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肉燕(也稱作燕皮餛飩)曾經是掌門百思而不得其解的一道福州神奇小吃。 據饕餮老爸稱,扁肉燕的發明是因為福州人普遍牙齒都不好。福州曾經是以甘蔗種植為主要經濟支柱的,所以福州人世世代代都好甜食。著名的福州檳榔芋泥就是護法和老爸的大愛。因為喜好甜食,所以牙齒都蛀了。牙齒不好,卻又偏偏想吃豬肉怎麽辦?聰明的福州人於是就想出了把豬肉捶扁,搗爛,做成燕皮,再把另一堆豬肉剁碎,做成餡,包在燕皮裏。做成燕皮餛飩吃就不怕牙齒不好吃不了瘦肉了。
另一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發明就是福州肉鬆。不是那種也用瘦肉做的一絲絲咬也咬不斷的閩南太倉肉鬆,而是用瘦肉搗碎後做的一粒一粒的肉鬆,是護法和老K的大愛。
提起捶燕皮,饕餮老爸陷入了甜美的回憶中:記得小時候福州城裏的肉燕鋪子總是傳出乒乒乓乓的捶肉聲,進到鋪子裏就能看到幾名精壯漢子舉著大錘子,此起彼伏的捶在蒸板上的一塊豬後腿精瘦肉。師傅則在一邊指揮著,觀察著,直到瘦肉被捶成很粘很薄的時候,加入福州特有的地瓜粉,和成肉團,再擀成燕皮。 在捶的過程中不免有小肉塊飛濺到四周的牆上,像小燕子一樣飛來飛去,少年時的老爸就此記住了這道福州名小吃的名字,扁肉燕。 那時候擀好的燕皮像紙一樣薄,切成小小的四方形就可以包扁肉燕了。如果想要帶到外地去,那麽就需要掛在竹竿上晾幹後再切。幹燕皮在包的時候需要蘸水軟化後才可以用。 包好的一顆燕皮餛飩,攤開放在蒸籠內,用大火蒸至大約十至十五分鐘.放在大盤上待涼後,就可以將燕皮餛飩分開包裝,這樣想吃時,就可以拿出來吃。 包好的扁肉燕,有很多種吃法。既能下裏巴人,也能陽春白雪。尋常家庭,燉鍋排骨湯,再加幾個福州大魚圓,就是一道鮮得不得了的美味點心了;逢年過節的酒席大宴,還要加上鴨蛋,為的是去福州話的諧音,壓亂(太平),熱氣騰騰的一鍋太平燕(宴)則是必不可缺的一道大菜了。
在護法家,掌門曾經幾次接觸扁肉燕,對於如此晶瑩剔透的又很有咬勁的神奇燕皮十分的著迷。看過護法老媽包過幾次還是不得要領。於是此次閩東一行,掌門最渴望的就是到源頭去親自品嚐一下。 由於時間緊,我們此行並沒有安排福州的行程,要說扁肉燕是福州特色還真的不錯。幸虧我們在寧德果斷地吃了一頓扁肉燕,因為下一站等我們到了廈門,根本找到不正宗福州的扁肉燕了。很多店家掛著扁食的牌子,其實賣的是小餛飩,或者是參雜了太多麵粉的肉燕皮。 寧德老街裏扁肉店很多。我們隨便選了一家進去。因為剛剛從魚圓店出來,已經吃了個半飽,掌門又被一家老字號的鹹肉餅鋪子迷住,吃了幾個燒餅,我們的戰鬥力已經不太行了,加上老街裏還有好多奇形怪狀的街邊小吃,掌門還等著要一一考察一番,我們隻點了一份扁肉燕和扁肉小籠。
餛飩皮很有嚼頭,湯也算鮮美,就是不如餓的時候吃得香。 連湯都喝個精光,我們美美得擦擦嘴巴繼續老街探食了。 下午我們就離開了寧德,下一站廈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