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1)
公孫龍是戰國時期平原君的食客,一天,他牽一匹白馬進城被阻,該城門的看守官說,依照規定馬不可以進城。 於是公孫龍就同看守辯論道:白馬非馬。 最後,他說服了守城官,於是他就騎這著他的“不是馬”的白馬進城了。他是如何狡辯的呢?他提出以下三個論點:
第一:「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名形者非名色也。故曰:白馬非馬。」以我們今天的話說就是,「馬」、「白」、「白馬」的內涵不同。「馬者,所以名形也;白者,所以名色也。名形者非名色也。故曰:白馬非馬。」「「馬」的內涵是一種動物,「白」的內涵是一種顏色。而「白馬」的內涵是一種顏色加一種動物。三者的內涵各異,因此白馬非馬。
第二:「求馬,黃黑馬皆可致。求白馬,黃黑馬不可致。……故黃黑馬一也,而可以應有馬,而不可以應有白馬,是白馬之非馬審矣」 。 「馬者,無去取於色,故黃黑皆所以應。白馬者有去取於色,黃黑馬皆所以色去,故惟白馬獨可以應耳。無去者,非有去也。故曰:白馬非馬」。這一點是論及,「馬」、「白馬」的外延不同。 「馬」的外延包括一切的馬,不管任何顏色。而「白馬」的外延隻包括白色的馬,兩者有相應顏色的區別。由於「馬」與「白馬」的外延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第三:「馬故有色,故有白馬。使馬無色,由馬如己耳。安取白馬?故白者,非馬也。白馬者,馬與白也,白與馬也。故曰:白馬非馬也。」這一點是說明,「馬」這個共相與「白馬」這個共相不同。馬的共相,是一切馬的本質屬性。它不包含顏色,隻是「馬作為馬」。這樣的「馬」的共性與「白馬」的共性不同。也就是說,馬作為馬與白馬作為白馬不同。所以白馬非馬。
你同意他的觀點嗎:正確的答案是什麽,請予以說明:
請選擇:
a. 白馬非馬,馬亦非白馬
b. 白馬是馬,馬非白馬
c. 白馬是馬,但馬不一定都是白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