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詩和遠方 | 《歌手2017》 第五期

(2017-02-20 15:34:11) 下一個

朋友問我完成一期《歌手》樂評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我想是至少5小時可能要8小時甚至更多,因為畢竟不是我專業的領域, 從聽比賽, 到聽原唱, 找一些相關資料, 組織文字, 調整,更改再發布,還是蠻浪費時間, 這段時間事情又比較多, 甚至想放棄第五期樂評,今天正好可以擠出點時間, 還是和朋友們繼續聊音樂和情懷。 

迪馬希第一個出場, 本來就年輕再刻意打扮一下就變得分外少年, 演唱的是原唱Mark Ronson/Bruno Mars 的“Uptown funk", 如果沒有聽過原唱的話,看迪馬希還是玩得挺嗨, 但聽過原唱, 就知道迪馬希玩得不在點子上。

 

放克(魂克)是一種美國音樂類型,起源於1960年代中期至晚期,非裔美國人音樂家將靈魂樂靈魂爵士樂節奏藍調融合成一種有節奏的、適合跳舞的音樂新形式。放克“不再強調旋律和聲,而強調電貝斯與鼓的強烈節奏律動” 。。。如同其他受非洲音樂影響的音樂,放克通常具有一種借助電吉他電貝斯電子琴以及爵士鼓作伴奏而成的複雜的舞動感。放克音樂家們有時還會加入由薩克斯風小號長號演奏的“管樂部分”,以便加強樂曲的節奏“衝擊感”。

 

這是我在維基百科抄錄的一段有關Funk 音樂的描述,Mark Ronson/Bruno  Mars 的原唱呈現的是一種發自骨子裏麵的放浪和騷氣, 但又用非常裝逼的形式來表達, 電貝司與鼓在音樂中的比例要遠遠超過迪馬希的演出, 聽迪馬希演出感覺電聲樂器全部電壓不夠, 一點力度都沒有(當然, 這個不排除電視製作人員對於音樂的理解, 後期分軌製作和合成的時候刻意加大人聲比例, 如果是這樣的話, 那就是電視製作人對於funk 音樂的理解有問題)作為聽轉播的我們來說, 我們聽到的很大一部分是製作人員希望讓我們感受到的。

 

總體感受, 迪馬希對於”uptown funk"的表達歡快有餘, 悶騷不夠, 太過外放, 從感覺上來說, 聽感“騷騷”的聲音需要聲線偏低的表達, 迪馬希的聲音在這點上麵完全找不到讓人目眩神迷的“壞男人”的感受, 小孩子而已!

 

 

 

沒有在網上找到鍾誌剛詞/曲, 鍾誌剛原唱的“月亮粑粑”,記得上期說過趙雷基本就是在複製“光良”在“歌手”的命運, 民謠這種唱法在歌手這樣的競技舞台想要走遠難度不是一般大, 從競技角度飆高音, 強節奏,高律動的直接感官衝擊相對更容易取得好名次, 大部分民謠作品音域較窄, 節奏舒緩, 歌手作為比賽想拿好成績就需要聽眾更多的情感共鳴, 但情感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需要慢慢品味, 聽眾的淚點不是那麽容易激發。

 

趙雷的演唱質樸而恬淡, 這首“月亮粑粑”的編曲走得是老套路, 第一段非常簡單的配器,主要靠人聲來呈現情感; 第二段整個編製樂隊進入, 通過樂器來呈現音樂更加複雜和豐富的情感。 實際演出第一部分趙雷還是可以hold得住, 但到了第二部分, 趙雷依然雲淡風輕的演唱方式變得不是通過樂隊來增強音樂感染力, 而是讓趙雷的聲音表現在大樂隊編製裏麵顯得無力和蒼白, 這應該是表演個性和能力的問題, 簡單說趙雷不太會“作”或者說根本不“作”, 非常真實的一個歌手, 編曲在彩排的時候肯定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所以, 又特別引入“彎彎月亮”的副歌希望來平衡趙雷的演唱與整個樂隊大背景烘托氣氛的違和感, 確實因為音區的關係, “彎彎月亮”趙雷聲音表現和樂隊要匹配很多, 但這種彌補所造成的新問題就是因為兩首歌在總體意境呈現上麵並不十分協調,影響了觀眾的情感共鳴, 最後的名次基本算合理歸宿。

 

張傑“默”相當完美的演繹, 趙雷是一個不“作”的歌手, 張傑是另外一個方向, 全身心對歌曲演繹的投入, 肢體語言, 麵部表情都在不斷強化觀眾的視聽感受。 

 

“默”的原唱是那英, 可能很多朋友感覺不到那英唱歌的厲害, 憑什麽那英被譽為中國歌壇的大姐大, 找機會聽聽那英和張惠妹同調演唱的“默”應該會比較容易明白一些, 那英是可以舉重若輕的, 張惠妹先天嗓音條件非常好, 但演唱“默”我們是可以感覺到張惠妹在#E5時聲帶的吃力, 但那英完全沒有感覺是在演唱#E5, 似乎也就是B4的音高, 但實際那英和張惠妹是同曲同調。

 

張傑在年輕歌手裏麵肯定是非常勤勉的一位, 在贏得不錯江湖地位以後繼續到美國伯克利學習了一段時間的聲樂, 這次“默”的表演算是個人演唱實力的一個非常好展示, 在超高音區張傑的聲音一直非常“實”, 原來唱現場張傑可能敢碰的也就是在A4左右的高度, 但通過這幾年的努力, 這首“默”已經躍升到了按照高曉鬆的說法比原調#E5低一點點的key完成(實際上是降e小調,最高音b

E5, 僅低那英版本兩個key, 因為男女聲天生頻率帶的關係, 男聲演繹女生的歌通常要降1個八度, 11個鍵), 所以是相當了不起的進步和能耐。

 

張傑的發聲依然是頭頸部的共鳴比較多, 所以, 張傑聲音的中低音區共鳴不好, 但這首“默”中音區的表達偏虛反而更能體現歌曲“欲語還休”的意境, 所以, 對於本首歌的演繹來說反而是加分的, 張傑的能耐本來就應該更多在中高音區, 而“默”最動人心魄的也正好是在副歌的中高音區, 能力差的歌手在最高潮都會假聲或者弱化處理, 但張傑的高音區采用的是真聲偏多的混聲, 因此在超高音段有非常紮實的聲音表現,千腸百結的演出。 讚一個!

 

憑張傑在“默”的表現確實在演唱技巧和中高音能力上麵碾壓99%拋頭露麵的歌手, 至於是否喜歡那是另外一件事。

 

克卜勒是一個人, 也是一顆超新星的名字, 還是目前跟隨地球軌道運行的一台飛船式太空望遠鏡的名字, 克卜勒實際上就是開普勒, 一位生活在400年前的天文學家, 開普勒-452b距離我們1400光年, 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星球。

 

克卜勒” 原唱孫燕姿,MV導演黃中平, 非常唯美的MV,  孫燕姿的演繹尋找生命中另外一個自我, 孤寂,無奈, 希望三種情緒為表達主體, 很有味道的版本。

 

 

 

林憶蓮的版本速度要略慢, 林憶蓮的唱腔和孫燕姿有很大不同, 氣息控製能力超強, 前段通過大量氣聲演繹出溫暖, 遙遠和希望。從感覺上說孫燕姿是在尋找另外一個自我, 而林憶蓮版本已經找到那個自我, 即便觸碰不到你, 但依然願意為你歌唱, 與你共呼吸。

 

在副歌部分, 林憶蓮也用遠超孫燕姿的嗓音控製能力表達了某種可望不可及的絕望, 混合絕望與希望對人的感官衝擊是巨大的,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遠勝“無知者無畏”!!! 而那位小丫頭的手語給整個畫麵增加了純度,雞皮疙瘩滿地滾,讚一個!

 

 

總體林憶蓮演唱有明顯杜麗莎痕跡, 大氣而光明, 聖歌方向的演繹。

 

 

 

獅子樂團帶來” it's my life“, 原唱Bon Jovi, 網上的音樂MV很讚, 充分表達了少年人的狂野不羈, 勇往直前, 敢於消耗生命和青春的無知者無畏, 老子有的就是宣泄不完的生命和精力, 愛誰誰!

 

 

 

 

老蕭開始部分獨白很有感覺, 但一開嗓聲音撕裂感遠低原唱, 在震撼力方麵是遜色原唱的, 但後麵隨著音域展開, 逐步進入老蕭舒服的中高音區, 這個時候僅從聲音表達角度已經不遜色於原唱,個人感覺整首作品從總體呈現角度可以媲美歐美頂級樂團的舞台表現, 而且本次後期製作裏人聲和樂器的比例相對合理, 市麵上的樂評對芒果台後期聲音錄製播出製作團隊還是有影響, 本期基本就是樂隊效果。

 

感覺不錯的演繹, 但聽眾不是非常買賬, 和“it's my wife"這首歌本身在市場的遭遇有類似。

 

 

 

 

譚晶上海灘小赤佬行頭出境, 有點帥,演繹的是”寨裏木湖的月光“, 作詞譚晶, 不知道此譚晶是否就是彼譚晶, 從來沒有聽過的歌。

 

開始部分呼麥營造的意境很好, 一下子把情緒帶入了大草原燃燒著篝火的夜晚, 譚晶舒緩地用吟唱方式呈上啟下, 延續呼麥營造的靜寂大草原, 但相比呼麥, 譚晶聲音為草原帶來了更多柔美, 畫麵元素在增加,畫麵感更加豐滿。

 

第二段節奏加快, 過門引入了大量新疆特色民族樂器, 從聽感上頗有西班牙鬥牛士風格, 有點恍惚新疆音樂和西班牙風情在神韻方麵有很多相似, 和大漢音樂非常不同的節奏和行進方式。

 

譚晶對於此類歌曲把握能力無容置疑, 傳統中國音樂教學在歌唱表達上麵有厲害的地方, 當然硬傷是這種聲樂教學不是特別適合流行音樂的情感表達。

 

第三段節奏進一步加快, 風情萬種的舞蹈女郎皮達古麗的加入將整個音樂呈現發展到高潮, 也理解了為何譚晶要男裝出演。

 

整體音樂從鋪墊, 引入,發展, 到高潮體現在音調, 節奏, 歌唱方式等方方麵麵, 同時不斷注入新的音樂甚至舞蹈元素,節奏越來越快, 氣氛越來越熱烈, 譚晶的聲音表現也足夠Hold住整個音樂情緒的不斷推進。 難能可貴的是整首作品不拖遝, 也沒有無病呻吟的重複, 譚晶的高音盡管沒有迪馬希圓潤, 但非常實在和富有穿透力, 所以, 最後觀眾投票應該還是實至名歸。

 

當然, 感動依然欠奉!

 

林誌炫是歌手第一季的參賽者, 第一季的第一名給的是羽泉, 算是爆冷, 第二名就是林誌炫, 羽泉的爆冷言下之意林誌炫應該是第一季的歌王。

 

林誌炫同樣是一位非常努力的歌手, 對於唱歌這件事情非常認真, 他的早期和現在相比, 在聲音可以達到的高度, 不同聲區之間的轉換, 也就是所謂換聲點的打磨趨化境, 歌手已經到了第五季,縱觀五季歌手, 不管在舞台呈現, 音樂改編, 演唱表達甚至後期製作方麵都有了很大不同, 看看第一季無冕之王在本季最後會達到怎樣的高度。

 

 把張傑和林誌炫放在一起比較, 在唱歌這件事情上麵, 林誌炫比張傑厲害的就是中低音區的共鳴要好過張傑, 所以, 聽林誌炫唱歌不太會有中低頻欠奉之感, 聲音厚度和層次感要好很多。

 

聽林誌炫唱歌一遍過的話, 常沒有太多感受, 體會不到歌曲演繹的難度, 林誌炫的情緒控製內斂, 如果說趙雷是”不作“的代表, 張傑是”作“的代表, 林誌炫在兩位之間偏趙雷多一些, 但在今天需要”演“”唱“俱佳的年代, 擔心林誌炫的命運。

 

林誌炫是一位有堅持, 有節操, 有追求的歌手, 祝他好運!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側田, 帶來十年前的”命硬“, 十年以後重新在舞台演繹, 從內容到表達都有很多不同。

 

側田不熟悉,寫樂評的時候專門聽了一下側田其他版本的”命硬“, 感覺本次編曲規模龐大, 側田的演出也是激情四射, 編曲與之前版本也有很多不同, 應該為了比賽專門做的改編。

 

本次最後一次登台, 第四名的成績, 感覺也不會在歌手走太遠的一位。

 

我個人觀點, 歌手的出場次序對於比賽名次的影響大概是首發降兩個名次, 最後登場加兩個名次, 所以, 如果正常出演的話, 基本就是第六。

 

本場最佳我個人觀點 林憶蓮, 張傑, 譚晶。

 

很遺憾趙雷離場, 但比賽就是這樣, 總有人來, 有人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