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碩士的時候,有個某大學中文係的研究生朋友。有一次,找他玩,才知道中文係還有學外國文學。
在某醫學院任教期間,同宿舍有位室友,是中文係畢業的,自然是溫文爾雅。他在全省武術比賽中拿到過很好的名次,會圍棋和治印,他還給我刻治一方印。從此,我對篆刻很有興趣,著實研究實踐了一番。有一次,和他閑聊,提到王昌齡的<從軍行>之五:
大漠風塵日色昏,紅旗半卷出轅門。
前軍夜戰洮河北,已報生擒吐穀渾。
我把吐穀渾念成tuguhun了,他對我說: 應該念: tuyuhun。
從這個室友那裏知道了唐朝之前西域都是信佛教的,因為唐朝和大食(阿拉伯)的戰爭失敗,當地人改信伊斯蘭教。還聽他說有關吐火羅文、粟特文和佉盧文的事兒,並且他說: 某大學圖書館有一函一函的佉盧文書,沒有人認識。
去民辦學校教學也認識一些外校的老師。有一次,和某衛校的中文老師小W坐到一起。小W是中文係畢業的。 她問我: 你知道不知道大月氏? 她把月氏念成yueshi。我說: 我不知道大yueshi。我知道大rouzhi。氣得小W要踢人。到了那個民辦學校裏講完第一節課,小W問她的老師。她的老師正好也在這個學校講課,姓王。老王老師給小W老師講了這個詞為什麽念rouzhi。最新版的辭源上說是念yuez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