個乖寶寶不哭不鬧,睜了大眼看世界。

塔雖不甚高大,但位置非常居中,放眼望去群塔連綿起伏。原該很清靜的佛塔,那天來了個個佛教團,大法師很神氣的說,信眾都洗耳恭聽,照片哢嚓個不停。

塔上有幾個小娃娃一直纏了俺們換錢,猜猜換的什麽錢!換的居然是毛大爺。拜俺們大唐兄弟姐妹所賜,買東西付了他們人民幣,鄉下地方哪裏換錢去,於是想要這錢哪來哪去,找遊客給換成緬幣。

夕陽裏的達賓瑜塔(Thatbyinayu)清晰逼人:

日落

這是新蓋的皇宮,蒲甘也是因為這而遲遲評不上世界教科文的遺產,違反了修舊複舊的原則,非常遺憾。

今晚客串到邊上旅館(Bagan River View Hotel)米西,鑒定一下是不是隔鍋飯更香。舊蒲甘沒有什麽餐館,隻有在旅館裏吃,其實按米國標準都還好,沒有啥天價,當然不能跟當地低廉的物價比。夜色裏的古廟:

鄰家旅館一樣的動人:

星星點燈

緬甸燉魚和炸魚片(好象俺們的炸蝦片)

一爐咖喱雞滋滋生色,一盤下酒花生脆脆生香。:

 

本文論壇鏈接: 世界風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