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簽證甘苦 (zt)

(2010-12-25 10:44:32)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7733


我持有中國護照卻常住美國,雖然進出中美兩國都很方便,但為了去其他國家參加學術會議而申請簽證時,情況就複雜了。十幾年來我打過交道的各國領館包括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加拿大、比利時等等,其中滋味可謂“如魚飲水,冷暖自知”。

我最早交涉的自然是美國領事館。當年因為留美,除了在大學辦理一係列手續: 取消學籍、注銷戶口、辦護照等等,也要研究簽證時的麵談攻略。那時風氣未開,麵談還要一早去排隊,不象如今可以通過電話預約。簽證申請人可以辛辛苦苦半夜起床,也可以花錢從以排隊為業的附近居民手中買個位子。待到我們終於進入領館大門,還要經過森嚴的安全檢查,因為領館規定不準帶雨傘、手機。與前麵的這些周折相比,見到美國領事後的麵談反而是高潮之後的“毛毛雨”,不足掛齒了。後來美領館政策放鬆,如果三五年內申請同類簽證、去美國同一地點就可以免於麵談。可是我也曾經曆過某年美軍轟炸了中國駐南斯拉夫的大使館而引發同胞們大規模的示威遊行時,美領館閉館不辦理簽證的周折。

最客氣的得數新加坡領館。簽證官雖是洋人,不過一來亞裔麵孔看起來比較親切,二來他們收費低廉、辦事迅速,當場就可以拿簽證。新加坡外交官好客有禮的舉止也可在他們的海關、邊防官員身上看到。去過這麽多國家,新加坡是唯一在海關放置一個小碟子,讓大家自行取用糖果的。新加坡的樟宜機場也可以隨時免費上網。

申請簽證程序最簡單方便的是加拿大領館。當年還在美國讀書,要去加拿大,在底特律的加拿大領館遞交申請、繳費。對方在護照上蓋個章,十分鍾後搞定,馬上可以穿越隧道或過橋進入加拿大境內。

韓國、日本的簽證不難辦,我對簽證官也沒有什麽特別深刻的印象。隻記得在美國申請日本簽證通過郵寄就成了,回國辦理則要本人親自去麵談、遞交申請。那年上海又有抗議日本的示威遊行,日本領館也暫時停止對中國人的一切服務,所以另有一番折騰。

在美國申請英國簽證很簡單,網上填表、付費(用信用卡)、郵寄材料,然後通過郵寄收到簽證。澳大利亞簽證是在上海辦的,也不複雜,隻是要求本人親臨,交齊材料,不用麵談,兩三天後就收到快件寄來的簽證了。

今年要去比利時開會,首次申請申根簽證,難度之大,大大超出我的預計。首先是材料要求的繁雜:除了常規的邀請信、雇主證明信等以外,不但要預定回程機票的證據,還要醫療保險合同的原件和複印件(上頭還要明確列出在國外接受治療可以消費多少、保險金額要在多少以上、以及命喪異國的話保險公司是否負責支付遺體運回美國的費用)。其次是信息溝通的不順暢。如今駐滬的各國領館也“與時俱進”了,他們在本國領館之外,又在上海開設簽證申請中心,讓中國工作人員負責接受、審核申請資料之後,再送到領館。這本來是增加接待流量、維護領館安全的好辦法,可惜中國工作人員往往對某些關鍵問題(例如材料要求、申請時限)無法提供正確的答案。比方這次,我遞交申請時中方人員先說三四天就能辦好,一周後我打電話時他們又說可能耗時兩周,可能要一個月。我查閱比利時領館的網站,又給領館打電話,他們也還是語焉不詳,說是“一般”15個工作日就能辦好。

因為中國護照是我在國內唯一的身份證明(身份證當年出國時早已上交),而外出住宿需要身份證件,所以沒有它我寸步難行。可憐我兩個星期之內,每天上網查詢簽證辦理的狀況,一天連刷幾次不在話下。我又給比利時領館的簽證官前前後後發過5個伊梅兒,始終杳無音信。正在一籌莫展之時,簽證終於寄到。打開我的中國護照,看著上麵製作得光鮮的申根簽證,我真是悲喜莫名。對於“學術沒有國界,學者卻有國籍”這句話,如今我又有了新的、不同的見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