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死不可”的警示 (zt)

(2010-12-25 10:39:06)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7852



係裏的日文同事給我發伊梅兒,問我“A很小資”是什麽意思,A是他的名字。這位同事曾經學過一個學期的中文,不過顯然水平還沒高到能掌握“小資”這個詞的程度。我解釋一番後,好奇地問他這是否是別人對他的評價。他說,這是一位上日文課的中國學生在他張貼在社交網絡Facebook上的照片下麵的留言。

E時代的來臨,不光帶來了信息的大爆炸,更改變了我們認識世界的方式和彼此交往的模式。且不說上網者似乎能在第一時間掌握所有資料,讓人頗有“天下盡在吾掌中”的躊躇意滿。聽說很多中國的都市人,特別是職業男性和女性,多半通過社交網絡象“校內”、“開心網”之類休閑、購物、交友,“秀才不出門”就能搞定一切社交需要,有越來越“宅”的趨勢。

網絡聯係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比方說,信息分享的快捷性、便利性、免費性和交互性。又比方說,“全民參與”,言論自由,仿佛社會等級、貧富差異都消失在網絡的“民主”空氣中了。還有一個好處,不用說,當然是網絡通訊的“匿名性”。在網絡上我們可以使用新的名字,塑造新的身份,說平時不能或不敢說的話。而網友們也能即時提供慰籍,就算是三言兩語,也讓我們覺得有人傾聽,有人關注。簡而言之,網絡為日常生活中可能背景迥異、無緣交集的人提供了一個聚首之處(interface),創造了一個 E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聯係更為緊密的幻象。

然而網絡畢竟是個虛擬的世界,它所提供的匿名性固然能讓大家暢所欲言,但也帶來一些不良後果。 去年聽說在紐約網絡上罵人為“skank”者被告上法庭。“Skank”是美式英語中的市井俚語,有 “欺騙”或者是“劈腿”搞外遇(cheating)的意思。原告訴諸法律,指控對方“毀壞名譽”,因為這個詞據說有影射 “不講個人衛生”和“性生活糜爛”的嫌疑。網上發帖,既然不講什麽“行不改姓,坐不改名”,有些人言辭粗魯不文還是小節,更有甚者,他們還可能有意無意地提供錯誤信息。

再說此文開頭提到的那個同事的例子,不知道他被自己的學生如此評價觀感如何。我總覺得人與人之間,特別是彼此隻有師生之類職業關係的人之間,應該公事公辦,保持適當的距離。 象Facebook這樣的社交網絡采用實名製,還算是管理較為完善的。可是還是不斷爆出程序係統有問題,個人信息被泄露,或者有人利用社交網絡做廣告、進行商業炒做等新聞。所以,最近有些知名人士高調宣布退出。

要享受正麵積極的網絡經曆,就得拿得起放得下。我們在尊重別人言論自由的同時,也要了解電子通訊和仿真情感的局限,這樣才能保證自己的身心健康,防止誤解和不快。否則Facebook再好,也不免從“麵書”淪為“臉譜”,最後不免“非死不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