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和卡羅琳斯卡大學醫院的研究小組在一項新的隨機臨床試驗中表明,對於腫瘤中存在某種基因改變的結腸癌和直腸癌患者,低劑量的知名藥物阿司匹林可使術後複發風險降低一半。
全球每年有近200萬人被診斷患有結直腸癌。其中20%至40%的患者會發生轉移,這使得該疾病更加難以治療,也更加致命。
先前的觀察性研究表明,對於攜帶 PIK3 信號通路基因突變的結直腸癌患者,阿司匹林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的風險,也可能降低手術後複發的風險。
這些基因調控著關鍵的細胞過程,例如生長和分裂。突變會導致這些過程失調,導致細胞增殖失控和癌症發展。然而,先前的研究結果並不一致,且此前尚無隨機臨床試驗證實這種關聯。為了填補這一空白,ALASCCA 試驗應運而生,並已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
這項研究納入了來自瑞典、挪威、丹麥和芬蘭33家醫院的3500多名結腸癌和直腸癌患者。腫瘤中PIK3信號通路存在特定基因突變的患者(約40%的患者存在該突變)在手術後三年內被隨機分配接受每日160毫克阿司匹林或安慰劑治療。
對於 PIK3 基因突變的患者,與安慰劑組相比,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複發風險降低了 55%。
“阿司匹林正在以一種全新的方式作為一種精準醫療手段進行測試。這是一個清晰的例子,展示了我們如何利用基因信息進行個性化治療,同時節省資源並減輕痛苦,”該研究的第一作者、卡羅琳斯卡醫學院分子醫學與外科係教授、卡羅琳斯卡大學醫院高級顧問外科醫生安娜·馬特林說道。
那麽,阿司匹林是如何降低結腸癌和直腸癌複發風險的呢?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效果很可能是由於阿司匹林通過幾種平行的機製發揮作用——它減輕炎症,抑製血小板功能和腫瘤生長。這些機製的組合使得環境變得不利於癌症的發生。
馬特林說:“盡管我們尚未完全了解所有的分子聯係,但研究結果有力地支持了生物學原理,並表明這種治療方法可能對基因定義的患者亞群特別有效。”
研究人員認為,該研究結果可能具有全球意義,並影響全球結腸癌和直腸癌的治療指南。 Martling認為,該藥物的成熟度是其一大優勢。
馬特林說:“阿司匹林是一種全球範圍內都很容易獲得的藥物,而且與許多現代抗癌藥物相比,價格極其便宜,這是非常積極的。”
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9-aspirin-halves-recurrence-patients-colorectal.html?utm_source=nwletter&utm_medium=email&utm_campaign=weekly-nwletter#goog_fullscreen_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