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人的算盤,歐洲人的帳

(2005-10-11 15:31:07) 下一個
因為也是希望用一種國家角逐的觀點來看待外匯市場的匯率波動, 希望有緣人能夠從中得到一點啟發 近期以來,美元對歐洲貨幣特別是歐元大規模貶值,在成文時 歐元/美元站到了1.17以上 基本達到了我在四個月前《一將功成萬骨枯》一文中對歐元目標位的大致預測,市場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從市場的角度我四個月前就預測了歐元的大致目標。但對於一般投資者,市場分析相對晦澀難懂。因此,本文將以基本分析為主基調 告訴大家美國和歐盟兩個經濟實體的不同戰略意圖導致的美元走勢。 近段時間,美元的爆跌 據說與美國財長在不同場合明確表示 弱勢美元有利美國的出口的言論有直接關係,也與歐洲央行維持現行的利率政策有關。弱勢美元確實有利於美國製造業的出口,但畢竟整體美國製造業在美國十萬億的GDP總值中所占的比例不到20%, 而歐洲的企業由於歐元的大規模升值,其盈利能力確實受到了相當的打擊, 據瑞銀華寶策略師估計。歐元匯率每上漲10%《金融時報》歐元區300指數成分股公司的總體盈利能力將下滑約5%而實際上歐元相對美元在過去一年中已經上漲超過了30%, 就是說歐元企業的總體盈利能力將下降15%。在一個自由競爭的經濟環境中, 有多少企業的盈利能力能超過15%呢? 這也是為什麽歐洲的企業界叫苦連天,據報道 由於歐元的升高,德國大眾公司一季度的稅前利潤下降了67%。包括諾基亞,米其林及漢高集團等歐洲公司均表示對歐元升值的深度擔憂,但令人奇怪的是,在這樣的壓力下,歐洲央行仍堅持不調低利息,因為資料顯示在每種程度上真是由於歐洲區的高額利息導致了大量國際資產買入歐元,也使得歐元維持張勢。 在意欲表述清楚這些日常事件中的不正常事件,我們首先需要從戰略上了解一點,也就是說,由於歐元的誕生。資本市場的充分發育,未來階段,美國為了維持或是希望,保持美元作為單一的世界貨幣,將從戰略的高度不斷的在經濟上打擊歐元區,在政治上瓦解歐洲貨幣聯盟,而歐洲為了擺脫多年來美國利用美元資產對歐洲剩餘資本的剝削,將會盡力維持歐元區的統一和歐元的強勢,傳統上的美國與歐洲的合作中的對抗關係將演變成為對抗中的合作關係,這一點從歐元誕生以後的一係列重大國際事件中已可見一斑,對科索活戰爭,對伊拉克戰爭中各強勢集團的政治表現可以為證。 對於美國進攻伊拉克的戰術動作後麵所隱藏的戰略意圖,我個人相信有很大一部分是對著歐元而來的,但在實施過程中, 由於石油價格的下跌, 美國沒有成功地完成戰略意圖。戰爭從開始到結束,雖然美元有短暫的反彈,但戰略效果卻幾乎沒有。 因此,我個人猜測美國政府在經過一番爭論以後,反其道而行之,意欲通過外匯市場美元的急劇下跌來達到打擊歐洲經濟和歐元的目的,但其戰術的改變無法從戰略上改變美國試圖擊跨歐元和歐洲經濟的真實目的。 從戰略意義上講, 弱勢美元的政策得益者是美國的產業界, 因為強勢美元政策必然會導致美國製造業出口能力和盈利能力的下降,但在美國經濟整體尚好股市狂飆的情況下,製造業出口方麵的損失可以通過資本利得進行補償。我們知道一個企業的利潤構成來自於三個方麵: 第一是營業利潤, 第二是財務利潤 第三 是投資利潤即資本所得。有資料顯示 美國通用汽車公司30%的利潤來自它的金融投資部, 大家可以想象在美國資本所得對第一個企業的重要性, 但現在由於股市暴跌,資本所得根本無法實現, 因此導致產業資本又重新抬頭。如果繼續奉行強勢美元,其對整個美國的製造業的壓力可想而知。但切記一點製造業在美國的GDP中的分額隻有不到1/5,因此 強勢美元才真正代表美國最具實力和影響力的金融集團的利益,因為隻有強勢美元,才能吸引大規模的國際資本流進美國的資本市場才能促成美國金融市場的繁榮。 而且,隻有強勢美元才能讓美國的物價及利率處於相對較低的水平,美國聯邦儲備局才有可能通過放鬆銀根來對抗經濟衰退,而無需擔心通貨膨脹。也隻有強勢美元,才有可能通過國際資本的流入來彌補龐大的經常項目赤字。如果不是強勢美元,有誰能保證國際資本不會流向其它地區。 在目前的情況下,如果長期實施弱勢美元,美國為了彌補高額的經常項目和財政赤字,必然會大規模增加貨幣供應,而引發通貨膨脹,這有可能會導致美元匯率的惡性貶值循環,而且也有可能引發目前在經濟界使用常規的財政,貨幣政策所無法解決的滯脹問題。因此,隻有強勢美元才是美國的真正需要,而近階段,所謂美國財長的弱勢美元政策不過是一個幌子,在它後麵的是美國更大利益集團的長遠打算。 因為在目前的情況下,連戰爭這種極端形式都無法有效的阻止美元下跌,與其讓它一路陰跌,不如一步到位,快速下跌,因為快速下跌,第一將使目前在美國的國際資本無法及時撤出美國,第二,將對境外的國際資本產生較大的吸引力,而且最重要的是,在目前的貨幣體係下,在當前美國經濟在全球經濟體係中的主導地位,短期的美元走弱無法從根本上撼動美國的經濟地位,反而由於美國龐大的金融市場和相對富於活力的經濟體係對全球資本產生強大的吸引力,除此以外,美國在一個相對短時間之內的弱勢美元政策將會對歐洲經濟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根據歐元的基礎“穩定和增長公約”的規定,對於進入歐洲貨幣聯盟的成員國,在財務狀況上有兩個主要的指標,第一就是計劃或實際政府的財政赤字不能超過GDP的3%,其二是政府債務與GDP的比率不超過60%,因為在單一貨幣和資本完全流通的條件下,如果某一成員國政府出現持續赤字,導致該國債券價格下降,無疑會波及其它所有成員國的債券價格,造成對實際利率上升的壓力。這就相當於赤字政府向其它歐盟成員國輸出了彌補政府開支的成本,最終將影響所有成員國控製財政的積極性。因此,各成員國國內經濟政策特別是財政政策的協調是歐洲貨幣聯盟順利實施的必要條件,這實際上也是歐元的致命弱點,歐洲貨幣聯盟有著統一的貨幣政策,但卻沒有統一的財政政策,各成員國的經濟情況又千差萬別。因此從理論上說, 歐元確實有可能因為成員國在財政政策方麵的矛盾導致歐洲貨幣聯盟的瓦解。 想當年,美國政府不顧聯合國的反對,打擊伊拉克,其戰略意圖是通過戰爭導致油價的上漲,由於能源結構和戰略儲備以及石油來源的不同,油價上漲對歐洲的影響理論上會大過美國,歐洲貨幣聯盟的目標是控製通貨膨脹,如果油價上漲,會使得歐洲的通漲壓力大增。由此將逼迫歐洲央行調高利率水平,因為, 根據有關規定, 歐洲央行的第一目標是控製歐元區的通漲率不超過2。5%。這又會阻礙歐洲經濟的發展,因此最大可能是歐盟成員國通過提高財政補貼的方法來抑製油價上漲,這最終會可能導致成員國的財政赤字超過“穩定和增長公約”規定的上限,最終使得歐洲貨幣聯盟的解體。 但戰爭的實際情況卻是在戰爭開始以後,油價不漲反跌,美國政府再大,也無法隻手遮天,國際油價不斷下跌,而美國對石油組織,歐佩克的控製差強人意,歐佩克成功地在戰爭期間控製住了油價,表麵上布什政府在戰前就一再聲稱要求歐佩克加大石油產量控製油價上漲,但實際上,歐佩克組織一是可能沒有理解美國政府的真實意圖,或者是有其它後台撐腰,或者是不買美國政府的帳,和美國政府對著幹。 實際上,美國政府對於開戰以後的石油價格不漲反跌,光火不已。最近一期的美國“洞察”雜誌援引美國高層人員透露驚人內幕,美國意欲廢掉歐派克使歐派克無法左右石油價格。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護美國利益,但據美國能源部的資料顯示,歐派克控製著世界上至少四分之三的已探明的石油儲量,供應著世界上40%的石油。該組織不允許世界石油價格過高。隻是因為歐派克對穩定石油價格的作用,美國就要廢掉歐派克其背後美國政府的真正意圖不言自明。而美元的大幅度貶值,其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通過歐元上漲-歐洲出口企業競爭力減弱-歐洲企業裁員或減薪-失業增加-政府社會福利開支增加-政府財政赤字加大-“穩定和增長公約”的違背-歐洲貨幣聯盟的解體-歐元的崩潰。 現實地看,美國的這一政策對歐洲央行,歐洲貨幣聯盟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德國和荷蘭統計署日前發表的經濟數據明確表示,該兩國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已正式陷入經濟衰退,德國是歐元區最大的經濟體。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裏,第二次宣布陷入經濟衰退,突出的顯示出整個歐元區經濟所麵臨的嚴峻局麵。 經濟論據也顯示,德國目前的失業率超過了百分之十,而另外一個歐洲重要的經濟實體法國的失業率也接近了該數據。而“穩定和增長公約”所規定的3%的財政赤字上限,法國和德國都已經超出。德國和法國政府也在努力扭轉這種不利局麵,但是在法國總理拉法蘭計劃改變國家退休金製度卻觸發了全國大罷工,而德國總理施羅德建議放寬公司雇用和解雇工人的法例,則觸發了工會和其執政社會民主黨成員的爭執。在奧地利也發生了類似的抗議。這些都表明,歐盟成員國為減少財政赤字所導致的對社會福利製度的改革所麵臨的困難。由於歐洲國家之間經濟發展的不同和增長率的差異,如果不能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必將成為妨礙歐元健康成長的最大阻力,從短期看,美國的戰略目標正在一步一步地被執行之中。 但令人驚奇的是,歐洲央行竟然沒有任何的退讓,在歐洲各國強烈要求調低利率的情況下,竟然強硬的維持現行利率不變。我相信後麵同樣有歐洲人自己的想法和打算,真所謂美國人有美國人的算盤,而歐洲人也有他們的賬。 在以前的文章中《美國新財長與未來美元走勢》《國家利益高於一切》分析到美國希望快速走軟的美元匯率能夠1)使得國際資本流出美國的成本加大,流入美國的收益加大。2)能夠有效減緩美國整體產業結構的矛盾,改變經常項目下巨額的收支赤字。而在《美國人的算盤,歐洲人的帳》的上節部分提出了美國希望以弱勢美元打擊歐元區經濟,甚至暗含著使歐元解體的陰謀。 從這些角度上來講,應該說整體對歐洲經濟是極端不利的。但奇怪的是,歐洲央行在歐洲各國的強烈要求調低利率的情況下,一直到上周四才作出了下調50個基點的決定。因為近一段時間以來, 導致歐元上揚的原因除了美國政府的態度以外, 高利息和歐洲央行認為歐元匯率正常的講話都是很重要的市場契機。 本文分析員將從歐洲的角度作一些揣測和分析, 希望能給廣大的投資者一定的啟發作用。 首先,從匯率製度本身的設計上來講,排除國際資本短期投機的影響,應該來說對任何一個貨幣當局來說,在產業和資本這兩個方麵,隻能取其一,而無法同時擁有兩個好處。當歐洲享受大量國際資本流入的同時,歐元必然因為大量的需求而升值。反過來會牽涉到產業部門出口的壓力大增。對於美國來說,則完全是另外一個層麵,也就是資金的大量流出,導致美元的貶值,但產業部門會得到實惠。這是浮動匯率製度下的必然結果。重要的是經濟的基本麵, 資本的逐利性, 避險程度以及貨幣當局對於資本和產業的態度, 當然, 這裏麵有主動的一麵, 也有被動的一麵。 就象當前國際局勢下, 美國雖然希望維持強勢美元, 但, 不管是由於產業結構的十年矛盾, 還是由於恐怖行動, 擬或是因為財務醜聞, 大量資本的流出雖不是美國所願, 但確是現實和無可奈何。 在這樣的情況下, 美國政府如果依然通過政府的幹預維持美元的強勢, 不僅會加劇資本的流失, 產業部門也無法得到任何好處, 這是美國不可能接受, 也是無法容忍的。 歐洲得到了資本流入的好處, 當然也就必然的接受產業部門的出口壓力。 而且,至少, 到目前為止, 美國還是保持著他的軍事和經濟上的單極優勢, 歐洲依然無法全麵抗衡, 海灣戰爭美國所表現出的強大的軍事實力, 對歐洲也產生了很大的震懾力。 所以, 可以說, 在某種程度上, 伊拉克戰後的大規模美元貶值是歐洲迫於美國的壓力, 在美國政府做出希望弱勢美元的表示以後所作的合作和退讓。 也一樣是無可奈何。 因為, 實際上, 歐元是希望資金不斷流入, 但並不希望歐元極端快速地上漲。這也就是為啥美元在戰前和戰中有一定的反彈, 但在戰後確出現更大, 更快速貶值的一個原因。 關於這一點我在<<置之死地而後生〉〉一文中有一定的交待。 當然歐洲央行樂意看到歐元升值,還有其他一些內在的原因。 第一,歐元的誕生,從人口上使得歐洲已經發展成為一個有三億人口的龐大市場,從經濟上,微觀方麵將明顯降低歐洲各國之間的交易成本,而且內部匯率風險的消失也會使得長期投資環境及市場透明度明顯加強。在宏觀方麵,歐洲央行可以通過獨立的貨幣政策促使通漲率降低,財政穩定,以避免經濟的過度波動, 從而造就更好的經濟環境。從金融投資市場看,融資量占世界第五的“歐洲第二”證券交易所,目前上市公司已超過1300家。雖然目前市值隻在3萬億左右,但如果能夠維持一個資本的流入,歐洲的金融市場並非無法超越美國,如果資本市場足夠龐大,則企業發展的融資成本將迅速降低。經濟學家估計至少證券發行成本將可降低0。25—0。5個百分點。當然,這隻是其中的一個方麵,更主要的是已經有足夠的數據證明,證券市場的強勢和整個社會的消費存在著極大的正相關關係。對目前的歐洲來講,它最大的問題是由於經濟的衰退,消費的不足導致了投資的不足,使得失業人數增加,社會財政負擔加重。 歐洲的福利製度是比較優越的, 但在目前的情況下, 卻成為了歐洲最大的政府負擔。 歐洲國家也試圖進行社會福利製度的改革, 但因為這將牽扯到執政黨的執政風險。因此, 這樣的改革雖然是必須和必然, 但在實施上卻有很大的難度。 現階段, 指望美國這一經濟火車頭帶動歐洲經濟明顯不現實也不可能。 但是, 美國的現實情況以及由於歐元的誕生和歐洲資本市場的統一, 歐洲財務的規範性和整體歐洲證券市場的低位,大量資金由美國流向歐洲,歐洲央行當然不希望這種單向資金流的消失, 因為, 本身, 歐洲證券市場的規模較小, 資金的流入一定會推動證券市場的走強, 同時, 資金的流入也會增加產業的投資最後表現為消費的增加和失業率的減少以及財政負擔的減輕。 目前, 由於美國的問題導致的資金外流是歐洲壯大自己的資本市場的最好機會, 歐洲央行無論如何不會坐失良機去主動阻止歐元的上漲和資金流的改變。 因為, 再怎麽說,畢竟產業部門在GDP 中的成份已經不到20%。 第二 強勢的歐元確實能夠有效地降低通貨膨脹率,因為隻有通貨膨脹率降低才能使得歐洲央行有可能降低利率以刺激經濟的發展,因為歐洲央行的頭號任務就是遏製年通貨膨脹率不超過2。5%, 歐洲對石油的依賴度是比較高的, 目前, 石油的交易是完全以美元計價的, 歐元的強勢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和消費價格。 第三 從戰略的角度來講, 歐洲一直希望能有一個獨立的 “大歐洲”。歐元的產生, 使這種想法有了現實基礎。 法德俄聯合抵製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的單邊行動實際上是歐洲思想與美國思想的一次公開較量。 從對抗的角度, 歐洲如果不能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中 撈到足夠的資源和資本, 歐洲將喪失最好的強大的機會。 美國固然可以通過弱勢美元的政策打擊歐元和歐洲經濟, 但這有如何不是一把雙刃劍, 在試圖殺死別人的同時, 自己也站到了懸崖邊上。 我們很難真正預測美元和歐元之爭的最後結果,因為實在有太多的不可測因素。 但可以預測的是, 歐洲希望大量的吸引資金的流入但不希望歐元在目前階段走到一個太高的位置, 比如昨日消息麵上傳出的歐洲央行有可能在歐元/美元 1。30時幹預歐元。 而美國在實施弱勢美元的同時也擔心美元的完全失控。 總統布什近期一再表示美國仍然堅持強勢美元的政策表明了美國從根本上不希望弱勢美元成為資本界的共識而導致美元真的一發不可收拾。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