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怡然博客

觀潮起潮落灑脫,看雲卷雲舒怡然
個人資料
舒怡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說說我印象中的印度人

(2010-04-18 17:19:34) 下一個

說說我印象中的印度人

在出國以前,每當說起印度或者印度人,我的腦海中即刻就會閃現出拉茲和麗達,誰都知道,他們是印度電影《流浪者》的男女主人公。對我來說,印度是即神秘又陌生的一個東方古國,這也許就是我對印度和印度人的全部感性認識。

來到美國後,見識了世界上各種膚色各類人種的男男女女,但是回想上學與工作中,還真就沒結識過幾個印度人。真正讓我了解和認識印度人,還是當兒子開始上小學以後。

美國的小學,每年都有兩次必開的家長會。一次是在學期初始的全體家長大會,另一次則是學期中間老師與家長一對一的見麵會。這第一次大會也可以算作是老師與家長的一個打招呼會吧,會上班主任老師多以 presentation 的方式,詳細地介紹自己的教學計劃,進度和對學生的基本要求。然後,老師一般會留一些時間給家長來提問。

我第一次去參加這種會議時,沒什麽經驗,隻想聽聽其他人的想法。令我吃驚的是,會上印度家長們是最為踴躍的一族,他們似乎有問不完的問題,散會後,幾位印度家長還談性未盡地圍著老師,問這問那。在這類場合提問,無非是有兩種情形,一種是屬於確實有問題需要提問澄清;另一類則純屬於希望吸引眼球,通過提問引起老師的關注。

幾年下來,我對印度人的了解應該說是愈來愈多,每次去開家長會,也漸漸習慣了他們那操著極重的印度口音的沒完沒了的提問。盡管他們提的許多問題,答案多半是顯而易見的,但大家也還是忍耐著。在公眾場合,懂得忍耐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

其實印度人愛提問,不光是在家長會上,在郡裏或社區管理委員會召集的會議上,印度人也很少沉默,他們確實是喜歡發表意見和見解,隻要有這種機會。在很多時候,這與中國人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兩個同是來自亞洲的族裔,為什麽會有如此大的反差,這經常令我百思不解。

美國的小學校裏,每個班都需要有一兩位 Room Parents ,也被人稱作 Room Mom 或 Room Dad 。 Room Parents 的作用主要是協助老師在班裏舉辦各類活動,比如說聖誕節的派對( party ),當然也包括張羅給老師的聖誕禮物,等等。學期伊始,老師會發給大家一張簽名單子,看看哪一位願意做這個角色。印度媽媽們總是爭先恐後,一馬當先地在單子上簽名。當上 Room Mom 有什麽好處嗎?這個問題顯然問得太稚氣。要知道,孩子小的時候,心理上並未完全成熟,若是有自己的媽媽經常出現在課堂上和教室裏,自然會給孩子許多信心和勇氣。再者,積極參與學校的活動本身,也會贏得老師的讚譽。所以,印度媽媽們的舉動可謂是一箭雙雕啊。

除了 Room Parents ,印度人更喜歡爭取進入 PTA 。要說起來,這 Room Parents 比起 PTA ( Parent Teacher Associate )成員來,那還真是小巫見大巫呢。雖然說 PTA 成員也不是什麽了不起的官,而且也沒什麽實權,但能夠加入其中並參與一些學校的事務,總比做門外漢要強。

說的都是些小事,可正是從這一件件小事中,讓我看到了印度人那種努力適應這個社會的一股勁頭。在區區的小學校裏,印度媽媽們都能如此這般地竭盡全力,試圖通過自身的參與,使自己的孩子能多得到一些老師的重視與關注。我不禁聯想起那些在公司工作的印度男人們,該不會是更加敢說敢做吧?不管怎麽說,印度人總給我一種強烈的印象,他們從心底裏想努力適應美國社會。至於這種努力是否妨礙了他人,或者是否令人反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很有意思的是,現在想起印度人,我不再會去想麗達。我所認識的印度女人,可不僅僅是溫存善良,她們好強厲害的一麵也是讓人刮目相看的。我對印度人的感覺不再神秘,不再陌生,因為我走近了印度人。

寫於 2010 年 4 月 18 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5)
評論
iamhereforfun 回複 悄悄話 if they really want to immerge themselves into this country, they should not let their children involved in more sports. In my impression, all they emphasize is study, study and study, and then grade, grade and grade. Physically they are too weak and awkward.
Alldayallyear 回複 悄悄話 我對印度人的感覺就是他們都喜歡撒謊,而且態度都很賣弄似的神秘兮兮~~
轎起我發 回複 悄悄話 老印對上級極盡拍馬逢迎,對下級擺出一副壓榨臉孔,有些人甚至能把人逼死--所以造成咱的吳三槍同誌忍無可忍出重手還擊;總的來說在職場上他們嘴功高而動手差,尚空談好大喜功而不善於腳踏實地做具體工作,如果當工程師他們思維繁瑣導致工作效率非常低;但作為團體,他們擠占工作職位的能力非常強,隻要是老印當頭做管理,下麵清一色的老印。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舒怡然的評論:
印度人是有"阿諛奉承“領導”,貪天之功";
他們知道如何對付英美人,在我們看起來是拍馬屁.
中國人心裏看不起印度人是錯誤的.
但是他們樂天,他們並不崇洋媚外(這是中國人的大毛病!!!)!...應該中印可以成為朋友.
劉適之 回複 悄悄話 我們公司最近來了個印度人。表現就是如你所說:阿諛奉承“領導”,貪天之功. 我很討厭。但沒法子,我英語不如他,還得從服他的指使。唉。
洲河 回複 悄悄話 印度人在職場善於阿諛奉承,媚俗,撒謊而全然沒有心理負擔。很不可愛的民族
舒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可惜我也看到了印度人的不怎麽拿得上台麵的另一麵,阿諛奉承“領導”,貪天之功,不知道這是不是也是文明進化太深所致。我本人對印度人毫無偏見可言。實在是他們的表現太精彩了。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Quarx的評論:

建議你去讀: 英國曆史,美國曆史,澳大利亞曆史...啦!
自己用功讀書,在想一想,就不會胡言亂語!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回複舒怡然的評論:

他們印度人腦子裏的文明深度,...他們的言行是樂觀/進取/又順乎自然的.
所以,你看到的"適應美國社會",隻是他們日產生活的一種自然表現而已.

如此解釋,懂嗎?
Quarx 回複 悄悄話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印度人沒有英美人那麽陰險" - depends. some "英美人" is good-heart, simple, nice. some is bad.

Same rule applys to Indians
舒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agoodday的評論:
還真沒看出來誰嫉妒誰,你的水平挺高啊。
舒怡然 回複 悄悄話 回複vwbeetle的評論:

沒搞懂你想說什麽。
vwbeetle 回複 悄悄話 引:"印度人總給我一種強烈的印象,他們從心底裏想努力適應美國社會。至於這種努力是否妨礙了他人,或者是否令人反感,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
假如你隻是想著: "印度人...從心底裏想努力適應美國社會。"
那你就大錯特錯啦!

他們印度人腦子裏的文明深度,大概遠遠超過隻為了"適應美國社會"吧!

印度人沒有英美人那麽陰險....中國人和印度人可以交往!

我這麽說,也間接回答了 Quarx 的問號.
agoodday 回複 悄悄話 俺在你的文中沒看到老中老印,倒是看到一些人努力爭取機會,積極進取,而另一些人自己不去努力爭取機會,消極等待,還在角落裏嫉妒別人, 滿腹酸水。
Quarx 回複 悄悄話 have you observed their career path and why some of them seems 'never worry about layoff'? why some indians have much greater security feeling in Job?

NO job, no everything, including school for kids! hmmm...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