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的聲音-安妮鮮花博客

安妮鮮花(Annie.com.cn), 海外遊子創建, 精品鮮花及品牌服務的結合, 成功人士的選擇.
正文

該不該讓孩子當個“官”?

(2009-09-16 10:53:15) 下一個

新學期開學了。孩子們又開始了集體生活,班幹部評選也都開始了。關於孩子當官的問題,曆來有兩種觀點:一種是應該當,有些家長還竭盡全力地幫助孩子當。另外一種是不要當,因為擔心孩子耽誤學習。

 其實孩子想當官,從心理上說,是一種被人需要的感覺得到滿足,這個需求很正常,也應該得到支持。在孩子的社會適應性方麵,是否具有領導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麵。這一點,感覺北美的教育要更重視一些。尤其在高考錄取中,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標準。但是北美的學校對孩子的領導力培養有很多途徑,而不像國內那樣隻有班幹部一條途徑。甚至說,和國內有很大不同的是,北美的領導力培養照顧到了每一個同學。比如在班級活動中,有一個內容,叫做“special helper”--做老師的特別助理,同學們輪流來做。從幼兒園開始就有,類似於國內的值日生,幫助老師完成一些基本的課堂組織工作。

 每當輪到自己做special helper的時候,孩子們都特別高興,感覺也特別的榮耀。細想想,這個辦法很符合孩子的基本心理需求阿。就是我們成年人,也一樣都希望自己被需要,不管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工作環境中。被人需求的感覺真的很好。也因為這一點,我覺得應該滿足孩子的需求,同時通過讓孩子做一些事情,培養他的責任感,以及他對人對事的協調能力。目前社會上對於80後、90後普遍有一種感覺,就是覺得他們不夠體諒他人、公益意識差,我想如果能從正確培養孩子的領導力方麵下功夫,這個問題應該可以得到很好地解決!

 其實想想中西方文化的差異,中國傳統文化當官是一種榮耀,是一種權力,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和滿足。西方文化當官要協調好各方麵關係,要讓所有的下屬能夠配合你做出有利於選民的事情來,不然別人可以把你給撤掉。如果當官培養的不是為他人服務的精神,而更多地成為一種權力遊戲的話,真擔心對孩子今後的成長也會有不利的影響。這一點也是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和避免的!西方的中小學教育中,有專門的課程培訓孩子的領導力。應該說,領導力是作為一種技能來培訓的。西方看中的是你在當官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水平,在日常的學習工作中提高你的水平。而中國的當官往往是更看重當上官的這個結果。拉攏選票也好、“賄賂”老師也好,也更多的看中這個結果。而當上官以後如何高水平的解決問題,這是目前學校和家長應該注意的。

 西方的孩子,學校教育給每個孩子一個自己當官的機會,同時,學校裏麵以及課外活動的各種場合,包括樂隊、競賽小組等等場合,都可以有當官的機會。這些“官”在孩子今後的人生道路包括高考錄取這樣重要的環節上一樣都是被認可的。所以西方的家長也都非常看重孩子當官。隻不過他們的方法是,千方百計和孩子一起探討怎麽樣能夠“拉攏”選民,讓大家追隨你,這一點,我想,也是我們中國以後的方向吧!

 那麽想想在家庭裏,如果我們也能夠充分滿足孩子這種被需要的感覺,一方麵孩子會很高興,另一方麵,他參與家庭活動或者說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會大大提高。

 於是,我也在家裏開始借鑒這個辦法。就這樣,我們家裏也有了兩個special heler,每當需要他們做什麽的時候,就開始征集自願者--誰是媽媽的special heler?於是,大呼小叫、爭先恐後,任務完成的那就一個痛快。以前讓女兒做什麽事情,有的時候不願意做,還曾經說過-我怎麽像Cinderella(灰姑娘)似的?但從此以後,覺得自己很光榮、是special heler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