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非理性的致命誘惑 (zt)

(2010-12-22 09:03:54) 下一個
來源 : http://www.yayabay.com/blog/space.php?uid=5213&do=blog&id=10440




在各國電視中都普遍熱播的“大富豪”節目(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基本規則都一樣:參賽者答對了問題就可以獲得金錢的獎勵。當參賽者根據規定向別人求助時,各國觀眾的態度卻截然不同。在美國,觀眾一般樂意提供正確答案;在法國,大約一半人會故意提供錯誤答案;而俄國人則幾乎都會特意提供錯誤答案。為什麽?因為各國文化中對於“公平”這個概念理解有別。美國人相信每人都有權獲得第二次機會,法國人覺得如果參賽者那麽簡單的題目都無法回答,那他活該無法得獎,而俄國人堅信通過電視競賽這個渠道獲得財富“不公平”,而且擁有比普通人超出太多的財富更是罪無可赦。

以上是猶太人布拉夫曼兄弟(Ori Brafman,Rom Brafman)書中提到的案例。他們倆一位是管理學專家,一位是心理學家,在2008年合作出版了一本有趣的書,叫做《動搖:非理性行為無法抗拒的吸引力》(Sway:the Irresistible Pull of Irrational Behavior)。他們探討的中心問題是:人號稱萬物之靈、理性動物,為什麽常常做出不理智、不合理的事?作者調查分析的多是美國曆史上和社會中的著名案例:大至美國前總統林登約翰遜(Linden Johnson)對於越戰的態度、小布什(George W. Bush)發動伊拉克戰爭時全國的表現、美國最高法院的終身法官怎麽斷案;中到美國大學足球教練和全國職業籃球協會NBA中教練的行為;小至熱狗攤小販怎麽促銷、雇主招聘麵談時應該提出什麽問題、大學新鮮人(freshmen)的約會經曆。有的驚心動魄,有的妙趣橫生,但都讓你一讀起來就放不下。

兩位作者運用神經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多方麵的研究成果,總結出“動搖”人類理性的隱藏心理模式:對潛在損失的深刻懼怕、慣性的威力、判斷問題時的各種偏見(包括盲從權威、偏執於第一印象、先入為主的價值取向)、群體討論時的從眾心理、不自覺地按照別人對自己的態度而改變自己行為的“變色龍”效應、對於所謂社會“公平”的堅持等 。作者認為,因為這些思維定式,我們常會完全無視嚴重後果,做出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愚蠢行為。

覺得這些都隻是洋人才會做的傻事?非也非也。雖然本書重點討論的是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事例,但作者得出的結論卻大多是超越文化和國界的。且不說“從眾”和“盲從權威”在中國社會還根深蒂固,以下兩個例子也足以成為“警世通言”。

例如,人們對於所謂“排名”的迷信。查爾斯巴克利(Charles Barkley)和麥克喬丹(Michael Jordan)在1984年參加職業籃球隊NBA的選秀,波特蘭開拓者(Trailblazers)沒選他們,而是挑了一個身高七尺一寸的大學籃球隊員,因為他當時在種子選手中排名很前、貌似很有潛力,後來卻因受傷早早離開球場,根本沒有機會成為籃球明星。即使今天,在NBA中選秀中被較早選上的隊員也更受教練重視,上場機會更多,雖然教練如果能理性地判斷,就應該更看重他們加入球隊之後的表現。

又比如,美國熱狗小販特地請附近醫院的大夫穿著白大褂在攤前大嚼,銷售量立刻大增,因為民眾普遍迷信權威。再比方說,路上的交通事故為什麽那麽多?很多時候就是因為交通阻塞耽誤時間之後,許多司機急吼吼地要通過違反交通規則的危險手段來彌補損失的時間。書中第一章提到的驚人例子就是荷蘭皇家航空公司(KLM)4805號航班當年因為地麵突發事故改變航線、耽誤時間以後,機長(也是航空行業資深的安全總長),選擇性遺忘所有規章製度和本人的訓練,無視氣候條件,貿然起飛。他想的隻是挽回損失,避免誤點,結果卻與停機坪上的另一架飛機相撞,所有機組成員和旅客全部遇難,那次空難的死者數字高達584名。

那麽,怎麽抵抗這些潛在的非理性心理模式的影響?作者說我們要學習“禪”的精神,不要偏執於短期的蠅頭微利,也不要被事物的表象所蒙蔽,而是要淡定、理智、從多方麵多角度考量問題。這恐怕是知易行難了。我想,關鍵第一步還是要提高自省的能力,發現自己看待問題、處理問題時不自覺的慣性和偏見。如果自己的“覺悟”不提高,隻怕終生都是木知木覺,被非理性的心理模式動搖、左右,吃虧上當被忽悠還在其次,可能還會給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安全帶來致命的損害。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