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百度百科》
太原是山西省省會,簡稱並,別稱並州,古稱晉陽,瀕臨汾河,三麵環山,自古就有“錦繡太原城”的美譽。全省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技、交通、信息中心,是以冶金、機械、化工、煤炭為支柱,以輸出能源、原材料、礦山機械產品為主要特征的全國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城市,是我國北方最著名的曆史名城之一。
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悠久曆史的中華古城,以其悠久的曆史、燦爛的文化、豐富的資源而聞名天下。與全國任何一個城市相比,包括著名的古都北京、西安、杭州、蘇州、開封、洛陽在內,毫不遜色。唐代大詩人李白曾經盛讚太原“天王三京,北都其一。”“雄藩巨鎮,非賢莫居。”,曆史文化是古城太原最大的一筆精神財富。
大夏、夏墟、大鹵、太原、晉、晉陽,在遠古太原的這六個名字中,有的流傳至今,有的沉入了曆史的穀底。
太原形勝在晉祠,太原靈脈在晉祠。“叔虞百裏,居之河汾。帝刻桐葉,天書掌文。禮以成德,樂以歌薰。天子無戲,唐有其君。”這是南北朝時期流落北國的大詩人庾信寫的一首《成王刻桐葉讚》。詩中描述的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桐葉封弟”的故事。周成王封叔虞於唐。叔虞施政有方,國富民強。叔虞傳位於其子燮父,改國號為“晉”,這便是晉國的由來。
因為在上古時代,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國,隋末起兵於太原的李淵、李世民父子奪得天下以後,把新興的國家命名為“大唐”,唐朝成為中國曆史上最繁榮的時期。直到今天旅居海外的華人,都以唐人後裔為榮,甚至把大片華人聚集地命名為“唐人街”。追本溯源,唐文化的發祥地就在山西太原。
在2500年的曆史長河中,太原曾經是唐堯故地、戰國名城、太原故國、北朝霸府、天王北都、中原北門、九邊重鎮、晉商故裏……“無端更渡桑幹水,卻望並州是故鄉。”隻要來過太原的人,都會深深地陶醉在它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文化之中。
太原,是我國北方的文明古城,有著悠久的曆史。“古交舊石器文化遺址”的發現,證明早在十萬年之前就有人類生息、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義井和東太堡的“新石器文化遺址”又告訴我們,在七、八千年前的母氏氏族公社早期,太原的先民曾創造了燦爛的文化。殷商時太原為古國北唐,考古學家曾在太原許坦村一帶,發現了商代的文化遺址,定名“許坦型文化”。春秋末期,晉定公十五年(前497年)顯赫於世的晉陽古城問世於汾河晉水之畔,迄今已有2500年的曆史。晉陽古城在戰國初期,曾做過趙國的都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分天下為36郡,又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設置了太原郡,郡治晉陽。漢代並州刺吏部設治晉陽,這也是太原稱並州之始,太原簡稱“並”亦來源於此。是時,太原已成為全國十三州部治所之一,聞名遐邇。南北朝時,晉陽又是東魏和北齊的“別都”,始終保持著“霸府”的地位。隋代,太原是全國的第三大城市,地位僅次於長安和洛陽。強盛的唐王朝發祥於太原,因晉陽古有唐國之稱,李淵父子定都長安後,遂以“唐”為國號。唐代初期的幾位帝王曾數次擴建晉陽城,並相繼封其為“北都”、“北京”,與京都長安、東都洛陽並稱“三都”、“三京”,戰亂的五代十國,後唐、後晉、後漢、北漢,或發跡於晉陽,或以此為國都,一時間太原名聲顯赫於舉國,傳為“龍城”。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太宗趙光義滅北漢,焚晉陽城,又引汾、晉之水夷晉陽為廢墟。一座曆經1476年悠久曆史的古城遭到徹底破壞。三年之後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晉陽北四十餘裏的唐明鎮崛起,嘉佑四年,設太原府治。金、元時代,太原城飽經戰亂。明初,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為晉王,擴建太原城,為九邊重鎮之一。明、清兩代,太原經濟迅速發展,其礦業、商業、手工業,對全國的經濟影響很大,有“晉商執全國牛耳”之譽。
早上在下榻的太原國貿大飯店吃自助餐。
餛飩。
資料來源: 《喬家大院》
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豐、地下能源之巨著稱。而今,又以大量傳統民居建築藝術的不斷發現而令世人矚目。這些精致無比、保存完好的宅院,以它們永遠的真實,期待著我們對三晉文明史的闡釋,期待著我們對晉商輝煌史的解讀。
中華民族的智慧和耐勞精神,創造了巍峨的城牆、莊嚴的宮殿、秀美的園林,也創造了形形色色的宅院。這些宅院都有自己獨特鮮活的生命。著名建築專家鄭孝燮說“北京有故宮,西安有兵馬俑,祁縣有民宅千處。”中國曆史文化名城——祁縣的民居,集宋、元、明、清之法式,匯江南河北之大成,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喬家大院。
喬家大院位於山西省祁縣喬家堡村,北距太原市54公裏,南距東觀鎮僅2公裏.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全國著名的商業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宅第。始建於清代乾隆年間,以後曾有兩次增修,一次擴建,經過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於民國初年建成一座宏偉的建築群體,並集中體現了我國清代北方民居的獨特風格。
大院為全封閉式的城堡式建築群,占地10642(約十六畝)平方米,建築麵積4175平方米,分6個大院,20個小院,313間房屋。大院三麵臨街,不與周圍民居相連。外圍是封閉的磚牆,高10米有餘,上層是女牆式的垛口,還有更樓,眺閣點綴其間,顯得氣勢宏偉,威嚴高大。大門座西朝東,上有高大的頂樓,中間城門洞式的門道,大門對麵是磚雕百壽圖照壁。大門以裏,是一條石鋪的東西走向的甬道,甬道兩側靠牆有護牆圍台,甬道盡頭是祖先祠堂,與大門遙遙相對,為廟堂式結構。北麵三個大院,都是蕪廊出簷大門,暗欞暗柱,三大開間,車轎出入綽綽有餘,門外側有栓馬柱和上馬石,從東往西數,依次為老院,西北院,書房院。布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結構,正院主人居住,偏院則是客房傭人住室及灶房。在建築上偏院較為低矮,房頂結構也大不相同,正院都為瓦房出簷,偏院則為方磚鋪頂的平房,既表現了倫理上的尊卑有序,又顯示了建築上層次感。大院有主樓四座,門樓,更樓,眺閣六座。各院房頂有走道相通,便於夜間巡更護院。
綜觀全院布局嚴謹,設計精巧,俯視成“喜喜”字形,建築考究,磚瓦磨合,精工細做,鬥拱飛簷,彩飾金裝,磚石木雕,工藝精湛,充分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高超的建築工藝水平,被專家學者譽之為:“北方民居建築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因此素有“皇家有故宮,民宅看喬家”之說,名揚三晉,譽滿海內外。
一九八五年,祁縣人民政府利用這所古老的宅院成立了祁縣民俗博物館,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一日正式對外開放。陳展5000多件珍貴文物,集中反映了以山西晉中一帶為主的民情風俗,陳列內容有:農俗、人生儀禮、歲時節令、衣食住行、商俗、民間工藝,還專門設立了喬家史料、喬家珍寶、影視專題等的陳列。
開館以來我館先後接待了中外遊客800多萬人次,包括江澤民、喬石、劉華清、李鐵映、薄一波、錢琪琛、唐家璿等40多位國家領導人,以及鄭孝燮、費孝通等專家學者。《大紅燈籠高高掛》、《昌晉源票號》、《趙四小姐與張學良》等40多部影視劇曾在此拍攝。
一九九三年祁縣民俗博物館被祁縣縣委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九五年被省委省政府定為山西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九六年被地委行署命名為地級文明單位,九六年被省旅遊局命名為山西省十佳旅遊景點,九八年被省旅遊協會評為山西省十大優秀旅遊景區,九九年獲得國家級“青年文明號。二OO一年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二OO一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AAAA級旅遊景區。
外麵的甬道。
福德祠(土地祠)
俗話說:“門迎百壽、院納福德”。 正中間以大型磚雕為主題,上麵奇形怪狀的石頭為壽山石,形態各異的小動物為鹿,"鹿"取諧音為“祿”,這是“福、祿、壽”三星吉祥圖。緊挨“福德祠”三字的下麵有古銅鏡、銅錢串緊緊相連,寓意“光明富貴”、“富貴連環”。中間從左往右依次為古代兵器戟、樂器磬、如意,寓意“吉慶如意”。下麵一行兩端共有四隻獅子,表示“四時如意”。
衣食住行展示 - 轎車。
天花板。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歲時節日民俗展覽。
導遊和團友。
另一個民俗展廳。
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賞菊。
清明祭祖。
衣食住行 - 食物樣品。
古色古香的門。
農俗工具 - 碾。
農俗工具 - 人力車。
農俗工具 - 石磨。
犀牛望月鏡。 講解員說可以拍照,我當然不客氣了。
九龍燈。
櫃子裏的這個犀牛望月鏡比外麵的那個小一點。
九龍屏風。
無法把9條龍全部照下來,再補一張。
喬家珍品“萬人球”。
“在中堂”牌匾,是當年喬家第三代主人喬致庸給大院起的堂名。由於他堅信孔老夫子的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執用其中,所以取堂名“在中堂”。
精美的雕梁畫柱。
明樓院是喬家大院最出名的地方,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在這裏取景,電視劇《亮劍》裏李雲龍在田雨家罰站也在這裏拍攝。
人生禮儀展示 - 花轎。
人生禮儀展示 - 新娘新郎拜天地。
《省分箴》 由喬家女婿、現代著名書法家“南吳(昌碩)北趙”的趙鐵山(字昌燮,1877-1945)所書,字體圓潤遒勁,整篇富有書卷氣,和所寫內容渾然一體,文章出自南寧哲學家、文學家呂祖兼編著的《宋文鑒》一文,文章通過列舉自然界動物、植物、金屬等各種物質的自然屬性,以及人類社會的發展、盛衰等現象,闡明了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出於自然的,引而勸誡人們要遵從各種自然規律,要知足,不要貪得無厭,這樣才有好的結局和歸宿。這幅磚雕最上端雕有蝙蝠,最下端為流雲,合稱“萬福流雲”。繞著《省分箴》自左往右一圖為“暗八仙”。而頂端的壽桃與四周的暗八仙合起來就是“八仙祝壽圖”。兩側的“平升三級”,即瓶裏插有三支戟,“平”同“瓶”諧音,“戟”與“級”同音,平平安安連續升三級。在戟的下方為磬、魚,寓意“吉慶有餘”。下端兩側為“雙喜臨門”。民間鬧社火常有獅子滾繡球,獅子為喜獅,表示歡天喜地,人們常說:“獅子滾繡球,好的在後頭。”(注:《省分箴》,“省”是覺省,“分”是分寸、本分,箴是一種文體)
石雕的燈籠。
內宅花園。
資料來源: 《“晉之源”文化旅遊推介周專題站點》
康莊生態美食林,建築麵積一萬平方米,可供一千餘人同時就餐,是華北地區生態餐飲的航母。小橋流水,樹木蔥蘢,陽光明麗,空氣清新,仿佛置身於江南秀麗的田園風光之中,令人讚歎稱奇。十四個就餐園區、十八個大小風格各異的包間,古典風雅,一步一景,風格迥異,花木盆景,流光溢彩,賞心悅目,美不勝收。美食林中還穿插分布著五個茶藝展示台,讓來賓盡情體味中國傳統茶文化的精髓。
康莊生態美食林美在生態,特在生態。追求自然和諧的統一,美食更是追求新鮮、綠色、營養、健康的特色。利用自有資源優勢,從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都是產自高科技綠色生態大棚,是真正純天然、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健康食品。
大門口。
廚房裏的大閘蟹。
椒鹽魚。
甜酸肉。
資料來源: 《太原道》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裏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裏,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曆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曆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遊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關於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 ?——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曆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麵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薑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鍾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座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鍾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麵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麵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拚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簷卷棚頂,後部為重簷歇山頂。除前麵的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餘三麵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祥別致。慈禧太後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台向西,有一條晉水的幹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曆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鏽,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鍾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麵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隻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以西,是連接聖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鬥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麵,就是飛梁。東西橋麵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麵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麵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麵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聖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複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製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麵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很有價值。
飛梁南北橋麵之東,兩端各臥伏一隻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十九米,重簷歇山頂,麵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麵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簷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聖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簷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說明宋代在建築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鬥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築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築式樣上也更富於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築,經曆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築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聖母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於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聖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係後補外,其餘多北宋代原塑。主像聖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薑子牙的女兒——邑薑,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其餘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於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聖母邑薑,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麵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後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藝人,滿懷同情,塑造了一群終生被幽禁深宮,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造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任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麵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築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麵貌,從而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側麵。在技巧上,顯然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係,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們談到晉祠,往往總要談到這些精彩的宋塑。
在聖母殿南麵,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瀾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讚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岩,常年水溫保持在17”C,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範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麵,又稱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後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係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麵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讚曰:“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鬱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讚歎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維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鬱鬱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摘自《晉祠》,晉祠文物保管所編,文物出版社,1980
水鏡台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據說“水鏡”的意思,就是忠奸是非在水鏡中一照便世人皆知。在正麵看不出這是什麽建築,轉到背後去看,原來是一處古戲台。這個戲台看似與其他戲台無異,其實有它獨到的玄妙:戲台下埋著幾口大缸,能通過共振原理增加音量。這也算最早的擴音設備了。隻見台前有一楹聯:笙歌韻管弦,皆是寫炎涼世態;豔質回風雪,罔非傳冷暖人情。雖說寫得工整,可看罷讓人覺得心情有幾分慘淡。
水鏡台前的鐵獅。
水鏡台背麵是戲台。
水鏡台上的畫梁。
資料來源: 《太原道》
從水鏡台向西,有一條晉水的幹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智伯渠上的合仙橋。
金人台和對越坊。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沿中軸線西上,便是金人台,又名蓮花台。這是一處磚石結構得方形平台,中央有一個小小的琉璃瓦閣樓,四個角各有一個兩米多高威武的鐵人武士。這就是流傳久遠的晉祠鐵人。為何要鑄造鐵人,相傳的各種說法不一,有的說為鎮水防止水災,有的說為了鎮守晉祠。盡管說法和故事很多,但從鐵人胸前銘文看,布施者本意還是求平安,保持基業百年不衰。
金人台上的鐵人。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過了“對越坊”以及鍾鼓樓,往前就是獻殿。該殿是祭祀聖母邑薑的享堂,其建築獨特之處在於,頂部是單簷歇山式,而簷下為立柱,前後敞亮,四周無壁,其形若亭。據說整個建築沒有一顆鐵釘,鬥拱相接、卯翹相連,異常堅固。在這個大殿裏稍適休息,在通透涼爽的風裏,可以想起家鄉那穿堂風,感到久遠的親切。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緊靠獻殿是一處國寶級建築——“魚沼飛梁”。古人把方型水池稱為沼,圓形水池稱為池。“魚沼”是水池的名,有3米深,水流很大,是晉水第二源泉。飛梁就是跨水的橋。不過建在這水池上的橋,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十字橋,橋下無橋墩,由34根石柱支撐。據說這孤例建築有很高的研究價值。
資料來源: 《太原道》
飛梁南北橋麵之東,兩端各臥伏一隻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眼前就是晉祠的主殿——聖母殿了。這個古老、壯觀的宋代建築,宏偉壯觀,氣勢恢弘,古拙豪放。大殿高19米,重簷歇山頂,殿的四周建有回廊。殿前有8根粗壯的殿柱,每柱上盤有一條生動的木龍,形態張揚、霸氣。據說這是我國最早的木雕藝術品。殿中神龕裏,端坐著頭戴鳳冠,身著蟒袍,神態嚴肅的聖母。這就是唐叔虞之母邑薑。殿中還有42尊神態各異的宋代侍女雕像,栩栩如真。整個大殿修舊如舊,保持著古老的本色,把千百年來的滄桑顯露得一覽無餘。這聖母殿與獻殿、“魚沼飛梁”被稱為“三大國寶建築”。
聖母殿左邊。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在聖母殿的一側,是千百年來與聖母相依為命的難老泉。隻見清潭池邊,一道泉流從半壁的漢白玉龍口中噴湧出來,白練直瀉潭底,跌水聲打破了祠院裏的寧靜。不知這難老泉是不是真的永遠不老,但晉水第一源湧流多年,養育了不老的晉文化。人們沒有忘記難老泉長流不息的功勞,將其與形似臥龍的周柏,聖母殿中的侍女塑像譽為“晉祠三絕”。
聖母殿的另一麵,晉祠三絕之周柏。
資料來源: 《晉祠悠悠晉水長》
在這主軸景線上,並沒有見到晉王唐叔虞祠。按照路上的標誌尋去,原來唐叔虞祠在晉祠的北部,坐北麵南,是一處獨立依山而建的廟宇,雖說不如聖母殿高大,但氣勢浩然。登上25級台階,進入高聳的山門,穿過前院,後院裏便是叔虞殿。來到殿內,走上前來,瞻仰神龕中身穿蟒袍、手持玉圭的叔虞座像,雖說年歲已久了,但那帝王之氣猶在,雄心壯誌猶存。到了叔虞殿,見了晉王像,心想算是見到晉祠的主題了。
晉祠原本是祭祀唐叔虞的專祠,為何主建築由唐叔祠變成聖母殿,而整個晉王祠最終變成了以儒、道、釋文化為內涵的奉祀祠廟建築群?為弄明白這件事,還頗費了一番周折。據考,這變化是宋朝以後的事。宋初,趙匡胤弟兄三攻下晉陽城後,怕晉陽出“真龍天子”爭奪宋朝天下,便焚毀古城以“斬斷龍脈”。同時又大修晉祠以“積功德”,保大宋江山千秋萬代。這趙家皇室的後代不僅封唐叔虞,還加祀叔虞之母邑薑,給予聖母的稱號,並在祠內鑄鐵人以加威儀,建聖母殿以顯母貴,把風光更多地給了邑薑。這樣晉祠成了以聖母殿為主體的布局。到金元時期,由於在晉祠求雨甚靈,人們誤將聖母當作水母、水神,大肆供奉,又變晉祠為廣惠祠和晉源神祠,而叔虞母子倆反而被遺忘了。直到清康熙年間,有人才考證清楚水母原來是聖母,遂還其本來麵目。不過在這期間,或是寄晉陽中興的期望太多,或是求得國泰民安,大批的道家及儒家其他建築紛紛興建,晉祠也就變成了包容多種文化的建築群。
資料來源: 《太原道》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 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
銀杏樹。
舍利生生塔。
晚上在長江憶鄉情酒家用餐,飯後有麵食表演。
芹菜炒魚餅。
臘肉炒萵苣。
甜酸蝦。
黑椒牛柳。
南瓜餅。
生煎包。
窩窩頭。
素水餃。
肉水餃。
香酥雞。
炒刀削麵。
師傅表演刀削麵。
剔尖(撥魚)。
拉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