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愛管閑事,小老外也不例外。
女兒一年級,剛剛6周歲,忽然之間瘋狂迷戀 Monkey Bar, 每天放學後都要玩上好一陣子,手都磨起泡了也不喊疼。
一天,放學後照例到Playground去玩Monkey Bar. 正在女兒像猴子一樣吊來吊去的時候,一個小男孩惡作劇式的過來,把手放在女兒的一隻腳上作勢欲往下拉。女兒哇地一聲就哭出來了,不知道是害怕了還是拉疼了。我正在向她解釋那個男孩隻是想嚇一下她,這時另一個和女兒一般大的小女孩跑了過來:
"What happened?" 怎麽了
"Nobody should touch me when I'm in the Monkey Bar." 我在玩Monkey Bar的時候不該有人碰我的!
"Who did that?" 誰碰你了?
"It's him!" 就是他!
她立刻轉身,朝那個男孩--大概和她一樣大小或者比她稍大一點--走過去。看得出來,那個男孩明顯有些緊張。"You should apologize" 你應該道歉, 她說。那個男孩還是緊張地盯著她。"I won't hurt you, but I want you to apologize to that little girl that you hurt." 我不會傷害你,但是我希望你能像你剛才傷害的那個小女孩道歉!她堅持。那個男孩跑過來,向女兒道了歉,於是大家又都高高興興地去玩了。
後來,我問女兒今天在Playground幫你的那個女孩是誰,她回說她隻知道是一年級另外一個班的,不知道名字是什麽,當然也更稱不上朋友了。
和這些孩子們在一起,有一個很明顯的感覺,就是孩子的是非觀念很清楚。是非觀念,"Doing what's right" -- 在我的加拿大小學新生第一堂課裏的文章裏那個Rap中的關鍵詞之一,說的就是這個,學校裏從第一堂課就開始了,家長也非常注意在很小的時候就規範他們的一些行為習慣。
比如在滑梯上玩,有的孩子很小還沒有排隊的意識,家長就一遍一遍地提醒:
家長的這些做法都是在孩子3歲以前就開始了。所以總體上來講,這些孩子在公共場所的教養感覺要好很多,很少喧鬧。而類似於這個孩子的“愛管閑事”,應該也是老外的一個共同特點。
前些天看過一篇文章,說外國人評價中國人,認為中國人對公益事業不夠關注,對不良的社會現象也不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這也許是我們的文化中需要改進的地方吧!
來源:安妮鮮花新浪博客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