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文顯榮神父(附8)——我的恩師文顯榮

(2009-02-23 20:09:54) 下一個


我的恩師文顯榮

孔智剛


    那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那時我家住在赤柱漁村。因為當時隻有三幾家教友,所以我對很多每天或每主日到聖衣堂去做彌撒的瑪利諾會神父都相當熟落,也經常上“紅樓”去拜望他們。但始終沒有機會認識文神父,因為他當時是柴灣海星堂的本堂司鐸,日夜忙著照顧那裏的貧苦百姓,他心愛的羊群。

    記得是酷暑七月的一個下午,剛踏上初中階段的我,聯同幾位同學沿著往“紅樓”的山路走去,途中采摘了不少山稔、油柑子等野果來吃,很是得意。

    不覺間,很快就到了“紅樓”,隻見在花園裏,有一位和藹可親的中年神父,穿著一對簡陋不像樣的“龍船鞋”,身上穿著粗糙的便服,正手拿著經書,正在漫步祈禱。有人告訴我,原來他就是文顯榮神父。

    由於我們一時口渴,一見神父就不期然地開口說:“神父,我們口渴啊,請我們喝一杯水,可以嗎?”

    文神父見我們一班窮孩子,立即動了憐憫的心,應聲回答說:“當然可以啦。”說著,就放下手上的經本,歡天喜地地帶我們登堂入室,跑上二樓,從雪櫃裏掏出能有的給我們任意取用。隻吩咐我們別吵鬧,免致打擾住所的清靜。

    我們飲用完畢,說聲多謝後,見神父好人一個,又想多得一點,問道:“神父,你一定有許多外國郵票,可以給我們幾個嗎?”

    文神父見我們幾個窮孩子,衣著破舊,沒有答應給我們郵票,卻帶領我們到他的房間去,指著堆滿了每一角落的從美國人民送來的衣物,叫我們各人隨便揀一些回家使用。我們細心選取了自己喜歡的衣服後,文神父又笑咪咪地出現了,說:“好孩子,這些衣服可能為你們不合用,喜歡的,可以拿回家叫媽媽修改一改,好嗎?我沒有郵票,但可送給你們每人一張聖相!”說著就從衣袋裏拿出幾張不同的聖相來,讓我們各自選取一張。我隨便地拿了一張,再說聲多謝,便轉身拾起已揀好了幾件衣物,“滿載而歸”,下山回家去了。

    回到家裏,我把遇見神父獲贈厚禮的經曆,同媽媽講述了一遍之後。回到房裏,急急拿出聖相來仔細看看。天啊,那竟然是一張我從未見過的聖像!那是一幅黃色的畫像:溫良的主耶穌手拍著前麵一個年輕人的肩膀,下麵寫著:“Come. Follow me!(來,跟隨我!)”

    我從小就喜歡跟媽媽每天去聖堂參與感恩聖祭,做輔祭,也想做神父,相熟的神父修女也提示我,叫我考慮入修院,但我始終為了種種世俗的吸引,未能下定決心,猶豫了好一段時間。但是,這一次同文神父的相遇,見到他捨己為人,神貧樸素,溫和良善的精神,再看看聖相中的耶穌,彷彿聽到那句“來,跟隨我”的說話真是對我說的!我無法逃避,無法抗拒。我投降了,當下就下定了決心,要跟隨耶穌,做一個好像文神父那樣的神父。

    事隔了半個世紀,我沒有福氣同文神父共事,也未嚐有機會認真感謝他和告訴他,他對我一生的影響。但我從很多友人的口中,得悉他在柴灣做主任司鐸時,真是愛民如子,全心奉獻;同時又經常去赤柱或其他監獄去探望囚犯,給他們帶送天父的關愛,他真是一個好牧人,基督忠實的跟隨者,無怪乎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那麽大的魅力了。

    文神父,你為香港教會,為我中華千萬貧苦大眾,弱勢社群默默耕耘,刻苦犧牲,任勞任怨,帶領了無數人靈獲得救恩,也影響了我的一生,改變了我的命運,我們感謝你,永遠懷念你!

後記:日前我同胞妹特意回去赤柱“懷舊”一番,踏入聖亞納堂時,赫然從一張“通知單”上得悉,我一生最尊崇的文顯榮神父已於十月二日安息主懷。我未能見他老人家最後一麵,也未能參與他的追悼彌撒,為他祝禱,真好像欠了他一個情,惟有發表本文,作為我送給他老人家的“悼文”,聊表我感恩、孝愛之心。文神父,安息吧,請在天父前為我們——你一眾的小羊祈禱!亞孟。

作者為慈幼會神父

原載:《公教報》2005 1120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