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聲音-安妮鮮花博客

安妮鮮花(Annie.com.cn), 海外遊子創建, 精品鮮花及品牌服務的結合, 成功人士的選擇.
正文

當媽後工作生活如何取舍

(2009-10-16 06:10:37) 下一個

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一直以來都爭論不休。就我個人而言,享受過全職媽媽對寶寶全身心投入的快樂與充實,也正在品嚐著職場媽媽一根蠟燭兩頭燒的不容易。其實不論做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都需要有取有舍,隻要是做媽媽,就要平衡自己的夢想和家庭、孩子、老公以及老人之間的關係。

 

 

 

    記得我家小寶沒出生的時候,有一次和高中同學小聚。一位關係很好的同學對於我這幾年的變化覺得很是不可思議。

 

    他一直在追問我:你怎麽就這麽想得開?怎麽可以有了寶寶之後,說放下很體麵的工作就放下。然後現在在自己的事業正進行得起勁的時候,又準備要第二個寶寶?你不覺得累嗎?你還有你自己的生活嗎?為孩子所作的犧牲你覺得值得嗎?

 

 

    其實我知道他之所以有這一係列的問題,是源於他的愛人一直不肯放棄自己的工作。他的愛人我也很熟悉,非典時期,我曾經看過她寫給兒子的一篇文章,那份才華和母愛讓我著實感動了很久。我們也曾拉拉雜雜地說起過一些婆媳關係的問題。當時她曾經說,女人要出去掙錢,不然在家沒地位。所以她在孩子才幾個月的時候就開始找工作,也很快就上班了。我不知道她的這個想法和婆婆對她的態度是否有關係。其實按照他老公的狀態,做全職媽媽在經濟上是沒有問題的,他老公一直都想讓他全職。但是她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工作經常出差,對孩子照顧少使得她老公和婆婆對她頗有微詞。而在他老公和我探討這些問題的時候,他們的婚姻已經走到了邊緣。

 

    我很為他們的婚姻惋惜,更同情這個無辜的孩子。其實,是否作全職媽媽,這件事情本身無所謂對錯,但是,在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中,如何能夠體現出對於家庭、丈夫和孩子的愛,如何取舍,如何使自己的生命獲得平衡,這才是最值得考慮的問題。

 

 

    在中國人傳統的觀念中,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做全職媽媽,等於就是家庭婦女。所以,對於那些供養我們成人的父母,應該是第一個不讚成的。即使他知道你的經濟沒問題,但他擔心你的將來,也擔心你的家庭會不會有變數,更會覺得你辜負了他望你成鳳的希望。

 

    記得有一次我在溫哥華的圖書館,這裏麵陽光很好,很多媽媽都推著小寶寶來曬太陽。有一天,我就聽到一個看似比較有文化的華人阿姨(應該是不到60歲的樣子吧)連呼:悲哀,真是悲哀啊!這一個個都高級知識分子,越海留洋,到這了,整天就陪孩子玩。真是人才的浪費!當時周圍的全職媽媽們也都相視一笑!

 

    其實我知道,對於這些媽媽們,都是全職媽媽的支持者,也是受益者。在國外,孩子在三歲以前基本都是媽媽全職帶。有些西人媽媽,基本都是2-3個孩子,所以一般全職媽媽的時間大概要10年左右。甚至那些花了很多年費了很多銀子的醫生、律師等職業女性,選擇全職媽媽的比例也非常高。

 

 

    從客觀上講,國外的托兒費用非常高,而且原則上都是從三歲以上才開始接收。以溫哥華為例,如果以每個孩子600-1000加幣/月(合人民幣就要4000-7000元)的費用計算,那麽三個孩子的托兒費用是驚人的。

 

    而從主觀上講,國外對孩子的教育父母參與的要更多一些,對於孩子的行為禮儀,都認為應該是家長分內的責任。同時,國外的幼兒園、學校不像我們國內的延伸服務那樣多。所以整個社會對於孩子的教育,都還是以家庭為主,不管是什麽樣級別的家長,即使是總統總理,都會對孩子投入特別多的精力。家長對於這份責任看得比國內的家長更重,不會想到去交給別人。同時,國外也沒有老人帶孩子的習慣。

 

    另外,國外的孩子興趣班開始的都非常早。比如從6個月就開始可以參加遊泳訓練班,3/4歲就開始參加滑冰訓練。這些興趣班基本都在下午3-6點之間進行,如果家長上班的話,這些活動基本就沒辦法進行。而對於他們來講,各種興趣愛好尤其是體育方麵的愛好和特長,可能比學習更重要。這就是觀念的差異。因此國外的全職媽媽很正常。當然,不做全職媽媽的也很多。總之,做全職媽媽不會有像國內這麽大的精神壓力。

 

 

    在中國,近些年高知階層的全職媽媽越來越多,我覺得這是社會進步的體現。在我們父母的這一時代,每天為溫飽奔波,整個社會對教育就不重視,也沒有什麽人真正地把兒童作為一個值得研究的客體,去探究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和需求。這樣的結果就是,很多人成年後才發現很多源自於童年的心理問題。就像我媽媽說的,直到有了我女兒,我和她說一些兒童心理方麵的觀點,她才開始明白孩子是怎麽回事。從這一點上來說,目前社會上的全職媽媽越多,尤其是高知媽媽的比重增加,對中國兒童教育方麵的促進作用會越來越大。

 

    而從孩子的個體來講,孩子成長真正需要的就是兩件事:一個是安全感,也叫母子依戀關係。還有一個就是社會適應性。而這兩點的建立,最重要的時間段都是在三歲以前,主要從媽媽那裏獲得。

 

    媽媽和孩子朝夕相處,最大的大好處就是孩子的安全感建立會更好。這個安全感的用處真是太大了。自信並相信他人,是很多成功人士的重要品質。有些人成年以後仍然不自信,也難以信任別人,根源基本上都來源於3歲以前母親給與孩子的感受,也就是說,母親沒有讓孩子感受到隨時隨地無條件的愛。或許是時間的問題,或許是方法的問題。從這一點上來說,看似在孩子最初的三年裏全職媽媽為了孩子失去了自我,但是最後,你收獲的會是孩子的一生。

 

    所以在這時時間段裏的取舍,我覺得做父母的就應該有比較遠一些的眼光。經常看見網上討論作全職媽媽的難處,有些家庭因為老人有時間,所以就覺得交給老人沒問題。應該說,有些老人比較懂得教育孩子,但是畢竟這樣的老人比例不高。如果把孩子交給一個不懂教育,尤其是那些對科學育兒嗤之以鼻的老人,我覺得那是拿孩子的一生在作賭注。也許今天你省去了陪他的三年,但是,等他上學以後你為了糾正他的壞習慣,可能要花上好幾個三年。而且,非常有可能是無功而返。

 

 

    我自己的兩個孩子,大寶在最初的兩年裏,我是隨時陪伴。連外出辦事,都是拉著一起走。最後一年因為創建自己的公司,所以送去幼兒園,但是後來,因為幼兒園管理的問題,沒有再送。在這一段時間裏,應該算是半陪狀態。而二寶,因為工作的壓力,陪伴的質量就要差一些,尤其是在最關鍵的分離焦慮期,沒有能夠全力以赴的去陪伴,所以現在也還有一些問題。

 

    對於二寶的問題,是我最難作出取舍的時期。因為一攤子事情正在進行中,一大批人跟著你,是看重你的發展,這個時候為了孩子把所有的人遣散,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盡管我知道那幾個月我的早出晚歸對孩子意味著什麽,但是我也沒有辦法。好在度過了早出晚歸的幾個月之後,我又開始白天能讓孩子隨時見到我。隻不過,我還是不能把全部精力放在他身上。這也一直是我的一大遺憾。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是我下定決心幫助小寶解決適應新環境問題的時候。再過兩個月,小寶就要去幼兒園了。我希望他能夠在這個最關鍵的時期平穩地過渡。在入園之前,我希望能夠更多地帶他去適應環境,用我的全心全意給他一個心理支撐。正好我今年的產品設計開發任務基本完成,設計師休假,我也借此給自己放個假。合理安排好其他的工作,相信地球還會照樣轉,公司也不會受到大的影響。這也算是我的一個取舍。

 

 

    我想,不管是全職媽媽還是職場媽媽,學會區分生活中的輕重緩急。什麽時候工作最需要,就優先處理工作;什麽時候孩子最需要,就優先陪孩子。生活,永遠需要一個平衡的支點。我眼中所謂成功的人,首先應該是一個幸福的人;而一個幸福的人,最需要的就是要知道什麽是自己想要的,什麽是自己所愛的人需要的。在追求自己想要的同時,一定要顧及對方的需求,甚至在對方最需要的你的時候,要放下自己的需求去滿足對方,這樣才能獲得對方的真愛。對愛人如此,對孩子也是如此。當然,這樣的處世方式也需要愛人的理解和支持。在孩子的教育上,應該把和對老人的孝敬區分開來。如果二者不能兼得,那就分開來。不然,老人有意見,孩子的成長也受到影響。

 

    學會取舍,求得生命的平衡,是一種人生的智慧。希望我們不要在幾年以後對自己今天的選擇後悔。畢竟,生活不可以從頭再來。有人說,像螞蟻一樣工作,像蝴蝶一樣生活。我非常讚同。隻要我們用心,就會演好我們生命中的角色。

 

                                                                                        

又是一年楓葉紅:溫哥華鹿湖公園(DEER LAKE)的紅葉非常著名。盡管說加拿大是楓葉之國,但是紅葉也不是棵棵樹上都能見到。而鹿湖公園那紅的燦爛、黃的柔嫩、綠的青翠,真是讓人心曠神怡!

 

 

 

被新浪推薦的教育情感類相關博文:

 

   孩子入園媽媽必須要知道的

   講規則,從兩歲開始-可樂的故事

   防止濫用抗生素的好辦法

   最愛那份陽光

   認生的孩子要慢養

   盤點6歲女孩喜歡的興趣班

  堅決支持特長班的N個理由

    加拿大孩子的暑期遊泳活動

       讓孩子樂此不疲的暑假課外班

     學會接受別人的批評

       北美校園被沒收手機後

     該不該讓孩子當個“官”?

     加拿大小學新生的第一課--中西教育比較

     綠壩和國外一年級新生的性教育課

     出國留學行裝準備--別忘帶正裝

     加國小學教室為什麽有兩扇門

     愛管閑事的小老外

     你會拒絕老公的鑽戒嗎?

 

其他教育相關的精彩博文:

    跳水小健將是怎樣煉成的

    兩歲半寶寶寫博客

    當公主遇上王子

    北美升學,遊泳特長很重要

  警惕貧二代身上的富貴病

  加拿大小學畢業典禮實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