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悲哀的中國論辯

(2013-03-07 13:32:13) 下一個


 

近年國內政治幾無一天消停,這裏出事,那裏出事,聳人的報料,事事驚悚。舉凡有事,必引發中國論辯,轉型社會中的思想激蕩前所未有,實在可喜可賀。

喜過則憂。憂在中國論辯的極端中國論辯的粗俗,更是憂在“極端”與“粗俗”竟然成了民間社會引領中國論辯的主流。縱觀海內外,無論左派右派,擁中反中,無論什麽論壇,理智理性的聲音似乎永遠出自一個細弱害羞的小姑娘。自稱信奉中庸、中道、執中的敦厚民族,一旦撕開那層虛弱的表皮,談論政治的粗野,一點也不比因為雞毛蒜皮打鬥不休的夫妻、鄰居間的爭吵更收斂。

言論自由是進步,但遺憾的是,能平和舒緩,慢慢說話,好好說話的文字實在是太少。長文也罷,短貼也罷,凡有論辯,彷彿從頭至尾都是在炮火橫飛,槍口對著腦門子這種你死我活的狀態下進行。言說者局促緊張但又堅定頑強的語態,聽上去真就像是戰地記者懷著不同的忠誠從槍林彈雨的前線發回的報道。

按理說政治論辯不是家長裏短,該講究點斯文。西方人認為東方人謹慎保守沒那麽彪悍。今天才明白這些無知的論調是多麽清純----------認識中國,認識中國人不必長駐中國,上論壇看看足夠了,看看懦弱與彪悍有著怎樣的混搭。

政治這東西,是人都知三分,這就從形式上注定了其廣泛的參與度和背景的複雜性。國人喜“政治”,有曆史,有名聲,不是什麽壞事。從任何角度,從任何“主義”出發,談論政治總比從早到晚與錢糾纏來的讓人寬慰。但談什麽,怎麽談似乎又讓人懶得想它。其實人們的觀感是:談什麽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怎麽談”。人們厭倦的是言之無物的詐唬,是來曆可疑的“知識”,反感的是大話、假話、空話,最恨的是莫名其妙的謾罵。

論辯指向的確定性是一大特色。盡管你聽了半天也搞不清這些虔誠的“政治愛好者”,他們究竟是想說什麽。是想說“政治的”還是想說“法律的”,是談“主義”還是談“情感”,是追求“廣場式的思辨”,還是菜市場的喧鬧,是布道說教還是渲瀉撒野,總之是既一派高深莫測,又一派熱氣騰騰。然萬變不離其宗,最終回到罵娘是一定的。想不通的是,既然意識到罵娘是必然是終結,還假裝文人討論個吊?


論辯最後歸宿的唯一性是又一特色。盡管對手的不確定會引出論題的不確定,譬如這邊說的是洋玩藝,是“理性主義”的“價值中立”,是“有限政府”的問題,是洛克的“社會契約理論”,是“個人自由價值與社會正義”這類抽象玄妙的話題,擁戴者不明就裏支持的卻完全是來自純屬個人生活的“經驗主義”之下的八卦流言。更多的是,這邊問:是要“自由主義”還是“專製主義”,那邊質疑的是對方的經曆、家庭或者長相問題:“看你那嘴臉就討厭!”嗚呼!無數美妙的思辨就這樣一次次從九天之上墜入十八層地獄。這時侯你聽到有人洋洋灑灑地維護對“嘴臉”的攻擊,拽什麽“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維護你說話的權力”,對方的反應必又是開罵:“去你奶奶的!”。


真正的戰場報道講求隱蔽性,中國論辯也是。骨子裏硬如青澀核桃,皮兒卻扮成黃軟香蕉,強迫自己進行形式上的自我糟踐,以換得對方實質性的理論讓渡。罵對方的“主義”之前先挖苦自已心中的“主義”,罵中國前先罵西方或者罵西方前先罵中國,以為兼容中西客觀中立,以為循循善誘苦口婆心,細細看來卻又分明夾雜著著各種款式的實用主義、機會主義,從而形成自已的“大雜燴主義”。說來說去他心裏裝的是啥主義,還真是不知道,或許隻有”輪輪主義”或許壓根兒就沒什麽“主義”也不一定。


政冶中的謾罵隻能讓政治變的更加“低俗”。有些論戰場麵,前半場還好好的,還正想慶幸“騷發兒騷古得”呢,一不留神這邊已經開始不怎麽“古得 ”了。想來可能曆史不清,糾纏有年,無論對方說什麽概以穢言還之,看得出那是一副“心有千千結”的樣子。也難怪,在他們那裏,硝煙彌漫的戰場氛圍令人緊張焦慮,要求他們此時此刻進行清晰的理性思維實在是難為了他們,既如此,也就隻能象格勞維爾筆下的布哈林一樣“不得不活在人的本能和他所捍衛的信仰之間的張力之中”。問題是布哈林隻是越過了“理性主義”,而我們的辯手越過了倫理界限。這一來,“政治”這個曆史老人的命運就愈發屈辱-----眾多善男信女,似懂非懂的看客們見了那些充滿叫罵的論戰,忍不住自然來兩句:“什麽東西,雞吧政治!”

一晃二十多年,凡涉政治,中國民間論戰的理論品質如一,風格特色如一,比的就是鬥狠鬥勇的情緒渲瀉,人們期待的中國文化的現代性,永遠浮不出“民族性”的水麵,長進也未免有限。

事實上隻要你選擇了辱罵而不是說理,就算你學富五車真懂政治,那麽人們也隻好選擇蔑視而不帶一絲同情。但辯證地看,極端、謾罵成為中國論辯的民間主流也許是一件好事,它一定引發人們對政治對人性更強烈的警覺。


 


2010-10
2013-03-07

於無聊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verruekt 回複 悄悄話 國人主要是罵街。
我是一元黨 回複 悄悄話 畢竟在自由言論方麵中國還是小學生。出現點問題是必然的。待到數十年後,也許中國這方麵就成熟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