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商起源(zt)

(2010-12-22 08:03:09) 下一個
來源 :http://www.yayabay.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05593&extra=page%3D1



上世紀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在斯坦福大學附設的幼兒園做了一項試驗,他們對一群四歲的孩子說,他們有兩個選擇:如果他們能等十分鍾,可以獲得兩顆棉花糖(marshmallow)的獎勵,如果他們不能等,則可以馬上獲得一粒棉花糖。這些心理學家又追蹤調查,十幾年後,在這群孩子高中畢業時再次對他們進行檢測。結果發現,那些四歲時善於等待以便獲得更大程度的滿足的孩子,不但成長為更加成熟、理性、受人歡迎的青少年,而且在學習能力、考試成績上也遠遠超出當初那些衝動的孩子。這兩種孩子四歲時的智商差別不大,可是大學入學成績卻差別懸殊,正因為他們幼年時期就表現出的“情商”的差異。

“情商”這個詞,曾幾何時突然流行起來,成為社會上的時髦話語。不過它到底是什麽涵義,從何而來,我一直不甚了了。最近尋根溯源,找到了丹尼爾戈曼(Daniel Goleman)1995年寫的《情商:為什麽它可能比智商更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的十周年紀念版(2005年出版)。

看了這本書,我才知道作者最初寫書的動機是要呼籲美國社會改變他所認為的美國教育的一個嚴重缺陷:隻重視學生智力方麵的發展,卻忽視他們在感情自控和人際交往方麵的成長,因此造成日後大量的社會問題,比方說青少年暴力犯罪、未成年女性懷孕等。所以,他在書中花了大量章節討論怎麽通過學校的課程設置培養孩子們對個人感情的了解和掌控。以後這本書成為商業領域的培訓教材,讓不少公司的CEO動輒聲稱“情商”雲雲,這就是原作者當年始料未及的了。

作者說的道理現在看來很簡單,即僅看人們的智力因素並不能判斷他們日後是否成功。他引用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心理學的研究指出,決定成功與否,智力因素其實隻起到20%的作用,其餘80%要看個人的遭際(比如家庭出身、機遇),更要看人的“情商”。戈曼眼中的情商包括幾個方麵,一是情感自知:知道自己經曆的是什麽樣的感情,來源是什麽,並且區分情感和行動;二是管理情感,即學會怎麽處理憤怒、沮喪、壓力和挫折感,而不是通過和別人發生衝突來發泄;三是提高情感的“生產力”,學會負責、專心、自製,減少衝動;四是提高設身處地、從他人視角看問題的能力,要善於傾聽、理解他人的情感;最後是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最後一項又包括若幹要求,比如,學會分析和理解各種關係,有效解決矛盾糾紛,善於磋商談判,有技巧地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友善體貼,樂於助人,講求民主,追求群體的和諧等。

老實說,作者提出的這些觀點當年也許振聾發聵,現在則更多是知易行難,不怕想不到,隻怕做不到。但是作者說的很多關於兒童教育的例子卻足以讓天下父母——特別是急於讓孩子上各種培訓補習班卻不重視非智力因素培養的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父母——警惕自省。人生是否成功快樂,“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句話的確不是妄言虛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