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縱橫

介紹加拿大風土人情,典故時事。
正文

凱恩斯與哈耶克

(2005-04-23 14:49:00) 下一個

凱恩斯與哈耶克
作者:墨菲


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與哈耶克(Friedrich von Hayek)是上個世紀西方最為著名的兩個經濟學家。凱恩斯是整體經濟的倡導者,而哈耶克則一直主張自由經濟。這兩種經濟觀點的爭論持續了大半個世紀,甚至可以說,二十世紀的西方經濟發展史,就是一部凱恩斯派與哈耶克派的鬥爭史。

整體經濟還是自由經濟?在工業化時代,這個問題不僅困擾著中國,也困擾著全世界。在西方,資本主義興起後,自由經濟理論一直居於主導地位。自由經濟的觀點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紀的亞當. 斯密。他對市場經濟有個著名的比喻:一隻看不見的手。市場有自己的規律,這隻看不見的手自動調節著供求關係。自由經濟不單止是一種經濟操作,同時也與西方尊重個人財產以及個人自由的理念相一致。自由主義是市場經濟的思想基礎。

但是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的發展,新的思潮開始湧現。資本主義發展造成的貧富不均,以及廣大產業工人的悲慘遭遇,孕育了馬克思主義。隨後俄國人率先將馬克思的理論付諸實踐,開始實行計劃經濟。在繼續堅持資本主義的西方國家,1929年的經濟大蕭條使整個社會對資本主義信念發生了動搖。不久又爆發了二戰。接連而來的打擊使得凱恩斯的主張得到西方各國政府的一致青睞。“凱恩斯主義”在戰後的西方得以廣泛推行,至今仍然影響社會的各種福利政策就是凱恩斯主義的產物。

凱恩斯是英國人,畢業於劍橋。他認為市場經濟的最大問題就是會造成產品過剩。三十年代的大蕭條,原因就是生產過剩而有效需求不足。因此他主張政府應該對經濟進行積極幹預,尤其是在困難時期。1936年他完成著作《雇傭、利率及資金的基本理論》,對當時英國因為大蕭條帶來的高失業率進行了分析。他的主要論點是,全民就業是解決有效需求的根本途徑,而要做到全民就業,就必需借助政府的力量。自由市場經濟的周期性波動往往造成巨大社會動蕩,政府的一大職能就是主動參與經濟,與經濟周期抗衡。這個觀點與自由經濟派認為“政府幹預越少越好”的信念真是南轅北轍,也是哈耶克與凱恩斯的最大分歧。

應該指出凱恩斯雖然主張政府幹預經濟,但並不是搞共產主義。恰好相反,西方人認為凱恩斯挽救了資本主義,使西方國家從共產主義的陰影中掙脫出來。凱恩斯創立了“整體經濟”的宏大理論體係,依照這套理論,國家主要是通過調整利率、增加財政支出等軟性辦法來調控經濟。今天我們常常看見的經濟術語,比如GDP等,都是凱恩斯的發明。

凱恩斯的主張被英國政府在二戰期間采用,幫助英國政府渡過戰時難關。在美國,羅斯福總統的新經濟政策也采用凱恩斯的主張。政府增加開支,扶植公營企業,大量雇傭工人,增加全民福利,降低失業率,這一係列措施都有助於國家走出經濟大蕭條的陰影。戰後,凱恩斯主義的影響擴展到整個西方,很長一個時期內,加拿大曆屆政府都是凱恩斯主義的忠實信奉者。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七十年代,凱恩斯主義的弊病就暴露出來了。按照凱恩斯的本意,政府的幹預是用來對抗經濟周期的。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政府多花錢來刺激消費,經濟繁榮是就應該少花錢。但實際情況時,政府增加開支容易、削減難。老百姓一旦享受各種福利,哪會讓政府輕易取消?結果就是,政府的支出越來越龐大,收稅越來越多,但仍然入不敷出,造成巨額赤字。在凱恩斯主義實踐幾十年後的今天,西方福利國家無一不是稅收沉重、債台高築。

哈耶克是奧地利人,與凱恩斯同時代,但是比凱恩斯長壽得多,因此活著看見了凱恩斯主義由盛到衰的曆程。哈耶克是自由經濟的堅定鼓吹者。他的經濟思想與他對自由主義的信仰緊密相關。早在凱恩斯主義最當紅的1944年,他就寫下了那本名著《通往奴役之路》,在當時此書倍受各界批判,但今天卻成為自由主義的重要著作。

哈耶克一直堅信,隻有自由開放的市場經濟才是社會繁榮的根本途徑。他反對社會主義,認為計劃經濟隻能導致集權主義。他又指出凱恩斯從未真正理解利率和資本結構的作用。他堅持認為市場自己的規律會自行解決各種經濟問題,政府的參與應該維持在最低限度。不過,在大蕭條與戰爭的壓力下,各國政府對哈耶克的主張一直非常忽視。

七十年代,西方國家的經濟開始再度惡化。高額國債、高失業率、高通貨膨脹率,成為阻礙經濟的攔路虎。一切就象哈耶克當時預見到的那樣。自由經濟的理論開始重新抬頭,1974年,哈耶克獲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顯示出西方社會對於市場經濟的重新肯定。

哈耶克的主張在西方國家裏找到兩位堅定的實踐者:英國的撒切爾夫人與美國的裏根。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這兩位“保守主義”領導人頂住強大的社會壓力,大刀闊斧地削減了政府開支,大批由政府負擔的公營企業被關閉或者轉為私營。我們現在經常看到的“私營化”就是由撒切爾夫人在英國首先開始的。經過一段“陣痛期”,國家預算平衡了,通貨膨脹率下降了,稅率降低了,私營企業再度蓬勃興起,失業問題也明顯有了改善。

從那以後,自由市場經濟成為新的世界潮流。尤其是進入九十年代,就連原先的社會主義國家也紛紛走上了市場經濟的道路。人們說,哈耶克最終獲得了勝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