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8097教授的研究和教學果真能並行不悖甚至相得益彰嗎?至少,這是很多大學對外宣稱的理想。最近美國一位化學工程教授卻著文批駁了這種“虛假廣告”。
理查德·菲爾德(Richard Felder)聲稱,很多大學的行政官員明知學校需要大量外來的科研基金才能生存,也對教授的科研成果更為關注,可是麵對更重視教學質量的家長、學生、校友、捐款者和立法機關時,他們卻不敢說得這麽直白。所以,官方的統一口徑一般是“科研和教學互相支持,缺一不可。”
菲爾德采用科學家的嚴密論證,通過有關數據對於各種“錯誤觀點” 一一給予反駁。比方說,有人說隻有科研型的教授才能把最新的科技知識帶到課堂。他的回複是,雖然最近幾年應用科學的課程有了很大發展,但基礎課程內容改變很少,而且目前也沒有人去研究如何教好這些基礎課。還有人說,搞科研的教授能夠把自己的項目帶入課堂,讓講課內容更為豐富多彩。菲爾德卻說這通常不是事實。因為最新科研項目多半大大超出絕大部分學生的水平,而僵硬的學科設置也為增加新的教學內容帶來障礙。雖然有些學生對了解最新科研感興趣,更多的學生卻會抱怨講課內容偏離重點和中心。
那麽教授在科研方麵的經驗是否有利於提高他們的本科教育水平呢?菲爾德對此更是不以為然。他說,沒道理指望第一流的研究者也是第一流的教師,因為科研和教學目的不同,所要求的技能和個人特長也不同。科研是為了知識的進步,教學則為了培養學生的能力。出色的科研人員要善於觀察、客觀、擅長推理、不怕碰到含糊複雜的情況。而出色的教師則需要善於交流、了解並擅長建立有利於學生學習的最佳條件、平易近人和富於同情心 (empathy)。“兩種技能都有當然理想,可是大學教授並不需要兩全其美就能在科研或教學方麵取得成就。”
菲爾德術業有專攻,討論的也是理工專業的問題,不過他的文章對於人文教學和研究也有適用之處。我的理科同事夏季帶領學生在實驗室工作曾讓我豔羨不已,覺得他們的學生能很快接觸高層次的研究,和文科學生大不相同。我還猜想這大概是文理的門檻有別,文科是看似容易,入門之後卻難以登堂入室;理科卻是先難後易,本科階段就能開始獨立試驗了。這次看了菲爾德的說明,才知道我先前的這種認識有誤。據他的說法,能夠在本科階段就和教授合作從事科研項目的學生鳳毛麟角,很多所謂的“科研”隻是為教授提供洗試管的實驗室小工而已。而且,學生在科研中學到的技能在一位好老師主持的課堂上也能學到,所花費的資源和代價也低得多。
和菲爾德一樣,我所擔憂的倒不在於本科生是否能及早接觸高水平的科研項目,因為畢竟今後以此為業、終身從事科研的學生是少數。更重要的是高校的“領導”是否能擺正教學和科研的關係。人的精力有限,科研和教學通常隻能顧一頭放一頭,要求教師麵麵俱到是不實際的。而目前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不少大學都有重視科研遠甚於教學的傾向,對於教授的評估和獎懲也多半以科研成果為準。長此以往,本科教育的質量堪憂不說,教授抄襲造假、學風日下的情形也日益嚴重。最終是好事變壞事,對科研的重視反而造成對知識、教育、基本道德規範的損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