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聲音-安妮鮮花博客

安妮鮮花(Annie.com.cn), 海外遊子創建, 精品鮮花及品牌服務的結合, 成功人士的選擇.
正文

加拿大:家長要為學校做義工

(2009-11-26 07:37:37) 下一個

    在加拿大,高中以下孩子接受的是義務教育(從5開始的學前班到12年級,一共13年)。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除了文具外,其他的學雜費和書本費是不需要個人繳納的。

 

    而家長對學校的支持和貢獻,主要體現在義工方麵。按照教育局發布的家長手冊中的定義:義工是一個願意免費付出時間去協助一個計劃、活動或項目的人仕。若有興趣參與,請與學校教職員聯絡。義務工作是一個認識其他家長或社區人事的最好機會和途徑。

 

    義工在北美很普遍,是公民回饋社會的一個普遍方式--在他們的理念中,社會的具體體現就是社區,公立學校也是社區的組成部分。所以,每個學校都設有家長諮詢委員會Parent Advisory Council (P.A.C.) 。家長諮詢委員會也是由一群家長義工組成。每位家長均是會員,通常每月集會一次,目的是與教職員充力合作來改善學校的運作。並成立小組及設立不同的計劃以支持學校的教育哲學及理想。

 

    開學剛兩周的時候,大寶從學校帶回一張家長委員會PAC的 Welcome Back BBQ 的通知。就是說,會有一個燒烤晚會,會上有很多需要家長服務的義工項目向大家公布,等待廣大家長的參與!

 

 

 

這就是那張邀請家長去參加“歡迎返校的燒烤”通知單

 

    燒烤很簡單,就是現場烤一些香腸,然後做成 Hotdog 賣給家長們,也還有果汁、水、薯片賣--其實這就是一種捐款方式。一年下來,經過那許多次的各種各樣的捐款(我發現北美的捐款無處不在,很多事情都是用捐款來做的),也見過學校用捐款改進了Playground。在現場上設的PAC(家長委員會)宣傳台上,發放了各種義工的宣傳資料,下麵就是要征集的一些義工項目:

 

    1. Hot Lunch Days

 

 

    平時都是學生自己帶午餐,但是每個月有一次全校學生老師統一訂午餐,師生一起吃,叫做Hot Lunch, 孩子們每次都很喜歡. 因為加拿大是一個絕對多元化的國家,這個Hot Lunch讓學生有機會嚐試不同民族不同口味的午餐。去年的Hot Lunch Days,到現在還記得的就有Pizza Day,Hog Dog Day, Sushi Day, Tortilla Day. 其中的Tortilla, 的確是我們從未嚐過的。

 

    征集的義工包括:收集並分類整理各個教室的訂單、清點帳目;清洗裝午餐的盒子、根據各個教室的訂購情況整理並將午餐分發到教室等。

 

 

    2. 牛奶計劃

 

 

    家長可以給學生訂午餐新鮮牛奶,有幾種口味和規格。征集的義工負責收集、整理訂單、清點帳目,製作牛奶領取卡片(學生憑卡片每天午餐時到大廳去領牛奶)。牛奶公司送奶到學校後,做義工的家長也負責把牛奶保存到冰箱中,並且在大廳中協助高年級的學生義工給訂購的學生分發牛奶。從學校的這個牛奶計劃定牛奶,不但操作簡單而且很新鮮,費用也比在超市購買便宜一半甚至更多 -- 家長的義工應該說對降低成本會有些作用吧。

 

 

     3. 募捐

 

 

    PAC(家長委員會)組織各種各樣的募捐,所得款項由PAC支配,用於給學校購買各種器材(比如去年,操場上增加了秋千等設施),或者支持學校的各種活動:學校每年都聘請各種各樣的專業人員到學校教學生或者送學生到專業場所去訓練,比如去年的活動就包括足球、網球、Hip Hop、Jazz、瑜伽等,每項活動一般是在體育課時間上,持續1-2周(每周3堂體育課),從每個學生收取成本費用。對所有家庭有困難的學生,隻要家長提出來或者沒有給學生帶足費用,其餘全部由PAC支付。PAC的口號是,不會讓任何一個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原因錯過這些學習和接觸新事物的機會。

 

    除了直接捐款外,家長還可以幫助尋找讚助商家。這類讚助不是直接要求商家出錢,而是由商家出產品,學校給學生帶回家產品說明和訂購的表格,然後商家按銷售比例給PAC捐款。當然家長也要協助收集訂單、清點帳務、以及產品運達後給學生分發等等。一年下來,孩子帶回來不下10種這類的產品說明和訂購的表格,年初以及各種節日之前最多,大多為應景的商品或者各種會員卡等。比如今年的聖誕節,就又有一份訂購巧克力的表格了。

 

 

     4. 舊衣服募捐

 

 

    每年有三次捐舊衣服(也包括被子、嬰兒尿布等等,幹淨整齊並且整理到大的黑色垃圾袋中或者產品的原裝箱子中)的活動,有一個機構會到學校取走收集到的東西,用於資助需要的人,而學校可以每袋獲得$2.75的收入,這個收入就作為PAC的募捐所得。家長除直接捐外,還要協助貼布告、準備給每個學生帶回家裏的募捐通知、收集整理募集到的東西等。

 

 

    5. 聖誕節 Pancake 早餐

 

 

    每年聖誕節,學校都組織一次Pancake早餐,學生隨便捐多少錢都可以,然後就可以享受早餐。不但美味,而且現場很有節日氣氛,也是一次和其他班級的好朋友或者老師等一起吃飯的好機會。所有當天募集到的錢,都捐給一個需要資助的機構,每年可能不同。早餐的Pancake, 都是家長募集到的食品券或者材料,然後自己做的。所有的活動都是要由做義工的家長來負責的,包括組織協調整個活動、募集材料、做Pancake並且服務、現場布置、收集當天的募捐款、善後處理等等。

 

 

    6. Campbell's 標簽收集

 

 

    這就是 Campbell's 標簽收集的說明:收集Campbell公司的各種產品的標簽,然後PAC用這些標簽到該公司兌換成給PAC的捐款。當然,通過這個方式,這個公司也做足了宣傳,而且孩子見到這個公司的產品,就要求買,因為可以收集標簽!

 

 

這些就是部分Campbell公司的產品,收集任何這些產品的標簽,都有效

 

    家長最直接的支持當然是協助收集這些產品標簽,學校大門內就有一個箱子,可以隨時把標簽放到箱子裏。家長義工也負責把把標簽整理、分類等。整個活動,都是家長來負責。

 

 

    7. Teacher Appretiation Lunch 謝師午餐

 

    沒有找到今年的這項通知單,就把去年經曆過的寫出來。每年六月份,也就是一學年快要結束的時候,PAC都組織一次感謝老師及學校全體員工的午餐,家長可以送一份菜或者點心、可以做義工去提前準備或者善後處理、可以送花(我們去年就是送的花了)、或者簡單的直接捐款。

 

    以上所有這些活動,都是PAC組織的,需要家長做各種各樣的義工。當然最開始提到的那個Welcome Back BBQ, 也是需要家長做義工。上述所有各種各樣的活動,所有涉及到學生或者家長可以訂購的,都有一個規矩:一律不找零,多餘出來的都作為給PAC的捐款。

 

    除PAC需要家長做各種各樣的義工外,老師或者學校也需要家長協助:學校的運動會,都是高年級學生組織,家長做義工協助的;班級每年都有幾次的Field Trip,應該叫參觀旅遊吧, 都是征集義工來協助老師,一年級時女兒的班級就參觀過農場、SFU大學、科學館。一個家長全程負責一個組4、5個孩子。這項工作責任重大,因為一到這些公共場合,孩子們看到玩的就什麽都忘了,所以家長要隨時盯住。盡管不停的叮囑,但是也還是有一會兒就不見了的孩子。

 

    對於所有義工,家長都可以帶家裏的小孩子一起去,有專門人員陪孩子玩,隻要孩子不是特別小,家長可以放心做事。

 

    義工是北美社會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各種大型活動都能見到義工的身影。孩子們到了一定年級,做夠一定時間的義工是學習生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即使在學校的日常生活中,高年級協助低年級學生進行日常管理都非常普遍。在高考錄取中,義工表現及感受也會作為一項重要的錄取指標。

 

    也許因為從小就開始作義工,所以家長們對義工的熱情很高。很且,北美的成年人普遍動手能力很強,不管是做食物、做用品還是幹些簡單的體力活,他們都做得比較得心應手。我想,這和他們從小的教育就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這一點,也能看出我們小時候動手能力欠缺的遺憾。

 

    以上這些義工項目,我們能抽出時間來的, 或者非常感興趣的(比如Field Trip),就去參加做義工;孩子帶回來的那些購買後商家可以給PAC或者學校提成的商品,則盡可能購買一些,雖然有些偏貴一點(比如巧克力~);這裏麵每個月的書單真的很好,都是適合各個年級學生的圖書而且比書店便宜,購買後出版社還會給學校或者班級贈送圖書。其他的,就直接捐款解決了。當然了,每項活動既不做義工也不送花也不買東西也不捐款也是可以的,並非強製,甚至孩子不帶足明確標明的各項活動費用也不會導致孩子參加不了(PAC會補足的),不過,中國的家長基本上沒有這麽做的,大家還是很要麵子的,更不願意讓孩子覺得不好看。

 

    此外,還有一個需要家長協助參加的項目,就是BC 省學校水果和蔬菜營養計劃:

 

   

                           這就是這個蔬菜和水果計劃的宣傳單

 

    出於環保以及其他方麵的考慮,BC省學校鼓勵學生食用本地水果、蔬菜--這一點,在加拿大小學生咋背單詞中大寶拿的那個蘋果就是這個計劃的產物。這個計劃,要求家長支持的事情最簡單,不需要出力,隻要鼓勵孩子參加這個計劃即可。

 

    在課堂上,老師就有介紹:消費本地水果、蔬菜可以減少運輸量,節省能源並減少排放。除了關於環保方麵的介紹外,還不時介紹本省出產的水果、蔬菜,並且在介紹到哪一種時都給學生每人免費發一個。去年一年,不時就發現大寶放學時手裏拿著一個蘋果、西紅柿、或者胡羅卜!個人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不知不覺中,從娃娃抓起就把本地農業的長遠需求培養好了,不得不佩服老外的長遠眼光。

 

     不但學校,就是課外班,也需要義工!看下麵,女兒參加的芭蕾舞班,第一次課上發的征集家長義工的表格:

 

 
 
    這個藝術中心辦的芭蕾舞班,需要義工幫助協調課程和家長的溝通、協助準備課堂需要的服裝及縫紉、協助一年一度的演出等(芭蕾舞班是分級的,每個級別年末都有一個表演性質的匯報演出)。

 

    家長做義工,讓孩子感覺很光榮--自願為他人服務、培養社會責任感,是北美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自己的家長在老師同學麵前能展現出這樣的一麵,孩子會覺得很自豪。我想北美的義工能夠長久不衰,和一代一代家長的示範作用應該有很大關係。所謂言傳身教,應該就是這樣的一個方式吧!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