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西方人相信有一個“天堂”,佛教講有一個“極樂世界”,中國東晉陶淵明描述過“桃花源”,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托馬斯·莫爾描述過一個奇鄉異國“烏托邦”。人類一直在幻想一個理想的社會製度:沒有壓迫,沒有戰爭,社會成員都過著美滿幸福的生活。
馬克思說,人類可以在地球上建立這樣一個社會,並稱之為共產主義社會。他也知道這是一個非常遙遠的目標,因此隻提出了幾項簡單的特征:
1)社會產品極大豐富。
2)各盡所能。
3)按需分配。
4)全體民眾參與社會管理。
有些人認為這個社會製度是不可能實現的,也有些人相信這個社會製度是可以實現的。一部分相信的人認為實現這個製度的途徑就是工人武裝奪取爭取政權,實行公有製和計劃經濟,提高生產力達到社會產品極大豐富,然後就可以實行按需分配,共產主義就實現了。
先說第一項特征“社會產品極大豐富”。我認為這一項是不完整的。現在的社會產品比起馬克思年代可以說是極大豐富,但顯然不夠豐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人口也極大豐富了。1850年,世界人口大約為12億,現在超過70億。人口的增長抵消了相當大一部分社會產品的增長。如果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到超過地球資源可以承受的範圍,我們可以想象鋪天蓋地的蝗蟲飛落糧田的場景。那時馬爾薩斯理論會繼續有效:靠饑餓和戰爭減少人口,共產主義將無從談起。所以共產主義的第一項特征應當增加“人均”二字,改為
1)人均社會產品極大豐富。
人類隻有計劃生育,把人口限製在地球資源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才有可能消除饑餓和戰爭,才有可能討論共產主義的實現。從這一點來說,計劃生育用品企業對實現共產主義居功甚偉。生產杜蕾絲的英國利潔時(Reckitt Benckiser)公司可以獲共產主義成就獎。
再說第二項“各盡所能”。注意這裏的各盡所能基本上是沒有什麽報酬的,就像打義工。沒有報酬的苦活、累活、髒活、險活、枯燥無味的活是極少人願意各盡所能去幹的,當我傻啊。如果是在文學城發帖子這樣有趣解悶的活,我倒是可以考慮各盡所能。所以要實現各盡所能,首先要讓機器人承擔所有的苦活、累活、髒活、險活、枯燥無味的活。Mike Adams 估計在3代(75年)之內自動化係統和機器人將取代70%的工作職位,同時70%的人口會被清除:或者通過自願的計劃生育,或者通過隱秘的轉基因食品、疫苗等造成流產和不孕症,或者通過生物武器、核武器和大範圍饑荒。我比他樂觀一些:通過自願計劃生育減少一些人口,大部分人口會轉移到科技、文化和管理領域,使社會發展更有效率。
第三項“按需分配”。這不是什麽新鮮概念。中國曆史皇朝有過多次“賑災”,賑災就是按需分配。美國現在的食品券製度也屬於按需分配的範疇。當社會人口合理,人均社會產品極大豐富時,再增加服裝券、汽車券、住房券也不會令人吃驚。住房券不過是現在為流浪漢提供的避難所(shelter)的進化版而已。這一項比前兩項容易許多,當然會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歐洲富國瑞士即將公投一項新提案,這項由公民提出的提案已經得到了10萬人的簽名,一旦付諸實踐,將給每位瑞士居民帶來每個月2500瑞士法郎(約合17000元人民幣)的無條件工資。[1]
第四項“全體民眾參與社會管理”。計算機網絡的發展為民眾參與社會管理提供了硬件基礎。網友在文學城發帖子也是在參與社會管理。當年毛澤東號召“你們要關心國家大事”,紅衛兵們寫大字報、印傳單好辛苦的。現在坐在家裏敲敲鍵盤就關心國家大事了,太方便了。不得不承認在這方麵美國對實現共產主義的貢獻是最大的。
比起150年前的馬克思時代,我們現在離共產主義近得多了。
實現共產主義是否要通過暴力革命呢?不一定。如果資本把工人壓榨得太厲害,那麽不管是為了共產主義還是簡單地為了生存,工人是很可能發起暴力革命的。如果資本不把工人壓榨得太厲害,那麽暴力革命是可以避免的。
“共產主義”是可以量化的。
例如按需分配。現在美國的食品券、全民醫保,中國的低保等都屬於按需分配範疇。我們可以計算按需分配占總分配的比例,由此判斷我們離共產主義的全麵按需分配還有多遠。
再如各盡所能。我們可以計算義務勞動占全部勞動時間的比例,由此判斷民眾各盡所能的意願程度。
傑西·邁爾森提出在千年內實現五個目標:[2]
1。 為保證每個人都工作
2。 人人享有社會保障
3。 土地公有化
4。 生產資料公有化
5。 成立公共銀行
[1] “瑞士將公投“全民發工資”提案” 2013年12月19日 瀟湘晨報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3-12/19/c_125881550.htm
[2] "Five Economic Reforms Millennials Should Be Fighting For" 傑西·邁爾森 2014年1月3日
http://www.rollingstone.com/politics/news/five-economic-reforms-millennials-should-be-fighting-for-20140103