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徘徊在上古時代

曆史就是遠古的世界; 想象就是時空的隧道; 思維就是不滅的靈魂; 開始吧,讓靈魂穿越時空,回到亙古...
正文

樂談東北亞史十七

(2009-05-03 09:23:21) 下一個
前195年-108年的東北亞人群和族群(續七)

關於歳人文化-箕子朝鮮的餘論。

第一、大連地區是歳人文化的中心區域,是箕子朝鮮最初的封地,也就是最初的朝鮮。原因有幾點:A. 大連這個地方的歳人,從雙砣子二期文化開始,到秦開辟地,連續發展了1500年以上,穩定的人口內涵加外來的新鮮勢力,是文明崛起的重要方式。所以這個地方最具備條件。B. 西周以後的所謂“遼寧曲刃青銅文化”的典型器物曲刃青銅短劍,徐光輝等專家論定是以遼東半島為基地,向西傳播到西部的夏家店上層文化,即東胡,和向東傳播到今朝鮮半島上的。這種青銅短劍,又稱琵琶形青銅短劍或小提琴形青銅短劍(韓國人稱),在屬於西周早期階段的大連地區的歳人文化遺址中就出現了。但這種短劍,可能是伴隨著外來人群的進入而創造出來的。西周以前的歳人遺存,沒有。C. 還是關於曲刃青銅短劍,這種劍的早期形態分布在遼東半島,晚期形態出現在大同江流域。D. 目前為止,基本沒有在今平壤地區發現更古老的青銅考古文化。有些韓國學者甚至認為,連西漢時期的文化都沒有,隻有東漢以後的。如此種種原因,大連是最初的朝鮮,當之無愧。恭喜大連。

第二、箕子奔朝鮮的曆史基本可信。表現在從西周之初以後,歳人文化持續發展,創造了燦爛的文化。商周交替的時候,歳人的一些特質,也發生了改變,最重要的就是葬俗,在保留原有的“二次撿骨家庭叢葬”的基礎上,加入了一些火燒的細節。這個以後討論。來到歳人中間的,應該箕子,為什麽是,箕子如何來,走那條線路,這些也都以後討論吧。

第三、朝鮮一名,由箕子帶來的可能性較大。我們看到,秦開攻朝鮮以後,一部分歳人和箕子統轄下的歳人分離,進入前文推定的古歳國的地域。從以前的論述可知,他們還是使用了歳人的名稱,而不是朝鮮人。這可以為佐證。朝鮮這個名字,如何來,從哪裏來,以後探討。

第四、古歳國和箕子朝鮮的歳人遷移以後,大連地區還留有許多歳人,變成了燕人。這隻是名字變了一下。他們的“二次撿骨家庭叢葬”習俗,一直保持到東漢以後。而前1900以後的某個年代,當歳人到達大連地區時,不排除也有一些歳人到達朝鮮半島黃海海濱的一些地方,這些以後探討。

第五、秦開辟地,開上穀、漁陽、右北平、遼西和遼東五郡,遼東這部分,是從箕子朝鮮這裏接手的。但再往前,遼河流域北北部一帶,箕子和歳人又是在春秋時代,從有鬲人群那裏接手的。遼東半島的南部,是歳人固有的生活地域無疑。

第六、歳人在各個曆史時期文化發展的水平,可以從考古報告中獲得詳細信息,就不一一描述了。

第七、一個題外的東東。秦開是隨荊珂一同刺秦王(公元前227年)的秦舞陽的祖父,秦開的年代距離前195年,最多了也就150年左右。


好了,歳人的問題,已經沒有太多需要描述的了。歳人是明確無誤的夷人,有很原始的對“柢”的崇拜。歳人在約前1900年以後的某個時候,做為嶽石文化人群的一份子帶著自己古老特殊的葬俗,從山東半島進入遼東半島南部區域定居下來。同時也可能到達朝鮮半島黃海海濱的一些地方。歳人在前1000年左右,和因商朝覆滅東來的箕子集團結合,一起成為西周封建製度下的一個候國,朝鮮。進入春秋時代,歳人-箕子集團也積極開疆拓土,創造文明顯赫一時的箕子朝鮮和曲刃青銅文化,彪炳史冊。在戰國諸侯紛爭的年代,歳人-箕子朝鮮敗於燕國,一部分向東北方向移動,繼續以歳國的姿態出現,在漢朝和衛氏朝鮮之間騎牆,後屬於漢朝玄菟郡、臨屯郡和樂浪郡等,大概持續到夫餘勾驪完全崛起,成為兩國治下主要的成份。一部分向東南方向移動,繼續箕子朝鮮的傳統。箕子統治集團在前195年以後的某個時間,被衛滿取代,箕氏(可能包含一部分歳人)南移到朝鮮半島南部,創立箕氏韓國,後失去統治權,成為馬韓辰國的臣民。箕氏南移後,留下的歳人繼續成為衛滿朝鮮及以後的樂浪郡的居民。此外,當最初的歳人,到達大連地區以後,種種跡象表明,各個時期,都有一部分歳人可能深入到了東北亞的腹地,最後加入了其它族群,這個也不應該忽略,在論述其它族群的時候會分析。

關於歳人的討論告一段落。以後在討論東北亞其它族群時,可能也會提及歳人。那時歳人就是界定其它族群的標竿了。最後感謝歳人給我們留下的這個曆史迷宮,它給探索者提供了無窮的樂趣。

在歳人的章節翻過以前,我們回頭聊聊為什麽齊桓公北伐山戎,隻是獲得戰術的勝利,而在戰略上給華夏集團和後來的漢族留下無窮的後患,是個失敗。

從前文描述的西周大勢和東北亞各方國和部落聯盟的國際形勢可知,有鬲人群和歳人等東北亞集團,在西周的時候,儼然都是安分守己的諸侯,遵守秩序,並沒有把自己排除在西周王朝所建立的這個封建製度之外,例如從夏家店上層文化出土的青銅器上看,他們都是以諸侯的身份和大陸內部的各諸侯之間交往並聯姻的。從文獻看,箕子朝鮮、肅慎等也是不斷朝賀周天子,至少屬於周朝荒服的範圍。我們也沒有看到他們象西戎集團一樣,不斷的挑戰西周王權。所以在北方和東北方的這些集團,和處於大陸內部的諸侯,是不存在一個邊界的。

文化上和血緣上,有鬲人群和周室所代表的所謂中原集團,有親密無間的聯係,而無鬲有豆的歳人和箕氏也都和大陸內部人群中的亞集團之間有親密無間的聯係。地理上,燕山和軍都山從來不是什麽不可逾越的障礙,這和大陸西部的大漠戈壁完全是兩個概念。曆史上,處於東北亞的文化集團,不斷的加入大陸中部,甚至南部的文明,進行文化和人員上的融合,而大陸內部地區的文化,也不時的遷徙到軍都山和燕山北麓地區,修養生息。這個機製,從東北亞地區最早的新石器文化,興隆窪文化時代就開始了,紅山文化也好,夏家店下層文化也罷,一直都是這樣循環的。

但齊桓公的軍事行動,打擊了和周室最緊密的有鬲人群,他們僅僅是積極參與群雄逐鹿的過程而已。齊桓軍事打擊的成功,人為製造了一個邊界,然後關閉了一扇大門。要命的是,被關在大門之外的,是相當一部分人口,盡管他們在血統上和心理上和大門裏麵的人群是沒有區別的,但他們在曆史的十字路口是茫然的。看守大門的燕國,唯唯諾諾,所做所為和西部的秦國大相徑庭,既不積極開拓,也不讓開大道,讓東北亞集團和大陸內部之間保持流動性。糊裏糊塗的就把春秋和戰國早期這400年給浪費了。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秦開雖然在燕國的最後歲月裏,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但已太晚了,於事無補。

大門之外的人群,錯過了春秋這個重要的華夏民族形成的過程,風雲際會,他們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等到秦漢時代,他們的文化心理已經和大陸內部的人群有了很大的差別。即使大陸內部的最優秀的史學家,對這些人群的來龍去脈也不勝了了,分辨不清了,給後人留下了一堆內涵不清的人群代號。

隨著對東北亞各族群分析的深入,齊桓公所造成的戰略失誤,會越來越明顯。

【歳人寫作後記】

這幾天加班加點,終於把歳人的部分初步寫完了。寫作上暫時告一段落。

歳人的推定,最初並不是他們的二次葬風俗,而是其它機製。二次葬這個機製是後來才發現的。原來那個機製和從二次葬機製得到的結論,完全一致,所以就暫時保留了。用在對曆史更模糊階段的推理過程中吧。

歳人是最簡單和直接的,感謝他們獨特的個性。其它族群隻會越來越難。

最後,寫作時間有限,在所難免筆誤百出,已經發現了不少。請大家包涵。歡迎討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