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91)
2008 (75)
2011 (59)
2013 (41)
2014 (87)
2015 (41)
2017 (48)
2018 (51)
2019 (89)
2020 (142)
2021 (126)
2022 (148)
2023 (119)
2024 (132)
大多數人喜歡吃,很少人喜歡煮。 做飯花工夫,準備工作繁瑣。 家宴頭一天要照菜譜列清單,第二天吃完早飯就去采購,回來洗菜,切菜,醃魚肉,泡幹貨,煲湯,燉肉,涼拌,布置餐桌,忙得不亦樂乎。 下鍋煎炒烹炸很快,吃得更快。 入廚經常忍受油煙之苦,煮得不好要飽受非議,好吃的食物往往分不到幾塊。 愛潔淨的廚師邊煮邊清洗用過的器具;有氣魄的大廚把鍋碗瓢勺扔得到處都是,要專人收拾。
下廚辛苦,也有樂趣。 自家的菜合胃口,吃得放心,經濟實惠。 經過一番努力得來的東西有成就感,食物被吃幹淨是廚師最大心願。 西方主婦喜歡在餐桌上拿出一兩道出人意料的菜博取大家的驚喜和讚賞。
雖然烹飪大都在熱火朝天的廚房進行,各國廚師的經曆和待遇大不相同。
法國廚師最受尊敬。 法國大概是第一個建立烹飪學校的國家。 法國餐精美考究,烹調是一門藝術,很多廚師把職業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在法國,學廚要繳納昂貴的學費,憑個人努力熬出頭開飯館。 專業法國廚房等級森嚴,學徒從學打雞蛋開始,一步一步往上爬,洗菜,做沙拉,熬湯,煎炸,烘烤,做點心,調汁,直到成為頭廚。 前不久一位著名法國廚師自殺,因為苦心經營的飯館在年度評選中少了一顆星。 美國著名廚師Julia Child曾經在巴黎最出名的烹飪學校求學。 她是第一個在電視上教煮菜的人,她寫的The Way to Cook成為經典烹飪書籍。
在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中國,飲食文化遍地開花。 到處是廚房,人人成廚師。 經典名菜麻婆豆腐和狗不理包子雖然出自專業人士之手,從鄉野的叫化雞到豪門大戶的佛跳牆,從四川窮苦鹽工的水煮牛肉和麻辣火鍋到蘇大學士的東坡肉,丁太保的宮保雞丁,諸葛亮的饅頭,還有漢代煉丹人士的豆腐等等,應有盡有。 其中也許有很多傳聞,但是源遠流長的飲食曆史有目共睹。
日本廚師重視飲食的色彩搭配。 日本餐館外麵的櫥窗陳列精美的菜式模型或者琳琅滿目的圖片,每道菜式都小巧玲瓏,富有立體感。 壽司吧一般設在飯館中央,儲藏海鮮的冰櫃是玻璃做的,裏麵的東西一目了然。 日本餐館有家的感覺,廚師就坐在櫃台裏麵做壽司。 每到有客人進門,廚師和招待員高聲歡迎,客人出門也齊聲歡送。 日本鐵板燒很有特點,餐桌和一個同樣長短的鐵板爐並排放在一起,客人邊聊天邊觀看廚師表演燒烤。 等肉和蔬菜烤熟了,師傅把它們切小塊,分給每一位客人,最後還不忘鞠躬感謝別人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