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無肉不歡 (zt)

(2010-12-25 10:24:37)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net/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8387



波蘭人民最為不滿的是什麽?不是物價高漲,不是官員腐敗,不是排隊擁擠,而是店裏供應的肉類數量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至少,這是美國人類學家馬文哈裏斯(Marvin Harris)的說法。在他的專著《神聖的牛和可惡的豬》(The Sacred Cow and the Abominable Pig )中,他試圖用“唯物發展”(materialist-developmental)的觀念來解釋各民族在飲食方麵的喜好和禁忌。例如,為什麽猶太教和伊斯蘭教不吃豬肉,為什麽印度教不吃牛肉。至於波蘭人為什麽對肉類情有獨鍾,哈裏斯的解釋是肉食提供了人類必不可少的營養,是任何素食的飲食方式都無法取代的。

哈裏斯的文筆風趣犀利,引人入勝,然而他的理論卻也爭議頗多。素食者提出挑戰理所當然,就是他的同行人類學家也不以為然。他們覺得他用機械唯物主義解釋飲食這類和文化、精神密切相關的複雜現象,實在不怎麽靠譜。可是,肉作為一種權力、財富的象征卻是由來已久、中西相通的。曹劌論戰時說的“肉食者”是有錢有勢的貴族階級。在那個物質不夠豐富、生產力水平較低的時代,隻有他們才吃得上肉。否則,孟子也不需要在描述王道仁政實現後的美妙願景時,專門提出“七十者可以食肉也”,大概因為平民老人沒有勞動力,往往也就沒有資格吃肉吧。古往今來,綠林好漢的遠大理想是“大碗喝酒,大塊吃肉”,黑社會老大的“上崗口號”是“跟著我有肉吃”。英文中對於養家糊口的頂門柱,也有他(她)“把熏肉帶回家”(bring home the bacon)的說法。當今日本社會把“無生機、無感動、無關心”的青年叫做“草食男”,更是從反麵證明了“肉食”象征的競爭力和生命力。

當代社會,人們的健康意識日益高漲,素食也逐漸成為新潮流。然而美國早幾年流行的“阿特金斯節食法”(the Atkins Diet)以大魚大肉為主打,提倡多吃蛋白質和脂肪,不吃碳水化合物。這種減肥法雖然早已被曝光為極為危險,前段時期又出台了“南岸節食法”(the South Beach Diet)。後者雖然不象“阿特金斯法”那麽極端,可是主要原理還是減少攝取碳水化合物,多吃蛋白質。我讀書時有一位美國教授,是個死忠的“食肉動物”,曾有名言:“我曆盡千辛萬苦爬到生物鏈的頂端可不是為了吃素。”

肯德基上個月推出最新一款雞肉堡,其新穎之處就在於不用麵包卷裹,純粹是兩片金黃厚大的炸雞塊之間夾奶酪。他們的廣告中,品嚐了這個新品種的顧客一個個讚不絕口,連呼 “美味”、“過癮”之餘,更異口同聲地稱:“麵包算什麽?(Buns,what are buns?)”這句妙語顯然與當年蘇聯電影中象征豐衣足食生活的名言“麵包會有的,牛奶也會有的”大相徑庭,也和美國人在較為樸素的時代覺得有了麵包就萬事大吉的想法——故英文中又稱養家者為“賺取麵包者”(the bread-earner)——截然不同。我覺得,這個廣告還隱隱有嫌棄麵包不夠性感、不夠時髦的意思,因為其中用的“麵包”(buns)一詞,在俚語中也有“臀部”的意思。由此可見,至少在美國,肉還是權威、力量、時尚的象征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