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耳朵是一種山西等地流行的漢族傳統麵食。並非如名字所說用貓耳製成,隻是因形似貓耳故名。在中國華北地區,貓耳朵大多像其他麵食一樣作為主食,而在南方地區多作為點心和小吃食用。(摘自百度百科)
貓耳朵其實很普普遍,配料也可以多種多樣,這次用了韓式白菜做湯底,放了午晚肉粒,也配了玉米青豆和紅蘿卜,使麵食色彩豐富,營養也比較全麵。
原材料:
全能麵粉 1杯+
水 1/2杯
午餐肉粒 約50克
玉米約50克
青豆 約50克
紅蘿卜 約40克
韓式白菜 4葉
高湯 1碗
調料:
鹽 適量
辣椒油 適量
麻油 適量
雞精(可省) 適量
操作步驟:
一、把麵團搓得比做餃子皮要硬些幹些;
二、切粒,稍搓圓;
三、壽司竹卷上撒些麵粉,放一粒在上麵用拇指按下去然後向前推,麵坯就有了紋路和卷起來了;
四、壓好的小麵坯放在撒了幹粉的板上,等全部麵坯做好後水煮;
五、鍋燒開水,煮至熟透,濾水後冷水泡,泡時加幾塊冰,讓貓耳朵收縮,這樣吃起來有點韌的感覺;
六、鍋裏放一碗高湯和一碗水,開大火,放入切成絲的韓式辣白菜,燒開水後調成中火,熬至白菜出味,剩約湯約1碗;
七、倒入切了粒的午餐肉和紅蘿卜,煮片刻;
八、再倒入玉米、青豆,把水燒開;
九、倒入濾過水的貓耳朵,水一燒開,點放精鹽、雞精和辣椒油等調味,可上盤,上盤後吃時撒幾滴麻油。
成品:
經驗分享:
一、麵團要搓硬一些,吃起來才有筋道;
二、也可用粗糧來做;
三、配料可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配伍;
四、半成品貓耳朵煮熟後最好過過冷河。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