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聲音-安妮鮮花博客

安妮鮮花(Annie.com.cn), 海外遊子創建, 精品鮮花及品牌服務的結合, 成功人士的選擇.
正文

加拿大如何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2009-12-27 21:50:06) 下一個

   北美對孩子閱讀的重視體現在各個方麵。從公共圖書館到學校,不僅提供了大量好的視、聽、讀資料,同時還投入很大精力對家長進行培訓。孩子從0歲開始,就有大量的分級讀物。家長很容易通過分級找到孩子喜歡又能讀得下去的好書。

 

公共圖書館 Easy Readers 區的分級讀物

   這樣,孩子到了學前班階段(北美的學前班是學校的一個年級,叫0年級或者GRADE K,詳細介紹請見北美為啥不取消學前班),一般都形成了較好的閱讀習慣。從學前班開始,閱讀的重任被學校接管了一部分。學校不僅延續了公共圖書館的理念和方法,同時在課程安排以及學生獎勵等方麵,都體現了對閱讀的傾斜。甚至說,孩子閱讀水平的高低,是學校評價孩子的一個重要指標。這樣學校和社會雙管齊下,愛閱讀成了孩子們心目中一個值得追求的目標。北美的教育理念認為:良好的閱讀習慣是一個人成功和幸福的保證之一,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一個人持續學習能力的重要保障。

 

   通過我女兒在加拿大幾年的學習生活,我感到他們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

 

 

   一、閱讀是一門學科

 

    加拿大是把閱讀作為一門學科來研究的。公共圖書館有大量的關於如何指導孩子閱讀的書籍,總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這些方法循序漸進,不僅僅在親子閱讀階段適用,孩子獨立閱讀階段也一樣適用。在教學體係設計上,從0年級的LETTER SOUNDS開始引入PHONICS教學(詳細介紹請見加拿大學前班咋學英語), 到一年級的RHYMES培養孩子的語感(詳細介紹請見加拿大小學生如何培養語感),都是把閱讀細化分解,為閱讀打基礎。同時,引入流利閱讀的概念(詳細介紹請見小學生英語流利閱讀必備200詞),提高閱讀速度.....這些方法,體係完整,銜接性好,非常科學,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閱讀基本功。

 

   加拿大每個小學都有一個圖書館(另一個每個學校必備的設施是Gym - 體育館),都配有至少一名Library Teacher. Library Teacher 可不是圖書館的管理員,而是致力於學生閱讀的圖書館老師!從學前班開始,每個孩子每周都可以從圖書館借1-2本書帶回家閱讀。並且,每周都有 Library 課,這個課就和小學生的數學課、科學課、體育課一樣,是正式的一門課程!當然,不同年級的 Library 課內容和要求不同,但都是以培養孩子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為目的。孩子們還經常混合年級在圖書館搞團隊合作項目,高低年級的孩子混合在一起編組,使閱讀更具有趣味性。

 

   在課堂教學中,每天也都有專門時間讓孩子閱讀。老師對學生的閱讀水平每隔一段時間進行評級,然後為學生提供相應級別的讀物。相近級別的孩子組成一個組,會共同讀一本書,並對書的內容進行討論交流。隨著年級的增高,閱讀向縱深方向進入。同樣一本書,閱讀要求會有不同,以此來加深孩子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再高年級,就會要求孩子寫閱讀報告,把閱讀向寫作方向引導和過渡。

 

   在這裏不得不提的是北美的出版社。北美的大出版社都有自己的讀物分級體係,有些是按照26個字母分級的,有些是1-20幾級的。而學校對於級別較低的孩子也會給與比較多的幫助。比如我女兒一年的時候,班上有孩子是A級,老師就會在每天放學的時候給孩子選一本適合她的書,帶回去讓家長和她一起讀。

 

   二、動員家長參與

 

   女兒上學前班時,學校還邀請了公共圖書館的老師來學校圖書館給家長們示範如何給孩子閱讀。示範的老師講一本故事書, 帶著很多的道具,自己的左手上套個毛絨道具裝扮成故事中的蛇或者狐狸, 右手套個毛絨道具裝扮成小雞或者老鼠,然後惟妙惟肖的模仿各個動物說話和做動作,講到小動物們逃跑時就把對應的道具扔出好遠,然後立刻拿起另一個道具......忙不過來時就邀請 Volunteer - 讓孩子們手持道具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跟著老師的故事做各種動作,一個孩子得到機會了其他的孩子也都躍躍欲試,最後就變成了全部都是小朋友扮演角色,沒有撈到角色的就站起來扮作森林、樹叢供“小動物們”躲藏,笑聲叫聲響成一片,那一個好玩!以前知道對小小朋友講故事有這種方式,但是對於小學低年級的小朋友,老師一樣是這樣的方式!孩子們非常喜歡!整個過程緊張刺激,孩子們被拉到故事中,不僅僅是在聽,而是不自覺地參與!

 

   這裏,又聯想起在公共圖書館見到一老外媽媽給三歲左右的孩子讀一本書,連說帶唱帶跳帶比劃,學什麽像什麽,孩子樂得前仰後合!不得不感歎,我學英語10多年,給一個學前班、甚至三歲孩子讀英語故事都不合格!以前隻知道發音可能不準,現在明白還不會那些兒歌,更不會那些 Fun Actions! 

 

   當然,老師把家長請去看示範,目的當然是讓家長陪孩子在家裏閱讀,示範完畢後,講課的公共圖書館老師給家長發資料介紹圖書館的各種支持孩子閱讀的活動以及如何借書選書、當場給孩子們辦圖書卡,並且強調家長要每天堅持和孩子一起讀書。

 



   上圖是來講課的公共圖書館老師給發的一個資料夾子的封皮和封底。夾子中包括圖書館有的各種免費資源以及活動時間,封底上的六塊拚圖說的是把這 6 個方麵組合起來,就可以幫助學前班孩子做好閱讀的準備。這六個方麵是:鼓勵孩子講故事;幫助孩子認識字母和字母發音(Letter Sound);和孩子一起享受閱讀的樂趣(做一個好榜樣);幫助孩子認識新詞匯;幫助孩子聽清楚詞匯中的很小的音;給孩子解釋印刷(廣義的印刷)是怎樣起作用的。

 

   三、鼓勵孩子持續閱讀

 

   持續閱讀才能形成習慣。所以,不管是公共圖書館還是學校,對學生每天的閱讀時間要求不高,一般就是15分鍾。但是,要保證連續多少天一直在讀。比如,女兒上一年級後,學校每年都舉辦一個200 Nights 的閱讀活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200個晚上閱讀的所有學生(每次至少15分鍾,給一個記錄單,家長負責記錄並簽字),學校會在校圖書館的一本新書上蓋上一個有該學生名字的藏書簽(Bookplate), 作為獎勵。

 

 

這是 200 Nights 的一個階段,50 Nights 的紀錄,還有日期和家長簽名



   為讓更多的孩子能夠堅持每個晚上閱讀,在學期初那個月的全校師生聚會上(Assemble, 每月末有一次,家長可以參加),圖書館老師會帶領大家誓師。並且,把 200 Nights 分解成 4 個 50 Nights, 在學校走廊分別把完成 50 Nights, 100 Nights, 150 Nights, 200 Nights 的孩子姓名張榜公布。有一個孩子完成了階段目標就把他的名字增加進去。在每個月的聚會上,也讓這些孩子站起來接受大家的鼓掌!總之,就是讓孩子覺得目標並非遙不可及,完成階段目標就覺得非常的榮耀,有更大的動力堅持下去!

 

   學校還有其他一些鼓勵閱讀的活動,比如前些天女兒就帶回來一個資料以及一個記錄本,所有連續完成每天至少20分鍾閱讀以及至少30分鍾體育活動的孩子,都可以得到一張免費的冰球比賽門票或者音樂會門票,而且對於陪同的家長給與折扣!這真是一個好方法,既促進了閱讀,又培養了興趣、還給這個項目建立了忠實的粉絲!

 

   除了學校,公共圖書館對孩子假期的持續閱讀發揮了重大作用!

 

 

暑期快到時,從學校帶回的圖書館舉辦的暑假 50 Nights 閱讀的通知


  

  

                      暑期完成 50 Nights 的閱讀,從圖書館可以獲得一塊獎牌

      

   學期快結束時,學生帶回來一個公共圖書館的暑假 50 Nights 閱讀活動的通知。下學年開學前完成50個晚上的閱讀(也是要求每次至少15分鍾),就可以參加公共圖書館讀書會的頒獎典禮,並且可以領取一個如上圖的獎牌!孩子們對於得到這個獎牌也是非常的期待!

 

   除了學校、圖書館外,溫哥華的一個大型連鎖書店每周還有一次免費的Story Time, 專業的人員講最新的Story Book, 一樣的惟妙惟肖一樣的有趣,講完故事後還提供材料和工具讓孩子們手工做故事中的各種小動物或者畫畫,並且提供免費的零點,孩子們非常喜歡!大寶在上學前班時經常參加這個活動,後來上一年級後各種興趣班很多就沒有再去了。前些天帶小寶再去時,結果遇到一個以前的鄰居,她8歲的女兒連續參加這個活動兩年從未間斷!

 

   以前一直聽說國外的孩子沒有作業,整天就是玩。其實現在看,孩子的閱讀是北美教育最重視的一項作業。雖然學校說是15分鍾的閱讀時間,但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東西,半個小時也打不住。所以,一般北美的孩子,每周讀5-10本書是最正常的,有些會更多。表麵看,孩子們讀的都是一些雜書,似乎和學習不搭邊。但是,就是這些雜書,使孩子的閱讀速度在二年級的時候就差不多就能趕上我們外國人學英語的成年人了(關於閱讀速度的參考標準),在中學就可以在課堂上分析世界名著了。而由閱讀而生的其他方麵的能力就更不用說了。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這是中國的古訓。現在感覺,國內的家長在孩子上學之前,都是很重視親子閱讀的。但一上學,孩子就成了做作業的機器。在時間不夠用的情況下,最容易被犧牲的就是閱讀了。而犧牲閱讀的代價,在孩子成年以後,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都會有所體現。這一點,真希望能早些得到改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