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六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二)

(2011-04-22 05:21:40) 下一個

六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二)


杜好書

 

(二)勞苦無祿的一代。


1911-1928 辛亥革命後出生的一代。

 

19111976年的65年裏,中國經曆北伐戰爭,軍閥內戰,國共戰爭,抗日戰爭,介放戰爭,抗美援朝的六次大戰爭。統治者從皇帝變為北洋政府,變為國民政府,皇軍和維持會汪偽政府、再國民政府、人民政府、文革十年的革委會。再加上幾次大災荒。中國社會的任何階層都倍受折磨,幾乎沒有佼幸者。幾乎沒有喘息的時間。毛當權不到十年就是大災荒,再過幾年他又搞了十年的文革,幾百萬人“不正常死亡”,幾億人受到影響。這一代真是勞苦透了!

 

這一代人在北伐戰爭,南昌起義,上井崗山,長征時都還末成年或太年輕。到1949年時, 在頗講革命資曆的共產黨裏大多是低層至中層地位。在此後的20年左右,老的不講退休,年輕的這一代也很難有高的地位做大官有祿了。更不要說在曆次政冶運動裏被整下去的了。上海中國銀行有位處長,是地下黨員,組織中國銀行起義的。中共取得政權後還能夠在美國英國有一個自己的銀行,可真是了不起的事。斯大林都對此大為稱賞,蘇聯是沒有的。可這位勞苦功高,又有業務能力的共產黨員,在毛澤東時代是做不到行長黨委書記的。那都是轉業來的軍隊首長的位置,有的不識一點英文,每天國外來的外匯表,都要旁邊貼一條中文注明英鎊美元等,再送報銀行的令導同誌。改革開放後,這個地下黨員的處長想,按報紙上說的要提拔懂業務的人做領導的講法,應當他去接班了。那知道來接任的仍是軍隊裏的轉業下來的老土八路幹部。他一氣之下申請去英國進修,去做經濟研究工作去了。這裏再講這一代裏的一個傑出女性陳學昭。陳是法國名文人,回國直接赴延安革命的。她洋派,在延安水土不服,周恩來體諒她,叫她回法國去做革命工作。她途經東北準備從蘇聯去法國,林彪勸她留了下來。1957年被打成了右派,開除黨籍軍籍。到80年代要替她平反時找不到她人了,後來才在淅江找到了一位鄉下窮老太婆,原來她就是彈鋼琴說法文的陳學昭。

 

倒黴的太多,人人知道。那就找幸遠的來看看,早年留德的化學家汪猷是這一代裏傑出的人物,但他算不上化學界裏的元老,在那時規模還小的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擔任付所長,所長是元老莊長恭(1894-1962),盡管他生病不上班。隻要莊老不死,憑他是元老這一點,所長就非他莫屬。盡管汪猷學術成績大,有魄力,要做有學術價值及國民經濟的重大項目,為人正派, 很早就吸收入黨。毛澤東的論資排輩文化,就不能給他做所長,汪猷做了23年的代理所長。 假使汪猷在北京化學所,那兒有一大批的元老級在那兒,汪猷也無戲。再講一位現在被稱為中國鋼鐵第一人的邵象華(1913-)。邵留英學鋼鐵,後又在德國鋼廠做過事。抗戰勝利後,國民黨任命邵任鞍山鋼鐵廠總工程師。 鞍山介放後,他就淪為“舊政府的留用人員”,他原來有輛別克汽車代步的,被剝奪掉,騎自行車上下班。不像那時上海的陳毅,還讓留下來的國民黨付市長有汽車坐坐。邵象華後來靠了蘇聯專家,命運才發生變化。蘇聯專家發現邵在英國留過學,德國煉過鋼,寫信告訴他們蘇聯的老師,才發現邵與蘇聯的鋼鐵界元老是同一重量級的。當時在鞍鋼的毛澤東官員並不當回事,大概隻看邵的出身和國民黨的關係之類,年紀還不過40歲,挨不到元老的邊。還是蘇聯專家看不過,按他們的係統匯報到了北京,才驚動了北京的要人。這樣才調邵到北京鋼鐵研究院,毛澤東時代他也沒有資格做院長,隻能做個研究室主任。他為什麽不可以主持鞍鋼,或者做院長?

 

假如邵象華在鞍山鋼鐵廠和蘇聯專家在技術上爭吵了,按劉少奇的指示,凡和蘇聯專家爭吵的,無理打三扁擔,有理也打三扁擔。毛澤東的幹部就會狠狠地打他了,因為他不是元老不必請示。

 

文革後我曾去拜訪這位老先生,居住條件不過中上,廁所還是蹲坑,七十歲的老人是難於就廁的。他告訴我訪美趣事,感概地說到在美國的鋼鐵廠,有不少設備很舊,還在用。還比不上中國。“我早就給他們講過這樣的看法的”,老人還有點氣忿地說。在毛澤東眼裏,他不是元老代的人物,隻是個可聽可不聽的參謀而己。 現在的中國工程院士網上麵看到的全都是邵的光輝曆史,曆史是可以塗改的的。

 

勞苦無祿還受整是這一代人的共性,例外的很少很少。中國銀行美國紐約分行裏也有位這一代的同誌,他可真是中國共產黨的奇數人物了。敵人的紐約城是他逃避國內階級鬥爭的避風港,國內曆次運動他都逃過了,因為不能叫他回去,回去了美國不讓你再進來了。所以他拿的是美國工資,為共產黨做美鈔英鎊賣買,讀的是北京周報人民畫報等等。他在中國的兄弟姐妹裏關的關,殺的殺,打倒的打倒。他一股勁地說中共好話。他侄子要到美國來讀書,他不資助。死後按他的遺囑,他一生十多萬美元儲蓄全部上交。 中國銀行是有那麽一批優秀的知識份子,為共產主義貢獻一切,很崇高感人。祗是他們一輩子的熱血精神都被毛澤東利用了來鞏固他的皇位。並沒有為人民謀幸福。他們僅有的那點祿最後還是沒有了。

 

台灣的同一代同胞,1950年前都一樣的苦勞,但後來好多了。相信許多人擔任了重要的職務。他們應當是苦勞有祿的一代。

 

在美國這一代被稱為是美國最偉大的一代。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這一代人正好是青壯年,取得了二戰的勝利,又在很多方麵從根本上改變了美國.

 

這一代參加了戰爭,戰爭也改變了他們。戰前,美國婦女大部份是家庭婦女,就業不多,地位也不高。學化學的大學畢業生至多做中學教員。戰爭時,35萬婦女穿上了軍裝,六百五十萬婦女在軍事工業裏工作。有了收入,婦女的地位也上升了。以往姑娘未婚已孕是不為社會所接受的,戰爭時期,男朋友未婚夫急赴戰場造成姑娘大肚子,也為社會所理解。黑人當兵對減弱種族歧視也有好處。本來黑人隻許在星期五去遊泳池,白人那天不去的。因為軍人訓練的急迫,也有白人星期五去遊泳的。黑白界線在軍隊裏就淡薄了。

 

Jeanne Holm就是那時參軍當駕駛兵,很快成為軍官,在戰時的英國、法國及意大利表現極好,這導致艾森豪爾威將軍要她主持將戰時臨時的婦女軍升成一支常規的軍隊。她做到了。並且進了將官軍校,成為了將軍。並為婦女在軍中的平等地位而鬥爭,1968年立法掃除了軍中對女性的限製。戰爭需要許多飛行員到前線去。國內的貨運就讓女性來飛。Margaret Ray Ringenberg 就從貨運飛機駕駛員,成為少數的駕駛飛行教官。那時飛行員都是在臭罵中教出來的。Margaret Ray Ringenberg  則采取母親的本能來教,學生學得更好。到她五十五歲時,女飛行員己很多了。她又創始了女子飛行比賽。

 

Trudy Elion 是一個化學碩士,立誌發明醫治癌症的藥物,但進不了藥物麽司的研究部門,那是男人的地方。戰爭把男人召到前方,她就有了機會。她和G. Hitchings博士一起工作了四十年,首先了介了核酸的代謝機理,1988年他們二位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1944年,預見到戰爭的勝利和防止第一次大戰後大批失業所這造成的社會大動蕩,美國國會通過了GI Bill,美國軍人議案。對退役軍人,包括黑人和婦女,提供進大學的學費和生活補助;找工作的有52個星期生活補助;低息買房貸款等。這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社會對高等教育的投資。密歇根大學戰前隻有一萬學生,到1948年就增加到了三萬學生。許多人受到好處,後來的美國總統老布希和前麵講的那位女將軍,都是靠了這個議案進了大學。這個議案並沒有限製於隻能進美國的大學,著名的作家及新聞工作者Art Buchwald在海軍在陸戰隊裏時連中學畢業文憑也沒有,靠了GI Bill在法國巴黎受了高等教育,在那兒他認識了許多著名作家,影響了他的寫作和思考。

 

戰爭為這代人創造了機會,更重要的是戰後又保持了讓這些機會發展的順利環境。這一代人進入工業、科學、文藝、政冶。他們將軍事工業順利的轉到了民用工業。他們這一代實際上改造了西歐及日本。所以被稱為是美國最偉大的一代。比照我們中國的同一代,他們是太幸遠了。

 

(寫於2006/2-2011/3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