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微堂

藥山有路勤為徑,醫海無涯心作燈
正文

不吃糖餓死癌細胞?不現實,甚至更危險

(2011-12-11 03:16:06) 下一個


1. 現代醫學用藥原則是“differential target”,也就是針對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不同之處。

癌細胞是變異細胞,與正常細胞相比具有生長優勢。癌細胞失去了培養條件下的接觸抑製,不需要生長因子而繁殖。因為生長周期斷,繁殖擴增快,對營養需求大,所以剝奪癌細胞營養而控製癌症是一個熱門研究。

然而,從糖的利用上來說,癌細胞與正常細胞並無不同。無氧糖酵解並非癌細胞專有。在三羧酸循環不能滿足能量需求時,正常細胞也可以利用糖酵解獲取能量,比如運動時的肌肉細胞(運動後肌肉酸痛是跟糖酵解產生乳酸有關)。因為癌細胞生長迅速,不少癌細胞糖酵解能力加強,對葡萄糖轉運吸收也加強(這是樓下那個研究的重點。

單純限製糖攝取,並不能選擇性抑製癌細胞,反而造成正常細胞能量代謝障礙。也就是說,癌細胞搶得快,有優勢。

2. 從人體代謝來說,單純限製糖或者碳水化合物,不一定改變細胞對糖的利用

在缺乏糖的情況下,大多細胞可以利用脂類和蛋白補充能量。同時發出信號,降解蛋白和脂類,轉化合成人體所需的碳水化合物,包括小分子糖類。人體代謝很複雜,各個代謝途徑相互交錯,原因之一,就是在某種營養物質缺乏時,可以用代謝旁路進行補償。但是,補償有限,補償有代價,加重了細胞代謝負擔,增加了代謝廢物。長期如此,會引發代謝紊亂(從生理生化講,這是本人對吃素持保留態度的原因)。

3. 餓死幾個癌細胞對治愈癌症無關緊要

癌症的可怕不在於我們不能殺死癌細胞,而是其快數生長能力。單就殺死癌細胞而言,化療放療很有效。可是即使殺死了99%的癌細胞,不久又會死灰複燃。其實,癌症腫瘤生長到一定時期,由於營養供應跟不上癌細胞生長速度,腫瘤癌細胞也會大量自然死亡。舊的死了,新的再長。

4. 換個角度考慮,細胞為什麽會變異成癌細胞?

我們都知道吸煙導致肺癌,日曬過多導致皮膚癌,酗酒導致肝癌,為什麽?癌細胞時基因突變的結果,可是環境因素可以誘導突變。吸煙也好,酗酒也好,或者某些化學致癌物質也好,並不一定直接作用於染色體DNA,而是破壞了正常細胞生長環境,細胞被迫作出選擇:適應或者死亡。要適應,就要改變,改變不好就產生了癌變。

如果不吃糖(嚴格來說是碳水化合物),不但誘發代謝紊亂,也加重了細胞生存選擇壓力,那麽對正常細胞有利還是對癌細胞有利?

太平盛世,誰願意造反?缺衣少食,保不住有人鋌而走險,因為適者生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