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徘徊在上古時代

曆史就是遠古的世界; 想象就是時空的隧道; 思維就是不滅的靈魂; 開始吧,讓靈魂穿越時空,回到亙古...
正文

樂談東北亞史十

(2009-05-02 20:10:15) 下一個
前195年-108年的東北亞人群和族群

前文花了較長篇幅,介紹了前195年-108年東北亞的國際形勢。比政權更加難以琢磨是人群。由於古代人群的不斷分化和組合,許多古老同質人群在分化中逐漸消失了,又有許多的本來異質的人群不斷融合,而形成新的同質人群。

是否同質人群,是個很棘手的問題,很多時候這不是靠定義來解決的。比如,要在學問裏定義同質人群,無論采用何種指標,都會覺得似是而非,不夠完美;但在生活中,彼此異質的人群之間,相互又是很敏感的,無需用定義或語言來描述,就會感覺到彼此之間的不同。在近世,民族一詞用來描述人群之間的關係,同質的人群,被稱為一個民族,以區別於其他異質的人群。用近代的“民族”來描述古代人群,不知道是不是合適,但確實也沒有更好的名詞可以用。

更有曆史的迷霧重重,試圖從史籍、考古資料、傳說、人種學、語言學和民族學,來複原兩千年以前的古民族,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即便先易後難,即便皓首窮經,有些細節也可能永遠無法離清,亦或在這個曆史片段之內其實沒有必要解決,那就讓它暫且留在混沌狀態了。

前195年-108年距今已有兩千多年了,當時生活在東北亞的這些人群的後裔,世世代代又經曆了不同時期的許多分分合合,是後世或某個、或多個,或新生民族的先祖。作為兩千年以後的今人,我們努力去離清這些分合、傳承和演化,隻是出於好奇和求知,別無它求。

整個推理過程,力求抓住主幹和脈絡,一些微末之處,就不深究細問了。如果哪天有興趣寫一些正兒八經的論文,再去修補枝枝蔓蔓吧。還有,我不去把古人和今人進行對號入座,但如果那位讀者有興趣,盡可以自己判斷。下文將會用到考古資料,本人是外行,完全不懂考古學,所以一萬分感謝整理出這些考古資料的賢能。

讓我們再次回到兩千多年前,來審視茫茫的東北亞人群。首先可以映入我們眼簾而被分離出來的一群人,是歳人。簡略來講,要推定歳人,就要抓住一點不放,就是他們古老而獨特的葬俗:二次葬。

二次葬這種古老的葬俗,可能對一些讀者,如傳統的客家人或居住在祖國西南地區的保留傳統的壯族人來說,是不陌生的。而對於大多數國人來說,相當陌生。這種葬俗,在習慣上稱為中原的地區,從廟底溝類型的仰韶文化興起開始,已經消失將近6000年了。但二次葬這種和某種靈魂信仰有關的葬俗,依然艱難的、不間斷的、頑強的生存著。

三國誌魏書、魏略和後漢書(以下簡稱史書)在描述東北亞地區各個政權、方國或部落聯盟所統轄人群時,多次提到一個叫做“有槨無棺”葬俗,成為解開歳人之謎的一把鑰匙。棺、槨都是葬具,一般上我們比較熟悉的是棺,槨是套在棺外麵的更大的棺材,可以用來放一些隨葬品之類的東西。古人下葬,如果既用棺又用槨,就有厚葬的味道了。親戚朋友們總不好意思讓槨裏空空如也吧,多多少少都得放點東西聊表寸心。看起來,棺主要是用來入殮亡人的,槨主要是用來盛放隨葬品的。棺和槨這種功能上的區分,實際上隻是棺槨在我們所熟悉的喪葬文化中的體現。槨最初的用途是什麽?我們也許可以通過窺探史書中對“有槨無棺”的描述,來略知一二。

“有槨無棺”這種葬俗的具體形式是這樣的:“其葬作大木槨,長十餘丈,開一頭作戶。新死者皆假埋之,才使覆形,皮肉盡,乃取骨置槨中。舉家皆共一槨,刻木如生形,隨死者為數。又有瓦钅曆,置米其中,編縣之於槨戶邊”。這種葬俗,一看就是“二次撿骨葬”並伴隨著“家族叢葬”。具體我就不解釋了,這段文字不難讀懂,隻有幾個字稍微提一下。引文中的“戶”是入口的意思,“編縣”是兩個通假字,就是在大木槨入口的旁邊敬獻(裝有米的陶製容器)的意思。

在試圖使用“有槨無棺”這把鑰匙開啟歳人迷宮之門前,需要離清一個問題:這種二次葬俗,是否有資格成為鑰匙呢?亦即是否可以憑著葬俗的不同,就把有特殊葬俗的人群從大群體中區分出來呢?我用鄧公的“貓論”來給我的推理定位。當你是一個上古曆史的焦慮者,翻閱大量文獻資料而不得其要領時,隻好自己勉為其難的去鑽研鑽研了。好比你是阿裏巴巴,徘徊在四十大盜的藏寶洞外麵,但又恰好沒有聽到“芝麻開門”這把鑰匙,心急火燎中,撿起了一根小木棍,隨便往門上一戳,門竟然開了。好了,我是不知道“芝麻開門”,但我的小木棍確實打開了寶藏的大門,無論四十大盜們怎麽想我的小木棍,它就是我的鑰匙。

嚴肅一點的話,考慮到前195年-108年這個時代,二次葬往往被眾多人群視為“uncommon”(如果不是“strange”的話)的習俗,如果有一群人,在相近的地理範圍之內,在史書可以隱約驗證這群人還有一些其它共同特質的情況下,我以為,二次葬可以作為分離人群的標誌性特征。

好了,手握“有槨無棺”這隻小木棍,來敲開歳人的迷宮,看個究竟。

在東北亞地區,史書中明確提到“有槨無棺”習俗的,有南沃沮、夫餘和馬韓。如何理解這些記載呢?幾點說明:

一、南沃沮其實是“南歳”。南歳和南沃沮在地理上的重複,我在前文討論沃沮時有詳細論證。三國誌魏書、魏略和後漢書這幾本史書中記載的南沃沮和南歳,都是指不耐等七個以歳民為主的縣。南歳和南沃沮地理上重複了,但時間不重複。南沃沮是南歳這些歳人成為以“不耐歳王”為領導的政權以前的名稱。“不耐歳王”稱王以前的頭銜是“不耐歳候”,是樂浪郡東部校尉所轄的縣候,他領導下的歳民所處的地理上的位置,被習慣性的稱為南沃沮。

總之,南沃沮就是南歳。南歳的居民史書上明確記載是歳人,而這些歳人,最奇特的風俗就是喪葬方麵的“有槨無棺”,以至於史家們在記述南沃沮的風土人情時,詳細描述了這種葬俗的具體內涵,就是上麵引用的那一段文字。一言以蔽之,當時曆史學家眼中的歳人之所以為歳人,就是“二次葬”。

二、這裏的夫餘,應該理解為夫餘治下的居民,不是夫餘的統治階層,統治階層的事情,先不表。前文在推定“古歳國”時,已經列舉了三條夫餘所統治的地域為古歳國地域的原因,第四點原因就是夫餘治下的居民,有很大的成分是歳人。

史書在描述夫餘的風土人情時,明確提到夫餘居民中,有一種“有槨無棺”的葬俗,盡管史家沒有展開描述具體的內涵,從對南沃沮(南歳)葬俗的詳細描述來看,二者的本質應該是一致的。此外,史家所記錄的部分夫餘居民:“其俗停喪五月,以久為榮”,看來也是二次葬的簡化形式,或者對有槨無棺無法深入了解的一種表象記錄方法。耐人尋味的是,夫餘人處置“妒婦”的方式,也體現了二次葬的跡象,如史書記載夫餘居民:“尤憎妒,已殺,屍之國南山上,至腐爛。女家欲得,輸牛馬乃與之”。如此種種記錄,無不顯示以“二次葬”為標誌性風俗的歳人,生活在夫餘這個政權內。

曆史的記載和考古資料所顯示的證據是高度一致的。在今吉林省的德惠市、農安縣、九台市(以上三地在長春市吉林市北麵)、公主嶺市和樺甸市(這兩地在長春吉林的南邊)等疑似夫餘領土範圍之內,都出土了典型的戰國至兩漢時期的二次葬墓葬遺址。這些墓葬,盡管葬具有木製和石製之分,但“二次撿骨”才是本質,其它是末節。

二次葬墓葬遺址的分布範圍,基本在吉林省中部長春市吉林市四周的鬆花江上遊地區和長白山北麓。這也驗證了前文根據文獻推定的“古歳國”在前195年-108年這個時代的地域北界,確實是廣義上的長白山北麓。

三、前文在描述東北亞政權時,對馬韓著墨不多。馬韓的情況複雜,先易後難,暫且還是按下不表。在這裏,隻要理解馬韓在東漢三國時代,生活著一些“有槨無棺”的疑似歳人。這些疑似歳人可能在前195年-108年也生活在“萁氏韓王”或“馬韓辰王”的地界內。

至此,歳人的基本框架就浮出水麵了。提綱挈領,在前195年-108年,歳人生活在北至長白山北麓的鬆花江上遊地區,南至今北朝鮮境內的龍興江流域的廣大地域之內,歳人之所以為“歳人”,是他們特立獨行於當世,實際卻非常古老的“二次撿骨”葬俗。

雖然“二次葬”是歳人的主要特征,但詳讀史書,仔細推理,還是可以分離出歳人的其它特質,例如宗教信仰形式,通過這種信仰,可以看到勾驪治下有相當部分的歳人。此外,考古資料,如器形方麵的材料,也可以豐富對歳人認識。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