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上,人都是有問題的,沒有問題就不是人了。
這裏說所的問題就是心理問題,其實所有問題的類型都可以歸結到心理感受。比如你的問題是掙錢太少,工作沒有熱情,或者是家庭矛盾,這些最終還是源自你的感受。那麽我們的心理問題又是從何而來的呐?一個胎兒從在媽媽的肚子裏就開始與媽媽的狀態產生了關聯,並建立自己的問題;比如媽媽情緒不好,胎兒的大腦發育就會收到影響,孩子先天的性格機會比較偏激;如果媽媽對孩子的出生沒有做好準備,或者不接受這個胎兒,那麽孩子生下來性格中就會有天生的自卑感。我們說“問題”是伴著人從胎兒直到你離開這個世界,而問題的來源就是人從一種“環境”轉換到另外一種不熟悉的“環境”,進而激發了你自身的防衛機能,同時內心產生了自卑感,或者說恐懼感,這些自卑和恐懼的感受造成了你與周圍人和環境的衝突及“問題”。人是在不斷克服自卑感的情況下成長的,也是在不斷戰勝恐懼感地狀態下成熟的。而我們經常說的內心矛盾衝突也是有這些自卑感和恐懼感所引發的,如果你沒有了內心的衝突,原因是你可以很好地控製這些自卑感和恐懼感。
今天,我們的主題是尋找這些自卑感或恐懼感的來源,同時看看如何可以讓孩子在童年建立良好的自我防衛和完善機製,避免在後期成長中過多地受到這些問題的困擾。
弗裏茲.李曼,心理學家及心理分析專家,德國慕尼黑心理研究及治療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在心理分析上成績斐然。其在最著名的著作《直麵內心的恐懼》中,提到了內心恐懼的四大來源,也就是什麽樣的人格特征會造成內心的恐懼,進而影響到你的自我認知、社會關係和生存狀態。這四種人格特征包括:分裂型人格、憂鬱型人格、強迫型人格和歇斯底裏,這些特征到達一定的程度就會形成病態人格。而存在於這個世界上的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人格,或者不同輕重,或者兼而有之。而認識這些問題人格特征的來源,可以讓我們正視自己的問題,積極麵對、接納並剖析自己,勇敢地去看清和迎接自己所恐懼的真相。同樣,知道這些問題,可以讓我們正確地引導孩子們建立好的、積極的防禦機製,形成自我完善和成長的人格動力,避免孩子在後期的成長中形成問題人格,影響他們的一生。
分裂型人格的形成是在童年情感生活中與父母或周圍的人缺乏“鏈接”,或者孩子賴以獲得安全感的環境或關係經常變動,導致孩子在情感表達、愛和溝通能力的缺失。進而害怕甚至逃避與別人建立親密感,其源於對自己安全感缺失的恐懼,唯有保持距離,或者快速逃離與他人建立起的聯係,才能達到內心的安定,也就是通過距離感來保持自我安全感。孩子在幼兒園、學校不熱衷於交友,喜歡獨處;青年時期對人生的態度灰暗,獨自苦思人生的意義,去從不融入到真實的社會;這些都是分裂型人格形成的特征和警訊。
憂鬱型人格的形成是在童年情感生活中,自我感受被粗暴地傷害,從而所產生了一種對情感和愛的渴望;或者某些方麵被過分的滿足,產生了一種對這種感受的依賴。這兩種都造成了孩子害怕失去既有的感情鏈接,進而在日後與他人或環境建立鏈接時,隱藏自我感受,一味順從他人,把自我安全感完全建立在重要他人對自己的態度上。其安全感完全來自於重要他人的反饋,其恐懼感也同樣產生與重要他人對自己的“離棄”。我們要特別注意,父母習慣性的拒絕和過度的寵愛,都會讓孩子逐步形成憂鬱型人格,後期他們獨立成長中所感受的內心快樂、安全或恐懼,都會嚴重依賴於某些人的反饋,進而逐步形成憂鬱型人格。
強迫型人格是由於童年的憤怒、不滿、恐懼等情緒被外在環境和人所壓製,無法自由表達,必須按照父母或者重要他人的規則去處理自己的感受。由於無法自主表達,必須壓抑,進而形成一種不良情緒的內化。這種內化逐步會發展成為在日常生活或與人交往中,凡事一定要強迫自己按照某種特定而無意義的方式行事,必須100%精確無誤,不脫離給自己設定的標準。通過這種自我懲罰,映射到對之前壓抑情緒來源的報複,進而釋放內化的憤怒。強迫型人格由於內心充滿憤怒,但自己意識不到,隻是覺得自己必須對自己或他人有嚴格的要求,所以缺乏對自我的寬容和對他人的包容。他們不輕易流露感情,凡事理性而精準,但在日常生活中卻出現一些難以理解的行為特征。比如喜歡咬手指、有潔癖、做事一定要準時無誤、通過一些強迫性的行為來釋放恐懼和憂慮等。
歇斯底裏是來源於希臘語“HYSTERA”,原意是“子宮”,特指女性的一些心理和生理特征。大意是由於女性處於社會較低地位,必須要通過對自身感受的掩飾、造作和詭計才能在男性統治的社會贏得一席之地,這種偽裝、善變、隨性和不表露真實就是女性控製男性的重要手段。歇斯底裏人格是由於孩子在童年期被父母寄予了特定的期望,充當父母設定的角色,而孩子自身無能力或願望去完成。這些角色的扮演導致了孩子養成了虛偽、詭計和狡詐的行為特征,不願表達真實的自己,唯有這樣才能贏得父母的關注和讚揚。這些“磨練”讓孩子形成了通過外部的反饋來判斷自我表現的習慣,最終形成不重視外部實際環境和真實自我,不願承擔固有責任,喜歡體驗新鮮、刺激,從而永遠不用去約束自己。對於存在的問題和矛盾,總是通過批判他人來解決自己內心的困擾。他們相信,通過不斷嚐試新的事物、轉移問題和推卸責任就可以保持自我的安全感,避免固有環境和他人關係給自己造成恐懼。
下麵回歸我們的話題,通過這四種問題人格的分析,我們如何避免自己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進而導致他們在後期自我成長中形成問題人格,甚至病態人格。
我們可以看到,所有的行為問題都是心理問題,而問題行為又是針對內心自卑或恐懼感而形成的一種自我防禦方式。這些心理問題的根源就是不敢表達真實的自我,導致內在的需求和外在的表現不一致。習慣性的不一致使外在的矛盾和問題擴大化,反而加劇了自我防禦心態,人就會進一步扭曲真實的自我需求,表達強烈的防禦行為。如果形成惡性循環,問題人格也就會發展成病態人格了。
我們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非常注意以下問題的發生、發展和處理方式,如果在孩子與家庭緊密連接期,也就是從出生到步入社會之前,形成一套感受自我、表達自我、正視自我、接納自我、完善自我的心理需求和行為模式。如果這套模式是開放的、積極的、包容的,孩子步入社會之後,成長一定是良性的,一定會追求真實和體現自我價值的東西,也會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孩子在出生到6歲左右,沒有拓展社會關係前,要關注孩子真實感受自我和表達自我的需求;而後期學校生活,孩子會逐步形成自己的社會交往模式,父母要積極培養孩子正視自我、接納自我和完善自我的能力。
一、嬰兒期讓孩子表達真實的感受和需求
胎兒在媽媽的肚子裏就會感受到媽媽的情緒,包括媽媽是否歡迎或不接受自己的存在,所以對於孩子的接受就是首要問題。
不論我們的家庭條件如何、婚姻狀況如何、之前的生活方式如何,孩子的出生都是一個與自然和諧的結果,既然自然接受了這個孩子,母親就要無條件接受,隻有這種無條件的接受才會讓孩子在出生到3歲這個階段感受到自己是被接納的,感受到自己對於媽媽是重要的,這樣孩子在自我意識沒有與媽媽脫離之前,是有安全感的;而孩子在意識到自我存在的那一刻同樣會產生自信和自我表達的願望。
按照上麵的人格特征去分析,這個階段孩子有被接納感,有產生自信和表達自我的動力,也就是與人產生親密感的基礎,避免後期形成分裂型人格。當然,成長期與父母和重要他人的關係也決定了分裂型人格的發展,但幼兒期與母親的關係確實最重要的。
二、幼兒期讓孩子釋放情緒,敢於表達不滿和憤怒
作為成人,通過社會的曆練,我們已經知道如何控製和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關於憤怒和不滿,知道什麽樣的方式是別人可以接受的,什麽樣的方式是對他人沒有傷害的。什麽時候需要忍耐,什麽時候需要發作,有清晰的目的和方式。
作為幼兒期的孩子,他們剛剛有了自我意識,知道這個世界與自己的分開的,第一次知道自己必須通過個人努力去建立和維護一種自己喜歡的生活狀態。問題是孩子們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既不知道自己的情緒來源,也不知道向什麽人表達,更不知道如何選擇正確的方式。所以,我們看到孩子們情緒的宣泄都是無規則、無目的、無理性的,但我們必須相信這種情緒的宣泄對孩子自我感受的表達非常關鍵,更重要的是通過這種表達所接受的反饋,孩子會初步形成一種內在自我與外在自我的一致性,也就是最開始認識到要正視真實的自我。
具體到我的身上,需要反思的就是如何對待孩子成長中情緒的宣泄問題。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兩件事,第一件事是孩子吃藥,當所有人都沒有辦法讓他自覺去吃藥時,我采用了最原始和粗暴的方式,也就是直接塞到他的嘴裏,不管他如何抗拒。當時他才3歲多一點,發了高燒,就是不願意吃藥。當時沒有人怪我,但看得出姥姥非常心疼,但為了孩子病情不要發展太嚴重,她也就默認了。第二件事是關於他真正的憤怒,而我卻無法理解。大概是四歲左右,幼兒園讓每個孩子做手工作品,姥爺給他做了個火箭,上麵需要裝四個類似噴氣管的東西,於是姥爺就用了他的蠟筆。他回來後,非常喜歡這個作品,但對姥爺用了他的蠟筆非常不滿意,一定要把這些東西拆掉。我當然不同意,因為是姥爺用了一天的時間內精心製作的,而且蠟筆在這個作品參展完後再拆下來也可以。兒子當時堅決不同意,並向姥爺發了很大的火 ,在我製止並強迫他接受我的觀點時,他表達了強烈的憤怒。甚至在我把他推到家門外時,告訴他想清楚道理再回來,他仍舊不屈服。直到過了很久,他才自己回來並安靜下來。我問他是否明白:姥爺做這件事是為了他,所以他要理解姥爺的辛苦,而不是心疼自己的東西。他還是非常抗拒,沒有絲毫認輸的表情。當然,這件作品後來獲得了全校比賽的第二名,兒子也高興地把獎狀貼到了牆上,但我還是覺得在這件事上他還是壓抑了自己的情緒,我們之間沒有建立正常的溝通方式。
我們需要關注的是當孩子在3歲到6歲這個階段,形成了自己意識,在於周圍的人及環境發生衝突,並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時,我們應該怎麽做?應該如何幫助孩子舒緩和宣泄掉內心的恐懼和不滿?
我們要確信,在這個年齡段,孩子對情緒表達的方式和產生的原因沒有能力去分析和斟酌,所以我們首先要接納他們這種不合理的表達方式。如果孩子用不禮貌或者過於激烈的方式表達了自己的不滿和憤怒,首先我們要確信這些在成人世界看來離譜的東西對孩子來講就是唯一的方式,也是他們真實的表達。如果我們采用了壓製、斥責、報複的態度去對待孩子,那麽他們感受到的不是自己做錯了什麽,而是自己完全不被父母或者他人接受,這樣必然會導致其日後發展為憂鬱型或強迫型人格。會導致孩子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把這種不滿和憤怒內化,導致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當他對自己情緒表達得到的反饋毫無把握時,隻能通過迎合別人或者強迫自己來平衡內心的情緒。
所以,讓孩子正常地表達憤怒和不滿,而不是采取成人的行為準則去約束孩子的表達,對於孩子成人後形成健全的自我表達方式非常重要。作為父母,不要緊張孩子離譜的不滿、憤怒和宣泄,這些都是他們真實的方式,不代表他們以後會這樣。如果在3歲到6歲這個年齡段,孩子自然的表達方式總是被壓抑和否定,那麽到了成人階段,他的表現一定是更不靠譜了。
三、學校階段讓孩子學會接納自己、正視自我
孩子在入學以後,就會麵對一個比較真實的社會,這也是孩子麵臨的第一次真正克服自卑感和恐懼感的時期。
父母在這個階段麵臨的主要問題就是如何引導孩子去接納自己、正視自己,從而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為自己設定可行的目標。而父母最容易使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擔當他們需要的角色,而不是孩子真實的自我。這種情況一般會有下麵三種方式:給孩子設定父母認為重要的目標、讓孩子成為像父母一樣的人、讓孩子實現父母沒有實現的願望,還有比較極端的情況就是讓孩子替代父母中的一個角色,這些多發生於父母關係不好的家庭,會導致孩子處於父母矛盾的中心,進而讓孩子承擔自己沒有能力承擔的角色,他必須去偽裝成為一個父母一方希望的角色,並放棄自己內心真實的表達方式,進而形成初期的歇斯底裏人格特征。
孩子在這個階段首先麵臨的問題是如何克服環境變化給自己帶來的恐懼感和自卑感,這畢竟是孩子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脫離家庭去迎接一個未知的世界。所以我們必須要做到告訴孩子這個真實的世界是什麽,告訴孩子他遇到的問題是什麽,再告訴他這些問題都是可以通過個人的努力一步步解決的。
孩子最先感受到的是自己不再是中心了,自己麵對的最大的問題不是父母,而是學習期這個環境給自己帶來的不確定性和壓力。父母需要告訴孩子這種感受是正常的,孩子所發現的自我缺乏和不足也是存在的,但這不代表孩子自身的問題,不代表孩子不聰明、不認真、不努力。因為隻有孩子接受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夠接受這些問題,同時才能夠思考如何解決,而不是逃避。因為我們看到的孩子表現的所有不認真、遲鈍、鬆懈和拒絕,都不是對這些問題本身的拒絕,而是對自我的而拒絕。因為孩子不知道這些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問題都可以解決。他們認為這些問題就代表了他們本身,所以首先拒絕接受自己,然後就拒絕接受問題,最後會變成拒絕接受這種帶來不快的生活方式。
這個階段非常非常關鍵,是決定孩子是否接納自己、正視自己,從而發展出完善人格的基礎。說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很難。首先,父母要克服自己的私欲,不要把個人的需求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扮演不真實的自我。其次,父母要理解孩子麵臨的問題不是孩子自身的缺陷,都是外在的、暫時性的問題。重要的是要讓孩子知道如何接受自己,並接受自己的不足,麵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對於孩子擔心的問題,要讓孩子相信兩點:一是大部分問題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嚴重,或者根本不重要;二是任何問題都可以通過努力得以解決。這些問題的探討和實踐,可以讓孩子養成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行為模式,並敢於表達和麵對真實的自我,形成自信、包容的人格特征。
四、步入社會前,讓孩子的人格具備自我完善和提升的能力
當孩子離開學校,在社會上獨立發展時,我們會發現決定他們日後成就的就是一個可以自我完善的人格。人的一生都是在不斷學習、積累和感悟的階段,而人生各階段良性的發展就是基於一個自我完善的人格。自我完善包括接納自己、正視自己、提升自己,最終做到內心與外在的和諧統一。自我完善的人格不代表一個人的成就有多大,而代表一個人對自我價值感受的程度。我們看到往往取得很大成就的人在性格上卻又巨大的缺陷,這種缺陷如果可以被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所控製,就會發揮對社會進步有益的作用,比如甘地和林肯;如果這種缺失疊加在錯誤的社會價值觀,比如對他人的仇恨和憤怒,就會給人類社會帶來極端的災難,比如希特勒和斯大林。
所以,我們說一種具備自我完善的人格,不一定會給孩子帶來什麽巨大的成就,但一定會給他帶來幸福和快樂,同時也會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這種智慧讓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步懂得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為社會整體幸福和普遍意義上的快樂而努力,並傳遞這種價值觀給更多的人。如果你的孩子可以成為這樣的人,他們給社會及後代留下的財富將是世代相傳的,也是那些政客、商人和所謂的領袖們所遠遠不及的。
最後我們說:父母的最大成就是讓孩子形成可以自我發展和完善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