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黑民主
(2007-05-14 02:31:53)
下一個
厚黑民主
台灣式“民主”的各種弊病,其實並不新鮮,就連《華盛頓郵報》也曾報道過台灣廣泛的黑金政治和賄選現象。最新的總統選舉,表明台灣的民主已經深度“厚黑化”,尤其是選舉前夕的槍擊疑案,以及陳水扁信誓旦旦否認“陰謀”,更凸顯了台灣民主的厚黑程度。
當然,台灣並沒有厚黑學的專利,也不是世上唯一實行厚黑式民主的地方。蓋民主製度固然優於專製製度,但因權之所係,在世界各地都能引發各種肮髒伎倆,以求一逞。問題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厚黑手段難免引起意料不及的厚黑結果。從這一角度,台灣的三二○總統選舉並非吉兆。
可以舉遠近兩個先例。1960年美國總統大選,肯尼迪險勝尼遜,是典型的“厚黑”手段。肯尼迪的勝利全靠伊利諾和得克薩斯兩州民主黨基層組織機器大肆作弊,特別是在關鍵的伊利諾州的關鍵城市芝加哥,民主黨啟用了大量死人投票,使得不少選區的“注冊選民”數目居然超出實際活人人數。為此肯尼迪的老父親自出馬,直接動用了伊利諾州和芝加哥的黑社會勢力,以“確保”肯尼迪在該州的關鍵性勝利。
這些舞弊活動自然都是旁人在幕後操作,保證了肯尼迪本人“絕不知情”,可以否認任何“陰謀”。肯尼迪上台後,為了掃除和黑社會勢力有瓜葛的嫌疑(按肯尼迪家族所屬的天主教愛爾蘭裔,曆史上長期被美國新教徒排除在主流政治之外,因而曾經是美國黑社會的中堅之一),其弟羅伯特肯尼迪出任司法部長,對若幹黑社會頭目窮追猛打,引起黑社會中普遍指責肯尼迪“忘恩負義”。肯尼迪總統後來被刺身亡,盡管有各種“陰謀理論”,黑社會勢力卷入其中,是證據確鑿的事實。
再便是北約轟炸之後,南斯拉夫2000年的總統選舉以及隨後的騷亂,米洛舍維奇因之黯然下台,固然咎由自取,反對力量的手段也絕非光明磊落,特別是數千萬美元的外來“助選”經費,從華盛頓由各種地下渠道輸入南斯拉夫,在當時一貧如洗的南國社會中所向披靡,嚴重動搖了米洛舍維奇的社會基礎,成為反對力量獲勝的真正關鍵。這場戲中運籌帷幄的最重要人物是金吉奇,他先推出名氣大得多的科什圖尼察擊敗米洛舍維奇,然後再架空排擠科什圖尼察,自己出任實權在握的塞爾維亞總理,其手段稱得上殘酷無情。去年3月12日,這位塞爾維亞厚黑總理遇刺身亡,可謂“求仁而得仁”也。
所以這次台灣總統選舉前夕的黑槍,不僅在最後關頭逆轉了綠營的命運,難免更會導致“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的長遠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