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太原道》
五台山,位於山西省的東北部,屬太行山係的北端。跨忻州地區的五台縣、繁峙縣、代縣、原平縣、定襄縣,周五百餘裏。中心地區台懷鎮,距五台縣城90公裏,忻州市160公裏,山西省會太原市240公裏。
五台山,是地球上最早露出水麵的陸地之一。它的孕育,可以追溯到太古代的26億年以前。到震旦紀時期,又經曆了著名的“五台隆起”運動,形成了華北地區最雄渾壯偉的山地。第四紀時期,冰川覆蓋了五台山,至今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冰緣地貌。五台山地層,完整豐富。特別是前寒武係地層,發育典型,已經成為全國研究對比的重點地區。五台山境內的絕大部分地層組段,都是以本地區的山、水、村、鎮命名,充分顯示了其在地學位置中的作用。
五台山,最低處海拔僅624米,最高處海拔達3061米,為華北最高峰。層巒疊蟑,峰嶺交錯,大自然為其造就了許多獨特的景觀。
奇峰靈崖,隨處皆是,著名者達五十餘處。其中寫字崖,用水灑濕以後,拿手帕仔細拭擦,崖麵會顯示出類似篆隸體字跡,水幹字隱。有人曾揭去表皮石層,結果下層仍能擦出字來。層層有字,字字不同。據載曾發現過“天之三寶日月星,地之三寶水火風,人之三寶精氣神”的聯句。
清泉碧池,滿山鑲嵌,曆史上譽為有靈氣者二十餘處。其中躍魚石窟,位在山崖,徑有尺許。每年清明節前後,窟中有魚隨流水擁擠而出,甚至於破身暴鰓,五六月後方止。魚大者過斤,小尾數兩,多為鯉魚和鯽魚,味道特美。清人張紳描述其為“不許鷹鶴渡,誰知鯨鯉來。衝風疑破壁,激水自生雷”。
佛洞妙石,得名者三十餘處。其中牛心石,狀如牛肝。傳說牛魔王歸依佛教,修成正果。其妻羅刹女情絲難斷,追趕到此。牛魔王剖腹自殺,以明心跡。後化作此石,刮削石粉食後可療心疾。清代康熙皇帝巡幸五台山,叢臣競請鑿取。康熙皇帝禦筆“歲月”二字,意謂石頭雖大,歲月無情,任意鑿取,必然毀了名勝。
《清涼山誌》是這樣描述五台山的:“清涼山者,乃文殊大士之化字也。……雄據雁代,盤礴數州,在四關之中,周五百餘裏。左鄰恒嶽,秀出千峰;右瞰滹沱,長流一帶;北陵紫塞,遏萬裏之煙塵;南擁中原,為大國之屏蔽。山之形勢,難以盡言。五峰中立,千障環開。曲屈窈窕,鎖千道之長溪。疊翠回嵐,幕百重之峻嶺。巋巍敦厚,他山莫比,故有大人狀焉。其間,鳴泉曆曆,萬壑奔飛。嘉木森森,千巒彌布。幽涵神物,蓄泄雲龍。縈紆盤據,無非梵行之棲。隱顯環匝,盡是真人之宅。雖寒風勁冽,瑞草爭芳。積雪夏飛,名花競發。白雲凝布,在萬裏之澄江。杲日將升,見一陂之大海。此其常境也。”五台山的奇秀風光,可謂千古傳誦。
五台山最奇妙的自然景觀,莫過於“圓光”射遊人之影。一般的彩虹,多發生在降雨以後,呈弧形。五台山天不下雨,也會出現彩虹,呈圓環狀,有時圓環可達到內外兩圈。更為奇特的是七彩圓環中,會出現各種景觀,或飛禽、或跑獸、或殿堂、或佛像、甚至是觀察者自己。這種由物理、地理、氣象等諸條件綜合巧匯成的自然景觀,壯麗神秘,曆來被宗教界視為“鎮山之寶”。
五台山,植物品種多達600餘種。其中優質牧草近400餘種,形成了得天獨厚的天然牧場,導致了曆史悠久的“六月騾馬大會”。有觀賞價值的開花植物 200多種。唐代武則天探家回並,聞聽佛地花異,曾從五台山移植了許多名貴花草,栽種在禦花園內。藥用植物 150餘種,其中台參、黃茂、黃苓等藥材質量上乘,名聞中外。菌類植物台頂香蘑,既是珍貴藥品,又是食用佳肴。曆史上被欽定為貢品,今天已成為饋贈親友的上乘禮物。夏秋之季登臨五台山,百花盛開,萬紫千紅。而在山陰古洞中,又可以欣賞到“千年冰”、“萬年雪”,真可謂“敷演清涼,四時風雪飄飛,幻出銀裝世界;恢宏極樂,六月蓮花始開,翻成金色乾坤”。
五台山,最早稱五峰山,是說重山複嶺中突兀拔起五座主峰。宗教活動在山內盛行以後,發現“五峰聳出,頂無林木,有如壘土之台”,依據中國曆史上“台”的發展演變過程,改稱為五台山。另外,五台山還有清涼山、紫府山、圓光山、白雲山、雁門山、靈鷲山、五頂山、五龍山等別名。或據史實,或依經籍,或源傳說,無不情趣盎然。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來命名。分別稱為東台、北台、西台、南台、中台。五台具指,東台望海峰、西合掛月峰始終如此。其餘三台曆史上曾發生過變化。北台,最早定為大黃尖山,後改為葉鬥峰;中台,最早定為葉鬥峰,後改為翠岩峰;南台,最早定為翠岩峰,繼改為古南台,最後定為錦繡峰。五台具指的變遷,應是曆史上宗教活動中。必由北向南發展的客觀反映。
今五台山五座主峰,東台、北台、西台、中台為一列山脈,南台獨立為峰。山石多為片麻岩、大理岩、石英岩組成,強度較大,不易剝蝕。形成了山頂平緩,可降飛機;溝穀縱深,狀如U形的特殊風貌。五座台頂,又各具景觀。東有離嶽火珠,北有玉澗瓊脂,西有麗農瑤室,南有洞光珠樹,中峰則有自明之金,環光之壁。一代詩宗元好問驚歎:“此景祗應天上有,豈知身在妙高峰”。
東台名望海峰,海拔二千七百九十五米,頂端若鼇脊,環周三裏,建有望海寺。佇立台項,可見雲霧在群山中彌漫,露出點點山尖,其情景,有如海上浮舟。雲海時而平靜,輕柔如絹;時而上下翻騰,雲浪滾滾。雲海上的峰尖時隱時現,象是在急浪中飄遊。登頂觀日出,能見一輪紅日躍出雲海,海天一片通紅,猶如紅綾,煞是壯觀。
南台名錦繡峰,海拔二千四百八十五米,頂端若覆盂,環周一裏,建有普濟寺。《清涼山誌》稱:“山峰聳峭,煙光凝翠,細草雜花,千巒彌布,猶鋪錦然,故以名焉。”
西台名掛月峰,海拔二千七百七十三米,頂平廣,周二裏,建有法雷寺。由明月西沉時遠望,有如懸鏡而得名。
北台名葉鬥峰,海拔三千零五十八米,為“華北第一峰”,其頂平廣,周四裏,建有靈應寺。民間有“躺在北台頂,伸手摸星星”的說法。《清涼山誌》載:“其下仰視,巔摩鬥杓,故以為名。風雲雷雨,出自半麓。有時下方驟雨,其上曝晴……時或猛風怒雷,令人悚怖。嚐有大風,吹人墮澗,若槁葉耳。東望海氣,北眺沙漠。”
中台名翠岩峰,海拔二千八百九十四米,頂平廣,周五裏,建有演教寺。該峰與北台、西台接臂而座,南眺晉陽平川,北俯雁門雄關。巔巒偉峙,翠靄浮空,故名翠岩峰。
五台山是馳名中外的佛教聖地,與四川峨嵋山、安徽九華山、浙江普陀山,並稱為我國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曆史悠久和規模宏大,居於佛教四大名山之首。古往今來,帝王崇建,高僧懿行,不可勝數,中外佛教信徒和遊人紛至遝來,朝山禮佛和參觀遊覽。
五峰巍然,頂皆平廣,千峰環開,鍾靈毓秀,佛家以此為佛山靈區。《大華嚴經》雲:“東北方有處,名清涼山,從昔以來,諸菩薩眾,於中止住。現有菩薩,名文殊師利,與其眷屬,諸菩薩眾,一萬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說法。”《寶藏陀羅尼經》也稱:“佛告金剛密跡主言:‘我滅度後,於前贍部洲東北方,有國名大震那,其中有山,名日五頂。文殊童子,遊行居住,為諸眾生,於中說法。””大震那,或震旦國,都是指中國。文殊師利,或曼殊室利,是梵語音譯,佛教大乘菩薩之一,有時稱文殊大士,有時稱文殊童子,都是指種種應化。《華嚴經》把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同作為釋迦牟尼佛的脅侍,文殊菩薩侍左方,其塑像多騎獅子。一般的佛教經典都記載,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演教之區。
釋迦牟尼是佛教的創始人,出生於公元前七——六世紀古印度的迦毗羅衛國(今尼泊爾境內)。釋迦牟尼姓喬答摩,名悉達多,成過後稱為佛陀,略稱為佛,意思就是覺悟者。因他的家係屬釋迦族,一般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就是釋迦族聖者。釋迦牟尼是王子,曾娶妻生子,後出家苦修,成道後旅行古印度各地,宣傳他的教義,信徒弟子也越加增多。經典所載,佛說東北方有山曰五頂,釋迦佛的左脅侍,專司“智慧”的文殊菩薩於中說法,因此,五台山作為佛教聖地也名揚海內外。
究竟在什麽時代,五台山開始創建寺院呢?
據多種古籍記載,五台山在東漢永平年間已有寺廟建築。相傳漢明帝劉莊夜夢金人端坐祥雲,從西天飄然而來,知是有佛感應,隨即派大臣蔡暗、秦景等人向西尋訪,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經佛像,並巧遇正在當地傳教的天竺國(今印度)高增攝摩騰和竺法蘭,即相邀同至中國。永平十年(公元67年),梵僧漢使以白馬馱載經卷和佛像到了洛陽。漢明帝一見釋迦牟尼佛像,果然和夢中所見一樣,越加崇信佛教,遂敕令修建了洛陽白馬寺,並著攝摩騰、竺法蘭在中國傳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來到清涼聖境五台山,見五座台頂圍護的腹地台懷,其山形地貌與釋迦牟尼佛的修行地靈鷲山分不出兩樣,返回洛陽後就奏請漢明帝在五台山修建寺院。於是,漢明帝頒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靈騖寺。大孚,是弘信的意思。寺曰靈鷲,指東土五台山腹地與西域靈鷲山相仿佛。這樣,洛陽白馬寺與五台山的大孚靈鷲寺就成為我國最早創建的寺院。大孚靈騖寺就是現今顯通寺的前身。
曆史上,隨著佛教的傳播,帝王的崇建,高僧的懿行,五台山作為文殊菩薩道場的名氣越傳越遠,地位越來越高,寺廟建築越來越多,規模越來越大。其間又有佛法的起落興衰,各個時期的情況亦不大相同。自漢明帝時攝摩騰、竺法蘭弘揚佛教,建大孚靈鷲寺開始,到南北朝時期,五台山已建寺二百多處。周武滅法,五台山和其它地方一樣,寺廟毀滅的情況十分嚴重。隋初,又複建寺廟,佛教再興。在佛教極盛的唐代,五台山寺院多達三百六十多處。唐武宗會昌滅法,五台山佛教隨入中落,寺廟減少。宋、遼、金、元各代,雖屢有修建,但由於戰亂毀壞,未能盡數複原。到了明代,佛教再興,五台山重修和創建寺廟院庵多達百餘處。清代以來,隨著喇嘛教傳入五台山,有的青廟改為黃廟,並新建黃廟,出現了青黃二廟各具特色,漢、藏、蒙、滿各族僧眾和睦相處的佛地風貌。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正確貫徹宗教政策,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先後撥出大量資金維修和翻修寺廟。僧人也以廟養廟,用布施錢幣補塑聖像。重修殿堂,整飭寺宇。“信手拈起一莖草,總是金毛獅子威”,五台山對中國佛教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五台山,高齊時為北方地區研習《華嚴經》的中心。唐代高僧澄觀將華嚴字發展到巔峰,曾為七帝之師,被敕封為“教授和尚”、“清涼國師”等等,尊為華嚴宗四祖。華嚴宗的真正興旺光大,是在澄觀時期。《華嚴經》中敘述文殊菩薩的說法道場在東北方的清涼山。五台山不僅位於唐都長安的東北方,也在佛教發源地古印度的東北方。山內氣候歲積堅冰,夏仍飛雪,曾無炎暑,與《華嚴經》所說吻合。凡此種種,五台山佛教便請文殊菩薩東來定居,改稱五台山為清涼山,尊為中華大地上文殊菩薩攜帶家眷、遊行居住、演教說法的道場。其後,又對文殊菩薩展開詳盡的研討,使文殊菩薩的形象不斷高大豐滿,最後上升為“七佛之師”、“三世諸佛以為母”。成為各民族佛教信徒最崇拜的佛教神,五台山也被尊為“金色世界”、“清涼淨地”。五台山佛教在學習、繼承古印度佛教的基礎上,根據中國的國情,創立了不同於古印度佛教的菩薩信仰,並從佛學理論與佛教實踐的結合上,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對四大名山的最終形成,起到了典型示範作用。在中國佛教發展史上,具有鼎足輕重的影響力。
五台山地處長城腳下,位於曆史上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的交界地帶,曆來受到封建王室的極端重視。從北魏孝文帝在山內建立避暑勝地開始,隋煬帝、宋太宗、元英宗、清聖祖、清高宗等都曾駕幸五台山。至於曆朝曆代皇帝、皇後遣使禮紮五台山者,更是從未間斷,數不勝數。翻開五台山各大寺廟史冊,第一頁上總是赫然書寫著“敕建”二字。達官顯貴,紛紛效仿。文人墨客,揮筆吐情。佛門常會龍門客,禪林時集翰林人,就是五台山曆史的真實寫照。正因為如此,五台山佛教以其在中國思想史中的特殊位置與功效,於北方地區民族團結融合問題上一直產生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說長城是民族對抗的產物,則五台山佛教就是民族融合的象征了。
五台山,一直是名僧匯粹的地方。東晉高僧慧遠,就誕生在五台山東麓的原平縣。北魏時期的曇鸞、靈辯、令休、法聰、嘉福;北齊時的劉謙之;隋代的惠龍、解脫;唐代的道宣、窺基、慧祥、澄觀、法照、鑒真;宋代的慧悟、成覺、善慧;金代的蘇陀室利、慧洪、法衝;元代的八思巴、膽巴、真覺、了性、弘教、海雲大士;明代的大寶法王、妙峰、憨山、紫柏、鎮澄、釋達也失、如馨律師等等,這些中國佛教史上的名師巨匠,或出生在本地,或在山內居住多年,或終身修持山寺,皆對五台山佛教的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甚至對中國佛教的發展產生巨大作用。
五台山在中國佛教中的顯赫位置,使得不少國外佛教信徒慕名而來。盛唐時期,五台山成了國外信徒留學聽經的高等學府。唐以後,國外高僧仍然不斷朝拜巡禮五台山。五台山佛教以旺盛的生命力,不斷向外擴散著影響。唐貞觀年間,新羅王國的高僧慈藏來五台山參學。回國後,在朝鮮半島開辟了五台山。以中台的真如院為中心,積極宣揚文殊信仰,使中國五台山的文殊信仰在朝鮮半島開花結果。日本國從奈良時代就受到了五台山佛教的影響,聖武天皇仿效中國武則天賜額五台山大華嚴寺的聖舉,也曾將大華嚴寺的匾額掛在日本國東大寺的南大門上。日本國高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打記》,其中對五台山佛教有著詳細的描述,在日本國內影響很大。中國宋太平興國年間,日本國南部東大寺的高僧來到中國,朝拜了五台山。回國以後,計劃將愛岩山改稱五台山,仿照中國五台山中最古老的大清涼寺,創建日本國大清涼寺。可惜宏願來現,人先圓寂。其弟子請求朝廷恩準,將原來棲霞寺內的釋迦堂改稱為清涼寺,後成為集天下信仰的名刹。中國五台山古刹被移到日本,可以說五台山信仰已經普及到了東亞地區。今天,五台山佛教,又吸引著眾多的東南亞信徒,每年朝山拜佛者絡繹不絕。
五台山佛教宗派,大的方麵分為青教與黃教兩大係統。青教是漢傳佛教的總稱,先後有過法相宗、律宗、天台宗、華嚴宗、淨土宗、密宗、禪宗及其屬下的臨濟宗、臨濟岔宗、曹洞宗等等。比較特殊的是摩騰法蘭宗,曆史上,顯通寺僧人認為該寺創建於摩騰法蘭之手,便將該寺宗派自詡為摩騰法蘭宗。其教義為禪宗與淨土宗的揉合,時代不應早過明。黃教,是藏傳佛教的總稱。傳入五台山的時間,有唐代與元代兩說,清代達到頂峰。清初,朝廷將五台山十座青廟改為黃廟,僧人也由和尚變作喇嘛。從此,五台山出現了漢族喇嘛,這在全國還是罕見的。五台山黃教,在清代分菩薩頂劄薩克與鎮海壽章嘉兩大係統。僧人有漢、滿、蒙、藏、土各民族信徒,成為民族團結、和睦相處的聖潔之地。
五台山寺院組織,分子孫與十方兩種。子孫廟接受小沙彌,按師祖、師父、徒弟、徒孫序列排位。一個寺廟內分成多個家族。寺廟除共有財產外,每個家族還可以有私產,像房舍、金銀等等。師付圓寂後,徒弟要分遺產。子孫廟嚴格規定,本寺職事必須由本寺僧人擔任。家族拍賣私產,必須售給本寺其它家族。五台山大部分寺廟,屬子孫廟,他是保持五台山佛教常盛不衰的基本組織形式。十方廟,不準剃度,僧人一律按平輩稱呼。雲遊僧人進寺,掛了擋,就是寺廟中的當然一員。隻要遵守戒規,具有相當能力,即可擔任重要職事。五台山出名的十方廟,有獅子窩、清涼橋、碧山寺、十方堂等等。其中以碧山寺影響最大。
五台山寺廟,北齊時號稱 200餘座。唐大中年間可查到有名者64座。宋嘉佑年間可查到有名者72座。明萬曆三十一年(16O3)碑刻90座,分四個等級,其中大寺12座,五頂寺廟5座,諸山中小寺39座,諸山叢林靜名34座。清初續修《清涼山誌》收集寺廟 104座,其中五座台頂以內的寺廟稱台內寺廟,有68座;五座台項以外的寺廟稱台外寺廟,有36座。清末,五台山諸寺中有十大青廟,十大黃廟之稱。全山青黃二廟中,為首者稱五大去處,計有青廟 3座,為顯通寺、塔院寺、殊像寺;黃廟 2座,為菩薩頂、羅候寺。公元1956年調查,發現有寺廟 124處,其中青廟99座,黃廟25座。現存寺廟四十三處,其中台內三十七處,台外六處。
今天,五台山已經成了中國古代建築的稀世寶庫。
我國保存下來的寺廟木結構古建築,最早的是唐代遺物。五台山南禪寺大殿與佛光寺東大殿,則是唐代木結構建築的鼻祖與典範。唐代以後,宋、遼、金、元、明、清,直到民國年間,均在五台山留下了典型的木結構大型建築物。唐代建築莊重樸實,宋代建築柔和絢麗,遼金建築大膽減柱,元代建築粗擴自然,明代建築規矩謹嚴,清代建築豪華精巧,民國時期的建築細膩繁雜。五台山的寺廟木結構古建築,曆史沿革連續性強,建築規模宏偉,細部構件精細,樣式繁多,手法典型,在全國絕無僅有。完全可以說,五台山保存下來的各個曆史時期的典型建築,本身就是一部篇幅浩繁的中國古代寺廟木結構建築史。
五台山,還有眾多的佛塔寶刹。從使用材料上看,有磚塔、石塔、琉璃塔、木塔、鐵塔、銅塔、銀塔、玉塔、水晶塔等等;從建築形製上看,有車堵波式塔、密簷式塔、樓閣式塔、亭閣式塔、金剛寶座式塔、組合式塔;從性質上看,有佛塔與墓塔之分。佛塔中為舍利塔、靈跡塔及一般的供奉塔。墓塔中可分為高增墓塔與一般性紀念塔;從時代上看,最早的是北魏石塔,以後各個時期均有,最遲的是近年來為五台山圓寂高僧建的舍利塔;從規模上看,大者高56.4米,刺破蒼穹,欲與天公試比高。小者僅0.05米,精巧玲瓏。從全國現存佛塔價值角度考慮,圓果寺的元建阿育王塔,塔院寺的釋迦文佛舍利寶塔,顯通寺的組合式銅塔,以及《華嚴經》字塔,均屬稀世珍品,皆可獨領風騷。五台山的塔,沿革之久,數量之多,用材之廣,形製之全,性質之繁,都是全國同類地區所罕見的。
五台山的佛像,有關部門僅對37座寺廟調查,數字就達到了17445尊。全山佛像,恐怕會成倍於這一數字。在使用材料與製作方麵,大致可以分為八種類型:泥塑(含懸塑與模拓),金屬鑄造(有鐵、銅、鎏金、金),石刻(含玉雕。可分為全雕、浮雕、摩崖石刻),木雕,燒瓷,拓紗,刺繡,畫像(含壁畫、軸畫、經卷插圖樹葉畫)。最早的佛像為南北朝時期遺物,鍵陀羅藝術手法明顯。最多的佛像為泥塑,自唐至今,連續不斷,形成了獨特的完整的沿革體係。最罕見的是明代著名畫家丁雲鵬在菩提樹葉上彩繪的十八羅漢圖,共12幅,單數繪單,雙數繪雙,工筆重彩,共成一冊。五台山佛像,原料不同,工藝有別,時代手法各異,整個作品嫣紅姹紫,斑駁陸離,將五台山充實成一座罕見的佛像藝術寶庫。
五台山寺內寺外保存下來的鍾、鼓、缽、板、碑、碣、幢、匾、牌、聯、詩、文等等,數量浩繁。其中不少屬於國家珍貴的文物。
五台山又是久負盛名的避暑勝地。農曆六、七月,三伏驕陽炎炎,燥熱難耐,然而五台山卻氣候清涼,爽快宜人。這裏峰巒疊翠,嘉木蔥籠,野花爛漫,清泉遍地,伽藍寺宇,散布其間。時有清風徐徐,拂人麵頰,藍天上白雲從頭上飄過,灑一陣碎雨,複又陽光燦爛,滿目清新。盛夏白晝,氣溫適中,早晚還略顯些涼意。在這清涼聖境避暑調養,確實是一件稱心愜意的快事。
總之,五台山風光壯美,景色獨特。境內梵宇林立,文物遍布。置身其中,鬆亭亭,泉淙淙,雲山霧海沉浮中,樓閣姿容秀。古刹晨昏天香飄,佛寺早晚金鍾鳴。三步一趣典,五步一掌故,到處有景致,到處又隱伏著神奇的秘密。世人讚說:“五台歸來不看廟”。
摘自《五台山旅遊辭典》本文作者:路成文
早上在下榻的太原國貿大飯店吃自助餐。
資料來源: 《太原道》
閻錫山故居位於定襄縣河邊鎮,現為河邊民俗館。
閻錫山是山西五台縣人,曾執政山西近四十年,出任過國民政府行政院長。閻錫山舊居,始建於1913年前後。直到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前夕,才建成現在的規模。在此期間,先後建成了都督府、得一樓(又各昌春接)、上將軍府、二老太爺府、穿心院、新南院、東花園、西花園、子明慈幼院,大小共27個院落,近千間房屋。現存700餘間,總占地麵積 3.3萬餘平方米。走進閻錫山舊居,首先映人眼簾的是東西花園,所謂東西花園,並非真正花草遍地樹木鬱蔥的去處,而是一套連一套的深府大院。進了大門,是東花園一院。這是閻居裏最大的一個院子。四麵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墁的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行便道。
穿過一院東廳中間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二院。這個院子比一院麵積要小一些,但建築上較豪華考究。栩栩如生的石雕、透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飛簷、鬥拱,層層疊疊,均為典型的晚清宮殿式建築風格。在東花園三院正廳的後麵,還有一個比較隱秘的偏旁小院,也是閻錫山經常居住、辦公的地方。三十年代,蔣介石曾來此拜會了閻老太爺。
在三院的們東南方向,聳立著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大窯洞。並有一條上樓的石階通道。上麵兩層則由青磚砌成,樓頂是方磚平鋪,可供遊人登高眺望。
在東花園的對麵,是西花園。比起東花園,西花園的規模要小得多,破壞也較嚴重。所謂二老太爺府,即是閻錫山的二叔爺閻書典居住的府第。這裏亦是個大四合院,出廈明柱,雕刻及繪畫很精致。在東花園以南緊貼二老太爺府,有一座精巧的前後兩院相通相連的瓦房建築,這就是赫赫有名的都督府。都督府後院的東北角,還有一處小院,院中聳立著閻府第二個高層建築——得一樓。此樓前可通都督府,後部以地道與東花園二院相連。地道出口上蝙蝠翻飛,祥雲朵朵,簇擁著“行得通”三個大字,均為石雕。此外,在二老太爺府的正南,還有一處院落。即上將軍府,這是一座四合大院。在東花園的正北隔一條道,便是頗有名氣的子明慈幼院。
河邊民俗館利用閻錫山故居創立於80年代,館內陳列品以民俗文物為主,按照農、食、住、行、娛、信為內容的六大係列布局,包括民間麵塑、刺繡、雕刻、飲食、信仰、婚俗和元宵節民俗一條街等共58個陳列室,總麵積1980平方米,這些展室的陳列,相互之間既相對獨立,又交叉關聯,生動地反映了晉北清末民初獨特的民俗文化和異彩紛呈的民間藝術。
閻錫山把它出生的這座宅院起名為“文沱草廬”。
資料來源: 《星海花樹旅遊網》
進了大門,是東花園的一院。這是閻居裏最大的一個院子,四麵均建廳堂,中間是花壇、假山和噴水池(假山、噴水池已毀,與在原假山處建一影壁,正麵鐫刻有當年孫中山先生書贈閻錫山的“博愛”二字手跡),周圍則是用條石、鵝卵石和青磚鋪漫雕砌成的帶有裝飾圖案的車馬環行便道。在這個院子的東北角,還有一個噴水池,直徑丈餘,全部用青石雕砌而成,四周圍欄上均刻有花卉、人物,欄杆頂部蹲有姿態各異的小石獅。自來水通過中間一根高達四米的盤龍石柱(整塊巨石雕成),讓頂部蓮花座上一隻維妙維肖的頑皮小石猴尿出來,與建在院子中心的噴水池、假山相映成趣。可惜這些石雕在“文革”中亦遭到不同程度損壞。(這個院子據說為閻錫山的副官、衛兵等人居住辦公的地方)。
資料來源: 《星海花樹旅遊網》
穿過一院東廳中間的過道,便是東花園的二院。這個院子比一院麵積要小一些,但建築上豪華莊重得多。栩栩如生的石雕、磚雕、木雕以及明柱、鼓墩、飛簷、鬥拱,層層疊疊、刻刻縷縷,均為典型的晚清宮殿式的建築風格(據傳,此院建好後,閻父書堂,繼母陳秀卿即在此院正廳小住)。
資料來源: 《忻州網》
閻錫山舊居最為吸引我們後人的還是院內牆壁上保存完好的十八條閻府家訓石刻,文革時期,由於上麵用泥灰抹平寫上毛主席語錄才躲過浩劫而留存至現在,其內容或談交友持家、或言善德治學,閃耀著中華傳統文化的絢麗光彩。“人生有五要:一要有強健的身體;二要有正當的職業;三要有精巧的技能;四要有充分的知識;五要有公道愛人的熱心。有此五者,可謂之完人。”、“以公道處事,則事順;以恕道處人,則人服;以和道處家,則家睦;以謙道處世,則世容;以忠道自處,則已無愧。”閻府的這些族規族訓,不但寫在《閻氏家族自治規章》裏,刻在青石板上,而且身體力行落實在行動中。
資料來源: 《忻州網》
得一樓是因閻錫山被袁世凱分為一等侯爵,以老子《道德經》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人得一以聖”之意,而取名為“得一樓”以資紀念的。
資料來源: 《忻州網》
都督府,是為了紀念閻錫山出任民國山西軍政府都督而命名的,又是1934年11月9日,蔣介石、宋美齡、邵力之等人親臨府地拜會閻老太爺的地方。
閻家的車棚和馬廄。
房頂的妝飾。
導遊說閻錫山對佃戶比較仁慈。 這是石碾。
水井。
長工屋,土炕和廚房的火爐連在一起。
屋頂上龍與鳳的妝飾。
資料來源: 《星海花樹旅遊網》
在三吉院的偏東南方向,現在聳立著一座三層大樓,底層是十分寬敞的三眼窯洞和一條通樓上的石通道,上麵兩層由青磚砌成。樓頂方磚平鋪,可供遊人登高眺望,近山遠水,一覽無餘。但從這座樓的用材、風格來看卻有點不倫不類。經考證,這座樓的樓頂過去跟周圍的建築物一樣,也是插飛挑簷、通瓦板結構,人是上不到樓頂的。當年閻錫山也曾在上麵住過。一九三七年九月日本侵略者進犯山西,兩個月後太原淪陷,河邊閻錫山舊居也駐紮了一批日本軍隊,使這座大樓遭到了嚴重破壞。現存樓房的上兩層,是解放後由設在這裏的忻州地區療養院重建的。據當地老百姓講,過去這樓叫“紅樓”,又叫“七星樓”。
尖尖的是衛兵的角樓。
五台山正門。
下榻的五台山銀海山莊。 中午就在裏麵的餐館用餐。
炒剔尖(撥魚)。
土豆燜牛肉。
扒鴨。
大燴菜。
撥魚。
三種不同的鹵汁。
蛋花湯。
資料來源: 《太原道》
菩薩頂位於山西省五台山台懷鎮的靈鷲峰上,是五台山十座黃廟(喇嘛廟)中的首廟。由於它的建築雄偉、金碧輝煌,遠看好似西藏拉薩的布達拉宮,因此人們又把它叫做喇嘛宮。
菩薩頂是滿族語言的叫法,意思是文殊菩薩居住的地方。
菩薩頂曆史悠久,到了清朝,它實際上成了皇室的寺廟,地位極其尊貴。
據記載,菩薩頂始建於北魏孝文帝時期,初名大文殊院。到了唐朝,據說文殊菩薩曾在這裏顯聖,露出了真容,便將寺名改為真容院。北宋時重修,並鑄銅質文殊像一萬尊,供奉在寺內。南宋時改建,並將此寺易名為大文殊寺。明朝永樂初年,始有菩薩頂的稱謂。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又對該寺進行了重修。到了清代,由於皇帝崇信喇嘛教,順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遂將菩薩頂由青廟(和尚廟)改為黃廟(喇嘛廟),並從北京派去了住持喇嘛。清康熙年間,又敕令重修菩薩頂,並向該寺授“番漢提督印”。從此,按照清王朝的規定,菩薩頂的主要殿宇鋪上了表示尊貴的黃色琉璃瓦,山門前的牌樓也修成了四柱七樓的形式。這在五台山是絕無僅有的,在全國範圍內也不多見。自此以後,菩薩頂成了清朝皇室的廟宇。康熙皇帝先後到菩薩項朝拜了五次,乾隆皇帝朝拜了六次。菩薩頂山門外水牌樓上的“靈峰勝境”,文殊殿前石碑坊上的“五台聖境”,是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菩薩頂東禪院內兩座高三米、寬一米的四楞碑上,用漢、滿、蒙、藏四種文字刻寫的碑文,則是乾隆皇帝的禦筆。
菩薩頂的建築布局很有特色,且主要殿宇外觀似皇宮,而內部布置卻又具有濃烈的喇嘛教韻味。
因為菩薩頂在靈鷲峰上,從峰下仰望,菩薩頂前一百零八級陡峭的石階,如懸掛在空中的天梯,上麵是梵宮佛國,瓊樓玉宇。爬完石階,平台之上立著一座四柱三門的木牌樓。牌樓兩旁豎著兩根高高的旗杆。牌樓之後是山門。山門兩邊廂房的紅牆上,分別開著圓形窗戶。有人說這種布局恰似龍頭:牌樓的正門是龍口,旗杆是龍角,廂房壁上的圓窗是龍眼,而那長長的一百零八級石階,則是龍吐出的舌頭。這幾句話,形象地概括了菩薩頂山門前的布局特點。
菩薩頂現在占地麵積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餘間,且均為清朝康熙年間的建築。全寺建築大體上可以分為前院、中院、後院三個部分。中軸線上的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殊殿等。兩旁,對稱地排列著鍾樓、鼓樓、禪院等。主殿居中,高大雄偉;配殿位居兩側,左右對稱。全寺建築的布局不但中心突出,而且壯觀恢宏,加之紅柱紅牆,金色琉璃瓦,更顯得金碧輝煌,富貴豪華。其形態,其氣魄,一點也不遜於皇家宮室,真是一派佛國仙境的景象。
菩薩頂各主要大殿的布置和雕塑,具有濃烈的喇嘛教色彩。麵闊七間的大雄寶殿內,後部供著毗盧佛、阿彌陀怫和藥師佛,前麵則供著喇嘛教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像。文殊殿內的文殊像,與一般佛教寺廟(青廟)內的文殊菩薩像不同,它是按喇嘛教的經典規定製作的;頭取旁觀勢,腰取扭動勢,發取散披式,同時身掛瓔珞,顯得特別活潑、生動。兩側牆壁上,還掛著唐卡——繪在布上的藏畫。另外,大雄寶殿、文殊殿的柱頭上,還掛著桃形小匾,上寫梵文咒語。這些,都是喇嘛教寺廟建築裝飾中所獨有的。
值得一提的是,文殊殿還有滴水大殿之稱。過去,文殊殿有一塊簷瓦,無論春夏秋,也無論陰晴雨,總是往下滴水。時間長了,文殊殿前的一處階石上麵成了蜂窩狀。什麽原因呢?有人說,這是文殊菩薩靈驗,廣施雨露的緣故。實際上,這是建築上的一種巧妙設計。過去,文殊殿的琉璃瓦上留有小孔,瓦下有儲水層,儲水層下又有防漏設施。每當雨天,雨水透過琉璃瓦孔而存於儲水層內。在陰天或晴天時,儲水層中的水便慢慢地從簷瓦滴下。以後,由於文殊殿在翻修施工時,不知保護殿頂存水的奧秘,如今已不再滴水了,實在可惜。
此外,菩薩頂內還存有許多文物。這些文物中,有幾件比較稀奇,而且還有趣聞。
菩薩頂後院正房內存有四口大銅鍋。這些鍋是過去菩薩頂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四月、六月、十月和臘月舉辦佛事活動時煮粥用的。其中最小的一口鍋,直徑即近二米。據說,有一個冬天,小和尚去刷洗銅鍋爬不出來,最後還是搭上木梯才把他拽出來的。菩薩頂山門外的兩座石獅中有一頭沒有舌頭。這是少有的石雕作品。據說,在清朝康熙年間重修菩薩頂時,早上的粥總是不夠吃,火頭僧發現,鍋內的粥被石獅偷吃了,於是便在粥鍋內放上一把利刀,待石獅偷粥吃時,刀把舌頭割下來了。這樣,這頭石獅就沒有了舌頭。在菩薩項前院的西配殿裏,還有一尊泥塑文殊菩薩像,也是饒有風趣的佛教文物。過去,這尊文殊菩薩像的右肩上還帶著一支箭,據說還是乾隆皇帝射的。如今肩上的箭沒有了,但乾隆皇帝給它的封號“帶箭文殊”依然流傳至今。
摘自《中國著名佛教寺廟》,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文殊殿前石碑坊,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五台聖境”字樣。
這裏的妝飾有喇嘛廟的風格。
大文殊殿。
地上印的蓮花。
門邊牆上的雕刻。
門邊牆上的雕刻。
山門外水牌樓,康熙皇帝親筆題寫的“靈峰勝境”字樣。
山門外水牌樓右側。
靈鷲峰左眺。
旗杆。
山下的塔院寺。
沿108階台階走下靈鷲峰。
資料來源: 《太原道》
顯通寺坐落在台懷鎮。它是五台山眾多寺廟中最大、最古的一座。該寺曆史悠久,珍貴文物很多,是佛教聖地中的一顆明珠。
河南洛陽白馬寺,是中國始建年代最早的一座佛寺,被人們稱為“釋源”。而顯通寺的初建時間,可以和白馬寺相比。
據記載,顯通寺始建於漢明帝永平年間,略晚於白馬寺數年,所以有人把它列為中國的第二座古寺。這座寺廟,初名大孚靈鷲寺。北魏時有所擴建,因前院有花園,又稱花園寺。唐太宗時重建,易名為大華嚴寺。明太祖朱元璋時重修,賜額“大顯通寺”,明成祖朱棣賜名為“大吉祥顯通寺”,明神家朱翊鈞再賜額為“大護國聖光永明寺”,簡稱永明寺。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再改名為大顯通寺,直到今天。
顯通寺是五台山寺廟群中最大的一座寺廟。全寺占地麵積四萬三千七百平方米,現有大小房屋四百多問,且大多為明、清時期的建築。殿堂、廂房布局嚴整,中軸線分明,配殿左右對稱。布列於中軸線上的主要殿宇七座,從南到北,依次為觀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寶殿、無量殿、千缽文殊殿、銅殿、藏經樓。此外,還有鍾樓、僧舍和各種配殿。
顯通寺各大殿保存完好。觀音殿,又名南殿。殿內,中間供著觀音菩薩像,左右供著文殊和普賢菩薩像,所以又稱三大主殿。殿內兩側放滿了經架,架上置有各種經書,所以又稱藏經殿。過去,救助水陸眾生的大法會——水陸道場也設在這裏,所以又叫水陸殿。大文殊殿,是顯通令的第二重大殿。五台山是文殊菩薩的道場,各寺廟均以供奉文殊菩薩為主。自然顯通寺也不例外。所不同的是,顯通寺的大文殊殿內,供著七尊文殊菩薩像:正中的為大智文殊;前麵的五位,從左至右,依次為西台獅子文殊,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者文殊,北台無垢文殊,東台聰明文殊;大智文殊後麵是甘露文殊。此外,文殊像前有護法神韋馱像,兩側有十八羅漢像。大雄寶殿是顯通寺的第三重大殿,殿內供著三世佛像:中為釋迦牟尼佛,西為阿彌陀佛,東為藥師佛;兩旁有十八羅漢像;背後有觀音、文殊、普賢三尊菩薩像。
長期以來,在五台山寺廟群中顯通寺之所以特別引人注目,除了它曆史悠久、香火旺盛外,寺內珍藏著許多曆史上遺留下來的珍貴文物,也是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在掛著“大顯通寺”匾額的山門外兩側,各有一座石碑,石碑上摹仿龍形和虎形,分別寫著“龍”、“虎”兩個大字。寺廟中用龍虎把守大門,甚為奇特。而這兩座石碑又是唐代的遺物,彌足珍貴。在大文殊殿前有兩座碑亭,亭內的石碑也比較特殊,一座是無字碑,一座是有字碑,有字碑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禦筆。藏經樓內,收藏的各種文物那就更多了。在這裏,有北魏時期銅鑄的旃檀佛像,有北宋開寶年間刊刻的雷峰塔藏經,有明代人繪製在菩提樹葉上的十八羅漢像,有楊五郎使用過的兵器——八十一斤重的鐵棍……然而,在顯通寺內最珍貴也是最值得一看的文物,卻是千缽文殊銅像、銅殿和銅塔、無量殿、華嚴經字塔和重達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的大銅鍾。
千缽文殊銅象,供奉在千缽文殊殿內。這尊銅像,造型奇特,上疊五個頭像;胸前有手六隻,其中的兩隻捧著一個金缽,缽內坐著釋迦牟尼佛,背後向四周伸出一千隻手,每隻手上都有一個金缽,每個缽內都有一尊釋迦牟尼佛。所以,這尊銅像又被叫做千臂千缽千釋迦文殊像。這尊像金光燦爛,鑄於明代,全國少有。
銅殿和銅塔,也是全國罕見的文物。銅殿高八點三米,寬四點七米,深四點五米,是明朝萬曆年間用銅十萬斤鑄成的。殿內四壁鑄滿了佛像,號稱萬佛;銅殿隔扇的外壁,鑄有各種圖案和花卉鳥獸,如玉兔拜月、丹鳳朝陽、二龍戲珠等,非常精致。銅殿前原有銅塔五座,暗含五台之意,現僅留下兩座,八麵十三層,玲瓏秀麗,引人注目。
無量殿麵闊七間,進深四間,四壁全用青磚砌就,殿頂用方木砌就。殿內無大梁、無立柱,殿外無廊簷,因此人們又叫它無梁殿。殿內壁上有走廊一圈,有梯道可上。在走廊的任何一個部位均可看清全殿麵貌。這是五台山各寺廟中的一座特殊建築,在全國也不多見。此殿又叫七處九會殿。因為釋迦牟尼成佛之後講解《華嚴經》,在七個地方講了九次才講完。為紀念佛祖的這項佛事活動,殿前正麵每層都辟有七個閣洞。殿內正中供奉著盧舍那佛,背後供著彌勒佛。
華嚴經字塔陳列在藏經樓內。這座字塔是用蠅頭小楷字組成的。在長一丈八尺,寬六尺的黃綾和白綾上,寫有《華嚴經》八十卷,六十萬零四十三字。這是清朝康熙年間蘇州許德心用四年時間設計、八年時間書寫完成的作品,確實珍貴。
大銅鍾懸掛在顯通寺的鍾樓內。這口鍾鑄於明朝萬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重九千九百九十九斤半。為什麽不鑄成一萬斤呢?這是為了忌諱皇帝“萬歲”老爺的“萬”字。這口鍾名叫幽冥鍾。鍾的外部,鑄有楷書佛經一部,共一萬餘字。因為敲擊時鍾聲綿長,傳播深遠,所以人們又把此鍾叫做長鳴鍾,也稱為長命鍾。顯通鍾聲,曆來是五台山梵宇佛國的一個標誌,向來為人們所稱道。
摘自《中國著名佛教寺廟》,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出了顯通寺。
據說這裏是僧人的宿舍。
資料來源: 《太原道》
山西省五台山的塔院寺,是以塔命名的佛教寺院。因寺院中有釋迦牟尼舍利塔、佛足跡圖碑和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薩的發塔,被佛教信徒視為聖地。因釋迦牟尼舍利塔即藏式大白塔,造型優美,加之處於五台山的中心台懷鎮,四周分布著寺廟,所以它便成了中國四大佛教聖地之首——五台山的標誌。
在曆史上,塔院寺和它旁邊的顯通寺原為一座寺廟,這裏就是原寺廟的塔院。明朝萬曆七年到十年(公元1579——1582年),對寺院的殿宇進行了改建,讓它和顯通寺分開,成為一座獨立的寺院,並取名為塔院寺,直到今天。
塔院寺平麵呈正方形,占地麵積一萬五千六百平方米。全寺有殿堂、房舍一百二十餘間,大體上可以分為左、中、右三個院落。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白塔、藏經樓,以及禪堂院、文殊發塔院和山海樓、伽藍殿、祖師殿等。天王殿內供著觀音菩薩像,背後立著一座法令碑,再後才是護法神韋馱像。兩旁是四大天王的塑像。大雄寶殿又叫大慈延壽寶殿,殿中供著釋迦牟尼佛和文殊、普賢菩薩像,兩旁是十八羅漢像。清朝康熙皇帝題寫的“景標清漢”匾、乾隆皇帝寫的“攬妙曼雲”匾、嘉慶皇帝寫的“尊勝法幢”匾,均掛在大雄寶殿內。
藏經樓,又叫藏經閣或大藏經閣,在大白塔的後麵。藏經樓為二層樓房,麵闊五間,內供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迦葉佛等佛像九尊。樓內還有遠近聞名的轉輪藏。轉輪藏是一種木製的六角形經架,高十餘米。經架共有二十一層,每層上麵部分成許多小相,以存放經書。轉輪藏的最下層底下裝有轉盤,可以轉動。轉輪藏象征著佛教的“法輪常轉”。因為上麵放有許多經書,僧人和信徒每轉動一次,即象征著又念了一遍經。現在,這座樓內藏有各種經書二萬多冊.其中有漢文經書,也有蒙文和藏文經書。
塔院寺中最值得介紹的是兩塔,即大白塔和文殊發塔。
大白塔,全名叫釋迦文佛真身舍利寶塔,又叫大慈延壽寶塔。
據記載,唐朝以前這裏就有一座二層八角塔,以後毀掉了。元朝大德五年(公元1301年)又修建了藏式石塔。明代永樂五年(公元1407年),建大白塔,並將元代石塔、釋迦牟尼舍利塔藏在大白塔內。
大白塔狀如覆缽,為喇嘛塔的造型,通高五十六點四米。全塔各部粗細相間,造型優美。塔刹為風磨銅製成,塔身為磚砌,須彌座為石建。須彌座的南麵有三個很淺的石洞。右邊的石洞中立有佛的跡像碑,碑上有釋迦牟尼的雙足跡印圖。這是佛的聖跡。左邊的石洞內有康熙年間的修塔記事碑。塔的垂簷和束腰上均掛風鈴,全塔上下共有風鈴二百五十二個。每當清風吹來,風鈴叮當作響,悅耳動聽。此外,塔的下層塔殿內,有釋迦牟尼、文殊、普賢、觀音、地藏王菩薩像。塔殿外圍的長廊中,有鐵皮法輪一百一十五個。
文殊發塔,又稱小白塔,在大白塔的東麵。據說,早在北魏時期,文殊菩薩為宣傳佛道平等,曾化作貧婦到寺乞齋,隨後留下了一把頭發。為此,五台山和尚便建塔藏發,不時叩拜。文殊發塔高二米多,雖不及大白塔雄偉,但因供奉著五台山教主文殊菩薩的頭發,前來拜塔的僧人、香客仍然不少。
在發塔院的東南,還有一座城樓式的建築。這座在石洞上麵建造的三間樓房,在明代叫青峰閣,清朝改為青龍樓,後又改名為山海樓。這是塔院寺存放雜物和書籍的地方,也是一個登高望遠的處所。
1948年,毛澤東、周恩來等東渡黃河,挺進河北的途中,路過五台山時曾在塔院寺住過。如今,塔院寺的方丈院已被辟為毛主席路居陳列館。館內有毛主席、周總理和任粥時同誌等的臥室。室內陳列著當年的床鋪、桌凳、筆墨等的複製品。
摘自《中國著名佛教寺廟》,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圍著白塔布滿轉經筒,用手輕輕一推就轉圈,轉一圈等於念一遍裏麵的佛經。 在一個很暗的石洞裏有石碑,上麵刻有佛祖釋迦牟尼的雙足跡印圖。
晚上在下榻的銀河山莊吃素宴。
素肉炒芥藍。
土豆炒酸菜。
豆角炒雪菜。
素魚香肉絲。
炒玉米。
小米飯,這是道甜點。
素蝦炒絲瓜。
素肉丸湯。
炒麵。
涼拌豆腐。
撥魚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