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微堂

藥山有路勤為徑,醫海無涯心作燈
正文

憂鬱症與食物關係,供參考

(2011-12-22 23:01:06) 下一個


心情憂鬱產生的原因很多,其中長期飲食不合理是造成心情憂鬱的原因之一

1. 氨基酸和蛋白缺乏

氨基酸是神經傳導物,如果人體內某些氨基酸不足,就會感到萎靡不振,精神壓抑。蛋白質是氨基酸的最好來源,而廋肉,魚,豆腐,雞蛋,和天然酸奶都含有大量蛋白質。

長期素食,久忌葷腥而造成蛋白質缺乏的人常常會出現憂鬱焦慮,情緒低落。

2. 維生素和礦物質缺乏

B族維生素,如B1,B2,和B12的缺乏也能是人記憶力減退,健忘和神情淡漠。人的大腦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將葡萄糖轉化為能量。

微量元素攝取不足,如長期缺鎂,使人變得憂鬱,精神不暢,四肢無力,有時發生驚厥。

每天應該保證足夠水果和蔬菜,尤其是綠色,多葉,含鎂豐富的蔬菜。同時,多是全穀食品,糙米,堅果和種子類食物,以便攝取足夠的鋅和B族維生素。

3. 慢糖類碳水化合物

糙米,燕麥等全穀食物,蔬菜,豆類屬於緩慢釋放的碳水化合物,能夠穩定地向大腦供應葡萄糖。葡萄糖是保證大腦正常運行的燃料。

4. 必需脂肪和磷脂

除了水之外,大腦的60%是由脂肪組成,這些脂肪需要不斷從食物中補充。人體所需的脂肪可以從肉和乳製品中獲得。其中以葵花籽油,芝麻油和各類種子為佳,因為這些食物中膽固醇含量適當。

脂肪攝入過量,也可以使人煩躁,憂鬱,和疲勞。

磷脂對於提高記憶,防止大腦老化至關重要,比如卵磷脂,腦磷脂就是磷脂類脂肪。雞蛋和大豆含有豐富磷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