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父愛,沉默的力量

(2011-06-19 05:41:31) 下一個

父愛,沉默的力量

舒怡然

 

父愛和母愛,這樣美好而溫馨的詞語,在我們的童年少年時代,卻鮮見寡聞。那時候的傳媒包括可閱讀的書籍、報紙、雜誌、還有新聞廣播裏,很少談個人的“愛”,因為太私人太小資,與整個大環境不相稱,當然也就不會極力渲染什麽父母之愛。

沒聽說過父愛母愛,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去感受這份愛,因為愛不是靠說出來的,愛是一種行動和心靈對她的體驗。人們對於母愛似乎有著一種天然的感受能力,從呱呱墜地那天起,我們就無時無刻不在享受著母愛的陽光,她溫暖著每一顆童心,她陪伴著一個個小小少年走過那些懵懵懂懂的稚嫩歲月。“世上隻有媽媽好”,這幾乎是發自每個孩子心底的最強音。讚美母親母愛的文字數不勝數,那麽父愛呢?父愛給孩子們的成長帶來的是什麽呢?

印象中的父親,總是很沉默。我從不記得,他對我說過“我愛你”,當然母親也沒說過這樣的話,但她用慈愛的眼神,還有那雙溫暖的手,已經傳遞了母愛的信息。所以直到高中畢業以前,我對於父愛的感受都是很膚淺的,我甚至覺得,爸爸也許並不怎麽愛我。

記得我考上大學時,爸爸那天特意請了假,陪我去商店買東西。一向花錢謹慎的他,堅持要給我買最好的皮箱,那是一隻棕色有自動暗鎖的皮箱,很漂亮,我覺得它太豪華了。可爸爸卻說,上大學人生就這麽一次,不能對付。那段日子,他每天故意提早回家,問他緣由,他歎了口氣,“唉,以後你和我們呆在一起的時間越來越少了。”他的話裏透出了一種傷感,淚水便在我眼眶裏打轉,但我還是忍住了,沒讓它流出來,因為我還從來沒在父親麵前哭過。

離開家的第一年,想家成了我的心病。思鄉情結就象一隻軟軟的蠶,時不時地在心頭蠕動,攪擾著本來就易於感傷的青春之心。那時我每兩個星期就能收到爸爸的信,盼他的信,成了我生活快樂的源泉。回想起來,爸爸在信中也並沒說什麽重要的,無非是些事無巨細的叮囑,還有那些我早就懂了的開導。但就是這些,卻給了我說不盡的安慰,好象那正是我那時所需要的,也是一個父親能夠給予女兒的全部。

從那時起,我逐漸懂得了,父愛,其實是一種更深沉的愛。父愛帶給我們更多的,是那種能夠使我們賴以支撐的精神支柱。然而,男人們天性就不擅長表達,尤其是我們父輩的那一代男人,他們多半是沉默的男人。不是他們故作深沉喜歡沉默,而是那個時代造就了他們沉默的性格。

即使在如此開放的今天,我感到許多父親依然是以沉默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對兒女的愛戀,這大概又是中國男人的一個性格特征。

從某種意義上說,沉默也未嚐不是一種好男人的品格。沉默寡言,看似少了甜言蜜語帶給人頃刻間的歡愉,但沉默之愛,卻也給愛的情感中平添了一種深沉和雋永,令人回味無窮。能言善道口才好,能夠盡情流暢恰如其分地表達父愛的情感,對於父子(女)之間情感的交流固然是好事。但是,沉默的父愛同樣具有一種力量,而且是一種更強烈的內向力量。

人都說,母愛如海,父愛如山。這個比喻非常的貼切,海的寬廣無垠,正象母愛那容納百川的胸懷;而山的高聳偉岸,不正是父愛那挺拔向上剛毅執著精神的象征嗎?如果說母愛似山間的一泓清泉,她給予孩子的是純真和柔情;那麽父愛就如同矗立於峰頂的磐石,他給予兒女的是堅定與信心。

人世間有多少個父親,就會有多少種父愛的形式。可是無論你怎樣去解讀,父愛永遠都背負著深沉這樣一層濃重的底色,就象夜裏仰望深邃的蒼穹。從朱自清的《背影》,一直走到美國的《金色池塘》,普天下的父愛本質上都彈奏著一種格調,愛到深處,便是沉默,便是無言。

我喜歡父親節,它給了我們做兒女的一個契機,向父親表達我們的愛心和愛意。也讓我們的孩子潛移默化地意識到,父親父愛是他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如果你已經身為人父,那就別再沉默,父親節裏輕輕地對你的兒子/女兒說一聲“爸爸愛你!”,有愛,不要隻是放在心裏,愛是需要表達的。

寫於2011 6 16 日,父親節前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馬雪鬆 回複 悄悄話 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我也嚐試過寫父親,卻沒有向你一樣自然的文筆,將感情寫得像是流水一般舒暢,貼切。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