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穀雄風

有所思,有所感,從曆史的時空中來,再回到曆史的時空中去。
個人資料
歸檔
正文

傳教士鏡頭下的民國廣西社會與曆史-桂林(城市)

(2007-07-01 04:16:34) 下一個


傳教士與廣西有較深的關係。換言之,傳教士對廣西這塊土地情有獨鍾。蓋因廣西是以披著基督教外衣的拜上帝會發動太平天國起義的發源地,這讓以傳播福音教化民眾為己任的傳教士們視之為開拓其教區的樂土。早在清朝鹹豐年間,天主教法國巴黎外方傳教會(
Foreign Missions Society of Paris)神父馬賴(Auguste Chapdelaine18141856,又名馬奧斯多),從貴州安龍潛到廣西西林縣定安鎮一帶,以傳教為業,同時也以定安鎮為據點,進行其它非法活動。在此期間,馬賴等人目無官府,肆意橫行,激起了西林縣民眾的民族義憤。1856年2月,西林縣知事張鳴風順應民心,依法將馬賴及其忠實信徒白小滿、曹貴(女)等三人在定安教場斬首示眾,這就是當時轟動全國震驚中外的“西林教案”。而正是這西林教案,引發了法國和英國發動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造成了中國近代史上一段屈辱的經曆。第二次鴉片戰爭以清朝失敗賠償而告終,其結果之一是,清政府被迫在西林縣城定安鎮建起規模較大的天主教堂。定安鎮從此成為法國傳教士在廣西宣傳洋教的一個據點,也成為天主教其它修會爭相效尤進入廣西的榜樣。

到了民國時期,進入廣西的天主教傳教士以美國天主教傳教會(Catholic Foreign Mission Society of America,或Maryknoll Fathers & Brothers,或叫瑪利諾外方傳教會)最積極,這些美國天主教傳教士,沿西江而上,以梧州為據點,逐漸擴展教區範圍。至1950年代初撤出大陸時止,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的勢力已伸入到全廣西。

在這些美國傳教士於廣西傳教的過程中,他們也利用手中的照相機,從他們的角度,也就是一個從民間或教會的角度,對當時的社會做了即時的記錄。而這些記錄也從一個側麵為我們了解半個多世紀以前的廣西社會狀況、風俗習慣以及一些曆史事件,提供了直觀的、有力的證據。

下麵是從美國天主教傳教會的檔案中,選出部分反映民國時期廣西社會狀況和曆史事件的照片,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重溫那段曆史。當然,如果可能的話,也期望借此給研究和學習廣西民國史的人士提供些線索,並希望了解廣西民國曆史的朋友,通過這些照片,去印證一些史實和事件。同時也希望能由此得到網友的反饋,以解其中諸多疑惑,畢竟本人對廣西教會的曆史不熟悉。

首先,讓我們先通過這些傳教士的鏡頭,來看看1930年代的桂林和抗戰勝利後的桂林是什麽樣子。

 
這是1935年拍攝的桂林城門。原照片上說是“西門”。應該是王城對著樂群路的城門。


同上年代。漓江邊的浮橋附近。背景似乎是七星岩。看水麵似乎是秋冬枯水季節。


也是1935年,從江的對岸看桂林。對麵是東江?


這是1933年時漓江上的浮橋。背景是東江和七星岩。


這是1935年從飛機上拍攝的桂林一角。看山下很大一片有圍牆環繞,不知是何部門/機構。


1935年桂林的街景。背景似乎是七星岩。畫麵正中是否十字街?


1935年桂林的另一街景。正陽路?抑或其它街?


桂林鳥瞰之一,1935年。這個角度似乎是獨秀峰?


桂林鳥瞰之二,1935年。似乎與前麵這張照片是在同一方位拍攝,隻是角度不同。


1945年8月,日本撤退後桂林的劫後慘象。畫麵中的是什麽山?


桂林的城門之一,1947年。不知這是王城中的哪座門?


1947年的桂林街景,可以看到許多腳手架,顯然桂林城建正在恢複之中。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