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生品市場本身是一個“負和”遊戲, 所以, 這個市場需要不斷新鮮血液的補充, 而這些工作絕大部分是由叫做“broker”的經紀人或者經紀公司完成的。
簡單舉一個例子, 比如摩根大通在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有席位, 我成立一家“A”公司, 我可以和“摩根大通”簽“broker”經紀合約, 我把投資人介紹到摩根大通去開戶, 客人把資金存到摩根大通的獨立賬戶, 通過摩根大通的交易平台交易比如原油期貨, 摩根大通和"A"公司約定, A公司介紹過來的客人每交易一手原油期貨, 摩根大通收客人2美元的手續費, 然後會返還給A公司1美元作為broker 的經紀傭金。
因為A公司是Broker, A公司是沒有資格接受投資人的資金, 假設A公司在市場召集到了1000名客戶, 全部客人資本金為1億美元, 這1億美元資金都會進入摩根大通的獨立賬戶, 假設1000名客戶一個月合計交易比如10萬手原油, A公司最終受益就是摩根大通按照“經紀人合約”約定的20萬美元交易手續費中間的一半就是10萬美元。
摩根大通的利潤包括並不僅限於
20萬美元的交易手續費, 支付經紀公司10萬美元, 摩根大通還有10萬美元交易手續費收入
1億美元客戶資金的存貸息差, 摩根大通把客戶資金存入比如American Bank, American bank 會給摩根大通比如年息0.5%, 按照每日計算利息, 摩根大通可能會給投資人比如年息0.25%, 這樣摩根大通可以獲取0.25%的本金息差。
因為衍生品市場都是保證金業務, 以原油期貨來說,一手合約規模是1000桶, 按照比如20美元/桶計算, 合約價值是比如20000美元,按照保證金交易製度, 這筆20000美元的合約, 如果投資人選擇做多, 就是買入原油期貨的話, 20000美元屬於投資人的借款, 投資人的賬戶情況是擁有一手原油, 同時向金融機構借款20000美元,假如投資人買入100手合約, 總價值是 200萬美元, 摩根大通會把這200萬元看成是投資人的借款, 投資人如果持有合約沒有當日平倉, 就需要向摩根大通支付一個 Swap interest 或者叫做Holding interest,其實叫什麽名字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需要按照這個利息支付利息給金融公司, 這個利率一般都是按照比如Libor(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 上浮一定比例, 摩根大通給投資人的利率是Libor + 一定上浮+摩根大通的利潤報給投資人, 然後每一天自動扣賬, 這是摩根大通最重要的一筆收益。
如果投資人選擇做空, 就是賣出1手原油期貨的話, 投資人等於先擁有了20000美元資金, 這筆錢會存放到金融公司在銀行的隔離賬戶, 金融公司會根據libor的利率情況-運營成本-摩根大通龍的利潤和投資人結算, 這同樣對於摩根大通來說可以獲取收益。
簡單來說, 隻要你買賣, 如果你不是當日平倉的話,金融公司就可以從你的買賣所發生的資金裏麵獲取利息收益, 而這種收益對於Broker 來說是沒有的。
5. 摩根大通還有一筆收入是Broker經紀人可能拿不到的, 在大部分情況下這會被看成是一種無風險利潤, 金融市場是一個投資人利用資金來解決意見分歧的地方, 在同一價位的每一筆交易後麵都存在兩個對於未來價格看法完全不一樣的交易人, 而在比如摩根大通公司下麵可能有比如1萬個客戶, 每天可能其中3000個客戶看多原油期貨, 而有7000個客戶看空原油期貨。
在金融市場有一個非常響亮的名字叫做“停損”, 停損的意思就是一旦價格和投資人預期不一樣, 損失到達一定程度的時候, 投資人就會給出一個相反的指令來控製損失的擴大。
理論上來說, 對於比如摩根大通這類席位商最安全的做法是比如
A客人買入100手原油, 按照1手2美元支付手續費, 摩根大通收取200美元手續費, 然後交給比如芝加哥期貨交易所20美元, 交給經紀人100美元, 自己獲取80美元的收入, 這是最穩妥和安全的做法。
但就好比銀行的貨幣乘數效應一樣, 因為每一天不同的客人對於市場的看法都不一樣, 比如今天
A 客人買入100手原油
B 客人卻選擇賣出 100 手原油
如果摩根大通選擇把這兩筆交易都發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 摩根大通需要支付40美元給期貨交易所, 但摩根大通還有一個選擇就是既不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賣出100手的指令, 也不給芝加哥交易所買入100手的指令, 而是什麽都不做, 但摩根大通依然可以從A,B 兩個客人拿到總共400美元的交易手續費, 把其中的200美元支付給經紀人, 摩根大通可以獲取200美元的利潤, 這個利潤比把交易單直接傳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高出40美元。
摩根大通敢於這麽做的原因是A客人和B客人的原油期貨正好完美對衝, 不管市場價格如何變化, A的利潤就是B的損失, B的損失就是A的利潤, 當然, 這種操作存在的問題就是一旦臨近交割日的時候A和B都不願意平倉而是選擇交割的話, 摩根大通沒有相應的合約給這兩個客戶, 但假設這筆交易是發生在比如月初, 摩根大通完全有理由相信在合約到期日之前, 他們會選擇平倉, 即便他們在到期日之前不選擇平倉的話, 摩根大通也可以在最後關頭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按照A,B 客人的原始意願同時代表A和B客人買入100手原油期貨和賣出100手原油期貨, 因為是完美對衝, 所以, 也不存在任何流動性的問題。
當然, 現實世界非常複雜,不同的金融公司在處理這類事務上麵采取的策略也都各有不同, 即便同一個金融公司的不同級別交易主管他的權利也都不同, 而且, 可能每天采取的策略也各有不同。
比如有些公司會在每天交易結束以後計算所有客人對衝完以後的淨頭寸, 比如今天有1000個客人買入10萬手原油期貨, 有2000個客人賣出12萬手原油期貨, 在臨近收盤時, 摩根大通會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賣出2萬手合約, 保證公司當天的合約淨頭寸為零, 這種處理對於摩根大通的好處是他收取的交易費是按照10+12=22萬手合約收取, 而它支付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隻是2萬手合約的交易費, 這樣摩根大通會比每一筆交易都發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多出20萬手合約的交易手續費, 按照上麵說的每手交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0.20美元計算, 就是4萬美元的利潤。
而比這個更有吸引力的是在當天交易裏麵, 可能比如由5000手客人選擇了停損, 比如客人在20美元/桶買了5000手原油, 結果買入以後價格下跌到了18.50元, 客人感覺自己的判斷錯誤, 為了防止損失擴大, 他可能要麽選擇自行平倉, 或者停損單被執行, 客人自己給自己打了一個耳光, 輸給摩根大通 5000(手)x1000(每手桶數)x1.50(每桶損失)=750萬美元。
而如果摩根大通把這客人的5000手合約直接丟給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的話, 這個750萬美元和摩根大通一點關係都沒有, 而如果持有客人的頭寸,客人有可能當天就送給摩根大通750萬美元的利潤。
而以上這些額外利潤作為經紀人是從來和他們一點關係都沒有,經紀人的所有努力都是在為比如摩根大通做嫁衣裳, 摩根大通的大部分收益經紀人都隻能眼紅, 什麽也沒有, 所以, 隻要經紀人有資格申請更高級別的資質, 它一定會想盡辦法“進化”, 而比經紀人高一個層級的就是“white labeling”白標簽公司。
白標簽公司和broker經紀人或者經紀人公司最大的差別就是“white labeling”公司承擔了原先摩根大通的功能, 之前摩根大通所有的額外利潤他都可以享受, 他可以收投資人本金存款利息, 他可以獲取留倉導致的手續費差異, 他也可以享受客人停損帶來的超額收益, 但世上沒有免費的午餐, white labing 金融公司的交易有一個非常大的死穴,因為它是加插在摩根大通這類席位交易商之前, 直接和席位交易商交易, white labling為了追求利潤最大化, 可能采用類似於摩根大通這樣的玩法, 每天隻把所有客戶的結餘頭寸發給摩根大通做結算,比如1000個客人買了10000手原油多頭, 另外2000個客人買了20000手原油空頭, 白標簽公司在臨收盤的時候會在摩根大通掛出一個賣出10000手原油空頭的指令, 但這樣操作的一個根本死穴就是沒有辦法做實物交割。
而這個死穴一般人意識不到, 不是行業內的資深玩家一般也不會意識到, 但這個死穴一旦扒開, 那就是一輛死亡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