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住在15樓211號,樓上是王淦昌伯伯家,對麵312號住的趙九章家。
1968年10月的一個夜晚,時針已指向兩點。趙九章工工整整寫完最後一份檢查的最後一個字,起身走進屬於自己的臥室,刷了牙,洗了臉,燙了腳,做完平常每晚睡覺前該做的一切,然後再翻身上床。接著,他輕輕拉開抽屜,拿出一個紙包,把平時一粒一粒攢下的幾十粒安眠藥全部倒進嘴裏,這才靜靜地躺在了床上……
就這樣, 中國的一代科學巨匠趙九章先生永遠離開了世界。沒有任何囑托、任何遺書,甚至連一句話一個字也沒留下。或許,他對這個世界已懶得再說什麽了! 然而在“文革”那個混亂的年代裏,麵對現實,他無力承受從未見過的人身攻擊,無法忍受人格和肉體的汙辱。於是,趙伯伯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給自己寫一張大字報,這張大字報的名字就叫:自殺!
趙伯伯的死極大的震動著我們家的每一個人,,我們天天同出入一個門洞,真是上班不見下班見。他身材並不高,但腰板總是挺得直直的。他一生正直,踏實嚴謹,思想敏捷,才華橫溢。他和我父親搞的不是一個專業,他是清華出身,搞大氣物理。而我父親來自浙大,是搞農的。但經常可看到他們在門前路旁探討一些問題.有時他也來我家談。趙伯母則經常找我傳信,她的一位好友還是我清華附中初中的幾何老師,他們的女兒趙理曾則是我一零一中高中的學長。
但在那個年代, 人格被扭曲,科學被踐踏,知識分子遭摧殘。科學院的領導都被打倒,十七年教育被認為是執行了修正主義的的路線,科技也是執行了這條黑線。在趙九章自殺的1968年,僅中國科學院自殺的一級研究員,就多達20位!我知道的受到衝擊非正常死亡的就有13樓的一代數學宗師熊慶來,康奈爾大學昆蟲學博士劉崇樂,14樓的真菌專家鄧叔群.15樓的化工冶金專家葉渚沛.在《竺可楨日記》裏記錄了科學院各研究所受到迫害的就有:施雅風、劉東生、潘菽、童弟周、曾呈奎、張璽、蔡邦華、劉崇樂、柳大綱、曹天欽、趙忠堯、錢人元、陶愉生、熊慶來、楊鍾鍵、裴文中、黃汲清、錢三強、何澤慧等等,他們的遭遇都記在竺可楨哀痛的筆下。而他們很多人就住在這三座樓裏。
趙伯伯死後沒留下骨灰,可幸的是曆史是人民寫的.人民永遠忘不了他。中國衛星上天後,曾評出過一批功臣,名單所列前五名依次是:趙九章、錢驥、錢學森、王大珩、陳芳允。趙伯伯位列中國航天科技的第一功臣。
趙九章簡曆:(1907年10月15日—1968年10月26日)
浙江省吳興縣人,出生於河南開封。氣象學、地球物理和空間物理學家。1955年被選聘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學社。九三學社第三、四、五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趙九章出身中醫世家,幼年就讀於私塾,預備從事文學。在“五四”運動影響下,改學科學,立誌“科學救國”。1933年清華大學物理係畢業後,趙九章通過庚款考試,於1935年赴柏林大學從師氣象學家菲克爾(H.Von Ficker)。
趙九章1938年獲德國柏林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在西南聯大任教,1944年經竺可楨教授推薦,主持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工作,承擔起繼竺可楨之後中國現代氣象科學奠基的重任。1946年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遷往南京北極閣,成為我國現代氣象學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解放戰爭後期,氣象研究所奉命遷往台灣,趙九章和所內科學家們一起留下來迎接新中國的誕生,為祖國的氣象事業立下不可磨滅的功勳。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趙九章促進組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趙九章主持下,該所很快發展成一個人才濟濟的科研機構。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蘭州高原大氣物理研究所等研究所中一批有成就的科學家都直接或間接受過趙九章的指導。
趙九章1956年任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氣象組組長,1958年和1962年連續兩屆當選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195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趙九章在氣象學、地球物理學、空間物理等領域做出了突出貢獻,並為科學事業培養了大批人才。
新中國成立初期,技術力量薄弱,趙九章與塗長望攜手合作,組建聯合天氣預報中心和聯合資料中心,為新中國氣象事業中兩個最基本的分支(天氣分析預報和氣象資料)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他和幾個有名的科學家在這兩個聯合機構中擔任業務領導並從事實際工作。
趙九章把科學的發展與國民經濟聯係起來,做出了重要貢獻。20世紀50年代初,趙九章主張在廣東等地以種植防風林帶方式改變局部小氣候,為橡膠移植到亞熱帶地區創造了條件。50年代中期,國際上開始人工降水研究,在趙九章的積極倡議下,在中國這樣一個農業大國研究人工降水,使我國的雲霧物理研究開展起來,並取得了暖雲降水理論和積雲動力學等研究成果。
趙九章十分重視氣象學的現代化建設。50年代初,他通過大量的工作和研究,及時提出氣象學要數理化、工程化和新技術化,並在工作中貫徹這一指導思想。這對我國氣象學的現代化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50年代初,計算機的問世使天氣預報從定性向定量化的發展具備了條件,趙九章支持、鼓勵剛從國外回來的顧震潮應用手算圖解法解微分方程,從而使我國的數值預報發育成長起來,並培養一批科技力量。當我國第一台計算機出現後,數值預報研究和業務就開展起來了,為60年代末我國正式發布數值預報奠定了基礎。同時趙九章十分重視把新遙測和遙感技術應用到大氣科學中。50年代中期,他支持應用空氣動力學的風洞和先進的測試儀器研究大氣湍流。在趙九章極力推動下,中國僅有的兩個臭氧觀測台建立了,這為研究大氣中的臭氧成分打下了基礎。
根據國家建設的需要,趙九章不斷開拓新的研究領域。海潮觀測研究對於我國國防和經濟建設具有重大意義,但在當時卻是空白。50年代初,趙九章親自指導開展我國海區海浪及波譜的研究,研製出觀測設備和一整套觀測分析儀器,為認識我國海域的波浪特征,開發海洋資源做出了貢獻。
趙九章是中國人造衛星事業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積極促進空間科學發展。從50年代後期開始,趙九章以極大熱情投入我國空間事業的創建工作。 1958年,趙九章是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二部的主要技術負責人,負責衛星研製的各項準備工作。同年10月,他提出“中國發展人造衛星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要由小到大,由低級到高級”的重要建議。60年代三年困難時期,趙九章及時調整發展計劃,把主要力量放到投入資金和人力較少的氣象火箭,逐步開展其他高空物理探測,同時探索衛星的發展方向。60年代初期,中國科學院成功地發射了氣象火箭,箭頭儀器艙內的各種儀器及無線電遙測係統、電源及雷達跟蹤定位係統等,都是在趙九章領導下由地球物理研究所研製的。他們還研製了“東方紅1號”人造衛星使用的多普勒測速定位係統和信標機。
1964年秋,趙九章不失時機地向國務院提交了開展衛星研製工作的正式建議,引起中央的重視。1965年3月,中央批準中國科學院提出的方案。1965年10月起,在中國科學院領導主持下舉行了衛星建造總體方案的進一步論證,會上趙九章提出了重要意見。
緊接著,負責實施人造衛星發展計劃的651設計院成立,趙九章主持科學、工程技術方麵的工作。他提出了開展人造地球衛星研製工作的建議。他對中國衛星係列發展規劃和具體探測方案的製定,對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返回式衛星等總體方案的確定和關鍵技術的研製,起了重要作用。在他的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衝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趙九章在科學研究方麵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趙九章是中國動力氣象學的創始人。1938年,趙九章把數學和物理引入氣象學,研究信風帶主流間的熱力學,完成了我國第一篇動力氣象學論文——《信風帶主流間熱力學》。
行星波斜壓不穩定的概念是趙九章首先提出的。1945年,趙九章指出,實際大氣在斜壓狀態下可以是不穩定的,即振幅將隨時間增長而形成天氣圖上觀測到的氣壓場的槽、脊分布和發展,這是現代天氣預報的理論基礎之一。1946年趙九章在芝加哥大學做這一學術報告時,引起國際氣象學家的高度重視。在氣象學發展史上公認“公元1946年,中國趙九章提出行星波不穩定概念”。
20世紀60年代初,趙九章指導他的學生,研究了地磁擾動期間史篤默 (Stormer) 捕獲區變化和帶電粒子穿入地磁場的機製等,並著有《高空大氣物理學》專著。
在他領導下還完成了核爆炸試驗的地震觀測和衝擊波傳播規律,以及有關彈頭再進入大氣層時的物理現象等研究課題。
趙九章是優秀的科學家,也是熱心的教育家,培養了眾多的科學人才。他勤於治學,也熱心育人,我國一些著名氣象學家葉篤正、顧震潮、陶詩言、顧鈞禧、郭曉嵐等都受過他的指導。趙九章重視基礎教育,他任地球物理所所長職務期間,於1958年一手創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地球物理係,提出以“所係結合”的方式辦係,親自主講高空物理學並指導研究生。趙九章重視人才,培養提拔人才,周秀驥、曾慶存、巢紀平等都是趙九章不斷給予關心、愛護和鼓勵而成長的傑出科學人才。
趙九章鼓勵學生要有自己的創見,注意培養民主的學術氣氛,他組織的海浪組、磁暴組等研究集體,每周舉辦學術討論會,中心發言之後,接著是熱烈的爭辯。在這個研究集體中,進行各種日地相關現象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成果,為我國空間物理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趙九章未能等到1970年4月24日那一刻。當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上天時,這位享譽國內外的卓越科學家已於一年半前含冤去世。人們是不會忘記這位把自己全部心血傾注在科學事業的科學家的。1997年,在趙九章先生誕辰90周年之際,由王淦昌等44位著名科學家倡議,並經中央批準為趙九章先生樹立銅像,以緬懷他為我國的科學事業所作出的貢獻。1999年在國慶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隆重表彰為研製“兩彈一星”做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並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趙九章院士是其中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