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347)
2009 (550)
2017 (1)
2018 (5)
2019 (4)
2020 (2)
2022 (60)
2023 (92)
2024 (64)
殲滅白崇禧部的部署〔1〕
(一九四九年九月九日)
林鄧:
關於進攻部署:(一)陳賡鄧華兩兵團〔2〕第一步進占韶關、翁源地區,第二步直取廣州,第三步鄧兵團留粵,陳兵團入桂,包抄白崇禧〔3〕後路。陳兵團不派任何部隊入湖南境,即不派部去郴州、宜章等處。(二)程子華兵團〔4〕除留一個軍於常德地區,另一個軍已到安化地區外,主力兩個軍取道沅陵、芷江直下柳州。(三)另以三個軍經湘潭、湘鄉攻殲寶慶〔5〕之黃傑〔6〕匪部,與程子華出芷江的兩個軍擺在相隔不遠的一線上。對衡陽地區之白崇禧部,隻派隊監視,而不作任何攻殲他的部署和動作。(四)這樣一來,白崇禧部非迅速向桂林撤退不可,而這就是我們的目的。判斷白部在湖南境內決不會和我們作戰,而在廣西境內則將被迫和我們作戰。因此,陳賡兵團不要派部出郴、宜。現在茶陵、攸縣之我軍,亦不要作攻殲衡陽白匪之部署,而應兩路齊出芷江、寶慶,位於白匪西側。然後,以芷江之兩個軍,先期突然出柳州,在柳州地區占立根據地。估計白匪三個軍(第七軍、第四十六軍、第四十八軍)及魯道源〔7〕之五十八軍在我主力威脅麵前,不敢過早分散其主力。李品仙〔8〕防禦柳州一帶之兵力必不甚多。我軍(兩個軍)可能在柳州以西以北區域即融縣〔9〕、羅城、天河〔10〕、宜山、思恩、宜北〔11〕區域建立根據地,並切斷柳州通貴州的鐵道線。陳賡兵團則於占領廣州後,即經梧州向賓陽、南寧地區前進,位於廣西南部。我在寶慶之三個軍(主力)則於白匪向桂林撤退時,尾敵南進。(五)以上三路我軍(共八個軍),在進入廣西後,第一步不是急於尋找白匪主力作戰,而是立穩腳跟,查明情況,聯係群眾和結合我在廣西境內的遊擊部隊(桂南、桂北均有)。第二步,再各個殲滅白匪主力。白崇禧是中國境內第一個狡猾陰險的軍閥,我們認為非用上述方法,不能消滅他。(六)白崇禧的最後一條退路是雲南。他以回雲南的口號拉住了魯道源,故在白、魯退入廣西後,可能即令魯道源軍或再配以一部桂軍入雲南。如果是這樣,那時我們應考慮從陳賡兵團先抽一部(例如一個軍)出雲南,配合我在雲南的遊擊隊在雲南先建立根據地。
軍 委
九月九日
根據中央檔案館保存的毛澤東手稿刊印。
注 釋
〔1〕這是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軍委起草的給第四野戰軍兼華中軍區司令員林彪和第二政治委員鄧子恢的電報。
〔2〕陳賡鄧華兩兵團,指第二野戰軍第四兵團和第四野戰軍第十五兵團,兵團司令員分別為陳賡和鄧華。
〔3〕白崇禧,當時任國民黨軍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
〔4〕程子華兵團,指第四野戰軍第十三兵團,兵團司令員程子華。
〔5〕寶慶,即湖南邵陽。
〔6〕黃傑,當時任國民黨軍第一兵團司令官。
〔7〕魯道源,當時任國民黨軍第十一兵團司令官兼第五十八軍軍長。
〔8〕李品仙,當時任國民黨軍桂林綏靖公署主任。
〔9〕融縣,舊縣名,即今廣西融安縣。
〔10〕天河,舊縣名,一九五二年並入廣西羅城縣。
〔11〕思恩、宜北,均舊縣名,一九五一年合並為廣西環江縣。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