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徘徊在上古時代

曆史就是遠古的世界; 想象就是時空的隧道; 思維就是不滅的靈魂; 開始吧,讓靈魂穿越時空,回到亙古...
正文

樂談東北亞史十六

(2009-05-03 09:22:39) 下一個
前195年-108年的東北亞人群和族群(續六)

孔子所痛心的禮崩樂壞,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各諸侯不再遵守秩序,互相攻伐。(我給上述的狄和山戎,以及侵入關中的西戎以諸侯的待遇啊。)中國實質上的統一進程和漢民族的形成過程開啟了大幕。先談春秋,所謂我們熟悉的春秋五霸。

這春秋五霸裏,真正有曆史地位的,是齊桓公,其它沒有特別的。排個序的話,秦穆公優於楚莊王,向外開拓方麵都有些貢獻,秦穆公是向西,楚莊王是向南。這裏隻提齊桓公,他功過各一半吧。我的角度很特別,是這樣的:齊桓公是周朝的中興功臣。西周末期留下的這個爛攤子,是齊桓縱橫捭闔,西征北伐搞定的。但在西方和北方產生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後果。向西是功,向北是過。

向西,主要是在晉國和秦國的配合下,齊桓解除了西戎的邊患。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西伐大夏,打擊了這個尚未進入隴山關中的戎集團,使這個聯盟向西遷徙了,客觀上關閉了人群從西部進入的大門,這樣形成了華夏集團的西部邊界。西邊這個方向可以定義為邊,一是因為周穆王在西周中期的時候對西戎離心離德,已經客觀造成了這個事實。二是這個邊,在地理上也確實到了一個山窮水盡的地帶。可以看出,在門的外邊,已經沒有大規模的人口集團了。進入隴山左右和關中的西戎集團,實際上是在門裏麵,遲早都加入了融合為漢族的過程。守著西部之門的是秦國,雄才大略,積極進取。在這些西戎融合到華夏集團的過程中,秦穆公的功勞最大,晉獻公有一些幫助。這個在東北亞係列裏就不詳談了。隻有一點就是,戎和夷一樣,有深刻的大陸內部背景。

向北,主要是北伐山戎,取得了一個戰術上的勝利,卻犯下戰略上的嚴重錯誤,這個錯誤,華夏集團和後來形成的漢民族,付出了2000年的時間代價,一直到滿族入關,才基本解決這個問題。之所以說基本,是因為,朝鮮半島被留在了外麵。我們來細細品味。

首先看當世東北亞地區的國際形式,簡略一些。在史書中,這段時間的東北亞情況,比前195年-108年更模糊,為了便於準確清晰的陳述這時的國際形式,我們暫且用考古學文化符號,來代表這些東北亞方國或部落聯盟。

西周至春秋早期,和燕國相鄰的是今遼寧朝陽市所在的大小淩河流域的人群,留下了考古學上命名的魏營子文化,我們就把這群人叫做魏營子文化人群。魏營子文化北邊,位於今遼寧內蒙相鄰地域,在南北走向的努魯爾虎山兩側的,是夏家店上層文化人群,這個以前談過。位於遼寧遼河流域的沈陽、撫順、鐵嶺的人群是後高台山文化人群。這些人群留下的考古學文化,譜係上還很混亂,名字有多個,但都是有鬲的文化,興起於位於相似地理範圍內的高台山文化以後。高台山文化是也是有鬲的文化。我暫時把這些文化群,命名為後高台山文化人群。在討論歳人這個階段,這不影響什麽。位於遼東半島南部的就不用說了,是歳人。在吉林和黑龍江的還有三個文化人群,兩個是有鬲的,一個沒有,文化麵貌相對落後一些,以後會討論,暫且不提了。需要說明的是:

1、魏營子文化、後高台山文化、夏家店上層文化,全部是有鬲的文化。而歳人文化,我們知道,是沒有鬲的,但有豆。

2、這些考古文化在年代上的下限,都隻能測出一個大概的數字。在西周時期,這些文化都肯定是存在的,至於下限,前兩個都到了西周末至春秋初某個時期,後兩個到了戰國中期以後。考慮到西周時期,東北亞井然有序的諸侯關係,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沒有任何重大曆史事件發生以前,他們應該還是會象西周時期一樣,繼續井然有序的運行。周王室的東遷事件,雖然在西部地區烽火連天,但並沒有對燕山南北地區的人口造成衝擊,所以也不應該引起考古學文化的劇烈變動。

再來看看曆史記載,和考古資料穿插進行,相互補充驗證。

春秋早期,諸侯相互征伐是再也正常不過的事情。有兩個於史書上未知是方國還是部落聯盟的,叫做山戎和狄的,也加入了這個遊戲。在史記等史書中,山戎總是從北而來,越過燕山而伐燕,有一次還從燕國旁邊直接南下伐齊。燕莊公二十七年(周惠王十三年,前664年),山戎再次伐燕。史記載“燕告急於齊。齊桓公救燕,遂伐山戎,至於孤竹而還”。齊桓這次軍事行動,還見於其它史籍。曆史學家們在詮釋這次行動的細節內容時,眾說紛紜。但總得來說傾向於認為:齊桓打擊了山戎、令支、孤竹等,進軍路線不明,但打擊的是燕國東北方向上的軍事力量。戰果意見不一。在這個過程中,還發生了老馬識途的故事。按照常識,山戎應該是齊燕對這支軍事力量的稱呼,它本身不應該叫山戎的,隻是已經沒有人知道真實的名字了。山戎和令支、孤竹的關係也不明確,是包含?還是並列?都語焉不詳。這些都放在一邊。

這是一次重要的曆史事件。從此,威脅燕國數十年的北方壓力暫時解除。史書上不再見到燕候到處求救。

從考古學文化看,一個重大變化是在西周時期持續存在的魏營子文化、後高台山文化,在春秋早期的某個階段消失了。伴隨著這兩個文化的消失,在春秋時期的其它歲月裏,夏家店上層文化從努魯兒虎山南下,填補了魏營子文化在大小淩河流域的空白。遼南地區的歳人文化則向北擴張,占拒了後高台山類型文化以後的空白,以今沈陽和遼陽一線為界,與西麵的夏家店上層文化相接,涵蓋了遼東半島,遼北的鐵嶺撫順,遼寧吉林交界的西豐、東豐、遼源,通化和集安等地。夏家店上層文化姑且不論,但對於歳人來說,這顯然是一個文化的擴張期。既然禮崩樂壞,嗬嗬,一向安分守己的歳人也躍躍欲試了。

時間開始進入了戰國時代。此時從燕山到遼東半島環渤海的國際形勢是,燕國在最西邊,東胡占據了大小淩河流域和遼河流域的南部,歳人在遼河流域的北部和遼東半島。此時的夏家店上層文化是東胡文化,幾乎是學界的定論。

戰國時代,燕國在東方的主要軍事對手是東胡。雙方互有攻伐。這種均衡,被一位叫秦開的燕國將軍打破。《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燕有賢將秦開,為質於胡,胡甚信之。歸而襲破走東胡,東胡卻千餘裏”。但秦開還做了另外一件震古爍今的事情,就是攻擊朝鮮,魏略記載是這樣的:“燕乃遣將秦開攻其西方,取地二千餘裏,至滿番汗為界,朝鮮遂弱”。從文獻看,朝鮮位於燕國以東的某個地方的,這個大家都沒有異議。但無論如何,都不會比前195年衛滿所進入的箕子朝鮮,即北朝鮮的大同江流域更東,這個大家也不會有異議吧。

那麽好了,從文獻記載看,從燕國最保守的東部邊界,燕山,至大同江流域這個地理範圍之內,應該分布著東胡文化和朝鮮文化,這個沒有異議吧。

在上述這個地理範圍內,鑒於史書所記載的秦開為燕國開疆拓土的豐功偉業,應該從考古學上可以觀測到有兩種考古學文化被燕文化取代。對了,可是廣“千裏”,“兩千裏”這樣規模巨大的考古學文化啊,小一點點也說得過去,但犄角旮旯裏的小文化就不要拿出來丟人現眼了。我們看看考古學文化的變化:

一、努魯兒虎山以東的夏家店上層文化在戰國中後期結束。嗯,東胡退卻千裏,曆史和考古相互印證,確鑿無疑。

二、戰國時期,位於夏家店上層文化東部的某種青銅文化,其在遼北的鐵嶺撫順,遼寧吉林交界的西豐、東豐、遼源等地的分支,明確向東部移動,出現在吉林樺甸等地。南部的遼東半島的分支在文化麵貌上消退,而逐漸被燕文化取代。這種青銅文化的代表器物是曲刃青銅短劍,該青銅劍分布在遼東半島的,是早期形態,晚期形態出現在大同江流域。哦,好了,曆史記載和考古文化表達的信息相符,這支青銅考古文化是箕子朝鮮文化。

推理是這樣的:某青銅文化=箕子朝鮮文化,歳人文化=某青銅文化,所以箕子朝鮮文化=歳人文化。

列位看官,所謂箕子朝鮮,就是我們眼前的這個歳人文化。總結一下:

一、原來在西周時期,箕子朝鮮是在:遼東半島以蓋州、岫岩、鳳城起向南至海的這個地理範圍之內。就是今大連地區。

二、原來在春秋時期,箕子朝鮮是在:以今沈陽和遼陽一線為界,與西麵的東胡相接,涵蓋了遼東半島,遼北的鐵嶺撫順,遼寧吉林交界的西豐、東豐、遼源,通化和集安等地。

三、原來戰國某個時期以後,箕子朝鮮北部的分支明確東移,出現在吉林樺甸、靖宇、撫鬆、渾江等地,自稱歳國(也可能在衛滿帶箕氏以後)。其位於遼東半島南部的分支,受到燕文化的打擊,沿著山麓海岸之間的平原通道,移動到今朝鮮半島大同江流域,繼續稱箕子朝鮮。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